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如果呂布沒有昏迷,陳宮未必敢同意劉闖的決定。

可現在,呂布昏迷不醒,劉闖的決定,也就不再存有任何阻礙。至少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如果真的讓呂布佔居了廣陵,且不說曹操,恐怕孫策會第一個不願意。

就算呂布重傷,那也是一頭猛虎。

誰願意自己身邊匍匐一頭猛虎?哪怕孫策號江東小霸王,也會感到莫名的壓力。

「皇叔既然已有決斷,那麼就依皇叔之策。」

劉闖和陳宮又商議了一下撤退的路線和方式,陳宮告辭離去。

看著陳宮的背影,劉闖忍不住長出一口。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陳宮對他已不存在任何問題……

想想也是,劉闖這次前來徐州,已展現出許多不同尋常的特質。他最先覺察到侯成等人的異動,而後在凌縣抗擊陳登。蒲姑陂一戰,他更不顧生死搶救張遼,已收服了許多人的心。

曹性何等狂傲之人,卻在沒有呂布命令的情況下,听從劉闖安排,率部渡河,駐守淮陰。

高順郝昭,則听命于劉闖,在淮浦坐鎮。

今天劉闖又救下張遼,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算是收服了張遼。

呂布麾下八健將如今已八去其六,剩下兩人,張遼和曹性似乎已歸心劉闖。再加上高順,呂布就算現在蘇醒了,恐怕也不會有人再听命于他。因為擺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陳宮……

呵呵!

++++++++++++++++++++++++++++++++++++++++++++++++++++++++++

傍晚時。劉闖喚醒張遼。開始撤兵。

事實上在天黑前。劉闖已經讓夏侯蘭護著呂布和陳宮先行撤退。

他親率飛熊騎壓陣,與張遼許褚二人一同撤離僮國,在第二日寅時到來前,抵達睢陵渡口。

黃珍早已準備好了船只,恭候劉闖到來。

「丈人他們,已渡河了嗎?」

劉闖站在渡口上,與許褚先行渡過淮水,命張遼斷後。

對于這樣一個安排。張遼似乎非常高興……劉闖讓他斷後,已說明了劉闖對他的信任。這也讓張遼頗為感激,更下定決心,要好好做事。

許褚善戰,卻非持重之人。

相比之下,劉闖在這個時候,更相信張遼一些。

「回稟公子,溫侯已經被送往淮陰……我讓夏侯蘭蕭凌二人沿途護送,絕不會出任何差池。」

「很好!」

劉闖點點頭,表示黃珍的安排非常妥當。

這時候。陳宮走上來,低聲道︰「皇叔。據探馬回報,曹操前鋒軍,已抵達僮國。」

此時的陳宮,神情自若。

他已經擔負起劉闖謀士的身份,主動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來得好快!」

劉闖忍不住感嘆。

若不是他堅持要連夜撤軍,恐怕少不得又要和曹軍一戰。

「可知前鋒軍主將何人?」

「是陷陣都尉樂進,與裨將軍徐晃。」

劉闖聞听,眼楮不由得一合,旋即又搖搖頭,嘆了一口氣。

陳宮詫異道︰「皇叔何以嘆息?」

劉闖道︰「我本來還想在睢陵給曹操一個教訓,可現在曹操派樂進和徐晃前來,恐怕難以得逞。」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

其人容貌短小,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後曹操起事,樂進返回本郡募兵,得千余人,拜陷陣都尉。興平元年,樂進在濮陽迎擊呂布;興平二年,又在雍丘痛擊張超。如今封廣昌亭侯,是曹操帳下大將,甚得曹操信賴。

說起來,樂進和呂布打過交道,所以陳宮對他並不陌生。

史書記載︰樂進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這,可是未來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一。

不過對于徐晃,陳宮就不是特別了解。

徐晃原本是楊奉部曲,在曹操迎奉天子之後,才投奔了曹操。

從曹操之後,徐晃的功績並不明顯,所以聲望也不甚高。陳宮對徐晃不了解,也是常理之中。

但,身為穿越眾的劉闖,又怎可能不知道徐晃?

同樣是未來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在後世同樣評價甚高。

曹操更稱贊徐晃︰徐將軍有周亞夫之風!

如果只是一個樂進,劉闖還可能會下決心教訓一番。而今再加上一個徐晃,劉闖就有些頭疼。一個剛烈勇猛,一個謹慎小心。一個計略周全,一個治軍嚴謹。這兩個人聯起手來,劉闖可真沒有必勝的把握。蒲姑陂他敢沖陣闖營,那是因為宋憲根本不足以讓劉闖去擔心。

但是樂進徐晃……

想想,還是算了吧!

曹軍兵力佔居絕對上風,再加上樂進徐晃二人的能力,劉闖一點把握都沒有。

「可知道此二人,何時能夠抵達?」

「據探馬告之,二人佔居僮國後,並未立刻追擊,而是屯兵守備。」

劉闖听了,不禁搖頭苦笑。

「若前夜蒲姑陂是此二人坐鎮,恐怕咱們都難逃月兌。

公台,立刻通知文遠,命他加快渡河速度。天亮前無比全軍渡河,不過在渡河之前,沿河兩岸百里內,所有的船只都要給我搜集起來,一並焚毀。雖然未必能夠擋住曹操,卻可以拖延曹軍步伐。

對了,讓文遠在這里屯駐三天,三日之後與淮陰匯合。」

曹操要渡河,絕不是什麼難事。

劉闖要張遼屯駐三日。也並非想要張遼教訓曹軍。只是要他虛張聲勢。拖延時間。

陳宮立刻就明白了劉闖的意圖,連忙躬身應命,匆匆離去。

「公子,就這麼撤走嗎?」

許褚走上前,低聲問道。

劉闖一把摟住許褚的肩膀,「老虎哥,來日方長。

如今咱們和曹操相比,還是太過于弱小。實不宜和他硬拼。等咱們強橫起來,總有一天可以和曹操對抗。」

許褚雖有些不太甘心,但听了劉闖這番話,還是嗯了一聲,表示贊同。

天亮之後,張遼和陳宮渡河完畢。

劉闖又吩咐張遼一番,並讓黃珍留下來協助張遼,同時還留下來兩千軍馬,共張遼指揮。

「文遠,切記不可與曹操硬拼。

咱們現在沒有那麼強橫的力量。和曹操硬拼,絕非上策。

我要你留在這邊。是為了拖延曹操兵馬。三天,記住三天之後,務必要前往淮陰,不得有誤。」

「遼,遵命!」

劉闖對張遼很放心。

他相信張遼的能力,也相信張遼能夠分得清楚輕重。

呂布帳下,劉闖看重高順陳宮,但要說最為看重的,還是張遼……

把一切安排妥當後,劉闖率飛熊衛便離開睢陵渡口,直奔淮陰而去。

當晚,一行兵馬抵達淮陰,曹性率眾出城相迎。

見到劉闖之後,曹性一揖到地,「皇叔高義,曹性感激不盡。

若皇叔有所差遣,曹性定會相從。」

這幾乎就等于是歸附的態度,讓劉闖感到非常疑惑。

他連忙把曹性攙扶起來,詢問之下才知道,這是嚴夫人的吩咐。

當嚴夫人得知呂布重傷昏迷之後,便立刻傳令曹性,所部兵馬听從劉闖調遣,不得有任何違背。

到底是丈母娘疼女婿,嚴夫人擔心呂布帳下那些驕兵悍將會不停管束,干脆讓劉闖全權指揮。

劉闖听罷,便安撫曹性幾句,而後帶著人匆匆來到淮陰縣衙。

對于淮陰,劉闖並不陌生。

想當初,他兩次臨淮陰,第二次更是把淮陰攪得一個天翻地覆。

所以在入城之後,劉闖幾乎是輕車熟路便來到縣衙。才一走進縣衙,就見嚴夫人帶著貂蟬和曹氏迎上來,一見劉闖,嚴夫人便抱著劉闖失聲痛哭,「孟彥,你總算是回來了……」

劉闖大吃一驚!

難道說,呂布他……

「夫人,丈人他……」

「他剛蘇醒,正在後宅等你。」

嚇死人了!

劉闖剛才看嚴夫人那悲慟之狀,還以為呂布死了。

他連忙安慰了嚴夫人一番,又見過貂蟬和曹氏之後,便帶著陳宮,匆匆來到後宅。

迎面,就見吳普往外走。

劉闖連忙上前,一把拉住吳普的胳膊,「吳先生,我丈人如何?」

吳普嘆了口氣道︰「溫侯傷勢頗重,但致命傷勢,只有兩處。

他右臂重傷,以後恐怕是使不得力氣,而且腿上也傷勢不輕,就算是治好了,也會落下殘疾。」

劉闖聞听,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那豈不是說,呂布變成了殘廢?

「還有,溫侯所受箭傷,毒性頗重。

索性被及時抑制,但毒已入骨,我隨拔除大部分,可是卻無法清除毒性。

若是家師在,說不得還能有些辦法。但以我目前的手段,只能保住毒性不發作,卻無法徹底根除。

還有,溫侯傷勢未愈,切不可讓他生氣,否則會使毒性發作。」

劉闖聞听,不禁暗自叫苦。

吳普的師父是華佗……劉闖當然知道華佗今在何處。年初時,劉闖曾派人分別前往譙縣和涅陽,給華佗和張機,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張仲景寫了兩封書信。他在書信中告訴華佗和張仲景,願意提供一切條件,助二人編撰醫書,流傳後世。要知道,張仲景的《傷寒論》可是後世中醫的經典著作之一;而華佗也曾寫過《青囊書》,可惜並未傳世,以至于後世中醫學里。外科方面一直是一個薄弱之處。如果華佗的青囊書能夠流傳。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

張仲景書香門第。也是官宦子弟出身,曾為長沙太守。

黃巾之亂後,他返回家鄉。

而華佗的情況,卻比張仲景更加淒慘。

他雖然是出身譙縣華氏家族,在這個家族中,還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便是董卓手下大將華雄。

論輩分,華雄和華佗一輩兒。只是華佗屬于旁支,且學得是醫術,故而沒有什麼地位。

也正因此,華佗極為好名。

劉闖在不其山造紙編書,可謂聚集了大批當世名士。

劉闖向張仲景和華佗發出召喚,兩個人又怎可能拒絕這種誘惑?

要知道,劉闖可是這次編書,可是依照後世《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編撰。也就是說,只要華佗和張仲景能夠完成他們的著作,就能夠留名于四庫全書之中。這又是何等的榮耀?

莫說華佗,就連張仲景都無法抵御如此誘惑。欣然前來。

可問題是,華佗在不其,劉闖若要走陸路,恐怕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把呂布送去膠州灣……

要想個辦法,盡快把呂布送走!

劉闖一邊想著事情,一邊來到臥房。

他讓陳宮跟隨,一同進入臥房里。

就見呂布靠在榻椅上,形容憔悴,眸光無神。

當他看到劉闖,眼楮突然一亮,掙扎著便要坐起來。

劉闖連忙上前攙扶呂布,「丈人,你方動了手術,需好生靜養,且莫起來。」

「孟彥……」

呂布握住劉闖的手,眼中竟浮現出一抹水色。

好半天,他輕聲道︰「悔不當初,不听你之言,被奸人所害。」

呂布同樣是悔恨莫及,要知道當初劉闖好言好語的提醒他時,他卻對劉闖生出了猜忌之心。

劉闖讓呂布躺下,便坐在他身旁。

「丈人休要氣惱,人在做,天在看……而今成廉魏續宋憲三人已經授首,侯成臧霸雖得以逍遙,但我願與丈人立下軍令狀,早晚有一日,我會有這二人的人頭,為丈人解氣。」

「咳咳咳……」呂布情緒有些激動,咳嗽兩聲,拉住劉闖的手道︰「孟彥,我知道你定會為我出這口惡氣。」

他喘了口氣,閉上眼楮。

半晌後,他睜開眼道︰「孟彥,你老實和我說,外面局勢如何?這廣陵,可能堅守?」

「這個……」

劉闖不曉得該如何回答才好。

吳普可是提醒過他,不要讓呂布情緒激動。

不過,他雖未開口,呂布卻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扭頭向陳宮看去,「公台,你告訴我……」

陳宮心里一苦,但還是老老實實道︰「君侯,局勢不好。

廣陵而今,孤城一座,外無援軍,難以支持太久。皇叔雖已命人嚴守淮水,但淮水一線漫長,我等兵力本就不足,如果分散開來,恐怕更難堅持。而曹操兵勢正盛,得侯成降卒之後,兵力已超過八萬。而廣陵如今,不過萬余人而已……曹操,定不會讓我們佔居廣陵。」

「公台!」

心里一顫,連忙喝止陳宮。

哪知道呂布卻握住了劉闖的手,「孟彥不必擔心,我呂布此生雖無甚大成就,卻也經歷許多。

這些許事情,還不足以讓我動氣。

既然廣陵不可堅守,那孟彥你可有其他打算?」

劉闖猶豫了一下,心一橫,于是把他的計劃,與呂布講解一番。

這件事,他必須要和呂布說明。

如果沒有呂布的支持,恐怕他很難放手而為。至于呂布會不會同意?劉闖也不清楚。

他只希望,呂布能夠看得開……

哪知道,呂布听完劉闖說完,發出一聲幽幽嘆息。

「我早知道孟彥你會有安排,這樣的話,我也就能放心了。」

「丈人……」

「孟彥,你且莫急,听我說完。

我並無責怪你的意思,你做的很好,我也非常滿意。

若我手腳尚好,說不定會反對你的意見,堅守廣陵……曹操雖並了我徐州兵馬,但糧草已經被你運走,相信用不得太久,他就會有糧草之危。雖說危險,可我願意和他一戰。只是我現在……你的主意很好,廣陵的確不是堅守之地。我本來還有些擔心,你會呈意氣之爭,與曹操決戰。但如今你既然已有安排,那就按你說的去做,相信你能給大家帶來一條生路。」

劉闖,沉默了!

「孟彥!」

「丈人,有何吩咐。」

呂布伸出左手,從身邊拿起一口寶劍,遞給劉闖。

「此劍,乃當年我從王允,誅殺董卓之後,天子所贈,名為巨闕。

此劍相傳,乃春秋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吹毛短發,削鐵如泥。一直以來,我都把此劍帶在身邊,甚為喜愛。今你將獨掌大局,若有人敢不听你號令,你可憑此劍任意處置,不必有顧慮。」

巨闕,中國十大名劍之一的巨闕?

劉闖覺得有些發懵,糊里糊涂接過了巨闕寶劍。

這口巨闕,長三尺三寸,劍柄七寸。

劉闖按住繃簧,就听倉啷一聲,寶劍出鞘。

一股逼人的冷意撲面而來,讓劉闖忍不住,激靈靈一個哆嗦。

這口劍,刃寬五寸,重約五斤,劍氣森然……

他心中驚喜萬分。

不過,他的驚喜,並不是因為得到這口傳世名劍,而是因為,這口劍所代表的意義。

呂布把這口佩劍交給劉闖,也代表著從今以後,他將放棄手中的兵權,並且把屬于他的力量,一並交給了劉闖。

別看呂布如今只剩下曹性高順和張遼陳宮四人跟隨。

可就是這四個人,足以抵得上千軍萬馬!

劉闖接過巨闕寶劍後,鄭重其事,起身向呂布一揖到地,「丈人請放心,小婿必不負丈人所托,定會令此劍揚名天下。」

呂布听罷,好像是卸下了心中的包袱。

那張原本毫無生氣的面龐,露出一抹慈祥而和煦的笑容。

「孟彥,從此以後,飛熊之名便為你所有,切莫辜負了這飛熊軍的威名。」

此前,劉闖扈從名飛熊衛,呂布扈從名飛熊軍……兩支人馬都是飛熊,以至于劉闖的飛熊衛,始終不得世人承認。而今,兩頭飛熊合而為一,也代表著呂布將從此退出爭霸的舞台。

劉闖手持巨闕,再次一揖到地。

「丈人,闖必會使天下人聞‘飛熊’之名,而膽戰心驚!」(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