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5章 國仇家恨

老僕敖嘎止住哭聲,將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原來,月前車臣部汗庭便來來了一只日本武裝,他們自稱滿鐵守備隊,是來幫助北洋政府平叛的,此時的車臣部汗王乃是第十九代老僕阿克旺那林,是一位已經在位二十余年的落汗,對于各方的斗爭早已經司空見慣,于是他既沒有表示出反對,也不出言支持,只是好酒好肉的招呼,期待他們吃飽喝足走人了事。

不過老汗王阿克旺那林錯估了這些日本人的意圖,他們出兵外蒙絕不是為了什麼支持北洋政府,換句話說北洋政府如果平叛成功對他們日本人有半分錢好處麼,而這些日本人早就對外蒙垂涎三尺,自從海參崴的擴張失敗後,日本陸軍部便千方百計試圖從其他方向打入俄國的勢力範圍,以圖在俄國內亂中分得一杯羹,取得優勢後,再對盤踞在海參崴的支那將軍給予致命一擊。

這些信息,閉塞的老汗阿克旺那林絲毫不知,仍舊一廂情願的相信日本人目標乃是庫倫,殊不知這些外來者乃是自己的堂兄扎薩克親王朋楚克勾結而來,所以一住便是月余時間,數千人馬的吃喝消費逐漸開始讓阿克旺那林頭疼,于是派心月復台吉去婉言送客,誰知那日本領兵的軍官一言不和竟然一刀劈殺了那位台吉。

老汗阿克旺那林聞听此事忍無可忍,立即派出汗庭衛隊驅逐日本人,但是落後的蒙古人如何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人的對手,很快便被打的大敗,老汗不甘心于是下令征召所有在籍男丁準備將無禮的入侵者趕出草原,但是禍起蕭牆,扎薩克親王朋楚克在召集令當晚突起發難,將老汗王綁了獻與日本人。

日本人威逼阿克旺那林投降將整個車臣汗部**于外扎薩克蒙古,老汗王自然是不依,抵死不從,最後日本人惱羞成怒將這位汗王亂槍打死,轉而扶植朋楚克繼承汗位。

其實,扶植朋楚克繼車臣汗位是下策,最好的結果是老汗阿克旺那林宣布投降歸順,他畢竟做了二十多年的汗位,在車臣部中的威望不是一個朋楚克能夠比的了的,並且這樣做最大的隱患就是可能導致車臣汗部的分裂,事實上,在日本人宣布朋楚克繼位當天,車臣汗部二十三旗,便有半數都起兵宣布反對他,在沒有反對的十幾個旗中,也只有七個旗的台吉明確表示了對他的支持,其余幾個旗的台吉更是持觀望態度。

但不管怎麼說,朋楚克成功控制了車臣汗部汗庭,並且又有一整個日本旅團的支持,他的反對者也不敢對汗庭發動直接進攻,騎兵們只能在外圍游弋,但是日本旅團突然發兵平定了三個反對聲最激烈的旗,並將這三個旗的台吉以最殘忍的方式處死,將他們的頭顱掛在各自本旗部落外的高桿上示眾,這一手果真震懾住了那些仍舊持反對之聲的台吉。

為了各自的安全不得不偃旗息鼓,表示接受朋楚克的統治,但是仍舊在私下里陽奉陰違,事件發生的突然,那日安全逃出的只有阿克旺那林的老僕敖嘎一人,他在車臣部各旗輾轉了數日之後,發覺想依靠這些自保尚且為難的人為老汗報仇無異于痴人說夢,所以只好不辭而別,北上去尋找老汗在外游學才僥幸免于遇難的小兒子多爾濟。

到此時,多爾濟也再沒有隱瞞身份的必要,將身份和盤托出。

「吳將軍,多爾濟的父汗正是車臣部汗王阿克旺那林,只沒想到我那堂叔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如若此仇不報,我便妄為一世之人。」

這番話多爾濟說的咬牙切齒,此時此刻的他已經徹底被憤怒所包圍。

「小主人切不可被憤怒沖昏了頭,老汗可就只剩下你這一只血脈,不可較一時的成敗,那些東方來的矮子不可能永遠留在草原上,朋楚克不得各旗支持,如果沒有那些東方矮子撐腰,您便可以召集舊部重振老汗聲威了。」

老僕敖嘎倒是清醒的很,對形勢還有著靠譜的認識,吳孝良不禁對這位忠實的老僕刮目相看,這位老僕說的乍一听雖然有道理但是以目前形勢來看,如果不借助外力,單單以多爾濟這個蒙古部族王子是很難立足的,更別提打敗在草原上經營多年的朋楚克,雖然他無論是聲望能力上都差阿克旺那林很多,但是對付這個毫無根基的佷子還是綽綽有余的,會比捏死一只臭蟲難不了多少。

吳孝良心念電轉著,看來這趟渾水綏東軍是要蹚一蹚了,如果這只是他蒙古不足內部叛亂,他大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到最後不管是誰贏了,最終都要听命于中央政府,但是日本人攙和進來就不一樣了,這事也就由不得綏東軍不管。

多爾濟擦干眼淚竟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冷靜了下來,不再喊打喊殺,而是噗通一聲跪在吳孝良面前。

「求吳將軍出兵為多爾濟報仇,多爾濟願為將軍左右驅策。」

吳孝良忙伸出雙手用力將多爾濟扶起.

「多爾濟,現在國仇家恨已經將我們扭在了一起,日本人我綏東軍是絕對不會坐視他在中國領土上橫行霸道,胡作非為的。」

已經恢復冷靜的多爾濟聞听此話轉憂為喜,沒想到吳將軍就這樣答應了他的請求,隨即轉念一想,也就明白,自從給其做向導以來,所有問題只要涉及日本人他便強硬到底,從來都不會妥協讓步,看來這位吳將軍也不是沒有弱點的人,日本人就是他的死穴,看來父汗大仇有望大仇得報,此前,他只是一個簡單的部落首領之子,對一切都是副與世無爭的態度,但是人生的劇變會瞬間改變一個人,多爾濟便屬此列,這一刻起他已經徹底與從前那個他割裂。

綏東軍原地休整一夜,于第二天清晨開拔,向車臣部汗庭進發,從個地圖上看,此時他們已經位于俄國境內,必須先涉過斡難河再翻越肯特山才會重新進入蒙古草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