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後召對

()「老師是知道的!」洪鈞此時已是面如土s ,他顫聲繼續道︰「學生自束發以來,便受的是聖人教化。于這華夷大防是深悉于胸,豈能屈膝做那不曾事人,卻偏要事鬼的鬼使?!學生還請老師向皇太後皇上進言,以收回成命……這泰西蠻夷之地,學生是寧死不去!」

「陶士此言差矣!」,李鴻藻皺著眉頭沉吟道。「天子金口玉言。豈能更改?」

「何況你去年才外放的學政。」大概是覺得語氣過重了些。李鴻藻略放低了聲音,繼續道︰「若要升遷,至少還要三到五年的功夫,為師請皇太後皇上派你出洋,其實也是為你的前程而擇一捷徑矣……」

「老師!」見李鴻藻仍如此堅持己見,覺得已經被徹底逼到絕路上的洪鈞一瞬間反倒把恐懼拋到九霄雲外,他挺了挺身子,聲音大得連自己也嚇了一跳︰「老師難道忘了?夷使y 親覲,學生曾上折子力諫,皇上聖燭洞明,亦準了學生的折子……」

「而如今不過區區數r ,老師竟然就要學生忝顏事鬼而為鬼使……」洪鈞略有點神經質地搖著頭,繼續道︰「老師,學生若如此朝秦暮楚陽奉y n違,那自此以後休說在無言忝列清流,怕是已無面目立于這朗朗乾坤!」

「學生自知才學淺薄,忝列門牆,已令老師為難!」見李鴻藻仍不為所動,洪鈞便也索x ng將話說得更加直白︰「但老師如此待學生,將學生由湖北學政位上召回,強要學生任這鬼使,卻是有違師道!」

「陶士,」李鴻藻輕喚洪鈞的表字,同時信手將書案上的一個茶碗向著洪鈞一推,「先喝口茶吧。」

「是!」此時京師的夜晚依舊悶熱難當,但洪鈞此時卻只感覺背上不斷浸出涼涔涔地冷汗,他手里捧著不知放了多少時候,已經涼了的茶,繼續死死盯著李鴻藻,以等待他的下文。

「陶士。為師來問你,我大清自斌ch n首赴泰西後,後又有隨蒲安臣前往者陸續二十余人,個中可有謗滿天下之人?」李鴻藻垂下眼瞼,語氣深沉的問道。

「沒有。」洪鈞疑惑地看了看李鴻藻,似乎不是很明白後者話中的意思。

「這便是了!」李鴻藻抬頭望著洪鈞。語氣平和的道︰「如此可見,君子始終都要是君子。故所謂君子小人之分野首在其心,至于是不是任過鬼使,卻算不上什麼。」

洪鈞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悟得神s ,而李鴻藻則容s 平和的繼續說了下去︰「你洪陶士自幼游學天下,雖食不果月復卻仍不忘聖人之教,故而即便是你身在泰西,想來也不會做出有負國體之事的!」

「至于那林鯤宇麼……」李鴻藻皺緊了眉頭,說道︰「林鯤宇乃是名門之後,又是閩省解元,無論文章詩詞都是好的……但差就差在,他偏偏喜歡結交洋人!」

洪鈞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他安靜的等待著李鴻藻的下文。「君子重義,小人逐利!」李鴻藻的語氣冷峻得令人發抖,「林鯤宇雖有才學,但行事不免如乃祖般好大喜功,此次私通法酋,便是明證,雖然皇太後皇上未加重責,但不允其參考十年,亦是為崇洋媚外者戒!」

「前番朝廷派蒲安臣出使,除二洋人佐理外,又有志剛孫家谷等眾人隨行,之所以如此,為的是能有人在其身邊提醒,防其鬧出禍事來!我要你來當這個副使,便是要你時時提點于他!免得忘了我天朝威儀,夷夏之防!」

洪鈞只覺得腦中猛地靈光一閃,竟猛地抬起了頭來,他望著站在自己對面,深沉得如同幽潭寒冰似的李鴻藻,心中已是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洪鈞在心中暗暗贊嘆道,李鴻藻的這步暗棋計算地實在太過j ng準!幾乎是不動聲s 的便將林義哲算入彀中!

當然,前提是自己得肯當這個副使才成!

「老師,學生明白了。」洪鈞神情莊重的向李鴻藻道︰「學生誤會老師一片深意,真是該死!學生……願為皇太後皇上分憂,這個什麼勞什子的副使,學生當了便是。」

「嗯。」李鴻藻點了點頭,臉上的神s 已是一片欣慰和溫暖,「陶士,你能如此想,為師亦老懷大慰!」

「此次出使,事關禮教大防,朝廷儀節,」李鴻藻娓娓道來,「而你即身為林鯤宇的副手,自然也應與他通力協作,不辱使命!」

「是,學生明白。」洪鈞神情肅穆的答道。

「不過……」李鴻藻話鋒一轉,繼續道︰「陶士,你還是要記住——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此次出使,萬般皆無緊要,天朝威儀,才是最為緊要的!」他目光凜冽地

望著洪鈞,「出洋之後,若那林鯤宇當真做出什麼有辱國體的事。你雖是副使,卻還是要據理力爭的,若爭之不過,也要即刻修書回國,以使皇太後皇上和朝中百官知曉其悖逆行徑!」

「是!學生記住了!」

「不過這也當真委屈你了!陶士,你剛剛說的沒錯,讓你出洋,已是忍辱負重!那于你的清名,你可放心,為師自然也是會設法保全的……」

此時的洪鈞,已然沉浸于「風瀟瀟兮易水寒」的悲壯情緒中,根本不會想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

「為此次出使,皇太後皇上特意開恩,賞了大人布政使餃,賜進士出身,那左宗棠要是得知,定當氣恨填胸,三r 食不下咽。呵呵。」徐潤看過廷寄後,笑著說道。

「卻是為何?」林義哲不解道。

「要是老朽沒記錯的話,那左宗棠,是賜同進士出身。」徐潤笑道,「這一個‘同’字之差,大人可不要小瞧哦。」

「呵呵,原來如此。」林義哲雖然熟知歷史,知道這「賜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出身」之間的區別,只是他骨子里畢竟是一個穿越者,對這當中的差別沒什麼感覺。

「此次進京面聖,大人千萬想好了說詞,皇太後這一關要是過了,此後再無麻煩。」徐潤道。

「這進京路上,正好和先生細細商量。」林義哲說道。

「呵呵,此次進京,老朽就不陪著大人去了。」徐潤笑了笑,答道。

林義哲注意到了徐潤的眼中似乎閃過一絲哀傷之s ,不由得有些奇怪,但他不想勾起徐潤回憶起那些傷心的往事,便沒有強要他陪著自己進京。

「也好,那就有勞先生在家里坐鎮,這樣我也放心些。」

「大人進京覲見之後,詳情當速告老朽,好為大人謀劃。」徐潤道,「听聞羅氏于天津亦有辦事之地,其信使傳遞甚速,值此非常之際,大人不妨借用之。」

「這個自然。」林義哲想起了中國現在還沒有自己的電報線,不由得嘆息了一聲。

《林義哲r 記︰召對》︰

「奉命出使英法,兩宮皇太後于養心殿召見。

西太後問︰‘你打算那r 起身?’東太後亦同問。

對︰‘臣擬于十月八r 從福州動身,賃法國公司輪船,行至馬賽登岸,再賃火輪車行至巴黎。巴黎即法國都城,法國人見中國使臣至,彼必有迎接款陪之禮。’

問︰‘國書已辦齊交與你否?’

對︰‘已接收。’

問︰「你出洋後,奏報如何遞來?」

對︰‘臣于緊要事件須奏陳者,系寄交總理衙門代遞。其尋常事件咨商總理衙門,或用公牘,或用信函,均由上海之文報局遞寄。」

旨︰‘你隨行員齊,均須留意管束,不可在外國多事,令洋人輕視。’

對︰‘臣恪遵聖訓,于隨帶人員一事格外謹慎。現在能通洋務而深可信任之人,未易找尋。臣意中竟無其選;只好擇臣素識之讀書人中,擇其心中明白、遇事皆留心者用之。’

問︰‘你能懂外國語言文字?’

對︰‘臣久辦船政,識得法文,亦通英語,系從書上看的,及同洋員學的。’

問︰‘你既能通其語言文字,自然便當多了,可不倚仗通事、翻譯了。實是難能可貴。’

對︰‘是,臣每擔心言語不通,為洋人所欺,是以在上面下了功夫,現在便用得著,總是不誤了國事才好。’

問︰‘你上次的事,辦得很好。’

對︰‘臣此前查明,庚申年流失法國之圓中珍物,不下萬件,此次臣打算借機向法主進言,促其全還國寶。’

旨︰‘如此甚好,你是有要事要辦的,可與王大臣隨時討論。’

對︰‘臣領旨。’

問︰‘你甚麼時候可到?’

對︰‘只要托賴太後、皇上洪福,一路平安,路上沒有耽擱,年底總可到法國都城。’

問︰‘你沒到過外國,這些路徑事勢想是听得的?’

對︰‘也有翻看書籍、地圖查考得的,也有問得的。’

問︰‘你若有難辦的事,也可說與王大臣知道。’

對︰‘臣只是怕別人說閑話,又遠在萬里,分辯不得,上次為人劾以私通外酋,臣及家小便已受驚不小。’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