三國興漢傳第二百二十九回張振依計巧登城-
ps︰這幾日鬧了點不痛快,上不了網,回家去,以後更新就穩定了,請繼續支持,親們「站好嘍」
「打起精神」
趙群,蔣干、吳澄三人加上幾個跟在他們身後的心月復連番喊叫,確實讓新陽城樓上的士卒精神一抖,且這一抖還持續了一兩個時辰。
望著精神抖擻的士卒,吳澄不住地拍著趙群道︰「趙大人,不錯,你還真有一手,大家很听你的話啊。」
听話時不錯,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兩個時辰過後,這些晚上沒有電視、電腦娛樂的士卒們,作息生物鐘就已來到。睡意襲來,哈欠連天。
而且從一開始,趙群與吳澄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見斥候未回,太害怕汝南有兵來襲的他們,一下子就將新陽的兩千士卒,兩千壯丁組織起來,派上城頭。
作為富家翁的趙群,文士的蔣干沒有意識到要輪換士卒值夜守城,那是因為他們骨子里害怕戰爭亂了心神的緣故。可曾經在曹仁帳下做過都尉身經百戰的吳澄也沒想到,這只能說他是被趙群和蔣干的慌亂影響所致。
直到自己的哈欠打起,睡意朦朧,吳澄才猛然驚醒,新陽城頭,這些能拿起兵器打仗的人怎麼一下子就全都被派了上來。上半夜還好說,可下半夜,自己該拿誰來守城?
這一驚,吳澄冷汗直冒,可望著城樓上站得東倒西歪,瞌睡連連的士卒,吳澄怎麼也想不出該拿什麼辦法來解決?不得已中,吳澄奔到趙群、蔣干歪倒休息的地方,用腳叫起他們兩個。
睡意一旦真正襲來,趙群、蔣干雖然被叫醒,也只能有氣無力地跟在吳澄後面。拖長著聲音,一聲高,一聲低地繞著城樓,去給睡意中的士卒們打氣鼓勵。
枯澤而漁豈可長久?城樓上的士卒就像稻田里的稻草人,鳥雀一來,風一吹,才張牙舞爪一番。可風一大,傷了脖子的他們,鳥雀下回來時,他們的衣袖卻再難舞起了。
好在吳澄終于開竅,將自己的兩百心月復叫來,秘密囑咐他們一番之後,五十人繼續強打精神走動放哨,另外的一百五十人則索性將兵器放在一旁,和衣倒地便睡。
望著黑蒙蒙的天,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麼時辰的吳澄?連打幾個哈欠之後,也倚在城樓的內牆角落里,合上眼楮,對自己說︰「睡一會,我只睡一會。」
吳澄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分,北門外,肖七身旁站崗放哨的小兵卻是知道。
卻說天一黑,肖七領著四千人馬到了新陽北門外的小樹林後,只是安排了幾起站崗放哨的人而已,自己卻拿出干糧,帶著大軍啃食之後,倒地便睡。
寅時末,望著沙漏的小卒輕輕地將肖七叫醒,道︰「將軍,到了你規定的時間了。」
小睡了一兩個時辰後,肖七精神奕奕,做了幾個擴胸運動後,這才將眼向新陽城頭望去。只是太遠,哪里能看到城頭情況?
「去,先將張都尉、郭軍司馬他們叫起。」規定的時間一到,肖七精神一振,連連將身旁的幾名心月復叫了起來。
幸好出征前將眾軍魔鬼訓練了一個多月,大家被叫醒後,都只是默默地悄無聲息地準備好一切。整理兵器,吃了干糧,飲了水。又站了起來,原地活動了一番身子。
「將軍,屬下三百名突擊隊員全都準備好了。」張振、郭勇兩人一起來到肖七身邊。雖是黑夜,但他們炙熱的眼神卻齊齊地望向肖七站立的地方。
「好,這次攻城能否以最少的傷亡取得成功?就去哪看你們的了。出發。」肖七用力地拍了拍張振、郭勇肩膀,示意他們依計行事。
五里路,三百精銳不過一刻鐘就趕到了新陽城外火光能照亮的地方。
看了看城樓上守軍的情況,張振選了北門往西拐角處,示意身後眾人伏去,匍匐前進。
黑衣黑褲,全身勁裝的三百突擊隊員,在城外一百米遠左右,在張振、郭勇的帶領下,躲過城樓巡邏兵的例行走動巡視,幾個起伏,就來到了護城河邊。
新陽城樓,西北拐角處,本就是巡邏兵很少巡視到的地方。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南門到北門的中間的一段距離去了。
更何況,睡意深濃的他們,這個時候能拿著兵器在城樓走動就已不錯。傳說中的攻城,是千軍萬馬,抬著雲梯,沖到城下,在弓箭的掩護下強行往上爬的。四周靜悄悄,火光內沒有一人身影的新陽城,看起來是極為寧靜安全的。看無異常的五十名巡邏兵,慢慢地又從北折回南邊去了。
張振從身後掏出五爪金龍,晃了幾晃,用力地往城樓扔了過去。千萬遍的訓練在今日終于有了最好的成果,五爪金龍緊緊地扣在城樓上。
微微的火光中,張振伸出了雙掌,正是出發前規定的十名功夫最好的隊員打頭陣。
手臂用力,後腿發力,躍過護城河,再抓緊繩索,張振等十一人,向猴子一樣,不過幾個呼吸,就已登上了城樓。
悄無聲息地解決了城樓後瞌睡的十來名瞌睡中放哨的小卒,張振朝下大哥手勢,余下的攻城突擊隊員就在張振略帶緊張的眼神中登上了新陽城的城樓上。
眾人藏身的地方離北門還有一段距離,張振等人象狸貓一樣,繞過了沿途瞌睡士卒,終于來到了北門吊橋處。
新陽城的北門,趙群蔣干還是化了一番大心思的,不僅在外做了吊橋,還在內做了一道大門。不過這些,汝南的細作早就將這些消息報道了肖七耳中。
張振對身後郭勇道︰「文猛,你帶二百人模到下面去,將門打開,我領一百人在上面放下吊橋。」
張振他們依登上城樓,小兵就回去告訴了肖七,肖七忙令人去南門小山上通知黃達,要他依計行事。
郭勇等人模到北門後,打了個暗號,張振等人以無心算有心,以蓄勢待發算毫無戒心,又在瞌睡迷糊中的北門一百守護吊橋的新陽守軍。
北門殺起,正是約定時間到了,黃達領著一千人馬,多大旗幟,火辣辣地從小山上沖了過來。
黃達的策應,一下子將新陽上巡邏的兵馬吸引過去,張振、郭勇兩部人馬,有驚無險地將北門打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