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七 江山如畫 第十四章 天下亂戰

接到南北兩線均陷入僵持局勢的戰報後,高順終于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重新將目光放回到正面戰場。

渤海軍自成軍以來,從未遇到過如此困難復雜的戰事,即使是討董之戰中,亦是處處先發制人、每戰趨于主動,而在此前與袁紹軍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中,更是斬將破敵,殺得顏良望風而逃,這令所有渤海鷹將甚至是大多數將士都生出了輕敵之心。

事實證明,袁紹軍絕非可以任意拿捏的軟柿子。在與公孫瓚長期的戰爭中,袁紹軍將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以渤海軍為假想敵,對渤海軍歷次戰爭以來的兵種戰術進行了極其細致的研究。不僅如此,袁紹軍還通過戰爭練出了一大批精銳的老卒,雖然整體水平仍然弱于渤海軍,卻利用人數上的優勢進行了有效的彌補,完全可以正面硬撼渤海軍的強大攻勢。

而在外交懷柔方面,袁紹軍甚至遠遠超出了渤海軍。河北稍有勢力的士族大家,十之八九均投向了袁紹一方,令袁紹軍實力與日俱增,逼得渤海軍不得不采取主動攻勢,不敢令其繼續發展壯大。同時,袁紹軍的盟友力量也不可小視。戰事起時,北方的南匈奴須卜骨都侯立即起兵南下,令呼廚泉和于夫羅措手不及,傾盡全力才將其死死拖住。盤踞于並冀一帶的白波軍余部也打著聲援袁紹的旗號大舉東進,賈詡向黑山軍張燕許以大批錢糧,還不惜暴露了一直隱身幕後的太行山白繞,令他先行出兵,這才令張燕下定決心,出兵鉗制白波軍。

可以說,整個河北戰場已經打成了一團,雙方均是底牌盡出,畢其功于一役,只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

「不成功,便成仁!」高順突然想到了《論語》中的一句諺語,這也是南鷹曾經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他狠狠握緊了雙拳,此時只要再有一支萬人兵馬,他便可以打破僵局,甚至是奪取全勝……然而,所有的援軍都遠在天邊,甚至亦陷于苦戰,均是可望不可及。

「咦!高將軍,快看!」身邊的傳令官突然瞪大了雙眼,駭然指向遠方︰「袁紹軍的後陣,似乎亂了!」

「什麼?」高順亦是一呆,凝目望去,果然見得遙遠之處,袁紹後軍煙塵大起,原本整齊的軍陣也開始騷動起來。

「看情形,似乎有一支兵馬正在突襲袁紹後軍!」他疑惑道︰「會是誰?我軍還有兵馬在外圍機動嗎?」

「天眼?」他猛然間看到一個小小的黑點正在袁紹後軍上方不斷盤旋。

「是漢揚,一定是漢揚來了!」高順心中仿佛一道亮光劃過,不由仰天狂笑︰「這真是天助我也,不愧是漢揚啊!」

「不可能吧?」有鷹將驚叫道︰「前些時候,蘇飛還用天眼來報,說大將軍慘勝公孫瓚,可戰之兵不過兩千……」

「沒錯……漢揚在拼命了!」高順瞳孔收縮,他不顧一切的狂叫道︰「全軍听令,所有預備隊全體壓上,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鑿穿敵陣,與漢揚會師!」

「打出主將大旗,跟著本將……」他正欲撥馬縱出,卻被傳令官一把拉住馬韁,驚叫道︰「高將軍,您怎可親自出陣,誰來指揮全軍?」

「就是你吧!」高順看著遠方的煙塵更甚,心中熱血激蕩,瞬間把一切都丟在了腦後︰「你來指揮全軍……全體鷹將,跟著本將沖!」

「殺!」潮水般的黑流瘋狂涌動。在得知大將軍已經親自突襲敵後的消息後,所有渤海軍將士均紅了雙眼,吼聲如雷的沖向戰場……素來以軍陣嚴謹著稱的渤海軍,首次打出了一窩蜂的群毆陣形。然而,恰恰是這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對上了久戰師疲、月復背受敵的袁紹軍,反而有如滾湯潑雪,令整條戰線都被撼動了。

「漢揚!」馬雲蘿面白如紙的遙望著遠方的天眼,渾身都顫抖起來,她突然一聲不吭的單騎馳出,徑向一臉愕然的文丑殺去,驚得全體部屬發了瘋一般的追了上去。

袁紹臉色鐵青的立于將旗之下。就在方才,他幾乎以為自己快要勝利了,特別是他在半日前又派出了一隊輕騎兵,正在迂回殺向渤海軍側翼,只需再有一個時辰,便可抵達戰場一側,伺機發動決勝之擊……然而,這一切似乎都成了鏡花水月,他稱雄河北的夢想也在一瞬間被打得粉碎。

他雙目噴火的回身望去,後軍兵馬尚有兩萬,竟然會被兩千敵軍突襲得手,這才引得軍心大亂,功敗垂成,他定要將後軍主將斬首示眾……谷

「主公勿亂!後軍之敵不足為慮!」身形瘦削的沮授匆匆奔來,叫道︰「請立即下令中軍所有將士出陣,只要頂住高順的正面攻擊,我軍仍可維持一個不敗不勝之局……」

「不!主公!我們需要立即撤軍!」面色慘白如紙的逢紀從另一個方向現出身來,駭然尖叫道︰「剛剛接報,駐扎于濮陽的曹操三萬大軍于兩日前突然渡河北上,已經攻下繁陽,正向魏縣急行軍,兵鋒直指廣平、巨鹿!」

「你說什麼?」袁紹有如一記重錘當面擂來,他情不自禁的倒退一步,幾乎一口鮮血噴出口來。

「好你個言而無信的曹阿瞞!」在沮授、逢紀等人手忙腳亂的扶攜之下,袁紹狂叫道︰「我與你誓不兩立!」

「主公,快撤吧!文丑將軍負傷撤回,北線已經全線崩潰,馬雲蘿正在趁勢掩殺!」一身是血的張頜快馬馳來,慘然道︰「顏良將軍為了掩護大軍突圍,已經親自迎戰馬雲蘿和高順兩路兵馬……他堅持不了多久的!」

「麴義呢?」袁紹驚道︰「難道他也敗了?」

「那個鼠輩!」張頜咬牙切齒道︰「他兵馬齊整,卻是一見局勢不妙,便立即撤軍……南線的渤海軍也正在向中軍殺來!」

「天要亡我啊!撤,撤軍吧!」最終,袁紹仰天長嘆一聲,頹然道︰「看來這一仗是我們敗了,巨鹿是保不住了,我們先撤回常山國,依托並州以圖再起吧!」

「可是主公!如果全面撤軍,北上的曹操怎麼辦?」沮授月兌口道︰「渤海軍縱然得勝,亦是原氣大傷,他們無力擴大戰果!但如果不阻擋曹操,那麼魏郡和趙國必將落入其手!」

「說得不錯!必須有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去迎擊曹操!」袁紹心頭一驚,隨即將目光落在張頜身上︰「乂!文丑負傷,顏良被圍,只有靠你了!」

「末將……」張頜听得心中一寒,他如今手中只有七千傷疲之師,怎能抵得住曹操士氣正盛的三萬精銳?但是看到袁紹陰鷙冰冷的目光,他只得強行按下心底的憤懣,冷然道︰「末將遵命!」

「快撤吧!」袁紹听得遠方殺聲越來越近,心中愈加惶然︰「趁我軍主力尚在,立即撤退!」

隨著袁紹軍敗退常山,鏖戰多日的河北大戰終于暫時落下了帷幕。這一場大戰引動天下關注,交戰各方均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龐大兵力,整場戰事可稱得上驚心動魄、一波三折。然而,這場戰役的結果卻是出人意料,令整個天下都為之震動。

長期盤踞幽州的公孫瓚兵敗被擒,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幽州大部盡歸渤海軍;雄跨並冀兩州的袁紹亦全面敗北,原本佔領的冀州四郡僅余一個常山,參戰的十二萬兵馬僅存七萬,可說得上損失慘重。若非仍有並州作為支撐,幾乎便要步了公孫瓚的後塵;而獨戰公孫瓚和袁紹的渤海軍雖然打下了大半個幽州,佔領了冀州的巨鹿郡,卻是得不償失。苦心訓練的八萬大軍戰死三萬,負傷兩萬,一時間傷筋動骨,甚至防守方面都出現了多處漏洞,短期內再難發動較大戰事。

唯一獲利方竟然是一直隔岸觀火的曹操,他總兵力不過四萬,卻利用天下諸侯都將目光集中在河北大戰之際,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三萬精銳秘密集結到黃河南岸的東郡濮陽,並看準時機,一舉渡河北上,幾乎是兵不血刃便迅速佔領了袁紹的趙國和魏郡。在爭取民心和拉攏豪強方面,曹操比袁紹更勝一籌,他听從荀彧、陳群等人的建議,每佔一城便招賢納士和減免賦稅,令趙魏之地的窮苦百姓歌功頌德,豪強名士紛紛來投,令曹操迅速在河北站穩了腳跟。與此同時,他還不遺余力的招攬袁紹舊將,先後將袁紹謀主許攸、魏郡太守董昭、治中從事王修等人納入麾下,連引兵來戰的寧國中郎將張頜都陣前倒戈,被曹操表為奮武將軍、封都亭侯。不僅如此,又有樂安國淵、山陽涼茂、江夏李通等賢臣名士前來投奔,被曹操俱委以重任。一時間,曹操聲威大振,屬下文武濟濟,兵力更是不減反增,一躍達到六萬。

至此,河北之地重回三足鼎立之勢。南鷹雖然原氣大傷,但終于佔據了河北大半壁江山,又勝在底蘊深厚、後方穩固,只需假以時日,便可更勝從前,仍為河北三雄之首;曹操實力暴漲,兵強馬壯,又依托兗州橫跨黃河兩岸,可謂是進退有據、蒸蒸日上;反觀袁紹一方失地損兵,人才流失,民心亦是江河日下,又有諸胡窺伺身後,反而成為三雄之中最為弱勢的一方。

曹操這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取巧行為,顯然大大刺激了天下群雄。趁著河北三雄或恢復原氣、或消化戰果的難得時機,整個大漢再次風雲變幻,除了戰爭潛力耗盡的涼州集團,困守遼東的公孫度集團,以及內憂外患的孫策集團,無論是青州陶謙、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還是淮南袁術、交州士燮,甚至連只佔豫州數郡之地的劉備,都急不可待的主動發起了兼並之戰。整個天下,更趨復雜戰亂!

然而,沒有人會想到,就在如此危亡嚴峻的時刻,隱為天下群雄之首的南鷹,並未留在河北舌忝舐傷口。戰事方畢,他來不及主持整軍大計,更沒有時間向曹操發難報復,而是強忍著身心俱疲,馬不停蹄的秘密趕回了渤海,並緊急召集了一支艦隊揚帆南下……他心懷著一份揮之不去的執念,要去做成一件震驚天下,甚至可能改寫歷史的大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