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4章 高層算計

「篤、篤、篤……」

蔣介石的手指無意識地在茶幾上輕輕敲著,他的旁邊,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秦衛各自佔著一個位子。而除了他們五個,來參加外甥女兒訂婚宴的宋子文也赫然在座。倒是秦衛以為于右任說能踫到的何應欽、白祟禧等軍中將領沒有一個出現。問了孔祥熙才知道何應欽等人正在忙著處理長沙會戰的收尾,所以禮到人未到。不過,即便是軍中諸將未來,以屋里的這幾個人來裁判青海馬家的生死存亡也足夠了。

「馬家軍可不是那麼容易動的。」沉吟良久,蔣介石總算開口了,不過這位委員長顯然有些猶豫︰「當年中央派孫殿英去青海屯墾,結果孫殿英率所部才到寧夏,就被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和馬步青聯兵而拒,雙方大戰一場,兩敗俱傷。不過孫殿英最後還是敗了,被迫退出西北。……馬家人對青海、甘肅、寧夏看得很嚴啊。」

「而且,前年抗戰爆發,馬步芳和馬步青遂派遣軍隊參加抗戰,征調大通、互助、湟源3個縣的民團共8000余人組成騎兵暫一師開赴戰場。之後,兩人又增派一師兵力,以暫編騎兵第二師的名義再次出擊。馬家軍在戰場上作戰英勇,以騎兵見長,曾經予日軍不小的殺傷。期間,還曾發生過馬家軍士兵不願做俘虜,數百名騎兵投河自殺的壯舉……」陳立夫也順著蔣介石的話道︰「馬家軍為抗戰流血流汗,這個時候中央卻向他們下手,很容易被罵作‘親者痛,仇者快’。」

「可青海總不能這麼一直都被馬步芳控制在手里吧?」宋子文最近火氣比較大。他跟孔祥熙雖然是郎舅之親,但兩家的關系一直都很緊張。尤其是兩人對國民政府財政大權的爭奪,幾乎在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之後就開始了。本來宋子文是佔了便宜的。先一步出任了財政部長,可沒幾年,因為不听話,就被蔣介石給撤了,代之以孔祥熙。之後十幾年,宋子文雖然一直擔任著中央銀行的董事長,話語權也不小,但實際權力卻遠遠不如孔祥熙,尤其是在孔祥熙成為了行政院長之後,更是如此。宋子文雖然沒少叫人幫自己鼓噪。卻始終難以取得什麼成果。本以為自己可能都沒多少機會再翻身了,可沒想到去年秦衛突然聯合文化界的許多名人向孔祥熙開火……一時間,孔祥熙幾乎成了過街老鼠。而蔣介石呢,在初期的挺孔之後,變得有些猶豫。最後又對孔祥熙的貪腐行為極為不滿……宋子文立即抓住了機會,在背後很是使了一把力。結果果然如他所料。蔣介石終于下了決心,不想用孔祥熙了,甚至還讓陳布雷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打算逼孔祥熙辭職。而與此同時,蔣介石又任命他擔任了「四聯總處」理事會的副主席。

什麼是「四聯總處」?是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這中國最重要的四家銀行的合組聯合辦事總處,負責辦理政府戰時與金融、經濟政策有關的各項特種業務。蔣介石擔任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孔祥熙、宋子文、錢永銘三人任常務理事。理事會的組成包括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長、財政部長、經濟部長和四行領導人。也就是說,四聯總處是戰時的財政中樞決策機構,凌駕于四大銀行之上。可以任意指揮和操縱四家銀行,實際上掌握著整個中國的財政大權。

宋子文當時喜滋滋的。在他看來,只要孔祥熙辭職,自己順理成章的就能成為行政院長。他也相信,以他的本事,肯定能讓中國現在千瘡百孔的經濟得到好轉。可沒想到,一天一天又一天,不知道多少時間過去了,孔祥熙依舊死賴著臉不辭職。不僅如此,他這個大姐夫跟蔣介石的關系好像還漸漸有所恢復,老蔣也不怎麼逼迫孔祥熙了,孔祥熙原本搖搖欲墜的位子貌似又安穩了。于是,早就等著接任行政院長的國舅爺傻了眼了,差點兒就跑到蔣介石面前去質問這個妹夫,問他做事兒怎麼這麼沒有貫徹性……可不管心情再怎麼不高興,宋子文也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他一慣不听話的表現讓老蔣有了戒心,想當行政院長,估計沒門兒。

所以,宋子文只得按下心思,一門兒心思地經營他的四聯總處。可沒想到,他收心了,孔祥熙那邊兒又開始翻騰起來。他跟一幫專家費了老鼻子勁兒弄出來的幾個金融政策,幾乎全都被孔祥熙在理事會上給攔下了……由此,兩個人的仇越結越大,平時幾乎都不見面,而只要一見面差不多就要吵上一架。要不是大姐宋靄齡親自打電話邀請,這一次孔令儀的訂婚宴他都不見得會來。而相對的,對孔祥熙不滿,他同樣也對又重新開始扶植孔家的蔣介石不滿。尤其是不滿蔣介石這種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虛偽勁兒……明明想吞了青海,又非要裝出一副不忍下手的模樣。惡不惡心?你如果真的那麼念舊,劉湘帶兵出川,結果死在了漢口,你干嘛還要去欺壓人家的小弟,連塊兒容身之地都不願意給人家留下?

「宋先生說得不錯。青海是中國的地盤兒,沒理由一直被一家一姓所掌控……」秦衛很滿意宋子文的給力,「何況,馬步芳在青海也沒干多少好事兒。他在青海的所作所為就算還達不到人神共憤,也相差不多。此人荒婬無恥,殘暴不仁,可以說……他早就該死!」

「秦長官有些過了。」陳果夫現在不僅管著國民黨的組織部,還是老蔣侍從室第三處的處長,另外還是中國農業銀行的董事長,他看了秦衛一眼,「馬步芳雖然惡行累累,但畢竟是民國的官員,尤其是還是青海省主席。就算要拿下他,也不應該傷的他的性命。」

「也就是說。陳處長是支持削掉‘青馬’這支軍閥武裝的?」秦衛反問道。

「嗯。」陳果夫沒有多說,但卻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那現在就是三比二!」秦衛指了指宋子文、陳果夫還有自己,又另指了一下蔣介石和孔祥熙,最後看了一眼陳立夫︰「陳部長,你又怎麼看?」

「我也覺得‘青馬’不宜長久存在。」陳立夫白了秦衛一眼。這家伙就會亂來。蔣介石和孔祥熙那是不想削藩麼?以老蔣的性子,別說水潑不進,針扎不入的「青馬」,全國哪個省份他不想收歸中央?只不過人家是大頭目,自身的立場和考慮的事情跟他們不一樣罷了。

「四比二!」秦衛才懶得管陳立夫的想法,更不願意管蔣介石到底是怎麼想的。看到陳立夫已經表態,立即就報出了「投票結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削掉青馬。……蔣委員長,現在就看您的了。」

「馬家在青海經營四十多年,以‘甘、河、回、馬’(甘肅人、河州人、回族、馬姓)這四條為用人標準,以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官位權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青海早已經是根深蒂固。即便是在平時。想要將之趕出青海也不容易。何況現在我們還要面對日本人的威脅……」秦衛的行為稍有些「逼宮」的意思,但蔣介石對此並不怎麼介意……誰都曉得他從成為政府領袖之後就想著削藩,不僅削**,還要削各地的國民黨……青海馬家雖然不像之前的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人那麼有威脅,可時至今日,蔣介石能削的也都削得差不多了。除了**,也就只剩下西北那幾匹「馬’最有實力了,不削他們削誰?可問題是,馬步芳在青海!

「要是那麼好對付,青藏也不會幾千年都游離于中原政權之外。」孔祥熙嘆了口氣。「秦長官,你這樣說說容易,大家也都願意去拿下這匹‘青馬’,可你想過這其中的困難嗎?」

「長沙會戰已經基本結束,日本人還要‘伺候’蘇聯人,短期內應該不太可能再發起什麼軍事行動……這點大家應該都認可吧?」秦衛看著眾人問道。

「認可。」陳果夫點了點頭。這是人人盡知的事情。日本其實也不富裕,接連打了好幾場大戰,遠東那邊兒還要對付蘇聯,消耗肯定不小。何況,南昌、桂南、長沙這幾戰下來,日本人直接損失的兵力加起來就足有五到六個師團,十萬人左右,而且全都是野戰主力,是老兵。這種損失可謂傷筋動骨,如果不是有在遠東對蘇聯的一連串勝利做遮掩,日本國內指不定就又是一番動蕩。可即便如此,日本人也極不好過。所以,軍委會估計,日本人至少要消挺半年到一年才能緩回這口氣來。

「可問題是,就算日本人沒辦法進攻我們,我們恐怕也沒辦法去反攻日本人……我們的損失也很大。這個當口,又拿什麼去對付‘青馬’?」陳立夫突然又問道。

「我預想的方案是……傘兵!」秦衛道。

「傘兵?」老蔣一怔,「他們不是還沒訓練完成嗎?」

「真要動馬步芳,準備工作至少也要幾個月,再加上前期的訓練,馬馬虎虎也應該能用了。」秦衛咂著嘴巴︰「我的計劃,以傘軍為突擊兵力,從重慶出發,經西安、蘭州,突襲西寧,先拿下馬步芳本人再說。」

「然後呢?」眾人都是眼楮一亮。傘兵的厲害在座的都是知道的。馬步芳的兵力大多都在跟甘肅等省的交界處防御,西寧留下的兵力本就不多,如果傘兵突襲,十有**能一擊得手。而只要抓住了馬步芳,馬家軍群龍無首,中央的機會就大多了。

「然後?沒有然後!」秦衛道︰「我們在之前就應該鼓動四川的那幫人出手。潘文華、劉文輝、鄧錫侯他們不是一直對中央把手伸進四川感到不滿嗎?既然不滿,那就別在四川呆了,讓他們去青海……就以‘換防’的名義派他們去。同時,還要調動甘肅的朱紹良、寧夏的馬鴻逵一起向青海施壓……如此一來,就算我們的傘兵拿下了馬步芳,馬家軍恐怕也不敢輕易回轉西寧‘救駕’。」

「好主意。」宋子文想了想,「以青海換四川,還動用了中央的‘大義’的名義……不僅名聲上好听多了,還能安撫潘文華那幫人,對中央接收四川極為有利。」

「好是好,可問題是這都太過想當然。如果潘文華他們不同意呢?青海和四川能比嗎?」孔祥熙道︰「而且,‘西北群馬’雖然偶有內斗,但遇到外敵的時候總能團結一致。就像當初‘四馬拒孫’之戰,寧馬、甘馬、青馬就聯合到了一起……這一次誰又能保證我們動馬步芳的時候,另外幾匹‘馬’會安安穩穩地看戲,甚至還站到我們這一邊?」(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