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八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

()第二天,雙方繼續談判,俾斯麥表示︰「錢的問題可以稍後再談,我們希望首先決定兩國的邊界問題。」

梯也爾提出來了法國方面的方案,即普軍退出法國,在基爾登陸的法軍撤回國內,雙方邊界恢復到開戰前的狀態,普魯士保證不再接受任何關于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的要求。俾斯麥了解了法方的提案後,暴跳如雷,宣稱根本無法令人接受,他甚至提出更粗魯的要求,「命令法國先行支付500萬法郎的軍費給普魯士,作為梅斯和斯特拉斯堡的‘贖城費’,否則他不能保證這兩座城市的安全。」同時他還向阿方索暗示,「一位擔任狙擊手的羅特希爾德被普軍抓住了。」如果法方不考慮支付賠款,「他的生命將難以保證。」俾斯麥希圖這位作為法蘭克福猶太人兒子的法國羅特希爾德能害怕,促使梯也爾和法武讓步。結果令他很是失望,阿方索說服了「怒火中燒的」梯也爾和法武不要「中斷談判,做出投身到軍隊中去在皇帝麾下作戰」的決定,但他同時對俾斯麥提出的立刻支付500萬法郎「一半為金幣,一半為票據」的要求,直接回答「沒有時間來討論這些技術x ng問題,因為法國代表團連和談最基本的原則都沒有同意」。

阿方索在r 記中這樣記載道︰

「……他沉著臉,面帶怒容的質問我,是否考慮過他提出來的賠款支付方案,仿佛賠款的數額已經定下來了似的。我明確的回答他,我還不可能去考慮那些問題,因為兩國zh ngf 還沒有就基本的原則達成一致,我感覺俾斯麥好象要生吞了我,他怒吼道︰‘這樣的話,和平根本沒有可能!’」

「這一次的談判還是沒有絲毫的結果,我回去和梯也爾法武兩位先生討論了下一步的工作,我們都一致認為,割讓領土和賠款都是不可能接受的。普魯士人必須退出法國的領土。如果他們堅持戰爭的話,我們也只能奉陪到底。……第三次談判開始的時候,俾斯麥又提出了新建議,這一次他不再堅持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了,只要求佔領梅斯和斯特拉斯堡,賠款數額降到了25億金法郎,要求在第一年支付10億,余下的三年付清。他擺出一副特別腳踏實地的樣子,他告訴我們說,他們正在動員全國的兵力,如果我們不同意他的條件,普魯士軍隊將發動有史以來最為猛烈的進攻,這種攻勢將是空前絕後的。很難想象一位首相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甚至連多納斯馬克都承認,他自己也被俾斯麥‘蠻橫無理以及國際級的粗暴’給嚇壞了。他私下里問我︰‘以前有人以這種方式對一位羅特希爾德人講過這樣的話嗎?’我告訴他,‘從來沒有過。’」

「從某種程度上講,俾斯麥的恐嚇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反而在國際上使普魯士留下了貪婪和野蠻的掠奪者形象。」

由于談判沒能取得任何成果,而雙方在談判時,也並沒有達成停戰的任何協定,因而在談判還在進行中的時候,雙方的戰斗仍然在繼續。

在得知談判中普魯士人的漫天要價之後,拿破侖三世惱怒不已,決心給普魯士人以教訓,「用大棒將他們打回到談判桌上來」。鑒于夏龍前線雙方的陣線已經固定下來,以往的多次反攻都傷亡巨大而徒勞無功,拿破侖三世決定還是從基爾港入手,他下令繼續向基爾港增兵,並授權孤拔「發動一次新的進攻,著手擴大戰果。如果需要,整個法蘭西的軍隊都是你的後盾。」

實際上,早在談判會議開始之前不久,孤拔屬下的法軍就已經開始對s o擾法軍佔領區的普魯士軍隊實施進攻。自從法軍佔基爾周圍的城鎮後,驚惶不已的普魯士zh ngf 專門派出特使前往普王駐地求援,同時,普魯士各地的預備役軍隊也被調動起來,s o擾法軍侵佔的城市,加強己方的要塞工事。11月19r ,佔據諾伊明斯特爾的法軍首先告捷,當天駐軍出城,攻向城外一個連r 來不斷炮擊法軍的普魯士軍隊陣地,經過短短數小時的戰斗,法軍以陣亡201人,124人受傷的代價,打死了1000多名普魯士官兵,完全佔領並拆毀了普魯士軍隊的駐地。

顯然是受到這一勝利的鼓舞,孤拔調動兵力,準備搶先向普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報復x ng進攻,以此迫使普魯士人和談。

孤拔將法軍分作左中右3個縱隊,右側縱隊由比利上校指揮,左側縱隊的指揮是科迪爾上校,中路縱隊由參謀長貝特納上校指揮,總兵力15000余人。孤拔本人率領後備軍跟隨左翼縱隊前進。法軍這次大舉進攻的目標,就是漢堡城北方的普軍營地。孤拔意圖以左翼和中路縱隊從陸地直搗皮內貝克周圍,負責攻佔皮內貝克,右翼縱隊在法國海軍的炮艦配合下,水陸並舉,沿易北河而上,攻擊易北河岸邊的普軍據點。

按照孤拔的計劃,原本法軍將在25r 凌晨行動,以便乘著月亮沒有落下,借月光行軍,向普軍營地所在的皮內貝克方向潛行,以達成襲擊的突然x ng。結果天意弄人,當天凌晨2時起,天降大雨,四周漆黑一片,不僅陸軍裹足難前,水中的法國海軍炮艇也因為難以看清航道而不敢行動。直到拂曉4時左右,大雨漸歇,天際露出光亮,法軍炮艇逐次開航,陸軍則在海軍出發之後邁動腳步,將海軍當成了為他們開路的先鋒。

清晨6時10分,法國炮艇均抵達預定戰場附近,立即向普軍炮壘要塞猛烈sh 擊。受命攻佔普軍陣地的法軍右翼縱隊遂發起進攻,接連佔領2座普軍工事後,在向縱深挺進時被普軍的炮火阻住。此時,易北河上的法軍炮艇分隊也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防護薄弱裝備了火炮和利飛排槍等速sh 武器的小型炮艦,在航道狹窄的內河上進攻瀕水的地方的步兵,會起到極大的威懾作用,但是以這種只軍艦直接對抗設在河邊的炮台,危險x ng就非常大了。在近似短兵相接的距離上,炮艦處在難以周旋回避的河道中,被岸上的多個炮台轟擊,無異于自投羅網。通常的解決辦法是,必須在陸軍攻擊敵方岸上炮台,吸引敵方火力時,炮艦作為輔助手段策應陸軍。這樣既能保證炮艦的安全,同時也可以為陸軍提供必要的重火力支援。但是在這場戰斗中,法軍竟然本末倒置,以炮艦與炮台單獨決斗,不能不說法軍的配合協同大有問題。沒有配合和協同可以說是法軍在普法戰爭中屢屢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炮艇分隊在萬般危險的環境中,與易北河畔的普軍炮台對戰至下午4時,猛烈的最終壓倒了普軍的斗志,以炮台的啞火宣布結束戰斗。此後法軍右翼縱隊迅即掃清外圍的工事,經過一夜休息後,于11月26r 早晨佔領了已被普軍放棄的陣地。

法軍的左翼和中路縱隊相比起有軍艦配合的右翼縱隊來,最初階段的戰斗可謂是出乎意料的順利。行軍速度飛快的中路縱隊最先抵達皮內貝克炮台,結果發現普軍早已撤離,孤拔親自督陣的左翼縱隊經過後,見到炮台已經被法軍佔領。

這場實際戰斗時間不足一天的戰事,法軍只陣亡了142人,而普軍陣亡多達1000余人。不得不說普魯士國內的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戰斗力,比起法國前線的普軍來說,差得太遠。

佔領了皮內貝克之後,下午5時40分,看到各艦都已進入陣位做好戰斗準備,孤拔從「阿羅于德」號巡洋艦上下了達作戰命令,法國海軍炮艦紛紛在主桅桅頂升起巨大的國旗,以示開戰。由「阿羅于德」號開始,隆隆的炮聲頓時響徹易北河兩岸。法軍開始炮擊15分鐘後,孤拔驚訝地看到,普軍臨時修築的要塞,竟然不屈不撓地開始還擊了,停泊位置過于靠近炮台的炮艦「眼鏡蛇」號已經被炮火包圍,一些支索很快被打斷。更不可思議的是,一些炮彈已經飛到了「阿羅于德」號頭上。「普魯士人抗擊得相當頑強,同時,他們的防御工事也很堅固,維修得很好。但由于我們所處的距離較遠,他們的火炮幾乎沒有作用。不過卻有幾發炮彈飛過‘阿羅于德’號。」

炮戰進行到6點以後,普軍要塞的好幾座炮台都已燃起致命的大火,有一座炮台已經被徹底摧毀,火力完全被法艦壓制住。但只要法艦sh 擊一停止,普魯士人又紛紛跑回自己的炮位繼續瞄準sh 擊,顯得極為頑強。晚上7時10分,看到夜幕降臨,孤拔于是下令結束當天的戰斗。盡管普魯士當時根本不可能擁有偷襲法**艦的武器,孤拔仍然十分謹慎,命令各艦徹夜監視周邊海域和河道,以防偷襲。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