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亂世馬賊.東躲西竄大鬧邊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欽差(上)

京師、裕王府。

四月的京師,以是春暖花開,王府中的柳樹都發出了新芽,綠油油一片,幾顆桃樹點綴其中,一陣微風拂過,讓人心曠神怡。

王府正廳的大門洞開,裕王、張居正、高拱等人正坐與其中,可廳內卻非常寂靜,只能听到外面偶爾的鳥鳴。

良久。

「沒想到,子逸(陳以勤單字逸)竟是著了馮保的道,唉……」裕王面色惋惜,看著院中春色,卻毫無雅興。

張居正凝神思緒片刻,說道︰「王爺,以屬下看這事沒有那麼簡單。」

「哦?」裕王看著張居正,有些不解的問道︰「司禮監趁著這個機會,不就是想要撈些好處?這其中還有什麼?」

張居正站起身,撫著閣下的長須,凝重道︰「王爺,您不覺得朝廷這一陣很安靜麼?」

裕王尋思片刻,點點頭,覺得這一陣朝廷上確實很安靜,其他高拱幾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這就是了,王爺您想、這次我們從皇上那要來這改革的機會,嚴家父子可是什麼好處都沒撈到,換做以往他們早就該有所行動了,可這次呢?這麼多天過去了,他們毫無動作,安靜的有些可怕。」

高拱蹭的一下站起身,滿臉急色的道︰「不好!我們著了他們的道了!」

「叔大(張居正表字)、子逸的折子可遞上去了?」

張居正滿臉的悔色,嘆息道︰「已經遞上去了。」

「唉、」高拱重重的嘆了口氣,氣憤的又坐了回去。

裕王不知道他們兩人想到了什麼,依然是滿臉的不解,難道把陳以勤送來、講述大同近況的折子送上去,會出什麼事不成?

————————————

紫禁城、西苑。

「皇上、只是幾百個刁民而已,他陳以勤這是在向皇上您訴苦呢。」陳洪見嘉靖帝自從看了那份大同遞來的折子,就一直悶悶不樂的,在一旁想要勸勸他。

嘉靖帝听他這話,眉頭皺的更深了,轉過身閉起眼楮不想看他,幾乎是閉著嘴,用鼻音哼道︰「掃你的地,別多話。」

陳洪听了一哆嗦,連忙閉了嘴。他常見呂芳和黃錦二人,總是能說出好听的話,讓嘉靖帝開心,所以他一直也想找個機會,說些知心話。

可他陳洪天生不通政治,而且還不會揣摩嘉靖的心思,他能在司禮監當上秉筆太監、留在嘉靖身邊,可真是個奇跡。

「黃錦呢?」過了半響,嘉靖帝可能是越想心里越氣,回過頭問道。

「來了來了、主子,奴婢在這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巧,嘉靖剛問完話,還沒等陳洪回答,就見胖乎乎的黃錦一路墊著腳尖跑了進來。

「主子,奴婢剛去了御膳房,開春的天最容易上火,奴婢讓那幫小崽子們給主子準備些清涼的東西。」

嘉靖見到黃錦,臉上頓時浮現一抹笑意,尤其是听黃錦說跑到御膳房,特意準備了些清涼去火的食物,心里更是高興,剛才那點陰雲瞬間就散了。

「恩,讓你宣嚴閣老父子倆,宣了沒有?」

黃錦取來了冰塊,遞到嘉靖面前,笑眯眯的道︰「來了、就在外面候著呢。」

嘉靖也不嫌涼,就那麼直接將雙手按在了冰塊上,隨後擦了擦臉,頓時顯得更加精神起來。

「讓他們進來吧。」

「哎。」黃錦應了聲,一路小跑著又出去了。

一旁的陳洪低著頭,臉色陰沉的看著這一幕,心里面有著羨慕、嫉妒、還有恨!他和黃錦同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為什麼嘉靖處處看著黃錦順眼?而看自己不順眼?

不多時、黃錦領著嚴嵩、嚴世蕃二人走了進來,嚴嵩和嚴世蕃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靖帝今兒個難得沒有坐在蓮台上,站起身在大殿中走動起來,一揮手道︰「行了,起來吧。」

嚴世蕃扶著腿腳不便的老爹,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一旁的黃錦早就拿了錦墩過來讓嚴閣老坐下。這種殊榮,在整個朝廷中,唯有一人獨享,那就是嚴嵩!嘉靖特許嚴嵩在自己面前,有坐著回話的權利,滿朝文武沒有不羨慕的。

「嚴閣老已經知道了吧?」嘉靖眯著眼,一副意味深長的神情看著嚴嵩。

嚴嵩當然知道嘉靖問的是什麼事,作為內閣首輔,嚴嵩管理著大明朝整個江山,所有地方上遞來的折子,都要先到他那走一遍,最後才能到皇上手里。

「皇上是說大同之事?」嚴嵩唔儂著嗓音,問道。

嘉靖沒有說話,只是點點頭。

「臣已經在內閣看過那折子了,陳以勤為裕王講師,多不參政、馮保在宮里侍候皇上,對外面事物了解的少,出些叉子也是難免。」

嘉靖點點頭,再次問道︰「那依閣老之見,如何解決?」

嚴嵩這次沒有答話,而是低頭做沉思狀,半天無語。

「皇上,臣有主意。」嚴世蕃見自己老爹不說話,就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嘉靖瞧瞧低著頭的嚴嵩,在看看臉色堅毅的嚴世蕃,眯著眼楮問道︰「東樓有什麼主意,可以讓大同的百姓安居、又可以快些將改革施行下去?」

嚴世蕃嘴角含笑,自信滿滿的回道︰「皇上,百姓不願施行朝廷政策,錯在為官者。道德經有雲、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月復,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以、大同的官場根本沒有歸屬好大同百姓,才以釀成大禍,臣懇請皇上派欽差前往,全權處理此事。」

嚴世蕃不愧為嚴世蕃,區區幾句話就讓嘉靖帝連連點頭,其中最能體現他智慧的,就是那句道德經有雲。

嘉靖帝修道、眾人皆知,在嘉靖帝面前說論語、說左傳、說春秋、就算說出花來,也沒有這一句道德經有雲來的強。嚴家父子之所以能把持朝政多年,原因就在于此,他們太了解嘉靖帝的喜好了。

「那東樓以為,派和人去好?」嘉靖帝抖了抖玄黑色的道袍,凝聲問道。

「臣以為,派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去最為合適。」嚴世蕃絲毫沒有顧忌,直接說出了自己認為合適的人選。

「恩、鄢懋卿,認過大理寺、都察院,前些年也到江南賑過災。對刑法、以及和地方上官員打交到的方式都很有經驗,到是個不錯人選。」嘉靖沉思著,將鄢懋卿近幾年的任職都說了一遍,覺得到是個好人選。

嚴世蕃忍住心中喜色,他的目的,就是要派自己的人,到大同去插一腳。所以才會讓林瑞生,故意將大同的水攪渾,強征工匠、毀地踏苗,都是林瑞生吩咐下去的。

「好!」嘉靖帝猛然回身,說了句好,正瞧見嚴世蕃眼中露出那深邃的神情,臉色瞬間一沉,剛要說出派鄢懋卿去大同的話也咽了回去。

正得意的嚴世蕃被嘉靖這麼一聲好叫回神兒來,瞧見嘉靖面色有些不對,忙整理了下神情,心里有些忐忑。

一直閉目養神、思考著問題的嚴嵩將這一切看在眼里,顫抖著站起身,用緩慢的語氣、很何適宜的說道︰「回皇上話,大同之事歸根結底,是由馮保所起。馮保對朝廷之心、對皇上之心,可謂大忠,但卻能力不足。所以老臣以為,這欽差一事,應由宮里派人前去,懋卿輔之。」

——————————

上午小壬整理了下大綱、檢查了下接下來劇情的發展,所以碼字沒來得及,忘各位大大海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