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初顯崢嶸.揮軍東進圍困京師 第二百八十一章 胡宗憲

第二百八十一章胡宗憲

杭州,按察使司。

「譚大人,這臬司衙門里也有你的位子。你放人我不反對,我只想問你,是誰叫你放的。」浙江按察使莫勇雙手按在桌上,冷哼一聲。

「臬司衙門抓人自然是常責,可抓了人也得判個是非,下官已經查驗過了,那幾位確實都是受災的百姓,放了也是常理。」譚綸似乎早就料到莫勇會來找自己問話,「這還要有人來教下官嗎?」

「哼。」莫勇被譚綸頂了下,頓時有些語塞。

「下官倒想問問莫大人,一是臬司衙門抓人,為何要知府大人下令?二是布政使衙門為何把災民的糧給斷了。」譚綸見莫勇不說話,自個倒開起口來。

莫勇表情一僵,隨後冷哼道︰「那是布政司衙門的事兒,不歸我們管。」

「好,那下官就先告退了。」說著譚綸就要往外走,莫勇忙叫住他問道︰「你去哪?」

譚綸一副理所應當的神情道︰「下官去找徐藩台,問問他為何把賑災的糧食給斷了阿。」

莫勇氣的一甩收,嚷嚷道︰「去去去!去問吧!」

————————————

杭州,直浙總督行轅。

行轅門口兩尊玄武岩刻成的石獅,張著血盆大口,瞪著門前來來往往的行人。十幾匹快馬踏著密集的馬蹄,像一陣風一般卷到了行轅門邊,直浙總督兼浙江巡撫胡宗憲巡視寧波回來。

「欽差已經到杭州了?」胡宗憲從馬上躍下,就手把手中的馬鞭丟給一邊的親兵。

「已經到了兩天了。」譚綸拱手立在一旁說道。

「嗯。」胡宗憲應了一聲,抬腳就要往門里邊走。

「部堂。」譚綸也跟著向前邁了一步,擋住胡宗憲道。

「有事?」胡宗憲抬頭看了譚綸一眼,見譚綸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進來說吧。」胡宗憲一邊往里面走一邊繼續說道。

「胡部堂。」譚綸跟著胡宗憲進到公房里頭。

「哎。」胡宗憲抬手又止住了譚綸,對一邊正在沏茶的雜役說道,「把茶放下就出去吧。」

雜役應了聲以後,放下托盤里的茶水,退了出去,順手掩上了門。

「下面的縣,斷糧已經有兩日了吧。」不等譚綸開口,胡宗憲倒先說起了話。

「部堂知道?」譚綸有些驚愕。

「你去一趟欽差行轅,去把那個楊欽差給我請過來。」胡宗憲揉了揉滿是血絲的眼楮。

「是。」譚綸應了一下,又立刻問道,「那徐大人他們那里,是不是要避著些?」

「不用,他要怎麼想,也隨他去吧。」胡宗憲擺了擺手,看上去非常的疲憊。

譚綸正要告退,好去欽差行轅,這個時候有衛兵在門口道︰「部堂,欽差大人求見。」

「哦?」胡宗憲抬起頭,笑道︰「不請自來了。」

————————————

「楊大人賑災浙江,為皇上分憂,本該由在下去見,奈何倭寇作亂,卻是實在分不開身,竟要欽差過來見我。」胡宗憲站在堂前,對著楊休拱手笑道,心里也是微微一驚,沒想到這位欽差這麼年輕。更加難得的是,楊休雖然穿著一身儒裝,但身上那股子英氣卻掩蓋不掉,讓胡宗憲眼中一亮。

「胡部堂為國盡勞,在下早有耳聞,欽佩尚且不及。」楊休深深的回了一禮,他這可不是客套,而是真心誠意的,在楊休心中,胡宗憲是一個真正的好官,真正的英雄。

「剿滅汪直,徐海兩名倭酋之後,這海面上算是清淨了些。」胡宗憲伸手請楊休坐下,讓雜役奉上茶來,「不過剩下的倭寇卻也化整為零,反而更難追剿了。」

胡宗憲長嘆一口氣,繼續說道︰「近來又有吳平等匪首在海上盤踞,聚集散匪,大有繼汪直、徐海而立之勢。」

「吳平?」楊休知道,其實所謂倭寇到不全都是日本人,倭寇雖然多是倭國浪人,但他們畢竟是異藩蠻夷,又不熟悉沿海地形,所以他們領事的卻大多是犯過事的漢人,逃去了海上。

「楊大人可有興趣听老夫談談這倭寇之亂?」胡宗憲眼里射出兩點精光,隨手拿起一份案卷來。

「這……」楊休不明白胡宗憲為什麼不和自己談賑災的事情,卻一直往倭寇的事情上面扯。

「听听也是無妨。」胡宗憲微微一笑,翻開剛才拿在手里的卷宗,不等楊休再開口,先念了起來。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六千余人流劫溫州,殺百姓兩千七百余人,毀屋六百間。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初一始,倭寇出動戰船數百艘,轉掠江北,復流竄嘉興,殺百姓四千四百余人,毀屋千間。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初四,新倭自浙江溫州、台州二府竄入,皆登岸焚掠而去。六月十九日,新倭攻陷奉化縣,擒知縣葉宗文,劫庫獄,殺百姓二千余人,焚毀官民廨舍四百余間…………

嘉靖三十九年間,沿海倭寇共在浙江犯事二十余起,殺害軍民近兩萬,毀壞屋舍六千余間,被劫糧食、財物無數。」胡宗憲也不去看楊休,自個照著案卷上緩緩讀來。

海不揚波!楊休的雙眼直直的盯著胡宗憲背後高懸著的匾牌,也不禁握緊了手里的拳頭。

「都說天下錢糧,半出東南。」胡宗憲略顯清瘦的臉上浮現出一層異色,轉過臉來對著坐在一邊的譚綸說道;「譚大人自嘉靖二十七年始,便是台州的知府,浙江的事情應該比我更清楚。」

「不錯。」譚綸欠了欠身,接過話來,「只說台州那地方上,有民六十七萬,耕田三十萬零四千畝,每年所產的稻谷,再繳了三分的賦稅,最後攤到每人的頭上,每天也只有十一兩,還得每日勞作不息。若是遇見水災,倭患,就連這十一兩也沒。」

十一兩,每年的口糧也只有二百五十斤,即使按照京城的糧價核算,也只折合現銀七兩不到。這便是浙江一個普通百姓一年的消耗,楊休的心里像被針扎了一樣的疼。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