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沒有隨蔡邕回內城蔡府,而是與馬騰一起,回到位于陽西里的雲來客棧,見過姜芸和兩個小家伙,時已響午,馬騰干脆留下華佗,就在小院內樹蔭下,擺上案桌,就著廚娘任清的幾樣家常小菜,二人邊淺酌低飲,邊閑話。
「讓公?」
馬騰听完華佗所述到洛陽後的情形,問道。
「讓公乃是宮中中常侍,姓張諱讓,聖上身邊的紅人。去歲一別,為兄隨李太守所遣上計長史趕赴洛陽,在太醫院落腳,與太醫張寧交好。在他薦舉下,為兄治好讓公寵妾頑疾。隨後聖上召見,讓公知為兄不宜留在太醫院,勸說聖上賜為兄奉詔太醫出身,無需當值,可z y u行醫,只需奉詔即可。」
「哦,奉詔太醫,那豈不是與蔡翁的議郎類似?」
「正是。」華佗撫須微笑道,「當r 蔡翁為為兄詳述時,也曾如此說過。」
馬騰將手中杯酒一飲而盡,半響沒有言語。無需華佗解說,他也知道讓公乃是中常侍張讓的尊稱,封列侯,與中常侍趙忠甚得當今天子劉宏的信賴,是後世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之首。
馬騰只是沒想到,華佗一到洛陽,竟然就無意間與張讓拉近了關系,對馬騰來說,這可是真正的意外之喜。
「來,大哥,再飲一杯。讓公如此曲意維護大哥,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馬騰沉吟之間,念頭轉過無數,回過神來,熱情地為華佗滿上,邊勸酒邊問道。
二人邊飲邊談,直到午後,華佗已有些醉醺醺的。他見馬騰已有落腳處,又不太願搬入蔡邕府上暫住,勸了幾句,也就作罷。
就在兩名婢女收撿杯盞時,馬騰回到房內,斜斜躺在床榻上,一個人陷入沉思。
在馬騰的以酒發財大計中,其中一個重要關節,一直讓他很傷腦筋。
那就是靠山。
還未到洛陽時,從開始有這個想法開始,馬騰就明白想要做生意,沒有靠山可不行。
雖然在後世時,做點不大不小的生意,沒有靠山也大致能行得通,可在如今這個時代,沒有靠山,你的想法越好,產品越暢銷,也就意味著你會死得越快,因為想要染指的權貴會蜂擁而至,頃刻間就會把你吞噬得連骨渣都不剩。
可在洛陽,以馬騰如今的境況,想要找到一個有實力的靠山,可比登天還難。
不過今天與大哥華佗一席話,立時令馬騰的心思活泛起來︰張讓可不就是一尊可堪作為靠山的大神麼?
無需細加打听,馬騰自己就知道,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可是權勢滔天的。而且馬騰還記得,即使發生黃巾之亂,張讓還一直沒有失勢,一直到幾年後靈帝駕崩,十常侍與大將軍何進大火拼,殺了何進,才導致袁紹等人率兵殺進皇宮,張讓等人被袁紹逼著躍入洛水身亡。隨後董卓兵入洛陽,掌控了已經完全腦死亡的大漢朝廷。
因而如能倚張讓這尊大神為靠山,穩固自不必說,最重要的還能借重他的權勢,從當今天子劉宏那里謀取自己需要的權勢。
不過當然,想要擠到張讓面前,獲得他的首肯和器重,可也不是件容易事。圍繞在他身邊的各s 人等,何止可用車載斗量。而且張讓等人聲名極其不佳,投靠過去,自己將來的名聲風評之類可就不會好了。
「吁~」
馬騰斜斜躺在床榻上,思前想後,長長出了一口氣,酒勁涌將上來,讓他覺得一雙眼皮無比沉重。
接下來的十來天,馬騰忙了個不亦樂乎。
四處看宅子,討價還價,然後是添置家俱,最後就是搬入新家了。
華佗也沒閑著,除了為洛陽權貴看病外,還準備在治觴里尋個地方,開間醫館。
搬家之時,馬騰翻檢出卑缺托他交給段的包裹,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麼茬事。自五溪聚啟程以來,他還真把卑缺所托給忘了個一干二淨。
「小李子,今天不去看釀酒坊,去內城,太中大夫段段府,可知怎麼走吧。」
馬騰一早出門,照例見到李倫和李利在門外相候。在諸事辦妥之前,馬騰還只能每天雇佣他們兄弟倆。
「段大人?」
李倫撇撇嘴,臉露不屑之意。
「哦,怎麼啦,段的名聲不佳麼?」
「噓,小馬哥小聲些。咱們這些升斗小民,悄悄說些這事還行,可不能大聲嚷嚷。」李倫坐上車轅,扭過身子,對馬騰叮囑道,「段大人平叛有功,可惜晚節不保,阿附中朝,大興冤獄,這名聲可就不好了。」
「大興冤獄?你說的可是熹平元年的事?」
「嗯!」
李倫點點頭,回過頭去坐正。
雖然李倫並未細說,馬騰其實已從賈詡那里听到過這事。
熹平元年,竇太後駕崩,洛陽朱雀闕的牆上出現一篇標語,指責「曹節、王甫幽殺太後」,導致天下議論紛紛。天子劉宏和曹節、王甫等宦官責成司隸校尉劉猛追捕,隨後以辦事不利將劉猛革職查辦,改拜御史中丞段為司隸校尉。
段雷厲風行,四處抓人,前後共抓捕千余人入獄,多為太學學子。數月後,段又遵曹節、王甫、袁赦密令,處死反對王甫的宦官鄭颯、董騰等人,並以謀反大罪逼死勃海王劉悝及其妃宋氏。
此事過後,段在朝野上下的風評立告崩塌,便再也沒有好起來過。
馬騰腦海中回想著這事,暗自好笑,段有了這等事,得罪了整個太學及其背後的文人系統,這風評能好得起來麼。
順利地進到內城,馬騰看著兩旁高牆大院內剛剛吐出的嬌女敕綠芽,恍若是在後世城中公園旁經過。路上踫到的行人稀少,馬車倒是很多,個個頂蓋華麗,拉車的馬高大健碩,與之比起來,馬騰乘坐的馬車可謂是寒酸至極了。
段曾出任三公之一的太尉,地位尊崇,府邸位于上東門和中東門之間的步廣里,與永和里毗鄰。
馬騰坐在馬車上,自廣陽門入城,沿著大道徑直往東行,在臨近三公府邸處,轉銅駝大街往北。
直通開陽門的銅駝大街不愧是洛陽最為人所知的繁華大道,在這里,馬騰不但找到了洛陽城外市集上的那種熱鬧,還能感受到那處處耀著珠光寶氣的奢華。
「這條大街我們可是年年來過,每年元宵燈會,從銅駝大街一直到太學,嘖嘖嘖,那真是燈火通明如白晝啊。」
馬車行駛在銅駝大街上,李倫絲毫不以馬車太過寒酸為憾事,反而重又回復了平素的活躍,為馬騰描述起每年一度的盛大燈會來。
馬騰一路笑而不說,只听李倫一個人在那里絮絮叨叨,實則心里正在想著段之事。
馬車在段府大門前停穩,左右看去,門前大街冷冷清清的,別說行人了,就是停著的馬車都沒有一輛。大門門樓並不如何巍峨高大,至少與馬騰一路上遠遠看到過的權貴府邸大門不能相提並論。
「咚咚咚!」
馬騰拾級而上,扣住碩大的銅門環,反復敲上三次,門內才響起腳步聲,以及一聲有氣無力的回應︰「來了,來了。」
「吱呀!」
大門旁邊的小門緩緩打開,首先映入馬騰眼簾的,是一頭花白的長發,然後才是一張布滿了皺紋的老臉。
「嗯?」
把門的老者一見馬騰,昏花的老眼一點反應都沒有,令馬騰無比懷疑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白內障,以致根本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小子隴西馬騰,受人之托,有樣東西要交給公。」
馬騰毫不含糊,直接雙手托上卑缺交給他的小布包,恭敬有加地說道。
「咦?」
老者甚感意外,低頭看著布包,雙眉一掀,而後抬頭看向馬騰,昏花的老眼終于有了一絲光亮。
「這是何人所托?」
「這個,並非小子故意要賣關子,而是所托的長輩曾說過,公一見便知。」
「嗯。」
老者浮腫的眼簾重又垂達下來,雙眼重又回復到方才的昏花模樣,點點頭,接過布包,對馬騰說︰「有勞小兄弟稍等片刻,老朽這就去稟報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