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廠試運營

()晚上,孫敏霞跟趙彥直談及了家具廠成立大會的事。孫敏霞說道︰「你的眼光還不錯,小何確實是個很有作為的人才。」

「只是經驗還有些不足,思維和判斷能力還是可以的,需要再歷練歷練。大方向還要請你爸把握一下,別出了什麼大差錯。」趙彥直答道。

「這倒是。不光是家具廠,公司也一樣,都需要我爸來掌舵。」孫敏霞很是自豪地應道,停了一會兒,又說道,「你說小何在家具廠的任命是不是不太合理?經理一職似乎有點別扭。再說,將來聯系業務也不方便,人家接過他的名片,上面只是注明‘經理’一職,以為還有什麼總經理更大的職位,經理一職可能作不了主,會不會影響生意?你覺得呢?」

「這倒是個問題,當時任命就沒有考慮得太全面。」趙彥直說道。

「不是沒考慮,這不是顧及蔡總嗎,兩個人在一個公司,你叫一聲蔡總,他叫一聲何總,豈不是讓蔡總尷尬。」孫敏霞申辯道。

「那就讓公司下個文,就說考慮到在外聯系業務的需要,家具廠負責人對內稱‘經理’,對外則稱家具廠‘總經理’,然後由公司出面分別給靖文和關山魁印制一套名片,注明靖文為總經理,關山魁為廠長。」趙彥直如此建議道。

「你這個建議好是好,但卻有點兒戲的味道,還是有點欠缺。萬一外面的人打個電話過來,請何總接電話,家具廠的人若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問哪個何總,豈不是要鬧出笑話來,沒準還會影響公司和家具廠的形象。」孫敏霞說道。

「那就注明在公司稱‘經理’,對外及在家具廠稱‘總經理’,這樣就有點名正言順了,既尊重了蔡總,又尊重了家具廠和靖文,大家都心知肚明,安分守己,涇渭分明,上下有別,一目了然,沒有任何異議了。」趙彥直說道。

「你挺會維護你的這個得意大弟子的。」孫敏霞笑盈盈地對趙彥直說道。

新廠成立後,何靖文便開始了試運營。首先,何靖文召開了一個技術會議,將一些熟練工人和各部門有關人員召集起來,開了一個討論會,討論產品的樣式。何靖文準備了許多資料,將資料展示給參會的人員看,讓大家各抒己見,個人有其他設想的也可以提出來,讓大家討論,再將討論的意見匯總一下,從而確定試運營產品的式樣,用于生產。然後根據這些式樣組織生產,利用原有的木料,生產出一批樣品來,好讓大家去聯系訂單,打開市場。

與此同時,何靖文還積極推進新廠的建設工作。按照何靖文等人的規劃布置,建築設計單位已將一整套的建築施工圖設計了出來。

陳國斌的施工隊伍已經開進了新廠施工現場,正在爭分奪秒地浴血奮戰著。

早在樓市成交量出現下滑的時候,孫毅恆便對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作了一下安排,讓花園城里的施工單位完成了正在施工的樓盤後便暫停一下,做好掃尾工作,等待清倉。而景泰城因為是建職工宿舍和安置房,便仍讓陳國斌的施工隊伍繼續推進,無須等候。到這時,樓市已出現了寒冬跡象,毅恆置業公司便將花園城里雷震彪帶領的施工單位進駐到老棉紡廠的「毅恆小康城」工程項目當中,以盡快將那些欠賬的拆遷安置房建設出來。陳國斌的施工隊伍便兵分兩路,一路繼續留在景泰城進行掃尾工作,另一路便直奔家具廠新廠施工現場。

這樣,雖然樓市遇到了暫時的寒冬,但毅恆置業公司的工程項目建設卻仍是如火如荼,讓兩個施工單位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按照孫毅恆的指示,施工單位得抓緊時間先建造出一間可安置一條現代化家具流水作業生產線的廠房來,再將北大門兩旁的保衛室和傳達室建造出來。

家具廠新廠址南北長兩百米,東西寬一百五十米。依據何靖文等人的規劃,在廠址北面外圍正中設一大門,大門兩旁分設保衛室和傳達室,西面外圍偏南設一小門,兩旁也分別設有兩間平房用于守衛。在廠址的南部另外劃出一塊南北寬四十米,東西長一百五十米的區域作為集團公司在江川設置的倉庫。

這樣,新廠址實際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家具廠,佔五分之四的面積,另一部分屬于集團公司的倉庫,佔五分之一的面積。

集團公司設置的這塊倉庫在西面外圍的正中設置出入口,兩旁分設有一棟三層樓的建築物,作為倉庫管理人員的棲身處,里面將建有三圍合的倉庫。

新廠保衛部分兩批人馬,一批負責老廠,一批負責新廠。苗昆山白天在新廠,照應施工人員,督促施工進度,晚上則回到老廠。公司派小孟兼管新廠址建築工程的監理和決算。

一切安排妥當後,生產車間的樣品一出來,何靖文便同關山魁率領馮金龍等幾位采購人員和銷售人員帶上資料趕往S市。一來找商家聯系訂單,二來接收集團公司訂購好的流水作業設備。由于孫毅恆的影響,何靖文很輕松地便拿到了一批訂單,並得到了一些其他工藝家具樣品的資料和訂單。

于是,一行人拿著訂單,護送著設備趕回了江川。

回到廠部,何靖文和關山魁又兵分兩路,一路由關山魁負責,在老廠根據訂單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另一路由何靖文負責,在新廠督促流水線車間廠房的建設,同時開工建設北大門兩旁的保衛室和傳達室。兩周後,流水線車間廠房終于建成,配套的產品倉庫和北大門兩室仍在抓緊建設。

于是,何靖文指揮廠里職工將設備搬運到廠房內安裝調試,就近采購了一些人工合成的板材,便開始組織人員進行試生產。

這時,集團公司已派來了兩名技術人員指導設備安裝調試和生產作業。

很快,第一批流水線產品便出爐了,經過綜合檢測,質量完全過了關,再和市場上的同類產品進行比照,品質更是達到了上乘。有了這個結果,何靖文和關山魁終于可以放心地著手投入大批量的生產了。

確定了技術和質量後,何靖文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廠務經營會議,分析了市場形式,布置了下一步工作任務和生產計劃。

下一步的工作也是兵分三路︰一路由何靖文帶隊南下FJ,北上HLJ,聯系訂購木料和板材,同時考察市場;一路由關山魁負責,在家坐鎮指揮生產,同時和苗昆山一起督促新廠的建設;還有一路就是由營銷部部長馮金龍負責分派,將營銷部人員根據各人意願,分散到各個地點聯系訂單,可預支部分差旅費和提成費作為活動經費,攤點設立暫不考慮。

于是,各路人馬分頭行動,分別落實。

何靖文帶領采購組人員先到FJ聯系訂購人工復合板材,順便察看了一下木材市場,結識了一些原木商。然後,一行人又北上HLJ,訂購了一批原木和鋸材。供貨商在雙方簽訂合同後,均當即組織發貨,運往江川,雙方派人隨貨而行,貨到即行付款。

每到一處,何靖文一行人均是先找一家便宜干淨的小旅館住下,再在附近找一家小飯館作為用膳之處,盡量節省開支。大家均知道,廠子剛剛開始運營,一切從簡,應發揚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何靖文自然是和眾人同吃同住,無特殊要求。在飲食方面,何靖文以能吃飽飯為標準,不吸煙,不喝酒,但對喜歡喝點酒的人員也不反對,提倡能喝、喜歡喝就喝一點,只是不能過量,不致妨礙公事。在工作和生活作風上,何靖文做到隨和、平等、兼顧個人嗜好,很得人心。

訂購好木料和板材之後,何靖文便帶領著剩下的兩個人員前往S市。

何靖文三人到達S市後,先考察了一下木材的進口市場,對國際木材市場作了一番調查和接觸,作為以後采購的一個選擇方向。然後,三人從集團公司那里接收了第二套流水線設備和一批訂單,隨同設備一起趕回了江川。

由于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均不同程度地拉大了城市框架,又為盤活土地資源,許多地方政府部門發起了一股退城進郊的搬遷新建熱潮,各地紛紛聳立起一幢幢的雄偉行政大樓,從而帶動了辦公家具市場的發展,對新穎豪華的辦公家具的需求與日俱增。這是一條重要的商機,孫毅恆和他的團隊敏銳地觀察到了。

不久,馮金龍派出的第三路人馬帶著豐厚的訂單紛紛趕回了江川。

于是,億亨家具廠立即啟動了第二條流水線,組織人員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廠部除每個部門輪流留有一個人看守攤子外,其余人員全部下到車間輔助生產。

億亨家具廠實行的是三種類別的工資制度,一類是計件工資,發放的對象為生產一線的工人;一類是提成工資,發放的對象為營銷人員;另外一類便是結構性工資,發放的對象為其余人員。

如今,家具廠由于生產任務大,以前流水線上的兩班制變成了全日制,兩條流水線全部開動,部分輔助生產的工人也被安置到流水線上的非技術崗位上,這樣就造成輔助生產人員的缺少。于是,那些拿著結構工資的非生產性人員便派上了用場,加入了輔助生產的行列。這些人的活不是白干的,廠里參照輔助生產一線工人的標準,給他們補發了計件工資。這樣,無形之中便增加了這部分員工的收入。員工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起來。

由于工作量大,何靖文兼任了流水線生產車間的車間主任,以分流關山魁的工作量。這樣,生產車間實際上是一分為二,何靖文負責新廠的流水線車間,關山魁負責老廠的傳統工藝生產車間,省得關山魁來回地折騰。

就這樣,家具廠再一次進入了火紅的年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