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第四十一章
第二天上午九時,敵後偵察隊小分隊來到讓涌的無名高地對敵進行觀察,擔任警戒任務的步兵偵察兵也撒出去在周圍警戒。中午十二時,正當李志軍和楊軍威把觀察結果源源不斷的通過無線電向指揮機關報告時,突然發現幾個越南公安和武裝人員在讓涌的西南側的山頭上指手畫腳的,嘴里嘰里呱拉的說著什麼。從他們的朝向可以看出是對著敵後偵察隊小分隊的所佔山頭,大約觀察了三十分鐘,這伙人才退回讓涌的公安屯。
下午十五時,中午出現的那幾個越南公安又出現了,不同的是他們這次還帶著幾十個公安出來,並佔領了無名高地的四周山頭,開始指揮下屬在主要路口埋起地雷來,同時還派出了一支數十人的巡邏隊,在附近山頭進行搜索巡邏。
敵後的敵情瞬息萬變,既使一個素質很高的指揮員也事事難料。情況變得越來越緊急了,為了以防萬一,「老狐狸」終于在十七時下了決心,叫無線兵向指揮部發出告急信號。並同時決定,如果敵人攻上山來,就砸毀電台器材,銷毀文件,與敵人決一死戰。
敵後偵察隊小分隊還算幸運,敵人並沒來搜山,也許他們根本沒想到中**隊有一支敵後偵察隊小分潛伏在這里對他們實施觀察。
針對這一情況,晚上十九時,姚副參謀長向指揮部作了通報,決定馬上轉移,他擔心夜長夢多。指揮部也擔心小分隊全軍覆沒,指示他們放棄預伏地點,往回走向我先頭步兵營靠攏,伺機再尋找新的路線潛入。為了更有效的打擊敵人,為了勝利,為了不前功盡棄,姚副參謀長代表小分隊拒絕了上級的指令,決定冒著更大的危險繼續向敵後深入穿插,朝著預定的巴然西北的無名高地前進。
要想神奇的登上巴然西北的無名高地,敵後偵察隊小分隊必須先向西北面兩百米高的陡坡轉移。據向導說,這條路十分隱蔽,但很難爬行。
敵後偵察隊小分行至半山腰,一名偵察兵不小心踩塌了一塊石頭,石頭滾到山腳下驚動了敵人,光柱從下面射上來。機智的偵察兵馬上學起山上野獸的號叫,這才巧妙的騙過了敵人。
在他前面的童心亮排長小聲的罵了一句︰「娘的,幸虧你跟你爹打過獵。不然就出大漏子啦!」
敵後偵察小分隊在向導的帶領下,慢慢的下到溝底。為了迅速擺月兌敵人,避開雷區,楊軍威向姚副參謀長大膽獻上一策。他說我們可以化裝成從讓涌退下來的越軍,加快行軍速度,以便按時到達目的地。因為在白天的觀察中,他發現有的越軍小分隊就是在公路上大搖大擺且又十分自在的來回走著。
李志軍首先表態說︰「我看此計可行。」
「主意甚好,傳令換裝。阿發參謀和一個懂越語的向導走隊伍最前面,童排長和另一個懂越語的向導斷後。」姚副參謀長同意道,並作了安排。
于是大家原地急忙換上越軍服,李志軍和楊軍威一下變成越軍上尉。敵後偵察小分隊在阿發中尉的帶領下,大搖大擺的走在公路上。
這一換裝,使楊軍威不禁想起電影《奇襲》的情節來,雖然是兩代中**人,卻在不同的國度作戰,前者是在朝鮮,後者是在越南,現在的場面和三十年前的場面何其相似乃爾。
急行軍兩公里後,走在前面的阿發參謀發現有幾個打著手電筒的黑影朝他們走來,他手一揮,偵察兵們便迅速隱蔽到一條旱溝里,避開了敵人。……
敵後偵察隊小分隊經過一夜的行軍,在第三天天亮前,他們開始攀登巴然西北的無名高地。快到主峰時,他們來到了「老虎嘴」。「老虎嘴」是攀上無名高地主峰的必經之路,它寬三十多厘米,高約四十多厘米,長約三十米,它的右邊是絕壁,左邊是懸崖。人走在上面必須弓著腰借助雙手的支撐,像野獸一樣爬行才能「走」了過去,稍不留意就會摔下懸崖,粉身碎骨。
也許是兩天兩夜沒有合眼的原故,楊軍威就差一點摔了下去,要不是在他後面的李志軍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他的皮帶,恐怕他就會摔下懸崖深谷里去嗚乎哀齋了!在他前面的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偵察兵慢慢的轉過身來,一個海底撈月把他救了起來。
楊軍威雖然嚇得半死,可還是開著玩笑說︰「格老子,差點成了革命烈士了。」
「軍威,注意力集中,繼續向前爬。」李志軍嚴肅的說道,他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本正經不拘言笑的。
「我不會忘記你的救命之恩,我還想取你妹妹呢。」
「你少貧嘴,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敵戰區啊,‘越軍’上尉。」
「閉嘴!」李志軍小聲而威嚴的說道。
敵後偵察隊小分隊的隊員,身子急貼石壁,一寸一寸的爬了過去。整個小分隊用了一個多小時才安全通過「老虎口」,到達主峰時天已放亮。每一個偵察兵都顯得十分疲憊不堪,眼里都充滿血絲,水壺空了,干糧吃在嘴里很難咽下去。
童心亮排長派了幾個偵察兵去找野果充饑,其余的偵察兵則不顧連日的勞累,搜索山洞,協助炮兵偵察兵偽裝器材,展開偵察。
李志軍根據山頂黑乎乎的特征,建議大家把雨衣反穿在身上,這樣既可防寒防潮,也可達到偽裝得跟山上的石頭一樣。
天大亮後,李志軍和楊軍威從炮隊鏡里觀察到敵人正在他們昨天所在的山頭上進行搜索,事實證明這次轉移十分及時,可見「老狐狸」的確謀高一籌,臨危不亂,果斷大膽;傳說他有第七感觀也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