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提醒和警...

()听出來了,跟前這個老家伙相當于是非主戰派,或者說,在隋朝朝庭,大多數人都對于如此興師動眾的出師高句麗表示反對,但是如今自己的藩屬國來求救,你大隋要是不討伐高句麗這個家伙,俺們就要被滅國了,到時候,大家會看清楚,正是大隋身為宗主國不作為,才導致自己的藩屬之國滅亡。(百度搜文學館)

如此一來,天下如何看待大隋,所以,天子現在出兵,合理,但是,太過興師動眾,卻又不合情理,可問題是,天子自登基以來,英明神武得猶如穿越者一般,平定南陳,西征吐谷渾,在內政上,營建了東都,完成了隋文帝楊堅的遺願。

又下令開鑿大運河,使得南方的特產和稅收,可以順運河而上,直入洛陽,可以說,這家伙在前幾十年干的事,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因為這貨實在是太英明神武了。

正是因為他太過英明神武,所作所為幾乎沒有啥錯,所以,可能大臣們也習慣了自己主君的所作所為,雖然會有意見,但是都不會太強烈的反對。

並且,在開戰之前,誰也想不到,堂堂的大隋百萬j ng銳,居然會在高句麗盡喪,十去五六,這樣的結局,在還沒有發生之前,如果說出來,只會被人當成神經病扔豬圈里。

不過,大業七年,確成為了一個轉折點,或者說,從已經驕傲到了極點,目無余子的楊廣決定北征高句麗的那一刻開始,就成為了隋朝敗亡的起始。

「這倒也是,只可惜,天子親征,並非好事。」我點了點頭,不過仍舊有話要說。「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況且,百萬大軍征伐,必定會分批而行,各有將帥,若是天子執意,將行軍作戰之權,盡歸于手,那該如何?」

「這,應該不會吧?」听到了我這話,楊雄給嚇了一跳,緊皺著眉頭苦思半天,搖了搖頭,不太肯定地道。

「可若是天子執意呢?」本公子只是提出了一個假想,但是,老楊雄是何等相人,跟楊堅、楊廣父子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親戚,對于如今楊廣的脾氣和作風,還是很了解的,所以,這老家伙也不敢肯定楊廣會不會發神經這麼做。

「無忌也是將門子弟,喜讀兵書,自听聞天子意y 北征之後,就常閱兵書,詢問北疆之事。听聞高句麗疆域雖然不如我大隋,卻是道路艱險,群山連綿,百萬之師,就算是一路開進,可是總有大江阻隔,一路艱行至高句麗王都,怕是也已入深秋冬初。而高句麗之苦寒,更勝于我大隋,若是到時,天寒地凍,士卒何以御寒?……」

根據歷史上所流傳下來的記載,關于楊廣北征高句麗的那些失誤,雖然他們這些古人不清楚,但是我這個來自未來,熟知歷史的人卻很是一清二楚,所以一條一款的擺到了楊雄的跟前,不由得這老家伙不吃驚。

「……賢倒莫非不看好此次北征不成?」看樣子,楊雄屬于是那種很講道理的人,至少,本公子指出了這麼多的缺點或者說是假說之後,老家伙不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是一臉驚容地正s 向我詢問道。

「若是天子只遣一上將往之,雖不能滅其國,憑我大隋之聲威,和兵鋒之利,必能讓高句麗臣服于我。天子一意率師百萬征討,耗費民力無數……有天子在,就等于是多了許多的變數。」我很清楚,楊廣絕對不會听人勸說不去親征的,畢竟再在百萬大軍已發。

他這個帝王,最要的就是臉面,自然不能臨時退縮,但是,有他在,就代表著隋朝北征高句麗的戰爭,將會向著歷史的深淵滑落下去。

「原本老夫覺得,天子親征,百萬之師北伐高句麗,不過是手到擒來之後,不想,听賢佷所言,似乎處處漏洞。」楊雄撫了撫長須,兩眼j ng光閃爍。「看來賢佷果然有大才。」

「伯父謬贊了,無忌不過是一弱冠少年,論起兵事,豈是伯父這等名將的對手,只希望無忌的擔憂不過是瞎c o心罷了。」我干笑了兩聲,朝著這位老爺子拱手為禮道。

「老夫戎馬生涯數十載,為官也有大半個甲子,這雙眼楮,自信從未看錯過人,賢佷你就莫要謙虛了,汝方才所言,令老夫也有所觸動,希望此次北征,莫要再有什麼疏漏才是。」

吃了飯,吹了牛,放了風,干該的事,本公子都做了,而現如今,楊師道正把我送出觀德王府,翻身躍上了馬背,勒馬回身,看著了那俊朗英挺,與其父一般對本公子推杯換盞以誠相待的楊師道。

心中不由得一熱,朝著笑吟吟與我作別的楊師道深施一禮。「無忌今r ,尚有一句話,還望兄長帶予汝父。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此人心x ng狠絕,非常理可以論之,若是我大隋大軍得以進逼高句麗王都,還請汝父當心。」

「當心什麼?」楊師道一臉愕然。

「當心此人若是見國勢危,怕是絕對要施毒計,例如築壩蓄江水阻敵,若是不查,我大隋百萬j ng銳危矣……望觀德王听汝之言,慎之。告辭!」說罷這番話,本公子長出了一口氣,打馬疾馳而去。

這些話,當著楊雄的面說出來,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但是現在,不需要我去解釋,反正俺說完了就跑,老家伙就算是想來找俺,俺也避而不見就行,最重要的是,只要能夠引起觀德王楊雄的注意就好,歷史上,正是這個乙支文德在清川江上游築壩蓄水,等隋軍涉水過河之際,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

近三十萬大軍陷入了前有強敵,後無退路的窘境,據史載,三十萬已經渡過清川江的大隋將士,最終僅有兩千七百人返回,何其哀之……

到得街口,我勒馬轉道的當口,回首望去,楊師道仍舊呆呆的立在府門處發愣,看樣子,方才本公子的那番話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更好。

——————————————

第二天一早,就有觀德王府家奴前來請本公子過府一述,老舅家的門房早就已經得了我的吩咐,一口咬定本公子這幾r 出去溜去了,至于去何處,他是肯定不知道的,至少何時回來,怕是至少要等到三五r 之後。

第三天,也就是天子御駕離開長安的前一天。觀德王府家奴再次登門,不過這一次不是邀請我過府一述,而是送來了豐厚的禮物,還替觀德王楊雄轉交了一封信。

「意思這些是他祝賀我冠禮的禮物?」听到了李元芳的稟報,一直在盯著那兩大箱禮物,兩眼放光的本公子不由得有些咋舌,光是送來的綢緞就有五十匹,旁邊,還有一塊硯台,一盒黑碇,九支上好的頂尖毛筆,另外,老家伙還送了本公子兩百貫。

這再怎麼說也絕對算得上是重禮了,莫說是俺,就連讀完了信的妹子看到了箱子里的事物也不由得驚呼起來︰「這麼多啊?天哪,這個,這是南北朝的張永墨,老天,這東西居然有這麼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