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十、復活時代世界戰爭多發時期(四)——戰後恢復A

世界核彈戰爭後,各國不再戰爭,都快速清理,進行了人員統計,通過戰爭後,全世界原本500億人口,縮減到只有100億人口不到,各國的先進工業生產基地多數遭受毀滅性破壞,而糧食產區和農產品產區更是嚴重,更嚴重的是在這次戰爭中有10余個小國家基本上是無一人幸存,其國家破亡,大面積荒無人煙,工業城成為廢墟,而中小國家又沒有建立空中城堡等,從而使得戰後根本無法恢復。

面對這些情況,世界各國都先進行自我自救,全面發展生產,更重要的是進行核彈爆炸後的輻射物質處理和填埋等,關鍵是要進行這是核污染源的清出及生態恢復。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由于各國的核彈爆炸對地表面損壞深度不同,一般的為離地下30米以內,而布西政統國的核彈可以直接穿透50米以下的地下軍事建築,從而使得其毀壞程度更大。也就是說要使50米以內的核污泥源有效控制就必須采用新的清理措施,這不像投彈那麼容易,由于地表面積大,其化學試劑不可能達到地表50米的深度,再加上這樣的投資在短時間內很多國家的財力和人力根本不夠。

世界各國都在想除去輻射的辦法,有使用防輻射蟲進行定期清理的,它們培育出以10條每分鐘1平方米的輻射源排出的防輻射蟲進行清理輻射源;也有國家種植吸食輻射源的植物,叫哈拉根吸食樹,它們專門生長在輻射嚴重的大沙漠中,或是工業輻射地區嚴重的地方,通過他們3年成林,5年根系達30米,10年根系達60米,可以有效吸食地下輻射源,但這種樹不可能密種,因而清理不徹底;有的國家使用吸輻射水來進行處理,這種能快速處理深度達20米以內的輻射源,超過後由于水無法滲透而無法處理,這種處理是通過化學試劑的配制,從而使得其能快速達到表面處理,因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工業地帶有使用,這種缺點是會受化學試劑的再污染;還有的國家采用人工降雨的辦法,將人工降雨中增加吸食輻射的試劑直接表面滲透吸食,這種速度快,但滲透力度往往不夠,一般用于工業基地不需要進行種植的地區。

各國處理輻射源辦法多,而這個時候,一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超輕吸食輻射源的物質,其能直接根除輻射源,只要使用過該物質的地方,根本沒有輻射,並且它吸食後將輻射物轉化成有益土壤成分。由于是超輕物質也就是比空氣還輕100倍,科學研究出後,就將它液壓成液體這個時候它就重于空氣,並且有很強的滲透力,地表50米下也是輕松滲透。通過多次試驗後,這位科學家成果研究出來後,各國也借此開始試用,並取得良好效果,最終由于它環保不再次污染環境而得到廣泛推廣。

使用這種超輕物質時只需要將該物質進行批量生產成型後,再進行加壓將其融化成液態,然後再投入到自然中,經過1小時後基本上能滲透到地球表面50米下,1小時後,這種物質就開始由液體變成氣體逐漸上升,而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就會將相關的輻射源吸食掉。如果是遇到岩石類,不能直接滲透也會像輻射源一樣滲透下去。由于石頭下面不容易被輻射,所以,這個與其原理相當,就不再說明。就這樣,這種超輕吸食輻射的物質通過廣泛推廣使用,原本全世界計劃用20年來清理輻射源,而改成只需要3年就能全面清楚。只要各國擁有這樣的企業個數和產能相當的就能快速清理。

科學研究發明使得人類更重視科學,為此,由于戰後許多問題的出現,如人口減少,工業缺工人,動植物管理不足,于是,科學家們就全面推出人工智能機器人開始管理和種植植物和養殖動物。一時間,工業機器人全面發展,工業聞名又不斷涌現出機器人的科幻創作和想象的內容。借此,相關的生態智慧城市全面建設,並實現了超級物聯網技術,就是社會上所有的學習、工作、教育、行政、政治、衛生、科學、城市規劃等全部融入一個超級物聯網系統中,任何一個人只需要點擊星際網絡就能找到任何一家生產廠商和服務的信息,如果需要周邊酒店、住宿服務可以自動訂制就行。該人只需要身份證號直接乘坐相關的交通工具,就能達到該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