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七章 轟動豫東

()[[[CP|W:800|H:551|A:L|U:/chapters/20135/26/]]]再說閩南山區的縣大老爺,因為審問王二妻子被殺案,在即將被斬首時,突然交出一個布包,內中藏著先知先覺的謎底,經過王二詳細陳述經過,終于破獲了一起凶殺案。

「為了嘉獎破案功臣,」大老爺即向師爺商量道;「本縣準備把李公子推薦給皇上,他有先知先覺,這樣的能人怎能流落民間,一定要為朝廷效力。」

「所言極是,」師爺立即講出大老爺的目的,「那皇上定會重用,立即下旨召到身邊。大老爺推薦有功,常言道;官官相衛,李公子會報恩……看來推薦是假,完全為了自己,既然有此目的,就應該讓李公子知道,他的榮華富貴是大老爺推薦,」

大老爺听了師爺的一番話,心中暗喜,立即催促道;「快快想辦法,如何才能讓李公子知道,」

「采取一箭三雕,」師爺立即獻策道;「制作一塊金匾,上寫著「活神仙李大仙,」以嘉獎破案功臣為名,有大老爺親自帶領人馬送匾,並告知李公子,一定要推薦給皇上,免得落下知情不報的殺頭大罪。那這頂烏紗……」

「此言有理,」大老爺想了想實在劃算,李公子報恩,皇上嘉獎推薦功臣,得利的還是本大老爺。

為此,擇定一r ,親自和師爺帶領一幫衙役兵丁,長途跋涉,到豫東開封府送扁。

為了途中安全,經過化妝打扮,走水路在亳州住了一宿,雖然遭到了農民軍的盤查,卻是有驚無險。

第二r ,他怕遇到麻煩,天不亮就起床,帶領一幫衙役來到亳州城北,恰好一艘從亳州開往太康的渡船正待起航。

大老爺立即吩咐︰「統統上船,」

于是,他們在王二的帶領下,走水路直奔柘縣連寨集後羅李村。因為,渦河直通文曲星下凡地,後羅李村。

一路上,大老爺和師爺站在船頭,望著渦河岸上那一顆顆茂盛的楊柳,它們是大自然的驕子。風平浪靜的時候,好像一位溫順的長發秀女,將滿頭青絲灑向水面。

此時,一陣風吹來,那貼近水面的柳枝,輕輕地拂過,平靜如鏡的水面,頓時泛起一道微波,好像速滑運動員,飛快地在冰面上滑行,緊接著留下一道淺淺的白杠。很快,水面又恢復了平靜。

渡船經過一整天的行駛,終于在太陽即將落下地平線的那一刻,來到了鹿邑縣的玄武鎮。

「馬上到了,」這時,王二從船艙里走過來,向大老爺匯報道︰「玄武鎮離後羅李村很近,只有十多里路,」

「還有十多里路……」大老爺聞听所言,心中暗喜,隨向師爺道;「眼見就要到了李公子的村莊,準備下船,」

「別慌,」王二阻止道︰「渡船恰好路過後羅李村,可是,時間不好,正趕晚上,」

「晚上……」師爺想了想,此時天s 已經黑了,如果再走十多里,那麼,到後羅李村豈不是夜里,夜里送匾成何體統,隨向大老爺建議,「我們下船吧,」

「這是為何?」大老爺聞听還有十多里,此時下船是不是太早了,「渡船路過李公子的村莊,為何不到村前下船?」

「嘉獎破案功臣豈能這樣草率,」師爺立即講出原因,「為了給李公子提高威名,常言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縣大老爺是從閩南遠道而來的朝廷命官,親自前往,代表朝廷,嘉獎破案功臣李公子,送金匾提名「活神仙」怎麼這樣悄無聲息的送去,」

「此言有理,」大老爺聞听師爺的一番解釋,心中暗喜,隨吩咐眾衙役︰「統統下船,在玄武鎮住上一晚,也好利用晚上準備準備,」

「是啊,」師爺點了點頭出主意道;「為了制造輿論,擴大影響,大老爺理應月兌去便服,換上蟒袍玉帶,再租一頂八人抬大轎,」

「八抬大轎……」大老爺聞听所言,犯了愁,八抬大轎只有州府官員才能坐,本縣也只能坐四抬,隨講道;「這里是村鎮,又不是亳州衙門,哪兒來的八抬大轎,」

師爺想了想道;「沒有大轎找花轎代替,」

「花轎……」王二立即獻起殷勤,一來要感謝大老爺,二來要感謝李公子,再說,畢竟在此地三年,民情風俗統統知道,隨向大老爺講︰「此事包在王二身上,花轎作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這里從南宋就開始流行。它分為四人抬、八人抬兩種,還有龍轎、鳳轎之分。」

「啊,」大老爺聞听所言,心中暗喜,當即夸獎,「原來你是內行,」

「是啊,」王二點了點頭,竟然吹起牛來,「從轎身分,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親回來時,新娘、迎親、送親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那是娶親,」縣大老爺不要那麼多轎子,「本縣就要一頂八抬花轎,速速辦理,」

「不能光請花轎,」師爺向王二安排道;「順便請一班嗩吶吹鼓手,敲鑼打鼓和舞龍耍獅子的人,以及禮炮,一樣也不能少,而後眾衙役們換上服裝,」

「明白了,」大老爺聞听師爺所言,立即向王二吩咐;「按照師爺的安排辦理。明天早晨在村頭集合,」

「是,」王二點了點頭,心想,這有何難,自己經常給別人辦喜事幫忙,請過嗩吶鑼鼓,隨講道︰「玄武集的嗩吶鑼鼓和舞獅耍龍的有名,而且是全套人馬……」

第二天早晨,天剛剛蒙蒙亮,王二雇請的鑼鼓、禮炮和嗩吶吹鼓手,舞獅耍龍的一幫人馬,統統來到鎮前等待。八抬花轎也已來到,他們都是一起的,只要向一人招呼一聲,立即通知全部人馬,常言道;哪個有生意不做的道理,唯恐耽誤了主人的時間,所以,一班班人馬早早來到,一切準備就緒,等待當事人到來。

這時,大老爺身穿蟒袍,腰扎玉帶,帶著一幫衙役,抬著金匾出來了。

「請大老爺上轎,」師爺喊叫一聲,「準備出發!」

接著「咚!咚!咚!」三聲大炮響起,那炮聲震耳y 聾,而後是「  啪啪」的鞭炮聲。

一陣炮聲過後,接著師爺拖著長長的「起……轎」聲音。

這時,右前轎夫拍擊轎梁三下,八名轎夫將花轎抬起。當然起轎是有講究的,抬轎起程︰在鑼鼓、嗩吶、舞獅的伴奏下,花轎才開始起程

大老爺坐在敞著門簾的花轎里,一路上,嗩吶在轎前「嘀嘀……嗒嗒」鑼鼓「咚咚咚……恰恰恰」敲起。

衙役們前面抬著金匾,好像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前往後羅李送匾的隊伍出發了。

一路上真熱鬧,只要路過一個村莊,大人小孩都出來觀看,嗩吶越發的起勁的吹起來,「嘀嘀嘀,嗒嗒嗒,咚咚咚,喳喳喳,」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真是熱鬧。

立即驚動附近十里八鄉,他們一個個提前趕到必經之路,裂開隊伍等待觀看。

這時,送匾的隊伍來到了楊樹集村,因為楊樹多而得名。這里的楊樹筆直,粗壯的樹干高過樓頂。衙役們仰起頭來,才能看見它那像大傘似的樹冠。

花轎路過這棵楊樹,特別顯眼,不僅因為它高大,而且它有銀白s 的樹干,茂密的綠緞子似的樹葉。比起周圍的洋槐樹和黑槐樹來,它顯得光彩奪目。楊樹靜靜地站在送匾隊伍前,好像一位飽經風霜、慈祥和藹的老人,低頭含笑,興致勃勃地觀望著,嗩吶耍龍舞獅的隊伍。此時,一陣風吹過樹梢,吹得楊樹葉子「嘩嘩啦啦」的作響,多麼像圍觀人群發出的爽朗的笑聲啊!

送匾的隊伍,要從楊樹集穿街而過,誰知,卻被圍觀人群擋住了去路,街道擠得滿滿當當,哪兒過得去。

大老爺見人山人海,怕耽誤送匾時間,立即吩咐吹鼓手︰「繞開看熱鬧的人群,」

「哪兒繞得開啊,」師爺站住高處看了看,街道不是野地里,可以從人群身後通過,集鎮大街兩邊全是房屋如何繞開?隨向大老爺建議道;「還是落轎休息一會兒吧,」

「落轎!」大老爺吩咐一聲。八抬大轎落下。這下可苦了吹鼓手們。

鄉親們是看熱鬧的,看的就是嗩吶吹奏,多好的一台免費大戲,豈肯放過。

這時,卻驚動了一位年輕人,他是李公子的表哥,見一幫人馬抬著塊金匾,上寫著「活神仙李大仙」這麼隆重的禮節,姑父還不知道,何不趁此機會通知表弟,讓他們也準備準備,隨拉起一頭小毛驢,直奔後羅李村而來。

李公子的父親李大人辭官在家,因為朝廷**,造成民不聊生,既然不能為民造福,干脆辭官。他抬頭見外甥慌慌張張趕來,隨問︰「有事嗎?」

「表弟呢?」表哥並沒向姑父講出。

李大人實話實說,「他早晨起床就出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到底出了什麼事?」

「是出了事,」表哥本想讓表弟來個突然驚喜,沒想到不在家,只好吞吞吐吐向姑父講;「而且是大事,」

「什麼大事?」李大人發火了,「難道就不能告知姑父,」

「趕快準備準備吧,」表哥無奈,不得不講出原因,「你們家長工王二,帶著一幫衙役兵丁,抬著塊金匾,上寫著活神仙李大仙。身後跟著一頂八抬大轎,里面坐著大老爺,前面是嗩吶吹奏,鑼鼓喧天,好不威風,浩浩蕩蕩送匾來了。

「啊!」李大人聞听所言,立即明白了,莫非兒子與王二臨行前的預言兌現了,隨吩咐家人,「趕快準備,迎接送匾的大老爺,」

「是,」家人一番忙綠,不一會兒,院子打掃的干干淨淨,廳堂內張燈結彩,紅氈鋪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邊剛剛收拾停當,那邊「忽咚!忽咚!忽咚!」三聲禮炮響起,是進村的號令。

這時,一位村民慌慌張張跑來匯報道;「李大人!送匾的隊伍已經來到村頭,」

「趕快出門迎接,」李大人剛剛打扮一番完畢,他月兌去便服,同樣穿上蟒袍玉帶,帶領一幫家人慌慌張張出門迎接,「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大老爺走下轎來,抬頭見出門迎接的是位大人,趕緊施禮問︰「請問大人您是……」

李大人隨做出自我介紹,「我是李公子的父親,兒子出門不在,為父代替迎接,請大人到客廳品茶,」

「哎,」縣大老爺隨伸出拇指夸獎道︰「李大人養個了不起的兒子,破獲了一宗人命案,本縣特送金匾嘉獎,」

「區區小事,」李大人倒客氣起來,「何必勞駕大人親自送匾,」

「何止小事,」縣大老爺立即講出自己的意圖,「這樣的人才豈能埋沒,下官已經呈報于朝廷,恐怕不幾r 就要來人,邀請李公子進京赴任,到時可別忘了是下官的推薦啊,」

「那是一定的,」李大人客氣一句,此時終于明白了,縣大老爺為何親自送匾,目的想借兒子的力量提升,到時便以恩人的身份,要求往上提拔提拔……

y 知後事

請看下章

(休息一會兒,听听豫劇朝陽溝吧,)

[sp=/refer/_T3iYta5IWsPhcVU/];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