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薩克金深知戰局重大,為了防止後勤線被對面破壞導致前線失利,主力帶上了夠40萬人吃2個月的糧草,以日行100公里的速度前進,當行進的路途為直線時,只花了10來天就穿過了巴爾干地區,兵鋒直逼波蘭-德意志。
此次薩克金可謂是春風如意啊,麾下高達不下40萬外帶預備役可謂是不下50萬大軍,並且訓練有素,隨時都可以當做主力投入到戰場而不怕出現各種軍心不穩的情況,當然在面對聯軍上,薩克金並沒有那種場外蔑視對手,場內尊重對手,對聯軍的情報和作戰計劃一直都在變動,維京人的參戰讓薩克金感到非常的棘手,雖然情報並不給力,但是維京人表面上的各地駐地加起來不下,並且戰斗力驚人,而其他各國也是很是一番重視。
而哪怕是戰斗力已經明顯不足的萊茵聯盟都受到了非常重視的待遇,此次薩克金遠沒有想象中的輕松,高達數十位玩家的參戰這已經拉平了數量上的差距,聯軍兵力上明顯的優勢,只是因為各有謀算使得表面上集中的兵力並不多。
此次薩克金在一路上並沒有留下過多的兵力防守,此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功了那麼直接兵進,失敗了那麼後路將會被切斷,但是一切又都以正面戰場為準,這是一個千人隊就能扭轉戰局的時刻。
薩克金大軍直到快逼近華沙時才得到了聯軍真正的兵力數量,這讓薩克金非常的草蛋,在得知了對方的兵力後,薩克金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大軍北上,此時薩克金已經沒有了勝算的把握,以一敵多果真不是明確的選擇,但是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怎麼都得做過一場。
此時聚集在華沙的維京人包括莫斯科方面增援的野蠻人軍團加起來就是12萬人,而據點玩家也是各自派遣了2萬人參戰,野蠻人可謂是真正的全民皆兵,哪怕是女人、老人都是戰士,而英雄級玩家約瑟夫似乎也為能夠參加這麼一場大戰而興奮,當然更多的是雨納尼亞較量,當然這都是暗地里的,一切都在觀摩其他玩家的實力與自己作比較,差的就不屑一顧,強的就謹慎對待,這些都是自己必須面對的對手。
而歐陸聯軍也與維京人匯合到了一塊,當然雙方的軍營都分開駐扎,野蠻人陣營有野蠻人的特色,那就是嘈雜、混亂兼歡樂,而人類這邊就安靜許多,雖然也有不小的動靜但是比起野蠻人那邊就安靜太多了,而且雙方的布防和扎營的方法都不同。
多方參戰國︰
萊茵聯盟︰主力軍隊14萬,戰斗力中等偏下,士氣高昂,抱著死戰的決心守衛家園,身後就是自己的家。
萊茵聯盟玩家︰出動軍隊38萬,戰斗力中等普通,士氣般般,勾心斗角,各有防範算計,損人利己之輩。
羅斯帝國︰3萬鐵騎,陸軍10萬,戰斗力中等,士氣高昂,民族自信心極端的高昂,為了對抗肯尼迪以及維京人,為了避免多面交戰和人類大聯盟的宗旨,出兵波蘭。
羅斯玩家︰出兵30萬,湊了個整數,是來打醬油的,戰斗力不低,但是卻沒有過多的戰斗,舍己為人本不是所願,可惜事與願違。
維京人︰因為各種原因才與歐陸聯軍聯手對抗肯尼迪人,本著高傲自大的心態,有著強大的海戰、陸戰能力,極度的自傲,聚集10多萬大軍與歐陸聯軍成互相配合之勢。
聖寶萊︰肯尼迪人的死對頭,出兵11萬,分出部分兵力防守山險,主力帶著巴爾干人一起出現在聯軍大營,決一死戰。
聖寶萊玩家︰出兵20萬,雖然聖寶萊帝國作為與肯尼迪人的主力,但是近年來由萊茵聯盟擋槍了,于是顯得風頭不盛了,而玩家當然也是能夠防守就防守,絕對沒有心情和肯尼迪人去打生打死,沒意思,沒便宜賺。
但是大難臨頭歐陸諸國還是沒有各自飛,因為大家都懂的,都深明大義,此次聯軍兵力不下120萬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啊,可惜這是總數而不是代表都在一起,而肯尼迪人的大軍倒是都聚集在一起,而肯尼迪方面的玩家也是緊隨大軍身後兵力不下15萬,加起來肯尼迪大軍也是不下70萬,一個勝在兵力多,一個勝利兵力集中,各顯神通。
此時波蘭擁有維京人20多萬大軍,旁邊是萊茵聯盟的10來萬大軍和30來萬玩家大軍,軍隊的過多集中將導致各種生活方面的問題發生,糧食和水源就是最簡單的,也是最致命的。
薩克金看準了這點,此時華沙的玩家和都感覺到壓力甚大,糧草每天消耗無數,而大部分男子都集中拿起了武器,水源倒是毫無壓力。
薩克金雖然帶來了許多糧食但是薩克金還需要保證如果撤退也要夠用,于是率先發動了進攻,戰爭拉開了序幕,聯軍方修建了簡單的營寨,而薩克金方也帶來了不少的攻城器具。
納尼亞也收到了通知,當然是納尼亞列行公事般的使者受到了理查伯爵的囑托,納尼亞還是來了,雖然有些不高興但是還是來了,這是大勢沒有辦法的,但是納尼亞只率領了1萬鐵騎,全部都是3階A級的,以3000神示游牧民為核心7000名3階A級的普通騎兵為補助,反正納尼亞是不會調太多的軍隊。
對于納尼亞的態度也不是很好,能夠對付盟軍下手就是數萬,但是對付敵人就只有這麼點,但是納尼亞只用紛爭大地凶險來解釋,至于結果,那就是和玩家愛听不听。
納尼亞的獨自在一塊,周圍的玩家都是各自抱團,納尼亞命令自己手下的騎兵,刀不離手,鎧不離身,馬匹需要跟隨在最近的地方,納尼亞反正就是能夠打就打,當然前提是不能損失太大,數十萬大軍雲集,納尼亞覺得還是勝率不小的,其中的關鍵還是在玩家。
周邊的和玩家都是抱著各自的目光時常掃描納尼亞,不論怎麼說,納尼亞的戰斗力都是驚人的,特別是納尼亞手下的英雄級法師讓這些玩家可是眼紅掉口水,可惜這次納尼亞毛都沒帶來一根。
約瑟夫知道了納尼亞的情況,內心只是輕蔑的一笑,連和自己的盟友關系都搞不好,那麼納尼亞也不足為慮,未來的戰爭是多人化的,單人的時代即將過去,約瑟夫周圍就有4名據點玩家圍繞在身邊,明顯看的出約瑟夫的手段很是給力。
而對幻影射手,約瑟夫也是非常的眼紅,可惜愛爾蘭不是那麼好打的,于是只能等機會,而這次機會來了,只要能夠顯眼的擊敗了肯尼迪人,那麼自己就可以懇求維京人出兵幫忙攻打愛爾蘭,幻影射手啊,想到這里內心就是如一團火焰熊熊燃燒,前中期強大無疑的遠程單位。
戰爭拉開了。
要塞玩家並沒有被安排到了前方,而是被安排在中部,此時出現的全都是肯尼迪人的軍隊,狼人、蜥蜴人、人馬、游牧民,擺著整齊的方陣向著聯軍方的營地前進,而明顯不過7米的城牆並不足以保護維京人,而數量龐大的對方也激起了維京人的好勝之心,沒看見羅斯人想海上爭鋒結果如何,維京人長久的處于優勢使得對于強大的對手也是心懷期待。
維京人射手、維京人雙手斧戰士,重斧戰士,各種各樣武器的維京人戰士放棄了營寨出城一戰,旁邊的友軍以及都是各種謾罵,但是其中幾個想的多的和邏輯非常給力的倒是看出了許多門道,營寨並不堅固,如果對方沒有投石機那麼好說,但是面對有投石機的對方,那麼優勢反而會變成劣勢,既然肯尼迪敢帶著這些攻城器具上來,那麼肯定不是隨手而帶,而是精心策劃,預備已久了。
等到戰局主動權被肯尼迪人得到,那時候就非常的被動了,無論是士氣還是功放次序,對方都將擁有主動權,己方疲于奔命,信息不通可是造成了N多起慘敗的列子,那麼還不如野外一戰,維京人也比較擅長突擊。
盟友都出去了,聯軍沒有辦法也跟著出去,此時聖寶萊人和羅斯人以及玩家都到了,百多萬大軍,當然聯軍統領最終還是議會制度,沒有哪個可以得到這個牛逼哄哄的稱號。
可惜戰場上的變化讓所有聯軍掉了一地的眼楮,當維京人開始沖鋒,聯軍也不能沒有任何的行動,于是也是開始沖鋒,羅斯人和聖寶萊、德意志的騎兵倒是沒有沖鋒,現在還不是時候。
約瑟夫也是非常的志得意滿,哪怕要塞防御甲天下,一旦被野蠻人近身那麼就讓要塞狗知道野蠻人的恐怖,而亮點就在這里,薩克金看著對方鋪天蓋地的沖了過來,心中只是蔑視之。
高達7萬的射手準備就緒,開始射擊,雖然聯軍方也知道蜥蜴人的凶殘,但是維京人卻對歐陸諸國不敢認同,畢竟歐陸諸國一直處于被動挨打還很少勝利的情況下,20米處成為了死亡線,鋪天蓋地的箭雨覆蓋了戰場,蜥蜴人交替射擊,以及身體手部構造使得在射擊上有著各種額外的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