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五章 勝利之後

戰士們打掃完戰場歸來,天色已然大亮。河間城中的百姓和附近各村莊的鄉親們小心翼翼地扒開窗戶或者是門縫,想看看外面究竟怎麼樣了。

說實話,昨天後半夜的激戰可把他們給嚇壞了。特別是呆在城內的百姓,听著起花炮呼嘯而來的聲音,一家人都嚇得躲在炕上瑟瑟發抖,生怕把他們連同鬼子一塊兒炸了。

城外的百姓多少知道一些情況,可他們也害怕,主要是擔心孟司令員打不下河間,畢竟前幾天日軍的強大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河間城要是讓日本人給佔了,天天跑出來禍害鄉鄰,附近村莊的百姓可就沒法活了。

因為戰士們都追鬼子去了,街面上靜悄悄的。大伙兒看著空蕩蕩的大街一時不知所措。好在河間縣抗日政府的工作人員很快開始沿街敲鑼,邊敲還邊喊道︰「鄉親們,不要害怕,都出來吧!孟司令員已經帶人把鬼子趕跑了!」

鄉親們把腦袋探出來看了看,見果然是縣政府的人,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年輕人開始大聲歡呼起來,有的還鬧著要參軍。這幾天他們可算嘗到亡國奴的滋味兒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一搏!

婆娘媳婦又是歡喜,又是埋怨,說︰「多虧孟司令員把鬼子趕跑了,不然可遭罪哩!哎,就是不該把咱兒家的屋頂也給炸壞了,這萬一要是下雨可咋辦?」

昨天晚上發射的起花炮有不少落在居民的房頂上,威力雖然不大。但是炸斷幾條檁子還是不成問題的。不少人家都因此受了災,好在手榴彈沒有什麼穿透力,沒有給居民造成什麼人員傷亡。

老爹開心地抽起水煙來,斥責說︰「只要能把鬼子趕跑,幾條檁子算個啥?小三兒,去你二叔家找兩塊木料,呆會兒就把屋頂修好!」

小三兒猶豫了一下,說︰「爹,俺想報名參軍!」

才過門的小媳婦一听就紅了眼,可是又不敢阻攔。只得向婆婆求助。婆婆也舍不得兒子。一瞪眼,說︰「不許去!秀兒剛過門,你就把她丟下不管?」

小三兒生氣地說︰「你們思想就是落後!你不去當兵,他不去當兵。我也不去當兵。鬼子來了誰把他們趕跑?誰來保護鄉親們?」

老爹咳嗽了一聲。說︰「想去你就去吧!」

婆婆一听急了,說︰「三兒他爹!」

老爹佝僂著腰站了起來,說︰「我這身子骨還可以再干幾年。家里有你和秀兒操持問題不大。孩子大了,想走就讓他走吧!」

三兒撲通一聲給二老跪下,說︰「二老在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孩兒不能常伴膝下,就此報國從軍去也!」

他這幾句話是從戲文兒里面拼湊出來的,覺著好玩兒才說出來。自己覺得挺有範兒的,可婆婆和媳婦听了卻忍不住轉過頭去偷偷模起眼淚來。

老爹說︰「三兒,你九叔在游擊軍第一路第二團當營長。你去他那兒吧,多少有個照應。你們叔佷倆兒也好互相幫襯著點兒。」

三兒眼珠子一轉,說︰「爹,俺不想去九叔那兒,俺要去火燒軍!」

大家一听頓時傻眼了,心想你參軍到底是為了打鬼子,還是想吃驢肉火燒啊?

三兒一看大家的神情就知道誤會了,忙解釋說︰「你們是不知道,這火燒軍能吃也能打。俺剛才出去打探的消息時候就听人說了,孟司令只是把鬼子趕出城,真正把鬼子消滅干淨的還是人家火燒軍!那仗打的,嘖嘖!真是沒話說!」

秀兒一听到火燒軍三個字,忍不住噗嗤一笑,又幽怨地看了三兒一眼。心想這才結婚幾天你就要去火燒軍,把俺一個人丟在家里這日子可怎麼過?

三兒看見秀兒的嬌俏模樣心軟了一陣子,但是一想到以後可以殺敵報國,這血又熱了起來。好男兒志在四方,怎能老窩在家里陪媳婦呢?

老爹吧嗒吧嗒抽著水煙袋,臉上的皺紋仿佛深了許多。他突然猛烈地咳嗽起來,咳得背都駝了。

三兒吃了一驚,忙過來扶住老爹,說︰「爹,你怎麼了?」

老爹嘆了一口氣,說︰「三兒,爹也知道火燒軍,听說人家才是正統。可他們以後是要南征北戰的,不一定還回冀中來。你去了游擊軍,說不定還有機會回來看看;要是去了火燒軍,想回趟家就難了!」

婆婆一听,忙道︰「他爹,那哪兒成啊!三兒,你就听你爹一句,就去你九叔那兒吧,啊!在哪兒當兵不是打鬼子啊!」

三兒一听有些不高興,低著頭就出去了。在他想來,要當兵當然是要在最好的部隊當最好的兵。放著好好的火燒軍不去,去了游擊軍以後咋當英雄?可他又不忍讓爹娘傷心,只好悶著頭走了出來。

此時街道上已經熱鬧起來,到處都是歡慶勝利的人群。有扭秧歌的,唱大戲的,刷標語的,還有女兵打著快板搞宣傳的……三兒看了一會兒,高興地咧著嘴直笑,也跟著大伙一起熱鬧去了。

在城門口,河間縣抗日政府正在組織民眾搞一個光復儀式。各街道的干部、積極分子,還有青年學生開始打著小旗到南門歡迎游擊軍和331團進城。

城內城外的鄉親們聞訊也趕了過來,他們是真心感謝子弟兵趕跑了日本鬼子。當然,這年頭群體活動不多,過來湊熱鬧的也大有人在。除了普通的老百姓以外,還有附近各方勢力的探子。

河間一戰給周邊勢力帶來了很大的震動。他們中間有不少人一直瞧不起游擊軍,認為不過是游擊隊,打不得仗,抗不了日。可這回硬是從鬼子手中奪回河間城,著實晃瞎了他們的鈦金狗眼,也讓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與游擊軍的關系。

像河間一帶的一萬多名聯莊武裝不接受游擊軍的領導,派人去爭取也被趕了回來。可是河間一戰之後他們就服氣了,很快接受了整編,壯大了抗日的武裝。

這一仗不僅打出游擊軍的威風,粉碎了敵人打通平大公路的計劃,更鼓舞了冀中軍民的抗日熱情,孟慶山司令員和河北游擊軍的威信空前提高。冀中的父老們都盛贊將士們的英勇頑強,什麼「游擊軍不能抗日」的論調煙消雲散,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出頭的日子。

以往對游擊軍頗有敵意的士紳也轉變了態度,紛紛抬著大批慰問品探望部隊。經此一戰,游擊軍的內外環境都好了許多,再也不是以前那種孤軍奮戰的局面了。

孟慶山司令員和鄭衛國一行騎著剛繳獲的東洋大馬進城,馬頭上還戴了一朵大紅花。河間的鄉親們在城門口敲鑼打鼓,扭著秧歌,踩著高蹺,打著標語,熱情地歡迎兩軍將士進城,這場面比過年還熱鬧。

街頭的老大爺大娘樂得合不上嘴,到處講著我軍英勇殺敵和鬼子的狼狽形象。其實他們絕大部分都沒有親眼看到戰爭場面,有的是听別人講的,有的干脆憑自己的想象說的。鄉親們也知道他們說的不靠譜,可就是喜歡听。

看著城內熱鬧的景象,段雙虎興奮地說︰「這河間可真富庶啊,比起南宮、肅寧又要高出一大截!」

游擊軍政委高興地說︰「那是當然!這河間城歷史悠久,從東周開始距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了。歷代均在此設郡、立國、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譽!」

鄭衛國听了有些感慨,又有些惋惜。此地可謂人杰地靈,物產豐饒,多麼好的國土啊,可惜很快又淪喪于外敵之手。單靠游擊軍是不可能守住河間的。日軍現在是沒有騰出手來,一旦武漢淪陷之後,就要調過頭來對付這些敵後武裝了。

至于鄭衛國自己也不可能常駐冀中。完成了天津的物資計劃後,他就會回師冀西,然後轉戰河南,再以後就是一連串的圍剿與反圍剿,回到冀中的機會恐怕就不多了,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幾天之後,天津的日偽電台通過廣播對山口大佐極其部下進行哀悼︰「皇軍山口聯隊在河間與敵酋孟慶山部激戰,取得赫赫戰果。支那軍又調來10萬余人助陣,山口大佐寡不敵眾,不幸為聖戰捐軀……」

有趣的是,身處延安的太祖恰好听到了這條廣播,還笑著說︰「10萬人啊!就算沒有那麼多,也得有三五萬人吧……」

由于八路軍各部均在猛烈擴編,就連太祖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因為今天統計的數據報上去後,很快就會被新的數據所取代,畢竟每天都有大批的地方武裝被收編,前來參軍的也非常多。

朱老總听說之後,想了一下感覺不對,說︰「主席,孟慶山部幾乎都是新兵,怎麼可能全殲山口聯隊?」

主席解釋說︰「是鄭胡子幫忙打的,不過河間城是孟慶山獨自拿下的!」

朱老總看了看戰情通報,高興地說︰「孟慶山這一仗打得漂亮!游擊軍成軍時間還短,假以時日,一定會是一支勁旅!」

主席不住地點頭,歡喜地說︰「嗯,鬼點子不少,有勇有謀,不愧是老紅軍!」(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