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二章 綜觀天下之勢

()張必武在點頭,他明白了,就是盡人事听天命,著實無奈啊!他坐鎮在福建了,那麼在廣東的尚可喜和耿繼茂自然不敢再往前攻了,畢竟他們是懾于張必武的威名,且又知鄭成功也回來了,再打下去的話,會把他們的兵力給折卻了,尚、耿二人就沒本錢,也不能安穩地當滿清所封的王了。故尚、耿二人不再進兵是可以預知的。

張必武在想著,他要該如何是好,哪怕是張必武想得頭破血流也是毫無法子的。

雖說盧象升、李岩等的計策卻是能扭轉時局的,可是滿清也會對尚可喜等進行安撫,讓他們先助平定各個反清勢力。

夏完淳還說了,尚可喜並不願意背叛滿清,他的老家在遼東,就注定了尚可喜眷戀老家,多份牽掛,自然不會與滿清為敵,只是他的長子尚之信就不一樣了,他的野心頗大,見到天下大亂,還真有些想割據,或者是另謀他圖呢。

于是尚之信就是可以利用的人,控制住了尚之信就好控制住尚可喜了。

耿繼茂也是對滿清不敢反叛的,只是由于他生病了,而他也把權力交給了兒子耿精忠,偏偏耿精忠又相信有這樣的讖緯,「天子分身火耳」,這是在指耿精忠將會成為天子。耿精忠為此是十分高興的。

加上現在天下大亂,天下之主還沒分明呢,不知是南明,還是順治,或者是多爾袞,再或者是張必武。再或許是哪個割據勢力。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天下之主呢!

誰不想乘此時候來搏一搏,況且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呢?

夏完淳就是這樣分析了,並且是直看著張必武,不知張必武是否會同意這些觀點,能不能以此來加以實行。

張必武在考慮著,這些事情,在當初也由禤建豪、盧象升和李岩向他提起過,他也考慮過。只是認為形勢還不利。

在順治與多爾袞鬧翻之時,讓尚之信和耿精忠等立即背叛,這是最好的時機,那時尚之信和耿精忠分別勸說自己的父親,就是想讓父親舉兵,可是他們的父親說什麼也不願意,為此是拖到了現在。

別看現在滿清形勢好轉了,可天下的大勢還未必呢!加之先前尚之信和耿精忠等都有了叛變之心,可以利用!

這也是盧象升等所轉告的話,雖說把握不是很大。可是能做的就是只要有一線希望,那就得盡百分之一百二十去爭取。去努力。

張必武認為在理的,他最近尚可喜和耿繼茂二人,如今二人並沒有真的听從滿清的命令全力進攻。這就是極有可為的,想到此,不由又讓人多了幾份信心。

張必武便說︰「那麼你們可曾聯系過尚之信、耿精忠嗎?」夏完淳回答︰「聯系過了,只是他們不為所動!他們還是表示著想效忠滿清!尤其是尚可喜和耿繼茂二人的立場更是鮮明,作為兒子,未來的王位繼承人,他們也不敢太過于反對其父,也深怕惹禍呢!」

張必武又在沉默了,他回來的消息真讓他們知道,他們也不敢亂來呢,只是有一點,不能讓尚之信、耿精忠等加入到反清的陣營之中,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對大局的轉變也並不好。

夏完淳便說︰「九老說了,有一人是關鍵!那就是吳三桂!」張必武一愣,問︰「吳三桂?」

夏完淳在接連點頭,回答︰「是的!沒有錯!說的正是吳三桂!只要吳三桂不再兩邊觀望,從而舉兵反清的話,那麼尚之信、耿精忠等都會受到影響,也起兵反清的!」

「吳三桂!」張必武念叨著,看著夏完淳問︰「他們都是持同一意見嗎?都想以吳三桂為主?從而讓其他人也跟著一起動!」

張必武在考慮著,他該如何說服吳三桂呢?吳三桂是一再地表示他忘卻了明朝,他轉而以滿清為主,要效忠于滿清啊!可以肯定的是吳三桂並不忠于滿清,這是肯定的。

要讓吳三桂知道如今已到時候,崛起,攤牌,這就難了。

夏完淳從懷里掏出了一份書信給張必武看。張必武閱後,不由是接連點頭的,他非常欣喜,真是說得太對了!哈哈!對!以此來執行的話,是能成大事的!

張必武便是堅定地把頭點著,說︰「好!我看我還得親自到一趟吳三桂那里!不過在我去吳三桂那里的時候,我可得好好地打贏一場對碩塞等的戰爭啊!他們並不知道我已經回來了,我忽然襲擊,定能獲勝!這就是我的初定想法!讓天下人都知道!同時,也是讓我的人馬做好準備,乘船到達應天,以加強應天的防御。」

夏完淳在點頭,他認為主公的想法非常正確呢。先破碩塞,讓大家知道,張必武已經回來了,他與鄭成功不可能會到台灣,而棄大陸的反清事業已不顧的。

張必武先是以實力證明自己的強盛,他率領從台灣返回的軍隊大敗了碩塞,碩塞雖然听聞了張必武可能從台灣回來的消息,沒有想到,他回來得這麼快,一下子的就功夫就被擊敗了,只是因為碩塞早有準備,損失並不大。

只是開頭一戰,張必武能取得初勝,就能增強大家的信心,更能讓滿清知道他——張必武回來了,他將要與滿清死磕到底。

就算是張必武回來,如今的抗清勢力還是處于下風的,他還得再等待時機,只能是采取守勢。

張必武在這之前,他已經是與張煌言會過面了,畢竟張煌言對于現在的困局,他是十分擔憂的,他是快馬加鞭地來到張必武這里,以共同商討,該如何以面對現在的危局才是最為要緊的事。

張必武與張煌言是談了很多,張煌言最終也表示,他願與鄭成功一起歸附于張必武,只要張必武是抗清的,他就會擁護。

自此,留在南方的抗清勢力——鄭成功和張煌言都選擇了歸順張必武。只要再把李定國、李過等都一並接收的話,張必武就能整合所有的抗清勢力了。

張必武回河南見李定國和李過就是勢在必行了。

于是張必武在布置了應天府的防御,留置了大將,以確保應天府的安全。他便要趕回河南去了,幸好一路還算是暢通,不會有什麼阻礙呢!

而張必武也听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耿繼茂病亡了,他的一切由長子耿精忠繼承了。

真是天助我也啊!耿繼茂是忠于滿清的,如今他一死,由野心家的長子繼承,這不是更利于推動反叛嗎?哈!真是想什麼來什麼了!

張必武在一路上是興奮地,同時,他在思考著未來該怎麼走才好。

張必武來了,李定國看著他,李定國的身體還是不怎麼好,張必武看著榻上的李定國想起來,張必武急忙說︰「晉王啊,不要起來!你身上有病!可要好好地注意自己的身體啊!你可要養好病啊!要知道抗清事業可不能少了你啊!如今的形勢已全部變了,大大地不利我們了!你更不能倒下!」

李定國的豪情壯志是有的,說︰「齊王,你就放心好了!韃子一日沒有驅遂出去,那麼我李寧宇一日就不會咽下這口氣!絕對死不了!」

張必武笑了,他說︰「好!好!這才是名震天下的李定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滿清不能奪去我們的綿繡河山!」

張必武說到這的時候,他比誰都要興奮,同時,他看著李過,便問︰「興國侯,我只是想向你請求一句,要是可以的話,你能不能就用失去的土地,從而與吳三桂聯合在一起?」

李過不明白,張必武為什麼會這麼問?他已經是做好準備要打吳三桂了,怎麼說,吳三桂還是滿清的平西王,那是不得不加以打擊的。如今還要失去土地以聯合吳三桂?這可不服!不止李過不信,大順軍的各位都不顧呢!

這不,郝搖旗更是大叫起來了︰「吳三桂引韃子入關,方有天下的大難!要是不乘現在就剿滅他的話,又怎麼行呢?他是罪魁禍首啊!如今敢侵犯我們的陝西,又怎麼不滅了他!就讓天下人都知道忠于韃子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毫無疑問,郝搖旗的話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成呢,他們個個都是持一意見,說︰「對!搖旗說得太對了!我們必須要滅了吳三桂!要梟首以謝天下!」

不止大順軍的人,就連其他的人,包括張必武的手下們都是持同一意見的,他們都認為必須要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殺吳三桂!

吳三桂在先前還一再地表示是後悔,想要悔過,可是當滿清的勢力一強時,他就立即轉變了,反而是舉起屠刀向自己的同胞了,十足的漢奸賣國賊!又怎麼能取信呢?

似此小人,不滅是不行的!人人都不明白張必武為什麼會說要放吳三桂。

宋獻策站出來,說︰「我支持齊王殿下的話,我們必須要保吳三桂,不能對吳三桂真的開始攻擊!我們要做的就是與韃子作戰!凡是能與我們形成同盟關系的,我們就不能與他為敵!」(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