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十八章 造船和冬季攻勢

劉香的座船被打中了三炮,一個副舵被打壞,船上的五百兄弟也死傷了二十多個。由于在上次大戰中箭支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加上眼前的局勢又讓人不由得慌亂和緊張,海匪們自然是大失水準。當下就有四只縱火船順利地突破到大烏尾船的跟前。沒多久,海匪們就看到縱火船上的官兵紛紛跳入水中,迅速地向自己的船隊游去,後頭正有許多蜈蚣船迅速駛過來接應。

雖然劉香的座船是條大烏尾船,也就是烏艚,很是難攻。本身堅固無比不說,船外頭還有四層防護。一是掛著破網,一是蒙著生牛皮,再是加了濕棉被,船四周還懸掛著許多盛水的水甕,「銃不能入,火不能燒」。

然而,此時事先來不及準備妥當,加上汽油燃燒彈等先進縱火物也不是那麼容易撲滅的。沒多久,這艘船就從底部開始四處起火,並且越燒越旺。劉香等人在船上根本無法月兌身,被熊熊大火吞滅了。

其它劉香殘部的船只也都沒能逃出包圍圈,參加戰斗的除了浙江水師的兩百多艘大小戰船,還有許多商戶和漁民駕著自家的大小船只前來,他們的武器是大刀長矛之類的冷兵器,甚至是魚叉。有這數百號人在後頭助陣和圍剿,哪里還會有漏網之魚。

僥幸沖破官軍包圍,以為逃出生天的那些小船上的海賊最為悲慘,憤怒的商戶和漁民們一個個下手狠辣,拒不接受投降,一個個海匪為他們往日的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倒是那些個大船,因為受到重點圍攻,無奈之下這些船上的賊寇紛紛投降,結果落在官軍手里還幸運地保住了性命。

劉香就此成為了歷史人物,中國南方沿海從此太平了,至少是短暫的太平。

劉香一命嗚呼的時候,新的海上霸主,豬腳黃復華正在視察崇明的造船廠,他的得意門生們陪伴在左右,負責介紹和解說工作。

「崇明船廠承擔的主要是各種新式船型的試制工作,共有匠、箬篷匠、船木匠、油灰匠、鐵匠、索匠、竹匠等各式工匠近兩百人。如今,我們主要的造船工廠已經轉移到洞頭縣,那里還有工匠三百多人。

現在,我們主要試制的是適合遠洋行走的船只。

主公您看到的這艘即將完成建造的船只,是一艘按照縮小一半尺寸建造的福船。正式制造時,其用材主要仍然是馬尾松,但船梁等部分將采用鐵犁木等上等材料。正式制造的船型全長30.12米,水線長24.87米,水線寬7.41米,排水量180.6噸。

主公請看,這是「多孔舵」,很有特色。它面積大,舵向好,舵葉上的孔為菱形,在帆船遇到急流時,可以通過舵孔排水。根據您教給我們的知識,我們仔細分析後認為,這樣一來,菱形的小孔可以把水流通過舵葉小孔時的渦流對船舶引起的阻力減到很小,從而使得船只回轉性好,操縱方便、靈活。

我們也仍然采用了「水密隔艙」的設計。因為這樣一艘遠洋航行的船只具有多個「水密隔艙」,既可以用來放貨物,另一方面,它又提高了船只的安全性能,當其中一個艙進水時,由于其他艙位密封,整個船只就不會下沉。

這艘帆船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硬帆,用細竹蔑編織而成,為四角帆,呈扇形。硬帆可以圍繞桅桿旋轉,可以完全的利用各個方向的風,甚至是迎頭的逆風。由于硬帆的重量比較大,我們采用了絞車來升降它。

當然,參考繳獲的海盜船隊中的西洋帆的式樣,我們在福船上增加了輔助用的三角帆。」

黃復華很是滿意︰「不錯,介紹一下工期和費用問題吧。」

「根據以往的造船經驗,我們估計,合理的分工協作,一些部件的標準化制作,鐵釘和鐵鋦連接技術的使用,烘房等先進工藝的引入,建造這樣一艘180噸排水量的福船,洞頭造船廠僅需要兩個月左右,就可以建造出三艘。說到費用嘛,造這樣的一艘福船,如果不包括武器裝備的話,總費用應該在一千五百兩白銀以內。」

結束了走馬觀花般的船廠考察,黃復華的心情十分舒暢。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他走出了船廠,心里美滋滋地想著︰「我的海上力量是不用發愁了!東江那邊的冬季攻勢,也該快有好消息傳來了吧?!」

黃復華的預料不差,1632年12月19日晚上八點,在旅順口城里的大校場上,密密麻麻的數千人正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正在召開大戰前的動員會。

站在高台上的黃煒作為主公的代表,旅順口的最高長官,給將要參戰的戰士們講話。黃煒自己的心中也一樣激動,他向全場望了一遍,向大家笑著說︰「弟兄們,明天,我們就要向敵人,萬惡的韃虜發起進攻啦。這一回我們要打個大仗,硬仗。你們大家有些原來就是當兵的,更多的原來是種莊稼的,打獵的,燒炭的,做工的。明天就要離開堅城,乍然走上野戰的戰場。炮火紛飛,箭矢如雨,甚至是短兵相接,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眨眼就有死傷,大家心中怕不怕?」

立刻就有人高喊起來︰「打仗總得死人,是孬種就不會來了,害怕個屁!」

這話引起來一陣笑聲,黃煒也笑了,他看見說這話的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戰士。

黃煒用贊賞的眼光望著他,接著問道︰

「听說這些野蠻人十分凶狠,你真的一點都不怕麼?」

這個小伙子漲紅著臉,繼續大聲地回答說︰「人家要來擄掠燒殺,咱們光怕有啥子用?咱越害怕,人家就越凶。大家都只有一條命,流血一般紅。我們的火槍連石頭都能崩開,難道這韃虜的身子比石頭還要硬?我們大家伙齊心跟他們拼,他們就凶不成啦。即使短兵相接斗不過他,點著一個手榴彈也能和狗日的同歸于盡。」

黃煒大聲贊揚道說︰「你說得好,說得好。」

他又望著大家說︰「弟兄們,我們已經刻苦訓練了一年整了,各種準備也是十成足了。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明天就是我們動真格的時候了。真上了戰場就得豁得出去,把打仗當做喝涼水,白刃在前也眼皮不眨。俗話說的好︰兩軍相遇勇者勝。我們要堅信,勝利是屬于我們的!」

黃煒的話說得簡短,但是充滿著信心,十分有力,每一句都說到了戰士們的心坎上。大家人頭攢動,群情振奮。

1632年12月20日上午八點整,被後世奉為經典戰役的普蘭店登陸戰正式開始了。

首先打響戰斗的是旅順口城頭的巨炮。六門一直以來都保留了一定射程的巨炮突然全力施展,猛烈的炮火直接覆蓋到了敵人最前方的城牆。與此同時,一千火槍兵在一百名炮兵,三十門各式移動火炮的有力支援下,開出了城門,一點點地向敵人逼近。

拉開戰斗序幕,從旅順口要塞出來的這支部隊其實只是一支佯攻部隊,主要是為了吸引後金前敵要塞的注意力。

上午九時整,東江軍在大沙河入海口的西側和今天普蘭店市中心西側的海邊,兩支隊伍同時發起了登陸作戰。每支登陸部隊總規模都超過兩千人,其中的精銳戰斗人員不少于一千人。西邊海上的登陸部隊一路向東展開,而大沙河邊的登陸部隊則沿著大沙河一路向北,直到今天的馬家屯附近再沿著大沙河的支流折向西方。還有三十多艘適合內河作戰的小型船只沿著大沙河而上,摧毀沿河渡口的一切設施和船只。

東江的兩路大軍都是按照預案小心翼翼地鞏固和展開登陸場,然而,後金方面因為懼怕東江的水師力量,一直采取的是強行內遷沿海居民的禁海政策。所以,這兩支隊伍實際上根本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東江軍十分順利地就登陸成功了。

登陸之後,兩路縱隊的行軍總路程都不過十多二十公里,結果,在中午11點43分,比預先設定的會師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多小時,兩路縱隊就順利地會師了。

金州的敵人至此已經成了甕中之鱉。唯一可能的撤退和來援的方向,就是北邊被海上縱隊切斷的這十來公里。不過,後金方面怎麼可能想到大冬天還會有這麼大規模的戰役呢?而且,在這種季節天氣下,等後金國的中樞機構得到消息,再派兵來援,估計戰斗早就結束了。

盡管如此,參戰的東江軍戰士們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精銳士兵們靠前布下戰陣,嚴密警戒,其它戰士們立刻開始在南北兩個方向布防。挖壕溝,壘沙袋,在面對北面的陣前遍布鐵蒺藜,在相距不過百米的南北兩個防線內安營扎寨,搭建標準活動板房。所有的人都忙得連喝水都沒顧得上。

終于,趕在當天日落時分,南北兩個方向都建立起了具有一定縱深的防線,所有戰士晚上的住所也都有了著落。從崇明運過來,現代出產的那些應急帳篷和野營裝備沒派上用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