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章 攻克南京

強大的中華軍在吳王黃復華的親自壓陣下,順利地挺進到了南京城外。南京外郭的防守,相對于中華軍的犀利攻擊而言,形同虛設。更何況,中華軍的水師力量又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于是,接戰沒多久,南京外郭就告易手,明軍十分識趣地撤向了內城。

南京城垣南北略長,中華軍以南北兩面為主攻方向,陸師主攻南面的聚寶門,水師主攻北邊的儀鳳門,以便發揮水陸兩軍的優勢,並迫使城內的明軍分散兵力。中華軍單單在南京城西南的善橋一帶,就扎下了營盤二十八座。

隨著中華軍的數萬大軍實現了對偌大南京城的全面圍困,南京城,或者說是應天府城,城里面的氣氛那是日益緊張起來。

氣勢宏偉,規模宏大的南京城,作為大明初年的都城,北控大江,南憑聚寶,東傍鐘阜,西接石頭,不但是我國第一座磚石合砌的大城,就是在世界城垣的建築史上,也是享有重要地位的,絕對是此時世界上有數的堅城之一。比如,1386年,洪武十五年所建造的聚寶門,擁有四重磚石合砌的拱式券門,每門都設有可以上下啟動的千斤閘。最前面的一道拱門上下共三層,除了最上面的一層敵樓為木結構建築,其余的兩層都是磚石合砌。整座城堡還設了藏兵洞27所,最大藏兵洞長約45米、寬為6.8米。

可是,這樣的堅城就能擋住中華軍的進攻嗎?

「你覺得,南京城守得住嗎?」如家酒樓南京店,二樓的一個雅座間里,桌子這邊一個讀書人模樣的年輕人問道。

「守得住?不存在!」在桌子的那一頭,一個明顯年長許多的中年人立馬用南京方言回答,說完把手中的筷子夾向了那一盤宮保雞丁。美美地吃了幾筷子之後,他才開口繼續解釋︰「我可是去觀禮過那邊的閱兵儀式的。乖乖,那架勢,那威力,真得是鐵箍的城牆才能擋得住。磚石的,哎,那也不過能多挨個幾炮。」

如家酒樓南京店坐落于南京城的南面,就在響當當的三山街上。雖然人盡皆知,作為上市連鎖公司,「老八股」之一的如家酒樓,和「黃氏反賊」月兌不了干系,這南京店卻依然經營得紅紅火火的,一點也沒有受到沖擊。

倒不是沒有人想動這塊似乎十分美味的蛋糕,可還就是動不得。南京城里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暗地里都持有「如家酒樓」這支股票,加在一起興許超過了總市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店里每賺到四兩銀子,就有一兩是他們的。據說徐老公爺的族孫徐一鳴,還是「如家酒樓」特聘的「獨立監事」之一,專門負責監督南京店的運營情況。如此一來,小魚小蝦們哪里敢打這里的主意?!至于大人物,一則怕吃相難看,犯了眾怒;二則如家酒樓的不少新奇食材要靠松江府那邊供應,光是封了鋪面,既不容易繼續經營好,也不容易轉手變現;三則誰也不想自絕後路,萬一這南京城就變了天呢?

類似這般的談話,在如家酒樓里很是平常。越是這種緊張的時刻,這里似乎就越是安全。也對,中華軍不打進來,這里沒事,大明官府還要派人維持著秩序,生怕有人鬧事,一旦城破,這責任會怪到他們的頭上。而如果中華軍打進來了,也斷然不會禍害這自家的產業,只會是第一時間加以保護。因此,在這里吃點美食,談論談論敏感話題,就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習慣。

如家酒樓坐落在這里,是因為三山街一帶是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百貨輳集,其地位足可與現代南京城的新街口商圈相提並論。

三山街附近就是「游士豪客,競千金裘馬之風」的秦淮河。「秦淮燈船之勝,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綺窗絲障,十里珠簾。……薄暮須臾,燈船畢集。火龍蜿蜒,光耀天地,揚槌擊鼓,踏頓波心。自聚寶門水關至通濟門水關,喧闐達旦。」這里是南京最重要的娛樂消費區,游士豪客的銷金窟。

秦淮河北有貢院,是南直隸鄉試的場所,鄉試規模居全國之冠。河的南面是舊院,又稱曲中,是著名的紅燈區,「妓家鱗次,比屋而居」。「舊院與貢院遙對,僅隔一河,原為才子佳人而設。」

除了如家酒樓,南京照相館也和眾多的書坊為鄰,就開設在三山街。照相館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也很顯然與「叛亂」的松江那邊月兌不開干系,但憑借著照相術實在是太神奇的緣故,也是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沖擊。

三山街的書坊大多是前店後坊的形式,照相館的房屋院落也是這樣的結構。只不過,平時這里是店員們生活休息的場所。而此時,在後面大院子的一間偏僻的小屋子里,不下七八個人正在開會。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已經有一個連,一百五十多人混入了城中。在如家酒樓,照相館等地方工作的情報人員,也幫助我們分散隱蔽在了各個安全的地方。攜帶進來以及從前偷偷保存下來的各種武器彈藥,也足夠我們和其他潛伏人員一起,完成一次對城門突襲作戰的需要。

現在,我宣布上級的命令︰今晚八點整,以這里燃放的煙花為號,發起對三山門的進攻!城外的大部隊會在七點三十分就向各處城門發動攻擊,掩護和方便我們的行動。三山門這一段城牆和城門高峻險固,敵人絕對不會想到,我們會選擇這里,作為重點突破口!」

「好。」開會的這些骨干人員都壓低了嗓子,興奮地應道。大家再探討了一些細節之後,就各自散開去分頭準備了。

當晚,正當三山門一帶的守軍忙著對付攻城的中華軍的時候,一支人數超過三百人的部隊突然就從城內殺來了。這支隊伍雖然服裝各異,但左臂上統一用別針箍著紅袖章,還有識別口號——雨花台。除了混進城來的戰士,還有許多原本不起眼的「老百姓」。沖在隊伍前列的,就有身材魁梧的如家酒樓的蔣大廚,他一手拿一把模樣嚇人的「大菜刀」。其實,半年前的蔣大廚還是中華軍中的光榮一兵,曾被授予「軍地兩用人才」的標兵稱號。

憑借手槍,連弩,手榴彈,大刀長矛等冷熱兵器的有效使用,這支突擊隊迅速控制了城門不遠處的一段城牆。城外的中華軍戰士憑借繩梯等攀援工具,陸續沖上城牆,鞏固並擴大了這個突破口,然後轉而攻擊城門處,八點三十六分,大隊的中華軍戰士從三山門沖入城內。

防守其它各處的明軍听聞南城已破,便紛紛逃遁,不戰而潰,有不少死硬分子就退入宮城。城破之後,許多明朝官員將領連忙逃跑。有個南京兵部的侍郎十分講究排場,竟然在這種逃跑的時候還大擺儀仗,乘坐大轎。然而,這個侍郎的運氣更差,在黃家塘迎面踫上了一隊從北城攻入的中華軍。對于這樣堵塞進攻路線的「大壞人」,中華軍戰士自然是不會手軟的。在親兵抵擋失敗、轎夫逃散後,一個中華軍戰士上前一槍,把這個侍郎刺殺于地上。

次日黎明,中華軍已經控制了除開宮城以外的南京城全城。大太監盧九德等人妄圖依托宮城繼續率軍頑抗,然而不再害怕誤傷大量平民的中華軍,動用火炮猛烈轟擊,配合炸藥的應用,沒費多大勁就攻破了城牆,殺入了宮城。盧九德眼見大勢已去,自刎身亡,也算是為崇禎皇帝盡忠到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