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了」。帥哥話音剛落,手中長槍一震,抖出五朵槍花,直刺裴元紹胸前。
裴元紹大驚失色,手中長刀揮舞的水潑不進。
刀幕乍起乍落,于篤還尋思能叮叮當當的打一場呢,誰知道竟然這麼快。裴元紹的刀舞的夠快的了,沒想到趙雲的槍更快。一眨眼的功夫,一點寒星已經穩穩的停在裴元紹的喉前。
我靠~秒殺啊!
裴元紹的臉色煞白啊,轉眼間就變的通紅。口中嗚嚕了一陣,才辯解道︰「剛才不算,我還沒準備好,重新比過」。
于篤心中好笑,不過還是點頭答應了︰若是不把裴元紹狠狠打服,怎麼能名正言順的給趙雲安排個高位,不給趙雲安排個高位,趙雲怎麼會對自己感激涕零、心悅誠服。
也是讓裴元紹收收心,省的他驕傲自大。
這兩天操練新兵,裴元紹經常出手鎮壓那些刺頭,不免有些驕傲。于篤看在眼里,有心提醒,卻也知道貿然開口的話恐怕不會有什麼效果。哎,三國這麼多牛人,于篤可不想裴元紹因為輕敵被人一合刺于馬下。
這次裴元紹可是嚴陣以待,待于篤喊出「開始」之後,竟搶先攻擊。一聲大喝,大刀朝著趙雲當頭劈下。
好一個渾身是膽趙子龍,見狀不慌不忙,長槍一橫,竟要硬擋裴元紹這一刀。
「鐺」!一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趙雲竟硬抗了裴元紹勢大力沉的一刀!長槍一揮一絞,兩人戰做一團。
可能五個回合,也可能六個回合之後,裴元紹突然跳出戰圈,大吼道︰「不打了,俺老裴認輸,小白臉,你比俺厲害」!
「哈哈哈」,于篤拍著手笑著過來,拍了拍裴元紹的肩膀︰「老裴,這下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吧」。
裴元紹漲紅著臉道點頭,卻是一言不發。
知道他心里有道坎,于篤便拍了拍裴元紹的肩膀,笑著道︰「說起來,老裴你敗的不怨,這位小兄弟可是大有來頭哇」。
轉身來到趙雲跟前,這帥哥正氣定神閑的望著于篤,只是眼中閃過的一絲疑惑卻表明了這哥們並不像表面上的那麼淡定。
長吁了一口氣,于篤笑道︰「趙雲趙子龍,常山真定人,師從槍王童淵,我可是久聞大名了」。
趙雲臉色一變,恭敬的到︰「大人,可是認識家師?」
于篤擺擺手沒有接茬,沉吟了片刻道︰「你剛才已經證明了你的本事,嗯,你今年多大了?」
「呃」,于篤突然轉換了話題令趙雲頗為不適應,張口結舌了半晌才道︰「我今年已經十八了」。
我靠,十八就這麼猛!
于篤酷酷的點點頭︰「嗯,年方弱冠就這麼勇猛,不輸于霍驃騎!這樣吧,你暫為軍候,掌騎兵及斥候,為諸軍之冠,故為冠軍侯」。
說完,拍了拍趙雲的肩膀︰「希望你能如冠軍侯霍驃騎一樣,令敵人聞風喪膽,成為真正的冠軍侯」!
趙雲聞言,淡定的臉上終于露出激動的表情,深深的躬身行了一禮道︰「雲,多謝主公」。
哇哈哈哈哈,收了收了,我把趙雲收了,大耳賊你听到了嗎?!哈哈哈。
雖然不知道于篤為什麼這麼喜愛這個新來的小將,但身為軍師,就應該全方位的為主公服務。審配過來笑眯眯的道︰「子龍啊,我還沒見過主公如此的厚愛過誰呢?就這位,裴元紹裴校尉,可是主公麾下的第一猛將,而且跟了主公許久了,都沒有對你這麼好,你可不要辜負了主公的一片心意啊」。
趙雲聞言激動的無以復加,用力的點著頭︰自己活了這麼大,除了父母跟師傅,還沒有誰對自己這麼好過呢,這恐怕就是師傅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了吧。嗯,這就是我的知己了!
喜得良將,于篤自然是大擺宴席慶賀一番,席間裴元紹提著酒壇子拉著趙雲猛灌,直把趙雲灌的面紅耳赤、不醒人事方才罷休。
于篤笑呵呵的也不去管,不過有個發現倒令于篤大為驚喜︰原來趙雲喝酒是會上臉的啊。
第二日,趙雲來找于篤,看起面色蒼白,于篤板著臉道︰「軍中不可飲酒,以後切記」。
趙雲臉色一紅︰「末將謹記。」
于篤這才露出早就忍不住的笑臉道︰「你今日來找我,所為何事啊?」
「主公昨日說讓末將掌騎兵及軍中斥候,末將特來請命」。
「呃,這個」,于篤聞言尷尬一笑︰「呵呵,這個嘛,這個騎兵現在還沒有,主要是因為這個吧,這個戰馬還沒有。不過你放心,戰馬很快就有了」。
說道這里,于篤不禁在心中埋怨那個領著戰馬的青牛角。早就給他傳信叫他帶著剩余的六百多匹戰馬前來匯合,怎麼到現在還沒到?!
正說著,就見審配跌跌撞撞的跑進來,大喜過望的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听聞主公再次招兵買馬,欲平定叛亂,有馬匹商人特意送來戰馬。我剛剛看了,足有六百余匹戰馬,都是上好的戰馬呀」。
「哦?真天助我也,快去看看」,于篤聞言也是喜不自禁的道(演的比審配好)。
營門外,打扮成馬販的青牛角正指揮著手下努力的控制著嘶鳴的戰馬,見到于篤出來,恭敬的道︰「听聞將軍欲平定烏桓叛亂,小人特地獻上戰馬六百,祝將軍早日凱旋」。
「好」,于篤笑呵呵的對目瞪口呆的趙雲道︰「子龍,騎兵的戰馬有啦」。
趙雲這幾日一直吃住在騎兵營里,這一點令于篤很欣賞。
等到趙雲前來匯報說騎兵已經初步整訓完畢,于篤便下令大軍開拔,直奔漁陽。
這幾日于篤一直與涿郡的劉虞有書信往來,通過書信,于篤得知上谷烏桓已經歸降,而遼西烏桓與遼東烏桓尚在猶豫;公孫瓚在廣陽大肆抓壯丁,搞的天怒人怨,劉虞數次去書信譴責,均被其無視;得知于篤五千大軍已經募集完畢,就令其直接奔赴漁陽前線。
于是,于篤就帶著五千漢軍穿過涿郡,朝著漁陽殺奔過去。
路縣,地處漁陽、廣陽、涿郡三郡交界處,地處要沖。張舉叛亂以後,就令其心月復大將韓成率軍五千駐扎于此。
這一日,韓成正在城內的大宅內婬樂,就听衛兵在外報告說有官軍來攻。
被打擾了興致的韓成大怒,邊穿衣服邊往外走,嘴里罵罵咧咧的道︰「特女乃女乃的,前些日子剛把公孫瓚那狗東西收拾了,這次又是哪個不要命的送死來了」!
來到城西,就見城門外的官軍正在安營扎寨,只有幾百騎兵在外圍游弋警戒。指著軍中矗立的「于」字大旗,韓成問左右道︰「此乃何人領兵?」
「稟將軍,據說是劉虞新提拔的一個叫于篤的騎都尉領兵,據說這個人可年輕了,才不到二十歲。」言語雖然獻媚,但那一絲絲的艷羨、嫉妒之情卻也明顯的很。
「哼」,對手下的表現很不滿,韓成指著城外道︰「黃口小兒,劉虞匹夫無人可用了!來啊,召集騎兵,隨我出城沖殺一陣」。
張舉叛亂,是得到烏桓人支持的,現在城中尚有五百烏桓騎兵,平時韓成都是把他們當爺爺供著,現在輪到這些大爺們出來表現了。
城門打開,韓成帶領著五百烏桓騎兵嚎叫著沖出來,韓成更是一馬當先,掌中一桿紅纓槍斜刺天空,顯的英勇無比。
趙雲很高興,剛剛出師下山就遇到明主。是的,明主!于篤在趙雲心中就是老師常說的明主——若得遇明主,必終身不棄!
剛剛投軍,主公就把自己提到「高位」——想想也是,一個剛出軍校的小子一下子坐到營長的位子上,可不是高位嘛。還把軍中最精銳的騎兵交給自己統率,這年頭騎兵是什麼?騎兵就是陸地的王者啊。當然趙雲心中也有點小小的疑惑︰主公怎麼知道自己的?還有就是主公挑出來的這些騎兵都是精銳,仿佛訓練了千百遍似的。
這次進攻叛賊,趙雲正帶領騎兵在城外警戒,忽然就見城門大開,一員賊將帶領著五百烏桓騎兵沖了出來——自小在常山長大的趙雲,可是對這些幾乎年年都來劫掠一番的胡人相當熟悉,熟悉到能分辨出來者是烏桓而不是鮮卑。
趙雲長槍一舉,四下游弋的騎兵紛紛聚攏到趙雲的身後,很快,成軍不久的官軍騎兵就列出了整齊的騎兵攻擊陣型——鋒矢陣。
趙雲一帶馬韁,戰馬由慢到快似箭般向前疾馳。身後的騎兵也跟著動起來,整個騎兵隊伍就像一只巨大的箭頭,向著散亂的烏桓騎兵撞去。
「受死吧小白臉~呀喝~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