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3章 射鹿(三)

劉闖和馬超談的很愉快!

夏侯楙的挑釁,非但沒有令兩人心中生出芥蒂,反而更近了一步。在馬超看來,劉闖雖是宗室,但是和他也差不得太多。兩個人都是庶出,一個自幼流落民間,一個則不得父親寵愛。加上劉闖刻意的迎合,也使得馬超對劉闖更多了幾分好感,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劉闖很清楚,現在還不是拉攏馬超的時候。

但這並不妨礙他和馬超之間的交流,能夠早一步拉近關系,對未來而言,總是一樁好事。

入夜之後,皇城之中燈火通明。

金鑾寶殿上,更是熱鬧喧嘩,伴隨著酒宴開始,文武百官紛紛入席。

只是,劉闖和馬超的身份不同,地位懸殊頗大。故而馬超無法入殿飲酒,只能呆在偏殿之中。說起來,莫說馬超,就算是馬騰也沒有資格和劉闖同席。馬騰而今不過是一個雜號將軍,這次入京拜見天子,得曹操推薦,拜廣武將軍之職,從品級上而言,和劉闖屬于平級。

但劉闖是大漢皇叔,更兼北海相,灌亭侯。

所以在酒宴上,劉闖是坐在第一排,而馬騰只能屈居于第三排。

不過,劉闖卻覺得很不舒服!

因為坐在他周圍的,大都是一干漢室老臣。

劉闖年紀小,坐在一干老臣之中,就顯得非常礙眼。可沒辦法,誰讓他地位高,只能坐在此處。

劉備的位子,在第二排。距離劉闖較遠。

看著劉闖坐在第一排的席位上。他臉色陰晴不定。眼中透著一抹嫉妒之色。

那應該是我的位子!

不知為什麼,劉備心中有一種極為強烈的感覺,劉闖而今所坐的席位,本來應該是屬于他的席位。心中,對劉闖更多了幾分恨意。雖然他也知道,他這恨意有些不太應該,可還是無法消除。事實上,劉備以豫州牧的身份。若得大漢皇叔之名,的確是可以入席第一排。

但由于劉闖的出現,卻使得劉備只獲得宗室身份,卻沒有得到皇叔的頭餃,自然比不得劉闖。

「玄德公,請酒。」

劉備心里一震,臉色頓時恢復正常,浮現起一抹溫和笑容。

他端起青銅觴,扭頭見是陳珪坐在一旁,當下微微一笑。「漢瑜公,請。」

「呵呵。今天晚上,恐怕會有熱鬧。」

「哦?」

劉備一怔,詫異道︰「漢瑜公,何以出此言?」

「今日陛下在毓秀台祭天,我看曹公似乎有些不太高興。

估計今晚,曹公會有所舉動,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請玄德公切莫開口,只管靜觀其變。」

劉備連忙向陳珪道謝,兩人吃了一觴酒,竊竊私語起來。

而丹陛之上,漢帝則心情爽快,連吃數觴,燻燻然已有了一些醉意。

就在這時,曹操突然站起身來,來到丹陛之下,向漢帝提出建議,在正月初十,于許田打圍。

所謂打圍,就是田獵。

漢帝本就有些醉意,對于曹操這突如其來的請求,不免感到措手不及,便開口回到︰「田獵,恐非正道。」

而曹操則大聲道︰「陛下,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冬狩,四時出郊,以顯示勇武于天下。而今,正是四海擾攘之時,為帝王者,更應顯示出勇武氣概,震懾四方,正當借田獵以講武。」

「這個……」

漢帝的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酒意頓時隨之消散,他隱隱感覺到,曹操這所謂的田獵,恐怕並非他所說的那麼簡單。

心里面,一時間感到了些許無助。金鑾寶殿之上,也是鴉雀無聲。漢帝目光在群臣身上掃過,突然間眼楮一亮。他看到劉闖坐在酒席上,渾若無事一般,大口吃酒,大口吃肉,臉上透著輕松之色。若在以前,朕或許會擔心宗室文弱。然則今有飛熊,朕又怎可能畏懼于你?

加之曹操咄咄逼人,讓漢帝也難以拒絕。

于是他假作沉吟之後,便開口道︰「既然司空堅持,那就初十打圍,請司空多費心思。」

++++++++++++++++++++++++++++++++++++++++++++++++++++++++++++++++

也因為曹操這突如其來的建議,使得酒宴氣氛,頓時發生了變化。

人們在猜測著曹操春搜打圍的真實用意,以至于氣氛變得有些沉悶。漢帝的心情,也因此而變得有些低落。這眾多宗室,到頭來能夠依靠的,居然是才投靠過來的劉闖,實在是令人感到頹然。也難怪,在經歷董卓之亂以後,宗室力量早就被削弱,否則又何來諸侯林立?

想到這些,漢帝感到有些索然無味,便下旨散了酒宴。

劉闖只吃了個半飽,見酒宴散去,于是起身告退。

他沒有再去找馬超聊天,也沒有與馬騰寒暄。因為劉闖知道,馬騰父子之間,似乎齷齪頗多。在他看來,馬騰早晚必死,根本不足為慮。他看重的是馬超,更不會摻和他父子間的事情。

「玄德公,十天之後,是你揚名之時。

此次打圍,也是陛下和曹公展現勇力的角逐。若玄德公能夠有所收獲,必能為天子所重視。不過這其中的度,還要好生把握才是……我相信以玄德公之才干,一定能夠掌握得當。」

要在天子面前揚名,又不能太過得罪曹操。

劉備和陳珪父子分手後,心里面嘀咕著,便徑自返回家中。

而劉闖回到住所後,卻久久不能平靜。

在記憶里面,這場打圍似乎只是出現在三國演義和野史當中。三國志里並沒有文字記載。原本以為。許田打圍不過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沒想到竟然真實存在。讓他或多或少感到吃驚。

但,又能如何?

這次打圍,說穿了不過是曹操的一次試探,並非劉闖能夠阻止。

既然無法阻止,那索性就甩開膀子干……他也想趁此機會試探一下曹操的底線,看他能夠容忍到怎樣的地步。

許田打圍的消息,在第二天便傳遍許都。

曹軍將領,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正月初三,諸葛亮太史享在蕭凌和三百飛熊騎的護衛下,平安抵達許都。

劉闖命夏侯蘭把他們接來北許里的住所,並讓杜畿提前做好了安排,所以飛熊騎衛士在抵達之後,便順利住進了劉府。

「孔明,家中情況可還好?」

諸葛亮和太史享,便住在了第四進的院子里。

一同入住的,還有一百名飛熊騎鐵甲衛士……蕭凌和夏侯蘭,與杜畿一起住在第三進庭院。形成了一個極為有層次的防御體系。

劉闖帶著諸葛亮來到書房,便急不可待的詢問北海國的情況。

兩年不見。諸葛亮看上去成熟和穩重了許多,听聞劉闖詢問,他連忙回答道︰「孟彥哥哥不必擔心,家中情況一切都好。雖然最初有些動蕩,但有大野叔父坐鎮,又有步先生他們輔佐,很快就穩定下來。大野叔父還趁此機會,斬殺了一些不軌之徒,所以家中一切都正常。

我離家時,于禁已經撤離瑯琊國,由臧霸接掌。

呂虔也停止了攻擊,退守臨樂山一線……依照孟彥哥哥的吩咐,長文先生和季弼先生已經離開北海國,出使冀州。但我估計,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好消息傳來,听說袁紹而今屯兵幽州,正在和公孫瓚決戰,所以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有答復。不過,感覺齊郡那位大公子,對北海和東萊頗有興趣。季弼先生和辛評辛仲治已聯絡上,相信辛先生一定會予以援助……」

諸葛亮簡單扼要,把而今北海國的局勢陳述一遍,也讓劉闖放下心來。

「對了,溫侯的情況怎樣?」

諸葛亮搔搔頭,輕聲道︰「華佗先生已經為溫侯祛除余毒,但是他腿腳和手臂的傷,恐怕難以痊愈。我離開北海的時候,鈴鐺姐姐已派人將溫侯接到了高密,看他樣子,似乎有些頹廢。

陳宮先生目前在膠東,負責出海事宜。

而張遼將軍和曹性將軍則接替史渙將軍,駐守于東武縣,警戒臧霸兵馬。

公劉將軍和子義將軍的兵馬,都已經開始收縮,準備向東萊郡撤離……至于書院那邊,鄭師也已經準備妥當。只待袁紹那邊點頭,孟彥哥哥從許都月兌身,就可以大規模向遼東撤離。」

听諸葛亮說完,劉闖不禁長出一口氣。

「孔明,這次你不該來啊。」

「為什麼?」

「許都的情況,如今非常復雜,你來這邊,可是非常危險。

不過,既然你已經來了,就留下吧。說實話,我現在也確實是無人可用,衡若做事雖然心細,但終究不是智謀之士。你跟隨鄭師已多年,正好趁此機會,展示一下你這些年來所學。」

諸葛亮頓時雀躍起來。

在他看來,能夠幫到劉闖,才最為重要。

本來他有些擔心,劉闖會讓他回去,但現在看來,劉闖對他的重視,比之當年絲毫不減。

兩人在書房里閑聊,劉闖便把初十許田打圍的事情,告訴了諸葛亮。

「哥哥猜的不錯,這次打圍,的確是曹操的試探。

我這兩年來跟隨鄭師,卻一直留意曹操,並且從文舉先生等人口中,了解了很多關于曹操的事情。如今曹操拿下徐州,坐擁三州之地,奉天子以令諸侯,威名日盛,未嘗沒有王霸之念。只是朝廷里,尚有不少股肱之臣,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故而想借此機會,以觀動靜。」

諸葛亮的猜測,和劉闖想的差不太多,也讓劉闖非常高興。

算起來,諸葛亮今年,已十八歲了!

若以虛歲計算。他已經弱冠成人。可以獨擋一面。

跟隨鄭玄這兩年。似乎並沒有變成書呆子。他的眼界,他的見識,在經過這兩年的學習之後,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隱隱有幾分日後‘智幾于妖’的風采,對曹操的心里掌握不錯。

「那孔明以為,我當如何做?」

諸葛亮笑道︰「孟彥哥哥心中已經有了月復案,又何必問我?」

「哦?」

「曹操想要試探。哥哥何嘗不想趁此機會,試探曹操?

所以以亮之見,曹操即便是有王霸之念,袁紹不除,哥哥便不會有危險……孟彥哥哥乃大漢皇叔,得天子所重之股肱之臣。既然如此,哥哥又何必考慮太多,只管為天子奔走即可,曹操也奈何不得哥哥。許田打圍,固然是曹操在試探他人。又何嘗不是哥哥獲取聲望的機會?」

這個小子,竟然真的猜到了我的心思!

劉闖嘴角微微一翹。勾勒出一抹淡淡笑意,伸出大手,狠狠揉了揉諸葛亮的腦袋。

「孔明前來,我的確是可以松一口氣。

既然如此,咱們如何月兌身,就交給你來謀劃。」

「孟彥哥哥,其實在來許都的路上,亮一直也在考慮這件事情。

哥哥身在許都,身邊盡是耳目,難以施展拳腳。所以亮以為,哥哥要想月兌身,第一步便是要設法離開許都。只要能離開許都,便不會再有太多襟肘,到時候如何月兌身,也就更加容易。

還有,我剛才進城的時候,听衡若說,哥哥曾遭遇一場刺殺?」

劉闖點點頭,苦笑道︰「最初時,我還以為是曹操,亦或者劉備之流指使。

但後來我卻發現,這件事和曹操劉備恐怕沒有任何關系……對方的刺殺,並沒有給我帶來傷害,相反還給我提供了一層保護。可到現在為止,我也猜不出是何人所為,正感到困惑。」

「連哥哥也不知道,是何人暗中相助?」

諸葛亮眼楮一亮,沉吟片刻後道︰「若真如哥哥所言,這件事倒好辦了。

哥哥也不必去費心猜想是什麼人在暗中相助,相信對方也一直在關注哥哥,等待哥哥做出行動。所以我估計,在哥哥沒有離開許都之前,對方絕不會出面和哥哥主動聯絡。但是只要哥哥你離開許都,他一定會設法與哥哥聯系,到時候是什麼人在幫助哥哥,也就一目了然。」

是啊,諸葛亮所言不差!

劉闖而今身在許都,周圍到處都是曹操的耳目,就算有人要幫助他,恐怕也會心存顧慮……

嗯,孔明說的不錯!

對方一直沒有和他取得聯系,並不是說不想聯系劉闖,而是擔心露出馬腳。

其實,這恐怕也是一次考校。

如果劉闖連從許都月兌身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對方絕不可能在幫助劉闖。可如果劉闖能夠從許都月兌身,也就算是完成了對方的考題。到那時候,不必劉闖費心,他一定會找上門來。

劉闖看著諸葛亮,突然間長出一口氣,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感。

果然是身在局中不自知,而諸葛亮,更不愧是諸葛亮,能夠從那些許蛛絲馬跡,便推斷出來了答案。

看起來,諸葛亮的到來,的確是及時雨。

他才智過人,而且年紀也不大,不會惹人注意,的確是目前態勢下,最佳的謀士人選。

「孔明,從今天起,你就跟隨我身邊。」

劉闖沉吟片刻,便做出了決定,「還有,府中管事杜畿,我頗為看重。

給你一個任務,幫我收服此人……我希望我離開許都的時候,他能夠隨我一同離開,你可能做到?」

諸葛亮聞听,頓時精神一振。

他喜歡這種被重視的感覺,更享受劉闖給予他信任的歡快。

「孟彥哥哥放心,我一定會讓那杜畿歸附哥哥。」

+++++++++++++++++++++++++++++++++++++++++++++++++++++++++++++++++++

諸葛亮一行人的到來,使得劉闖月兌身變得更加麻煩。

人多,目標也大,想要離開,必然會更加困難。但必須要承認,諸葛亮的到來,也使得劉闖感到輕松不少。兩者相比較之下,劉闖更喜歡這種輕松的感覺,至少不必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曹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不過在弄清楚諸葛亮等人的身份之後,他也松了口氣,沒有放在心上。

一個十八歲的小娃子,又能有什麼大用處?想必是劉闖家人擔心,所以才派諸葛亮前來許都。

所以,他根本沒有去關注諸葛亮,甚至對劉闖的戒備,也放松不少。

劉闖自然樂得曹操小看諸葛亮,要知道,他越是小覷諸葛亮,那麼諸葛亮的作用,也就更大。

許田打圍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

而劉闖的生活,卻變得越來越逍遙……

諸葛亮來到許都之後,劉闖也就不必事事費心。他甚至把所有的事務就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自己則全力準備,即將到來的許田打圍。正如諸葛亮所言,他需要在許田打圍之中,獲取更多的好處。既然他現在已經披上了漢室的光環,那麼索性,就把這光環發揮到極致才好。

「伯侯,我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請皇叔吩咐。」

「司空命人將家父墳塋從洛陽遷回長社。

按道理說,我應該前去迎接。然則自古忠孝難以兩全,我現在一時也月兌不得身,只好拜托你辛苦一趟,代我前去長社迎接家父棺槨。此外,我還要在長社為我母親重建墳塋,和家父合葬。這是大事,就拜托你走一遭長社,代我把這些事情安排妥當,不知你可願意前去?」

這是人之常情,杜畿並沒有太多疑問,于是立刻答應下來。

見杜畿同意,劉闖也非常高興。

不過他前腳送走杜畿後,後腳就喚來了夏侯蘭,「衡若,這次你和杜畿同去潁川,還有一樁要事托付。」

「請公子吩咐!」

劉闖沉吟一下,輕聲道︰「我要你到潁川之後,幫我打听一個人……」(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