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紅鼓勵大家做好事,她的做法是︰一人或數人出去找好事做,做完了報告一聲,政委們把報告的好事記錄下來。
劉永義認為這種做法不妥當,第一,做好事的效率不高,第二,重數量不重質量,第三,不能杜絕造假之風。
劉永義認為,做好事應當由黨組織牽頭組織,黨組織通過調查研究,把本地區最能幫助窮人的好事一一列舉出來,並對每件好事按工作量、難易程度、影響力評出等級,官兵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從列表上選擇一件或多件好事來做。
15r 上午,劉永義去找關秋紅,他把自己的建議向關秋紅仔細說了一遍。
「這個建議不錯,確實不錯。」關秋紅說道。
「你認為好,那我們做起來吧。」
「當然,我去把李副團長叫來,我們三人一起搞一個初步方案,下午,我們召集大家討論這個方案,把這個方案進一步完善。」
關秋紅出去叫了李得田,三人聚在一起商量。
「這個建議很好,我同意這麼做。」李得田說道,「對了,做好事不能光紅軍做,應當拉上大家一起做。」
「你是說,鼓動百姓跟我們一起做好事?」
「是這樣,是這樣,一些比較大的好事,我們事先貼出通知,鼓動百姓跟我們一起做,這樣做一舉兩得,既可以擴大紅軍的影響、又可以教育百姓。」
「嗯……確實很好,我們把這條加上去。」
他們討論了好一陣子,拿出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討論完後,劉永義拿出一篇文章。
「關政委,李團長,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想寄到《紅星報》去,你們看看,給點意見。」
劉永義的文章題目是,「鋼刀團想出新招︰做好事統一規劃」,文章中,劉永義首先介紹了自己的新建議,然後大吹牛皮,說三團過去做好事是「游擊戰」,個人決定一切,想做什麼做什麼,踫上什麼做什麼,這種方法弊端重重,官兵爭著做容易做的好事︰掃地、挑水、扶老人過馬路,等等,表面看起來轟轟烈烈,實際對窮人幫助很小;搞了統一規劃後,集體決定一切,做好事變成了「正規戰」,官兵爭著做等級高的好事︰建房、挖井、修橋,等等,做好事的效率極大地提高了。
「喂喂,我們還沒開始做呢,你怎麼就開始講成績了?有這些成績嗎?」關秋紅問道。
「有呀,怎麼沒有呢?建房、挖井,不都是我們干過的嗎?」
「可是,這是統一規劃前做的呀,不能歸到統一規劃名下。」
「把它們挪一挪吧,挪到統一規劃之後,這樣做有好處,可以更好地宣傳統一規劃。」
「修橋呢?我們修過橋嗎?」
「馬上修,馬上修,我們在列表中把修理橋梁的事情列上去,評一個很高的等級,官兵就搶著修了。」
「不要弄虛作假,還是實事求是吧,等做出成績後再寫。」
「做出成績就晚了,那時,別人跳出來搶了我的發明權怎麼辦?」
「你呀,什麼時候都不忘爭功勞,這樣吧,我寫一篇文章,向兄弟部隊介紹你發明的方法,你的文章過段時間再發,等我們做出了實際成績之後再發。」
「那……也好,過段時間再發,關政委,這可不是爭功,這叫實事求是,發明權本來就是我的嘛。」
下午,關秋紅召集干部開會,討論劉永義提出的建議。
大家對劉永義的建議非常贊成,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
會議的最後,關秋紅做了總結發言。
「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搞統一規劃,官兵從我們列出的好事中選擇一件或數件去做,我們把官兵做的好事一一登記下來,根據他們做好事的情況評出‘做好事標兵’。
不過,個人自發做好事的傳統依然不能丟,做好事不應當是我們命令官兵去做,應當是官兵自發去做,做好事應當成為每個革命戰士的自覺行為而不是行政命令,革命戰士應當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那里,用自己的行為告訴窮人︰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窮人服務的。」
大家熱烈鼓掌。
晚上,關木蘭來找劉永義。
「團長,《四打賴村》已經修改好了,現在,完全是四不像了。」關木蘭揚著手中的劇本。
「怎麼說話呢?怎麼說話呢?這不是四不像,是j ng品,是杰作。」劉永義伸手拿過了劇本。
「對,是j ng品,是杰作,我馬上開始排練,不過,遇到一個問題。」
「問題?我最喜歡問題了,告訴我,什麼問題,馬上幫你解決,我可是高手、解決問題的高手。」劉永義一邊說一邊翻著手中的劇本。
「劇本里每個角s 都定好了人,就賴世仁還沒定,找了好幾個人,他們都不願意演。」
「干嘛不願意演?因為賴世仁是個大壞蛋?」
「沒錯,就是這個原因,他們說了,演了賴世仁,以後被大家當成壞蛋怎麼辦?」
「怎麼這麼想呢?演壞蛋而已,又不是真當壞蛋,你告訴他們,不會被大家當成壞蛋的,就像你,在戲里演政委,以後大家會把你當成政委嗎?」
「我是這麼跟他們說的,可他們還是有負擔,他們提出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他們說,如果干部帶頭演的話,他們就願意跟著演。」
「干部帶頭演?咦,你什麼意思?你是不是想安排我演賴世仁?」
「團長真聰明,就是這個意思,你來演賴世仁,你來帶個頭。」
「呀,關同志,才當了幾天官,你就變得很狡猾了,懂得給人下套了。」
「這不是給領導下套,這是在解決問題,團長,你的覺悟不會像他們那麼低吧?」
「我……我當然不會像他們那麼低,我願意演賴世仁,不過,我現在工作很忙,抽不出時間演賴世仁。」
「知道你工作很忙,我沒要求你一直演下去,你只是帶個頭,演上十天半個月就行了,然後我換別人。」
「這個……讓李團長帶頭行不行?他也是干部。」
「不行,李團長不會演戲,他演得不好,還是你最合適,你很會演戲,好人壞人都演得很好。」
「可是……賴世仁是我殺的,再讓我來演他,不太合適吧?」
「合適,太合適了,這樣很轟動的、很吸引人的。」
「那,好吧,我來帶這個頭。」劉永義下了決心。
「太好了,太好了,現在,角s 全部安排妥當,明天我們開始排練,喂,明天七點到排練場去,要準時到。」
「一定,一定準時到。」
16r 上午,三個人挑著擔子來到軍營門口,他們提出要找三團的團長。
劉永義來到軍營門口。
「我就是三團團長劉永義,找我什麼事?」
「哦,你就是劉團長,失敬失敬。」領頭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他向劉永義鞠了一躬,「我們三個是修槍的匠人,我叫王長喜,他們兩個是我徒弟,我們想找劉團長問一問,你們有沒有槍需要修理?」
「修槍的匠人?」劉永義看了看三個人,「你們手藝怎麼樣?」
「師傅的手藝可好了,壞成啥樣的槍都能修好。」一個徒弟說道。
「就是,我們不僅能修槍,還能造槍呢,我們造的盒子槍很漂亮的,打起來‘叭叭’響。」另一個徒弟補充道。
「手藝好,還能造槍。」劉永義來了興趣,過去也踫到過這些匠人,他們的手藝有的好、有的差,參差不齊。
「你們先進來吧,進來談。」劉永義說道。
劉永義把三人請進辦公室,他讓宋長吉給三人上茶。
王長喜向劉永義介紹自己︰原來在漢陽兵工廠當技工,十年前因為得罪頭頭離開了兵工廠,隨後就四處闖蕩幫人修槍、造槍。
「歡迎你們來,我們有很多槍需要修理,有二三百支那麼多,你們跟我到倉庫看看吧,看看能修好多少支。」
劉永義在前,王長喜等人在後,他們向倉庫走去。
打開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的壞槍。
王長喜走上前去,他把槍一支支拿起來,翻看著。
看了好一陣子,王長喜對劉永義說道,「劉團長,這里的槍,有三分之一可以修好。」
「三分之一,這麼多?」劉永義喜出望外,「我送過一批壞槍到瑞金軍械廠,修好送回來的只有十分之一,看來,你們的手藝比他們高、高很多。」
「那當然,師父是大廠出來的,高手。」
「口說無憑,你們修好幾支給我看,然後我們再談價錢。」
「那當然,我現在拿上三支槍,我修好給你看。」
王長喜到架子上找了一陣,拿了三支槍出來。
「劉團長,看,這三支槍壞得挺嚴重的,我們師徒三個幫你修好。」
「這三支槍是壞得很嚴重,能修好的話,我就把所有槍給你們修,還介紹其他部隊的槍給你們修,我會給你們一個好價錢的。」
劉永義把總務科科長林明東叫來,叫他給三人安排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