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這個人,性格頗有點古怪,如果他覺得你看不起他,那麼他也不會給這個人什麼好臉色,比如當初劉軒收復荊州之後,對龐統這位當地也算極為有名的年輕人連理會都懶得理會——龐統出自龐家,龐家可不僅僅是荊州當地的望族那麼簡單-當時的龐家,在整個大漢都有著相當高的威望,而龐統就是出自這麼一個家族。
出自豪門,自身才學過人,偏偏相貌丑陋,這就讓龐統那個小心髒特別的脆弱敏感,劉軒的舉動就有點傷了龐統的心——當時龐統還真有念頭要在天子面前一展所學,沒想到的是天子由始至終都沒想起過他這個人。
于是龐統憤怒了,他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他受到了侮辱,所以他憋著一肚子氣就想要證明自己。
後來他覺得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了,並且憑借自己的實力進入到了朝堂,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是覺得沒有受到重視,一直到劉軒那次委派給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那種任務,有點見不得人,甚至不能拿到台面來與人說,可是龐統不在意,他只想證明自己的實力,于是他將這個任務完成的非常好,劉軒也很滿意。
隨後的年月里,雖然龐統的職位沒有調動過,但是大事小事劉軒都喜歡問幾句,這待遇比諸葛亮還要強的多——諸葛亮現在雖然高居戶部尚。但天子要找他。問的都是戶部份內的事情,可問龐統的則遠遠不只那些。
一開始的時候龐統只是得意,但隨後他也會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他終究是那個時代最最頂尖的人才之一,他以前是受性格所累,有的時候會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
但他真冷靜下來思索的話,很多事情還真就別想瞞過他。
加幾十年下來,他的歲數去了,這性格也漸漸沉穩了許多,很多以前忽略的細節漸漸也都被他察覺並且注意到。
這時候他才明白,天子當初對自己還真沒什麼問題——你有名聲又怎樣?光有名聲沒有才學的人。天子見的太多了,你不拿出真材實料,憑什麼就讓天子看重你?要說你出身名門?名門出的酒囊飯袋也是不少,或者說是一些空耍嘴皮子的家伙也大多出自名門。
何況。那個時期天子和各大家族的關系並不怎麼樣,也就潁川荀家和天子最是親近了,除此之外?沒了!
看看當時朝堂最受重用的都是什麼人?
曹操,宦官之後!
呂布,這個就是一介武夫,而且還在董卓那個禍國奸賊手下待過,同時他投奔董卓時干的事情也不地道,叫當時人極為唾棄,若不是後來輔佐天子有了從龍之功,絕對是個遺臭萬年的主。
再剩下的也大多是寒門或者僅僅是小家族出身。真正出身名門的那些都是先帝留下來的老班底,天子對這些人也不是特別待見。
所以,天子當時對他的態度根本沒有任何問題。相反,後來他展示出才學後天子立刻提拔任用,反而顯示出了天子的賢明。
這樣一來,他還有什麼怨恨?還得感謝天子提拔之恩。
加後來天子大事小事都喜歡問他一句,龐統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對劉軒也就越發忠心了起來,甚至他覺得就算自己在朝堂的職位永遠不變也無所謂了。
他這麼想,可別人不會這麼想。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龐統以後成就不可限量。尤其是看天子習慣問的事情,這哪里是一個議郎應該去尋思的?真要仔細算的話,平時這些事情都得是三公級別或者說太傅要回答的問題。
「莫非天子欲提拔龐士元為太傅?」
這事情還真不好說,因為太傅這個位置自從王允之後就一直空懸著,天子始終沒有再任命任何一人為太傅。也不曉得是故意為之還是說天子不小心把朝廷還有太傅這麼一個位置給忘了。
作為臣子的也不敢去問——實際有人問過,不過外人不知道罷了——所以只好憑借自己的想法進行各種各樣的猜測。
只是猜來猜去始終沒有個正確的。甚至就連龐統這里他們也覺得自己是猜錯了——因為幾十年來龐統就沒挪過地方。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龐統恐怕一時半會挪不了的時候,天子突然下了這麼一道詔令。
龐統入御史台,這不稀奇,稀奇的是龐統入御史台的當天,就得到任務︰代替天子巡視各州,包括剛剛被並入朝廷的原屬于北魏、匈奴以及更北方的西伯利亞地區,而中原和南面各州更是要細致的巡查一番,就連東面的瀛洲也要去一趟。
巡視地方,這沒什麼稀奇的,御史台的侍御史本就有此責任,漢朝時期所謂的刺史制度,實際就是御史台派人下去刺查某州情況。
可以前御史台派人巡查,那都是刺查某一州的情況,哪有和龐統這樣,一個人就把整個天下都轉了一圈的?
說句難听點的,若龐統看誰不順眼或者看哪個地方不順眼,都不需要特意誣陷,只要在那奏表做點文章——比如故意和一些繁華的郡縣進行對比,這種對比實際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你拿匈奴那里的一個貧瘠郡縣和中原地區的郡縣對比,那能有好?——那當地的郡守連哭都沒地方哭去。
何況,天子下的這道詔令還有一點值得讓人在意,就是那句‘代天子巡視天下!’這個代字的意思可就值得尋思了。
所有人都知道,當今天子自打登基以後對權力抓的非常緊,比如先帝封出去的什麼假節、州牧等等擁有比較大權力的官要麼被天子找個借口收拾了,要麼就直接下詔給調進朝中安排個閑職。
因為這些人在外面,幾乎就等同于一個土皇帝,不但手里有錢有地有糧而且還有兵,甚至可以不用稟報天子直接決定官員生死,罷免以及提拔任用官吏,所以天子對這些人極為忌諱。
對于這一點,朝中大臣是沒什麼好說的,但凡一個想做出點什麼的天子都不會容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所以天子做的事情完全屬于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為什麼天下太平的時候又弄出這麼一出?大部分人想不明白,少部分人卻看明白了,因為隨後就又念了一段。
「遷校尉曹真為裨將,統兵隨行護衛……隨軍校尉由曹將軍自行于禁軍中挑選。」
龐統的確是代替天子巡視天下,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直接處置那些為禍一方的官吏,可他的權力來自于天子,最根本的問題是他沒兵!
當然,不排出領兵的將校和這人勾結到一起的情況,但只要听到這領兵之人的姓氏,就沒人以為那種情況會發生了。
曹真,姓曹,別說曹真的名字早就被很多人知曉,就算都不知道也猜的出來——如今姓曹的,並且能夠在大漢尤其是軍方站的住腳的,基本都和曹操有那麼點關系就一個曹性沒啥關系,可因為同姓實際相互之間關系也不差,而曹操是天子最親信的大臣,他家里的人腦子坑了才會想要和朝廷作對。
所以那些擔心都是毫無疑義的,與其擔心那個,還不如擔心擔心自己有沒有熟人、好或者學生在什麼地方干地方官,並且做的不怎麼樣,因為龐統這一下去,指不定要弄掉多少人呢。
因為龐統這個人的名聲……實際經過這幾十年也不怎麼樣。
帶著無數人的擔心,龐統出發了。
出發那天陣仗是非常大的,畢竟是代替天子出巡,這排場怎麼也低不了,劉軒還當著所有人的面賜給龐統一柄金刀——若踫到為禍一方的惡吏,可以直接用此刀斬殺!這柄刀等回京之日再行交便可。
許多人看著那柄壯實豪華光芒四射的金刀,不知道怎麼的就覺得脖子一寒,好像那柄刀隨時都會砍到自己脖子一樣。
還別說,這麼一折騰,原本不怎麼進的人在接下來一陣也表現的非常努力,倒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既然這樣,以後時不時來這麼一出就好了!」
黃月英倒沒想那麼多,只是隨口提了句建議,劉軒卻笑著捏了下她的鼻子︰「哪有那麼好的事情?這種事情做一次可以,次數多了眾人見怪不怪,自然也就沒有效果了!」
說著話,又看了眼旁邊躺著動也不動的甄宓︰「說起來,那種輯在太常卿的位置待的也夠久了,可連個老師的問題都解決不好,這個位置也該挪挪了!」
甄宓輕輕哼哼了兩聲,沒接話。她雖然對學問什麼的很有興趣,但要真說起做官她的興趣實際沒那麼大,如今做到博士祭酒,掌管著大漢最高學府太學她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了,看劉軒這意思還想把整個太常寺交給她?
那擔子可就太重了,想了想後最後還是說了一句︰「不妥當?」
劉軒想了想,似乎的確不妥當,自己這些女人中黃月英擔著將做卿的職位,每天忙的見不到人,想親熱都得特意找她空閑的時候。
若是甄宓也成了九卿之一,好像郁悶的還是自己啊?
「也是,不過種輯是絕對不能再干下去了,倒是得好好尋思誰來接手?」
黃月英眼珠子轉了幾圈,突然問了句︰「曹植怎麼樣?」.
:又在飛機以及地鐵折騰了一天,章節都是在機場抽空寫的,剛抽出空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