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二章 毛董入獄

()在來見勝海舟之前,伊藤博文先去找過夏本武揚,請夏本武揚出山,但卻被夏本武揚一口回絕了。差不多和勝海舟看法一樣,深通海軍技術、指揮過著名的「阿波沖海戰」的夏本武揚也認為這場戰爭毫無勝利的希望,只會給日本帶來災難,是以堅決的拒絕了伊藤博文的請求。

當時夏本武揚的那句「今日之事,縱使東行先生復生,亦無能為力」的話,仍然在他的腦海之中回蕩,揮之不去!

雖然夏本武揚拒絕自己的理由,是「歷史原因」(夏本武揚受幕府派遣到荷蘭學習海軍,學成歸國恰好趕上戊辰戰爭爆發,他正擔任幕府海軍副總裁,1868年1月26日指揮幕府軍艦在兵庫海面炮擊了薩摩藩的艦隊。後討幕軍進入江戶,他拒絕交出軍艦,並率8艘軍艦和部分陸軍一路北上佔領了北海道,1868年10月成立「蝦夷共和國」並自任大總統。而在維新軍攻打五稜郭、自己軍隊還剩幾百人時,為避免無謂犧牲,他主動向維新軍參謀黑田清隆請降。夏本武揚本以為死到臨頭,不料想其才能卻被黑田清隆看好,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在坐了兩年牢後被破格錄用,成了明治政府的高官),但他這最後一句的結論,和勝海舟竟然是不謀而合!

「事已至此,和清國的戰爭恐怕已然難以避免。海舟先生可有良策,補牢于亡羊麼?」伊藤博文問道。

「停止出兵,派船追回西鄉兵團,撤回軍隊,向清國道歉,賠償損失,方可挽回如此不利之局面。」勝海舟斬釘截鐵的說道。

听了勝海舟的話,伊藤博文又一次沉默了。

明治天皇只不過下令暫緩出兵。西鄉從道便公然抗命、大隈重信和大久保利通陽奉陰違,山縣有朋暴跳如雷,若是自己提出如此屈辱的建議,只怕會被人當成投降的賣國賊,從此千夫所指,再也不能翻身了!

象是知道伊藤博文會有如此的表現,勝海舟看著伊藤博文,嘆息了一聲,說道,「我知道。以伊藤君之胸懷,這‘清探’的污名,恐怕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伊藤博文發出了一聲粗重的喘息聲,還是沒有說話。

伊藤博文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而勝海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定定地望著桌面上剛剛畫好的畫出神。

屋內的氣氛一時間變得異常壓抑。

過了許久,伊藤博文才回過神來,他向勝海舟鞠了一躬,用平和的聲音說道︰「海舟先生的教誨。我永記心中。但這一次,為了日本,我也只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還望海舟先生理解我的苦衷。」

「伊藤君。多保重。」勝海舟嘆息著鞠身還禮。

伊藤博文出了「吟雪居」,上了馬車,勝海舟在門口目送著伊藤博文的馬車離去之後,回身來到了桌前。看了看那張畫著「咸臨丸」號的畫,輕輕的嘀咕了幾聲「咸臨」(「咸臨」一詞取自《易經》,指君臣相互之間感情親密之意)之後。突然將畫稿揉成一團,扔進了故紙堆中。

※※※※※※※※※※※※※※※※※※※※※

《李文忠公集︰電稿》︰「……昨奉鈔示與美使英使議論節略,威使謂接巴夏禮信,日本兵船長期在長崎開行,忽又暫停,與上海探報略同。」

「據稱該國近又有兵船二只,載小隊二百四十名,另有裝物船兩只,由長崎出洋,或駛往廈門一帶,亦未可定等語。情詞閃爍詭變,令人莫測。本日上海招商局總董唐景星由滬至津面稱︰是日接東洋電報,日本實已購定英商輪船二只,在長崎裝兵,並托人在滬添購輪船,滬上洋人無賴者,多搭船往長崎投效。倘非征兵運餉急需,何至甘出重價多買舊船?其舉動甚不安靜。橫濱新報亦有興兵往高麗之說。然往高麗應由日本西北之對馬島濟渡,不應由西南之長崎征發;蓋長崎與台灣東面相對也。是其日前暫停發兵及改往高麗之說,或已聞知中國不準,故抑揚其詞,聲東擊西,以懈我之備耳。計閩中得信後,當略布置,即日本兵船驀至,該台灣鎮道亦當設法阻止,以待省憲籌劃。」

※※※※※※※※※※※※※※※※※※※※※

北京,紫禁城,養心殿。

「我說倭人哪里來的膽子,竟然敢出兵台灣,借口竟然是咱們大清給他們的!」慈禧太後狠狠的將李鶴年、文煜、沈葆楨、林義哲四人聯名參劾毛昶熙、董恂二人妄言致日本侵台的折子扔到了大殿的青磚地面上。

在這個折子當中,李鶴年沈葆楨等人奏稱「日本興兵犯如,皆由毛董二人妄言而起」,請朝廷嚴辦此二人,以謝天下。慈禧看過了折子之後,這才知道日本入侵台灣的借口,竟然是毛昶熙和董恂的那句「問罪與否,听憑貴國辦理」的話,不由得勃然大怒。

隨著「啪」的一聲,階下的群臣立刻跪了一地。

恭親王偷眼瞧了一眼慈禧太後,看到她一雙鳳目幾乎噴出火來,心中暗叫不妙,趕緊又垂下了頭。

「好一個‘問罪與否,听憑貴國辦理’!這樣沒腦子的話,竟然是堂堂總理衙門大臣所言,怪不得日本人瞧得我大清如無物!」慈禧猛地起身,離了寶座,走下了台階,「毛昶熙!董恂!你們兩個整天就是這麼辦事的?」

听到慈禧太後動了真怒,毛昶熙和董恂知道闖下了大禍,一時間大驚失色。

「你們兩個如此胡言亂語,是何居心?!」慈禧太後怒道。

「皇太後息怒!番民素來不服管束,以前便有殺害美國遇難船員之事,美國人曾派陸隊征討,未能成功。蓋番地險峻,進出不易,是以臣等……臣等估模著,美國人都在番民那里踫了釘子,倭人要去征討,定然也討不了好,是以才有此言,不想倭人狡詐,竟然以此為借口,妄自興兵來犯……」

毛昶熙話沒說完,便被慈禧太後厲聲喝斷。

「住口!你還敢強辯!台灣番地難道就不是大清的江山了?番民難道不是我大清的臣民?用得著倭人來教訓?自打倭人吞並琉球,這天下的人都知道,倭人的狼子野心,你們還說這樣的引狼入室的話,是嫌這大清的江山太大了,我們姐妹不夠敗家嗎?」

听到慈禧太後最後的這句話,坐在寶座上一直沒有說話的慈安太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可能是因為憤怒已極和罵得久了的關系,慈禧太後感到胸月復間一陣氣悶,身子竟然晃了晃,同治皇帝見狀大驚,趕緊離了寶座,搶在年邁動作已然不太靈便劉誠印之前,扶住了慈禧太後的胳膊。

「皇額娘息怒!身子要緊!」同治皇帝第一次看到慈禧太後當著群臣的面氣成這樣,他怒瞪了一眼跪在地上已然魂不附體的毛昶熙和董恂,扶著慈禧太後回到了寶座之上。

同樣跪在那里的翁同龢悄悄抬了抬眼角,看到同治皇帝恨不得上去踹毛董二人兩腳的表情,心中暗暗為毛董二人擔心起來。

「議政王大臣何在?」慈安太後的聲音突然響起,恭親王猛然打了一個激靈,趕緊出班應道,「臣在。」

此時的恭親王,也在心里把毛董二人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

在林義哲來密函提醒之後,恭親王便知道毛董二人的這句沒腦子的話要出大麻煩,是以他在和文祥商量了一下之後,為了維護總理衙門的聲譽起見,將此事壓下未報。

「皇額娘息怒!身子要緊!」同治皇帝第一次看到慈禧太後當著群臣的面氣成這樣,他怒瞪了一眼跪在地上已然魂不附體的毛昶熙和董恂,扶著慈禧太後回到了寶座之上。

同樣跪在那里的翁同龢悄悄抬了抬眼角,看到同治皇帝恨不得上去踹毛董二人兩腳的表情,心中暗暗為毛董二人擔心起來。

「議政王大臣何在?」慈安太後的聲音突然響起,恭親王猛然打了一個激靈,趕緊出班應道,「臣在。」

此時的恭親王,也在心里把毛董二人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

在林義哲來密函提醒之後,恭親王便知道毛董二人的這句沒腦子的話要出大麻煩,是以他在和文祥商量了一下之後,為了維護總理衙門的聲譽起見,將此事壓下未報。

「議政王大臣何在?」慈安太後的聲音突然響起,恭親王猛然打了一個激靈,趕緊出班應道,「臣在。」

此時的恭親王,也在心里把毛董二人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

在林義哲來密函提醒之後,恭親王便知道毛董二人的這句沒腦子的話要出大麻煩,是以他在和文祥商量了一下之後,在林義哲來密函提醒之後,恭親王便知道毛董二人的這句沒腦子的話要出大麻煩,是以他在和文祥商量了一下之後,為了維護總理衙門的聲譽起見,將此事壓下未報。(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