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海盜總動員

1632年4月16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舟車勞頓,蒲縣典吏潘時鍵,還有一個排兵力的黃家護衛隊員們,攜帶著十多車的錢財,糧食和軍火等物,終于趕到了目的地。他們選了一個傍晚時分,不引人注意地分批進入了蒲縣縣城。

這蒲縣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南端西麓,縣境好似海棠葉狀。地勢東高西低,東、南、北三面環山,其中五鹿山枕其北,石頭山列其南,姑射山環其東。境內七垣展布,八河縱橫,溝壑交錯,還有昕水河貫串其中,是臨汾通往西山幾縣的門戶。南北憑百里之隘,東西闢一線之天,向有「誠河東之咽喉,亦西秦之門戶」之稱。蒲縣距離延安市不遠,也就一百多公里。就是闖王李自成的家鄉米脂,離這蒲縣也不過三四日的行程。

蒲縣境內各種礦產資源豐富,現代已探明的有原煤、鐵礦石、鋁礬土、油母頁岩、石膏、耐火粘土、白雲岩、石英、天然氣、礦泉水等二十余種,其中以煤為最。這些資源中間,最為黃復華看重的就是原煤和鋁礬土。煤是將來蒸汽機動力的源泉,而鋁礬土將來可以用來制鋁。而且,現代蒲縣也豐產玉米、小麥和土豆,正是黃復華推廣玉米和土豆種植的好地方。

這蒲縣如今沒有正堂縣令在任,只有正八品縣丞,五十多歲的吳浩一人,苦苦支撐著大局。這吳縣丞對于帶來不少人手武器,家財豐厚的典吏潘時鍵,自然是歡喜萬分,信任有加。潘時鍵等人安頓下來以後,就開始以工代賑,首先招募上千人手立刻著手修復蒲縣遭到過破壞的城牆等要害地方。然後,又從這些人中間挑選勤勞肯干的精壯,編練了五百人的鄉勇部隊。

為了保險穩妥起見,潘時鍵等又提供了玉米和土豆等良種,先由小範圍開始,試種並逐漸推廣種植這些豐產作物。

按照黃復華的吩咐,潘時鍵等又在相傳始建于唐朝,元、明均有復修重建,位于縣城東柏山上的蒲縣古跡柏山東岳廟,那二百八十余座建築物中選了一個僻靜廣闊之處,作為崇明會所,其中的一間密室將是黃復華利用便攜時光機,傳遞指示和各種物資的場所。

1632年5月18日,一大清早,崇明島東南的大港口,就已是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四鄉八鄰凡是知道了這個消息的人都一大早就趕了過來。路遠的,甚至外地的,更是早上一兩天就趕到了崇明島。如此一來,硬是把個原來普通的日子整成了一個大節日,順便許多小商小販也來擺攤賺些銀兩,怕是這幾天崇明島的人口都多了上千號人。

人人都在翹首以盼,準備看著黃老爺新造的鐵船是怎麼能浮在水面上,通過這港口。

其實,將要出現的並不是真正的鋼鐵軍艦,不過是鐵甲船而已。鐵甲船,就是木質或者混和材料的艦船在外層包上厚厚的鐵甲,用來抵御攻擊。我國很早就懂得在船頭等木船的一些要害部分包上銅鐵等金屬材料,以加強防御。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鐵甲艦是宋代的秦世輔于1203年建造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那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在船舷包裹上了鐵甲。後來,抗倭時期的朝鮮龜船,也是一種鐵甲船。

忽然,港口左側有人先歡呼起來︰「來了,來了,鐵船來了。」

人群立刻紛亂起來,跳躍的,尖叫的,什麼動作的都有。好在地方寬闊,加上右側的人們視野中也馬上出現了鐵船,整個港口的秩序才安穩下來。

出現在人們眼前的鐵船,是一艘兩頭尖尖的四百料戰船,船頭和船尾都有較高的平台,中間部分的船舷反而較低。這鐵船水線上方2寸起的部分都用鐵甲包覆著。鐵甲的下方,哪怕是岸上眾人都看不到的船底,都是用海軍黃銅包著。船頭和船尾,各安了一門鋼炮,在陽光照耀下發出特有的金屬寒光。至于動力部分,還是和其它的風帆船一般無二,只是桅桿上也圍有一層薄薄的鐵皮。

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明朝自嘉靖時就開始用黃銅大量鑄錢,《明會典》載︰「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三元以上的黃銅稱為特殊黃銅或復雜黃銅。其中,在黃銅中添加錫元素能提高黃銅的強度和對海水的耐腐性,因此被稱海軍黃銅,這正是眼前這艘鐵甲船入水部分的金屬材料。

鐵甲船以並不快的速度,穩穩地駛過港口,在不遠處兜了一個圈,又往回開了一趟,再次經過港口的海面,也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陣陣歡呼。

這歡呼聲飄上了晴空,似乎是受著某一種特殊的磁力,向著遠方的海洋飄去。

這一晚,廣東這邊離大陸足有百里之遙的一個海島上,一個足夠容納上百人的天然山洞里,也是歡聲不斷。

諾大的山洞里,插在山壁等處的一個個火把使得洞內宛如白晝,淡淡的松明香味,更是令人心懷大開。

洞中心的主位上,披著一張罕見的黑虎皮,上頭端坐的正是年過五十的袁八老。老而彌堅的袁八老正和自己的一眾部下頭領們開懷暢飲。大塊的肉,大碗的酒,數十年的兄弟情誼,大家伙那是一個高興。

袁八老,那是赫赫有名的老牌海寇了。萬歷四十七年,即1619年的五月,時年才三十多歲的袁八老就率領手下黨羽三千余人,擄掠潮州一帶,殺死守吏,然後逃往廣東。當時,大明朝的福建水師已經衰落,戰船很少,無法追捕。曾經多次擊潰倭寇,打過韃靼,援過朝鮮,三次保衛台灣的一代名將沈有容也只好對袁八老進行招撫。袁八老「幸听命」,但有人卻在此時散布官軍要來圍剿的流言,害得沈有容只好冒險「躬架小舟,抵其船而受降」,招撫才得以順利進行。

從那之後,袁八老和部下們那是亦兵亦匪,縱橫南中國海的廣闊疆域,日子過得好不逍遙自在。

然而,崇禎皇帝即位後,于崇禎元年的七月再次招撫鄭芝龍,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老爸。這一回,原本和袁八老,劉香等人是一丘之貉,彼此以兄弟相稱的鄭芝龍竟然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諸盜」為己任,九月間向福建巡撫熊文燦投誠,歸順了大明朝廷。鄭芝龍被大明朝廷封為海防游擊,任「五虎游擊將軍」。于是,他離開了多年經營的根據地台灣,坐鎮閩海。

沒過多久,擁有部眾三萬余人,大小船只千余艘的鄭芝龍就向昔日的老兄弟們下手了。袁八老自然也接到了這最後通牒,要麼歸順他鄭芝龍,要麼就等著被派兵剿滅。

說起來,袁八老當上海盜,隨舟船征服波濤之間的時候,生于1604年的鄭芝龍,真的不過是一個穿著,眼淚鼻屎一把抓的無知小兒。如今,要自己舍棄這多年的基業,在後輩跟前朝夕听命,英雄了大半輩子的袁八老哪里會願意。

看著一干忠心的手下們熱熱鬧鬧地交談勸酒,已有一分酣意。袁八老高興地從座位上站起身,慢步走到大廳中間,高聲喝了一聲︰

「眾位兄弟,大家先靜一靜,我有話講。」

嘈雜的人聲逐漸消失,大家都靜下來,眼光看向了走到山洞中央的袁八老。

「諸位兄弟,大家可能也知道了。鄭芝龍這個王八蛋已經給咱們下了最後通牒了。要麼降,要麼戰,不知道大家的意思如何?」

這滿山洞的人都叫嚷起來,雖然亂紛紛的,但是意見就一個,跟他鄭芝龍好好比劃比劃,大不了是個死。但要降他鄭芝龍,那是鄭芝龍在做白日大夢。

袁八老很是滿意,等聲音小了一些,就又說道︰

「各位,降他鄭芝龍那是絕無可能。不過,如今這小人勢大,跟他力拼,也不劃算。他鄭芝龍能降這朝廷,我等也可以做下一番大事,讓那朝廷知道我等的厲害,招安了我等。」

這一番話,听得大家都是連連點頭稱是。袁八老拍了拍手,就見後頭轉出來三個人,其中一個,正是那到過崇明島的袁文千。

「兄弟們,這幾位兄弟是我年頭就派去各處沿海地區了解情形的。如今這福建地面已是鄭芝龍那賊的天下,廣東這邊也不好下手。我已探明,浙江溫州府一帶,正是我等下手的好地方。然後,或守或降,盡可發揮。想我袁八老縱橫天下五十載,不知各位兄弟還願意跟隨我做下一番大事業嗎?」

一個有點喝高了的小頭目立刻嚷了起來︰「老大,你今年才五十多,得領著我們再干上十幾二十年,才夠縱橫天下五十載呢!」

一大伙人都笑了,袁八老也笑著罵他︰「就你這廝認真,會抓我的言語中的毛病。兒郎們,把我的命令傳曉各位兄弟,大家伙好好準備著。暫時就咱們自己人備著,以免泄了風聲。等到八月,我們再知會一聲劉香老大等各路英雄好漢們。八月十日,我等正式發兵殺上浙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