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侯們商量著突圍的時候,尹吉甫和宜臼正在營壘前視察。宜臼拿著一把鐵鍬道「諸侯們絕對想不到,就是因為它,我們才能將他們困住啊。」尹吉甫也道「是啊,若是他們知道我軍能快速修好工事,怕是也不會被圍了。」「大仲父似乎有所憂慮啊?」「哎,老臣只是在想,該如何對付里面的人。」
宜臼聞言,也思考了起來,這些天雖然他們是包圍者,但是敵軍時不時的偷襲,搞得士兵們j ng神很緊張,宜臼不敢組織士兵大規模的娛樂放松。而且外出大半年了,士兵們也思戀家鄉。因此軍營中不時的發生斗毆事件,這些士兵都是按照地域征集的,所在團都是鄉親,被其他團欺負了,鄉親們肯定幫忙,要不然回鄉後如何作人。還好斗毆發現的都比較及時,加上軍官們不敢犯法,否則極有可能爆發團級的大規模斗毆。
二人正在思考時,突然傳來了號角之聲,緊接著j ng戒的塔樓上的武士大叫道「敵軍來襲,敵軍來襲。」,宜臼笑道「偶,又想突圍嗎?倒真是勇敢啊。」「哼,不知死活而已,殿下,我們一起看看吧。」「好。」二人說完便一起走到了遠處的一個塔樓上。
不一會,東周聯軍就列陣而來,在靠近後便停了下來,而這時西周軍投放的泥彈,就不時在前方落下,偶爾幾顆落入陣中,立刻回傳來陣陣慘叫。很快一支騎兵離開大隊,向著西周軍的壕溝沖了過來,他們放棄了戰車,竟然像西周兵一樣單人單騎。
宜臼見他們沖了過來,不由得笑了,開玩笑,你騎兵跑的是快,但是怎麼通過二丈寬的壕溝呢。這只大約1000人的騎兵剛出發不久,後面的步兵就一起發聲喊,然後抬著梯子背著土袋向西周軍防線沖來,不時有床弩發出的箭將前面的騎士連人帶馬sh 在地上,等這些騎士好不容易躲過床弩,卻又進入了弓弩的sh 程。但是接下來的一幕,卻讓宜臼的笑容逐漸凝固,只見那沖到壕溝前的四百多騎士,竟然都是大叫著跳進了壕溝中,大部分都直接摔死,只有幾匹馬頑強的想要站起來,卻又被西周軍sh 死。這些人是死了,但是卻吸引了西周軍的注意力,還將壕溝墊高了一點。
這時,聯軍的弓箭手也開始向西周軍放箭了,雖然sh 的比西周軍準,只是他們弓箭手比較西周少的多了。壕溝中的泥濘讓聯軍士兵難以快速通過,所以在小小的壕溝中,死的人更多,終于有人通過了壕溝,趕緊將梯子往土牆上靠,或者用巨木去撞。這時大部分梯子剛搭上就被推到,抱著巨木的士兵也大多被sh 成了刺蝟,不到一丈的土牆卻成了聯軍的噩夢。
土牆後,西周軍搭建了一些木架,好讓士兵站在土牆後,更遠處,大量的西周輔兵被調來,每個人發了一把弩,在團長的指揮下,集體放箭。土牆上原本留給床弩放箭的洞,此刻成了二軍的最愛,都是將長矛往里面捅去。
見聯軍不顧傷亡的拼命攻擊,有些地段已經被聯軍沖破了土牆,尹吉甫大急,要是真讓敵人沖過去,他的老臉算是丟盡了,便急忙對著下面的傳令兵道「去,用火油!對著那里,那里,還有哪里放。要快。」「諾。」很快,就有士兵拉著一些紅s 的陶罐跑了過來,將陶罐放在輕型投石機上,然後小心翼翼的用火把點著,隨後在軍官的指揮下,c o石手發聲喊,數十個燃燒著的火球就飛向了土牆外的聯軍,很不辛,有一個火球擊中了土牆後的木架,木架立刻燒了起來,上面的士兵大叫著揮舞著雙手,然後一頭栽了下來。正在進攻的聯軍也是大驚,還沒反應過來,又是一些火球砸了下來,立時四濺的火星,輕易的點燃了四周的人。聯軍士兵大恐,那些被火焰包圍的同袍嚇壞了他們,不知誰喊了一句「天神發怒了。」很快,原本還拼命向前的勇士,都開始往後跑去。一處的奔潰,導致了整個攻擊的失敗。但是西周兵並未追擊,他們也被那從天而降的火給嚇壞了,甚至有些士兵竟然跪在地上開始祈禱。
尹吉甫卻是顧不上這些,又對侍衛大叫道「快去查看另外三處。」「諾。」還好,另外三處也擋住了聯軍的進攻,因為他們不再東面,所以壓力小一點。得知聯軍沒有突破包圍,尹吉甫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會議一開始,晉國大子伯就道「今r 敵軍拼死突圍,定是糧草不足了,我軍只要再圍幾天,就可以大獲全勝。」「敵軍的糧草我不知道,但是我們的糧草卻是不夠了。」伯聞言,無奈的望了眼自己的叔父,便不在說話。尹吉甫看了眼他們,然後道「敵軍原本有武士四萬,輔兵6萬,民夫3萬,共計十三萬,現在估計還要有十萬,糧道又被斷了多r ,僅靠原來大營的糧食,現在極有可能是不夠的。等會可派遣使者,說願意借糧給他們,探探虛實。」「借糧,尹侯不是開玩笑吧。」「偶,潘大夫如何會以為我是在開玩笑。」「我晉軍有武士4萬,輔兵一萬,民夫一萬,西周軍有武士6萬,輔兵一萬二,民夫一萬二。一共12萬多,這還只是大營里的,不算後方運糧的。多次戰斗後,現在還余下10萬多。每個士兵每月口糧j ng米和粗米混著吃要2石,十萬人一月20萬石,少的算,至今已近打了五個月了,耗糧100余萬石,這還不算三萬匹馬消耗的150萬石雜糧。據我所知,戰前西周有戶70余萬,糧稅為1000萬石,除去官吏俸祿和郡縣自留,國都不過有500萬石。如今東征軍消耗五去其三,國內也有大軍,國庫如今怕是可以跑馬了吧。听聞貴國今年北地,河西兩郡又欠收,不知道今年的糧食夠不夠呢?又拿什麼借給他們。」
「潘大夫,不得無禮。」見潘夫越說越過分,晉國大子伯忍不住呵斥道,成師也忙道「尹侯莫怪,潘大夫因為潘氏武士損失嚴重,所以對聯軍有所怨恨,因此才如此,」「不礙事,本侯也沒說要真的借糧給他們。」「偶,大仲父的意思是?」「借糧是假,看他們有沒有糧才是真。同時夸大我們的實力,讓他們以為我們兵糧充足,使他們失去希望,逼迫他們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