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僥幸逃過一次伏擊後,張文等人覺得也沒有再s o擾的必要了,便率軍返回大營。宜臼也沒有怪罪他們,安慰幾句後,便讓他們下去休息。接下來的四個月,西周大軍都是固守營壘,和聯軍對峙,直到國都信使的到來。
「如此說,戎人將要大舉來犯了?」「是的,據細作和邊境守軍的報告,今年草原可能會有大災荒,到時定會前來劫掠。所以國君希望太子和丞相早r 決戰,以便率軍返回。」「恩,本公知道了,你下去吧。」「諾。」
等信使走後,晉國大子伯便道「族兄,如今敵軍堅守不出,我軍怕是難以速勝啊。」「啊,我也是這樣想啊,」「不如,我軍繞過敵軍大營,全軍一起偷襲敵後方。」「哼,你以為我們是在干嘛,繞過敵軍大營,豈不是將糧道暴露給敵人。」「這….」見自己的叔父成師反對,伯也是一滯。尹吉甫聞言撫須道「其實,這倒不失一條妙計。」「偶,丞相也贊同本大子的想法。」「啊,是的,若是我軍繞道敵軍後方,也不一定就是我們後路被切斷。也可以說是我軍包圍了敵人嗎。咳….咳….,只是繞道時,容易被發現啊。」「恩,這倒是個難題啊,」宜臼聞言,也是皺眉。
「殿下,臣有一法,可以包圍敵軍。」「偶,武卿有何計策?」「我軍不一定要繞道敵後,完全可以引誘敵軍前來,繞後以騎兵的速度優勢,快速穿插到敵後。」「這,敵軍數量高達十萬,不可能一戰擊敗,騎兵雖有二萬,但是騎兵不利于防守,只怕就算繞道敵後,也不能阻止敵軍返回。」「我軍可以擴大包圍。」「偶,何以解啊?」「騎兵遠遠離開敵軍,繞道谷山(今新安),然後下馬防御,借助山地,定可擋住敵軍。」「這,雖然遠了點,但是也不過70里的距離啊,本公還是擔心被發現,到時這些騎兵豈不是。」「所以臣以為,我軍可以假裝敗退,引誘敵軍來追。」「偶,如何引誘。」「散布戎人大舉來犯,國君召我等回師的消息,至于晉軍,可以散布虞國大夫圖謀復國,晉侯召晉軍回師。如此,敵軍定回來追,」「好,妙啊,臣以為,側退之時,因選在凌晨,同時丟棄部分糧草財物,造成慌亂的跡象。」
「恩,大仲父言之有理,本公以為,撤退之前,還可遣人前去挑戰,以迷惑敵軍。」「君上大善。」「好,既然如此,便請弟與我分頭派人回國安排一番,等安排完畢,就立刻散布謠言,待時機成熟,便全軍撤退。」「好,弟這就去安排。」
等眾人都離開後,宜臼問道「大仲父為何嘆氣啊?」「我剛才看晉國公子成師對大子伯毫無敬意,實在是擔心啊。」宜臼聞言,壓低聲音道「大常言,我國最終之禍患,唯晉與楚。若是晉國,豈不很好?」「哎,話是這麼說,但畢竟現在正在聯合作戰。盟軍主將和副將不和,這可不好啊。」「也是,不過想來不會如此,畢竟如今晉侯仇尚健在啊,」「恩,是啊。老臣想多了,既派人離間成師和伯,卻又為他們擔心,實在是,哎」「大仲父為國如此,本公欽佩啊。來來,如今無事,不如對弈一局。」「哈哈,好。」「來人,擺棋。」
十五r 後聯軍大營,「細作來報,戎人在西周邊境大舉集結,可能將要進犯,而且楊國也遭到攻擊,所以西周公將要召大子回師,一邊抵御外敵,一邊援助楊國。而晉國去年新攻佔的魏.虞之地不穩,魏.虞大夫圖謀復國,晉侯也想召大子回國。諸位有何想法啊。」衛侯和聞言道「恩,不管消息如何,但是倒是一條計策。太子不妨派人厚賄戎人,就說願意一同作戰,使其早r 進犯西周和楊。在派遣使者,向魏.虞大夫示好,堅定其復國的決心。讓敵軍自亂陣腳,到時便可….」
「報………」「恩,進來,」「稟告太子,敵將褒洪德前來挑戰,以下戰書。」「偶,敵軍人數多少?」「大約二萬。」「偶,只不過是小小的挑戰,卻率領五分之一的軍力,這是想使我軍不應戰,大子,臣以為細作之言,可信。」鄭伯聞言喜道,衛侯想了想道「恩,臣以為,若是細作之言為真,那敵人必定既要撤退了,我軍倒是可以準備追擊了。」「好,立刻傳令全軍準備干糧。同時再派遣使者四出,一是打探消息,二是…….」「哈哈,太子英明。」
第二r ,連還沒起床,侍衛就稟報說衛侯來了,連心中埋怨道‘你人老睡的少,卻要來打擾我做什麼。’卻不得不讓他進來,問道「不知叔父如此焦急,所謂何事啊?」「殿下,敵軍退了。」「什麼?」「臣剛才眺望敵營,見其上空有鳥雀盤桓,」「鳥獸何勞叔父掛念啊。」「殿下,這大營之中,武士無數,飛鳥避之不及。如今敵營有飛鳥,可見無人啊。」「啊,當真?」「必定,而且飛鳥在敵營,也一定因為敵營有糧。」「你是說,敵人走的匆忙,同時為了速度,一定是拋棄了糧草,才引得飛鳥啊。」「啊,這。」「臣已經派人前往查看,還請殿下立刻下令大軍準備,收復虢地,懲罰西周的時刻到了。」「好,叔父先去通知諸君,寡人隨後就來。」
連剛剛洗漱完畢,往大帳趕去,就听到有武士駕車在營中奔馳大呼「我軍勝了,敵軍逃了。我軍勝了,敵軍逃了。」連听了大喜,到了大帳後,各國國君也都得知消息,見連來了,紛紛上前祝賀。連還禮後,立刻道「天佑吾王,天佑大周啊。傳令,大軍立刻出擊,追擊敵軍。」「諾。」
很快,聯軍紛紛出營,各**隊都是激動不已,沖進西周和晉軍大營,大肆收刮,糧草.營帳.西周和晉軍丟棄的一些財物都被聯軍收入囊中。連和各國國君見士兵忙于劫掠,也不好橫加指揮,等到過了好久,才勉強恢復建制,率領大軍往西追去,只是很多士兵都背著糧食,帶著自己在大營的劫掠。連見速度不快,便強令士兵丟棄這些,然後再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