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放來到泰山r 觀峰,各國宿老早就在此等候。看著陳放的眼神,都好像一群見到獵物的狼一樣,各人都眼冒綠光,仿佛恨不能把陳放吃光一樣。
幸好衛國國君衛靈公已得到消息︰端木家族族長端木于巨之女端木于婧已經與千年奇人一路同行。
這個消息對于衛國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這就意味著衛國在這方面已經捷足先登。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這樣在泰山上,衛國一定會受各國的敵視,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受到各國的一致攻擊。
好在衛靈公雖然昏庸,但他非常善于用人,衛國的三公︰仲叔圉,王孫賈,祝鮀三人,全部都是衛靈公一手提拔,衛國正是在這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才始國家機器正常運轉,並在列強中佔有一席之地。
左傳中曾有記載︰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這段話就是說︰孔子說衛靈公昏庸無道,季康子就問︰「既然這樣,為什麼他沒有亡呢?」孔子說︰「因為衛靈公用了幾個能人,任用仲叔圉來搞外交,任用祝鮀來搞政治,王孫賈來統率軍隊,有這三人在,衛國怎麼會敗亡呢?」
這也反應了當時衛國的國家機器基本上就是這三人在支撐。
當端木于婧與陳放一路同行的消息傳到衛國的時候,祝鮀三人當時就進宮見衛靈公商議此事,商議到最後定下讓仲叔圉與王孫賈一同率軍前往泰山,盡最大努力將陳放爭取到衛國來。
這邊仲叔圉剛把子汆先生給擺平,子汆先生的左手邊不遠處有人道︰「衛國得此先足,也不能就這麼糊弄了過去,總要給各國一個交代吧?」
陳放尋聲望去,原來是剛才一開始到的時候子韋先生給介紹過的燕國的大司馬樂慶。
仲叔圉早就知道今天將是一場艱苦的唇槍舌戰,當時拈須笑道︰「樂慶兄此言差矣,我衛國有什麼需要和各國交代的嗎?」
樂慶冷哼一聲道︰「仲叔圉,你們衛國端木家族族長端木巨的女兒一路與千年奇人同行,想必學到了不少知識吧?這斷斷沒有衛國獨享的道理。」
仲叔圉道︰「那依樂慶先生的意思呢?」
看著樂慶一步步的緊逼,仲叔圉也由樂慶兄改口叫樂慶先生。
陳放在後面听他們唇槍舌戰,听的頭昏腦漲,這群老家伙們說話半文半白還倒在其次,主要的是他們的這名字太亂了,除了名還有字,就眼前這位孔仲叔就讓陳放想了半天也弄明白到底叫什麼?
陳放低聲問端木于婧道︰「這位上大夫孔大人全名倒底叫什麼?怎麼一會一個孔仲叔,也有叫仲叔圉的,你還叫他圉叔叔?」
端木于婧抿嘴笑了笑道︰「圉叔叔全名姓孔名圉字仲叔,人們常稱呼他為仲叔圉。」
陳放點了點頭,這才明白。
忽然陳放腦子里一道靈光閃過︰什麼?眼前此人叫仲叔圉,仲叔圉姓孔,那不就是孔文子嗎?當然「孔文子」是他死後的溢號,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這是在孔子成名之前的賢人啊。
陳放後世初中課本第一篇學習的古文《論語六則》就有︰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這句話中出現的三人,到目前為止陳放認識了兩個,剩下的一個沒見著的還是端木于婧親弟弟。
這邊陳放還在低頭感嘆的時候,那邊的唇槍舌戰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了。
仲叔圉冷聲道︰「樂慶先生說到勾引,為什麼你當初不生一個年青貌美的女兒來勾引千年奇人呢?」
燕國的大司馬樂慶被仲叔圉駁斥的面紅耳赤,用手點指著仲叔圉道︰「仲叔圉,你,你,你這是強詞奪理,難道你想憑一人堵住悠悠眾口嗎?」
仲叔圉斬釘截鐵的道︰「圉可沒麼大的本事,但是衛國本身行的正、走的直,孔圉也不怕天下人的挑釁。」
言下之意就是我本身就是佔著理的,就是你們一起上我也不怕。
仲叔圉也知道,該表示強硬的時候也得強硬,要不然要被各國啃的連骨頭都剩不下。
當然衛國在來泰山之前也早已料到了今r 的情況,早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所以仲叔圉才敢這樣的強勢。
因為不把端木于婧的事先給平息了,下一步爭取陳放的時候衛國就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各國也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也是以進為退,想藉著端木于婧這個借口,將衛國在爭奪千年奇人的時候給排擠出去。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衛國派出了大名鼎鼎的仲叔圉來參加泰山大會,一派唇槍舌戰下來,衛國絲毫沒吃到半點虧。
更加想不到的是王孫賈也跟著來到了泰山,雖然他站在仲叔圉旁邊一言不發,但是各人卻不能視而不見,王孫賈乃是衛國領兵的大將軍,要說他來到泰山沒帶領兵馬,說出去誰也不會相信。
而且仲叔圉說的明明白白,衛國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退出。
那邊牟國國大夫與黎得到暗示,出來打圓場道︰「好了,好了,這個問題就不要再爭論了,時候也不早了,咱們還是早點商議一下千年奇人的問題吧。」
原來這牟國乃是依附于衛國的一個小國,參與泰山大會的這位與黎更是衛國的死忠,剛才得到公孫賈的眼神出來和稀泥。
當下又有兩個大國和幾個小國出來支持衛國,樂慶與子汆等人見到衛國早有準備,再者眼下不能將衛國一招將死,也就沒再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
一牽扯到陳放的問題後,各國使者頓時沒人說話了,半天場中沒人說話,氣氛漸漸有些詭異。
這時候突然一聲牛叫聲傳入眾人耳中。
眾人轉眼看時,見一人騎青牛而來,白發白眉白須,j ng神矍鑠無比,神情安逸自然。
眾人看的大眼睜小眼,這牛是怎麼上來的?沒人知道,當時的泰山還不是現在的泰山,山道崎嶇險要無比,就是後世的泰山十八盤這麼大的牲畜也沒辦法爬上泰山極頂。
但是現在這頭牛就這麼活生生的出現在了眾人面前,而且背上還馱個人,一路向著眾人走來。
陳放看到牛背上的那須發皆白之人時,趕忙跑上前去,拱身施禮道︰「拜見老子!」
此人正是從無名小村和陳放端木于婧分別後游歷天下的老聃是也。
抬頭見到陳放在牛前行禮,抬手道︰「罷了,小友不必多禮。」
後面端木于婧也跟了上來行了一禮。
眾人之中有極少數的人認識老聃,絕大多數只是听說過老聃的名號,並沒有見過本人,這時候見到陳放和端木于婧上前行禮,並叫出老聃的名號,頓時紛紛上前拜見。
要說依照老聃以前的官職和地位本不會得到眾人的重視和尊重,但是三年前老聃西出函谷關,長風萬里,紫氣東來,聖人之象盡顯,並留下《道德經》三千言,闡盡聖人之道,天下震動,頓時聖人之名不脛而走,天下共尊。
眾人拜見完老子後,紛紛各自歸坐。
老子的到來讓坐在旁邊的齊國相國晏嬰吃了一驚。
晏嬰此次因此事重大,推掉了一切的公事,親自來到泰山督戰,妄想一舉將陳放擒下,押送回齊國臨淄。
此次來泰山之前,晏嬰也是做了j ng心的準備,武力方面高手就帶了四名,各人武功都不在符辛史之下,兵力方面,在泰山上埋伏的兵士足有三千余人。
不但這些,晏嬰在到達泰山後積極和各國使者聯系,許下了各種優厚的條件,結成了暫時的同盟。
可以說,晏嬰把各種突發的狀況都想到了,讓他措手不及的是沒想到老子會出現在這里,這可是一位當世的聖人啊,如果在民間的影響力來說,還要超過各國的國君。
只是聖人之道不顯,得道成聖後,往往隱身不現,沒想到今天這個事,引出了一位聖人現身,頓時讓晏嬰覺得對現場失去了掌控。
齊國相國晏嬰見到局面超出了他掌控的範圍,不由得他不出聲,于是晏嬰對老子躬身施禮問道︰「不知老子此來為何?」
老聃捋了捋雪白的胡須,慢慢道︰「我專程為此泰山大會而來。」
晏嬰恭敬的道︰「還望老子賜教。」
老聃道︰「成就一翻霸業,乃是各國君主的心願,但凡有一絲可能,都不願放過,這個可以理解。所以現在出現了千年奇人這個變數,各國都來爭搶,也不足為奇,但是,你們在這里聚會,有沒有個章程,說到底千年奇人還只是一個人,不是一件東西,你們也總不能把他大卸八塊分了吧?」
晏嬰躬身稱是,但是低下頭的眼中卻閃過一絲厲s ︰如不能為齊國所用,那大卸八塊又如何?
晏嬰道︰「那依老子該當如何?」
老聃道︰「我能有什麼辦法?但是呢,給你們出出主意還是可以的。」
眾人道︰「還請老子賜教。」
老聃用手一指陳放道︰「現在正主就在這里,你們為何不听听他的意見,難道你們就真的以為把他擄到自己國家去,他就能為你們所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