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章 讀書無用

()今r 是很多大學的開學r ,在新生們忙著開始迎接大學生活時,家住槐樹店路的玲玲(化名),卻在為上大學的事和父親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談判。雖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但玲玲的父親固執地認為「讀書無用」,他寧願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19歲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個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親戚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父母都只讀完了小學,就開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覺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賺錢,父母帶著玲玲和弟弟舉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樹店路附近全款買了套房還買了個小鋪面,靠著這個鋪面做著小生意。「我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不缺上大學的錢。」玲玲說,父親反對主要是認為上大學沒什麼用。

焦點

她想讀大學

出路在哪里

還有一個星期,錄取玲玲的大學就要報到了。由于得不到父親的支持,玲玲也曾嘗試其他的辦法來籌大學學費。

她先是想申請助學貸款,但是仔細研究了相關政策之後,她發現自己根本夠不上貧困的資格,無法申請貸款。她想借錢,但是和家里的親戚關系一般,加上親戚和父親的觀念一樣,她覺得是沒法從親戚那借到學費。

玲玲對好朋友蓉蓉訴說了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學,父母直接打了一萬余元過去,蓉蓉說,交完所有費用應該還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這2000元都借給玲玲,支持玲玲讀大學。

然而這離四年的大學學費相差甚遠。

眼看就要開學了,昨r ,玲玲再次和父親進行了溝通。父親依然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希望女兒相信自己,讀書沒有什麼用,自己為她規劃的道路是自己親身實踐過的。這些話說了無數次,玲玲有些疲憊,也有些無奈,她只是堅定地看著父親,不斷地重復著「我就是想讀大學」這句話。

最終,父親撂下了一句狠話,「反正我是不得出錢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學費生活費,只要你去讀了大學,我以後再也不得管你。」

女兒的追求

我非常愛讀書,喜歡泡在圖書館里。書本打開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讀大學,才能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層次,大學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我不想成為只會做小生意的農村人,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低,沒有任何j ng神追求。」

做個有層次的人我要讀大學

我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低,沒有任何j ng神追求

父親兩次反對我讀大學

「我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不缺上大學的錢。」8月30r ,在槐樹店路一家茶樓,玲玲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與其他因為貧困不能讀大學的同齡人不同,父親反對主要是認為上大學沒什麼用。

「實際上,從小學到高中,他都沒有反對我讀書。第一次發生分歧是我去年復讀時。」去年,玲玲高考發揮不好,只考上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三本院校。

當玲玲把自己的復讀決定告訴父親時,父親第一次表現出對讀大學的反對。「他告訴我,讀大學沒用,還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隨後、玲玲和父親為此進行了長達一周的溝通。」由于我自己聯系了一所高中復讀,不僅不給學費,每月還有200元的補貼。因此父親並沒有太過堅持,我也順利復讀。「

通過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終于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錄取通知書,還沒來得及分享考上大學的喜悅,她不得不再次就「讀不讀大學」問題和父親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談判」。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談到這個話題,雙方都想說服對方。」玲玲說,在父親看來,花幾萬元讀個大學,出來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幾萬元錢白白丟了。即便大學畢業出來找個工作,月薪也不過兩三千元,「和高中畢業就去打工能賺到的工資幾乎一樣,浪費了錢還浪費了四年的時間,不值!」

父親告訴玲玲,「你現在就進入社會,開始打工,當個服務員,學習點別人的經營方式,鍛煉幾年後,我出資給你開個店,當個小老板,一樣能賺錢。」

父親很愛我,但從不過問學習

「從小到大,父親很愛我,只是從不過問我學習上的事。」玲玲說,與別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不同,父親認為,成績好壞,並不重要,能夠賺錢養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到成都的時候,玲玲讀初二,後來因為成績好,中考免試進入高中。玲玲說,自己非常愛讀書,在他人眼中最苦的高中生活她都覺得甘之如飴,她喜歡和同學在一起,喜歡解決問題的過程,一道題想了幾天都沒想出答案,在夢中突然解答出來都能讓她欣喜若狂。平時有點時間,她就泡在圖書館里。玲玲說,書本打開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玲玲看來,只有讀大學,才能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層次,大學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玲玲否認了父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爸爸也不關心弟弟的成績,他準備等弟弟初中一畢業就接手經營家中那個小鋪子。」玲玲說,在生活方面,父親很關心疼愛自己和弟弟,她和父母經常一起散步聊天,就算因為讀大學的事意見發生分歧,父親也未打罵過自己。

父親的固執,玲玲說自己都認真分析過。她認為,一是父親的個人經歷,他從農村出來,沒有文化,做點小生意,賺了點小錢,目前也過得還不錯;二是家里所有親戚的女圭女圭,基本都是初中畢業,就去學了美容美發等技能,然後開個小店,也能謀生;三是現在有些大學生畢業後沒找到理想的工作,父親更加認為讀書沒什麼用。

玲玲不想走父親給她規劃的路,「我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低,沒有任何j ng神追求。」

父親的賬本

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要8萬,如果高中一畢業就打工,四年至少賺8萬,一來一回就是16萬。這16萬可以首付買房子,或開店做生意都能賺錢。拿去讀大學,畢業後也許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每個月兩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賺回這16萬。讀大學是「肯定會失敗的投資」。

讀大學花8萬不讀掙8萬

你們城里人老是喜歡說有文化受人尊重……我要別人尊重我干什麼?包包里有錢就行了

昨r 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玲玲家附近見到了玲玲的父親,他皮膚黝黑,雙手粗糙,不修邊幅。記者和玲玲父親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溝通。然而,「讀書無用」這個觀念根深蒂固。

好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我只讀個小學也能掙錢

玲玲父親說,「讀書無用」這個觀念並非毫無根據。報紙上、電視上,不斷有新聞報道說,「6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編輯注︰此處系玲玲父親的誤讀。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再創新高,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他伸出一只手比著「六」強調著「600萬」這個數字。「大學畢業就等于失業」他對記者說,自己住的小區里,他知道的就至少有10個大學生畢業後一直沒找到工作,變成了「家里蹲」,「那些人的父母家里沒得好多錢,好多還是借錢送女圭女圭去讀大學,結果呢?讀出來要不就是沒工作,在家啃老,要不就是父母又花幾萬元去幫女圭女圭找工作,讀大學有啥子用?」

玲玲父親不斷用自己舉例。他說自己就讀了個小學,出來還拉過三輪車,做點小生意,都能賺到錢,比好多大學生都賺得多。

一來一回16萬

讀大學是「肯定失敗的投資」

不過玲玲父親也坦承,「我們是從農村進城的,沒知識沒文化,好多人是看不起我。但是我也看不起你們城里人,特別假。老是喜歡說有文化受人尊重,但是我覺得別人尊不尊重我並不重要——這就是書讀得多的人的毛病,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要別人尊重我干什麼?包包里有錢就行了,何必那麼虛偽呢?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和你們觀點不一樣。」

玲玲父親把讀大學比喻成一個「肯定會失敗的投資」。他掰著手指頭給成都商報記者算了筆賬︰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肯定需要8萬,如果高中一畢業就開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賺8萬,這樣一來一回就是16萬。這16萬都可以拿去投資個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開個店做生意也能賺錢。可是拿去讀大學,畢業後也許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個工作每個月就兩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賺回這16萬。「咋算都劃不來。」

對話

玲玲父親︰撿垃圾都比讀書強

在與成都商報記者的交談中,玲玲父親不斷冒出驚人之語。

記者︰很多家是農村的父母都認為知識改變命運,都希望女圭女圭能考上大學,你為什麼不這樣想?

玲玲父親︰就算10個父母有9個都這樣想,我也要做特殊的那一個,我堅定地認為讀大學沒得用。

記者︰你是不是認為,不管做什麼工作,賺到錢就可以?

玲玲父親︰是啊,撿垃圾都比讀書強,我們門口撿垃圾的每年都能賺兩三萬,很多大學生出來都賺不到。

記者︰反對女兒讀大學,會不會是舍不得錢?

玲玲父親︰我是也有點舍不得這個學費,我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為啥子要白白丟給大學?讀不讀大學可能過的生活都一樣,那為啥要繞一個大圈子?我都養她到18歲了,也盡到責任了。

記者︰有沒有想過,也許女兒讀了大學,畢業後有可能發展得很好,能賺更多的錢,命運就得到改變了?

玲玲父親︰你能不能保證讀了大學以後就一定有出息?那麼多人畢業找不到工作,我對她(指玲玲)沒得好大信心,我為啥選擇這麼有風險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