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七章 吾得二位相助,如猛虎背插雙翼亦

幽州,涿郡郡治涿縣的官衙內,劉虞正跟幾位幕僚站在幽州地圖前凝眉思索。

本來一個月前劉虞還意氣風發呢,也是,大漢朝僅有的四位州牧,他劉虞有這個資格。只是近期,他愁眉不展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劉虞早年曾擔任幽州刺史,在當地及烏桓人中有很高的聲望。這次漁陽人張舉造反,劫掠幽冀,朝廷震動,遂啟用劉虞擔任幽州牧,希望他能早日平靖邊塞。

劉虞也以為憑借自己早年的聲望,賊兵必然聞風而降~

哎,就在前幾日,打擊張舉亂賊的主力軍——原涿縣令、騎都尉公孫瓚輕敵冒進,于右北平徐無山被大敗!原來征發的三千烏桓鐵騎一戰而沒,公孫瓚僅率幾十騎狼狽而還。

此戰過後,張舉叛賊聲勢大振,佔據右北平、遼西、遼東等地。張舉更是自稱天子,屯重兵于遼西肥如,號稱十萬大軍。

這兩年大漢朝雖是風雨飄搖,但根基猶在,各地造反的叛賊雖然聲勢浩大,但無有敢稱天子者。即使是前兩年席卷中原的黃巾叛黨,亦不過自稱大賢良師。張舉竟自稱天子,開天下反賊之先河,若不給予狠狠的鎮壓,大漢朝的形勢堪危!

作為漢室宗親、東海恭王之後,劉虞絕對不允許這樣危害大漢朝統治的事情發生。

萬般無奈之下,劉虞接受從事田疇的建議︰招募豪杰。有真才實學者,直接授予官職;有大才者,可封將軍!

一時間豪杰雲集,只是多為草莽,世家出身的劉虞是打心眼里看不起這些草莽匹夫。但還要作出千金買馬骨的樣子,哎,劉幽州心里這個煩吶!

這一日,劉虞照常在官衙里與眾人商議軍情,忽有衙差進來通報︰豪杰來投。

劉虞聞言眼里閃過一絲不屑、厭惡,淡淡的道︰「來人可有交待?」

「為首二人自稱朝歌人于篤、魏郡人審配。」

「哦?」劉虞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隨即點頭道︰「請進來吧」。

待衙差轉身去請二人,劉虞則疑惑的低聲道︰「審配?有些熟悉呢」。

不多時,就見一行數人在衙差的帶領下走進大堂,為首二人相貌堂堂、器宇軒昂。左邊之人身量挺拔、眉宇間一股英氣灼灼逼人;右邊之人一臉的正氣、眼神閃爍間仿佛充滿了智慧。觀其身後幾名隨從,則是膀大腰圓、滿臉殺氣,端的氣勢不凡。

進屋之後,幾人對著坐在上手的劉虞躬身施禮︰「朝歌人于篤(魏郡審配)見過劉使君」。

劉虞連忙自座位上起來,幾步來到眾人面前,伸手扶起幾人,笑呵呵的道︰「幾位豪杰俱是人中龍鳳,一看就是人上之資啊。哦呵呵,這位于篤于豪杰,不知跟河內于家是?」

「哦,正是宗主」,于篤聞言恭聲道︰「我祖上正是河內于家,于數代之前遷至朝歌牧野縣,只因不喜習文,幾年前離家游歷」。

「哦」,劉虞聞言點頭道︰「世家之子,果然不凡。這位審配豪杰,倒似有些耳熟呢」?

審配行了一禮,面帶愧色的道︰「哎,我本魏郡人士,因有幾分薄名,被韓冀州闢為從事,後任常山長史,只是去年帶兵剿滅黑山叛賊,誤中賊兵奸計,險些喪命,幸遇明德搭救,這才幸免于難。听聞劉使君廣募豪杰,我等便厚顏來投,望使君不棄收留」。

「哦?」劉虞聞言目光閃爍,轉眼便面帶喜色的拉著于篤跟審配的手道︰「二位俱是大賢,能來投我,乃我之福,乃幽州百姓之福哇」。說罷,便吩咐廚房大擺宴席,要好好慶祝一番。

一番客氣之後,劉虞才仿佛看到二人身後之人,略帶疑惑的望著于篤︰「明德,這幾位豪杰是?」

于篤便指著身後幾人道︰「這幾位是我家丁,自小隨我長大;這位是青州豪杰廖化廖元儉,是我在路上結識的,有萬夫不當之勇,我視之如手足」。

劉虞聞言打量了幾人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正待依例夸獎幾句,就听堂下傳來一聲粗豪的嗓音︰「萬夫不當之勇?真是可笑,也不怕把牛皮吹破了」。

于篤還沒怎麼滴呢,劉虞倒是臉上露出明顯的不快,面色陰沉的道︰「哼,掏假,誰許你無故喧嘩的?」

這個隴掏假正是前幾天來投靠自己的一撥人中的老大,仗著有幾分力氣,頗有些張狂,劉虞對他可是不滿很久了。

隴掏假聞言嘿嘿一笑,粗聲粗氣的道︰「俺們武人講究真刀刀槍的比劃,光說不練假把式,真有本事啊,嘿嘿,那得手底下見真章」。

「放肆!」劉虞一身厲喝,正待嚴詞訓斥一番,就听于篤忽的一笑。

「嘿嘿,劉使君的手下倒是真性情呀」。

劉虞聞言臉上紅光一閃,心中那個恨啊︰這個死隴掏假,害本官丟人,看我怎麼收拾他。正轉動心思想著怎麼炮制這些草莽匹夫的時候,見于篤向他施了一禮。

「使君見諒,末學後輩有幾句話想說,唐突之處還請使君見諒。正如這位兄台所言,有沒有真本事,手底下見真章,爾等可敢與我這元儉兄弟一試?」

听了于篤的話,劉虞心里極為滿意︰瞧瞧這話說的,這才是我大漢棟梁、士族子弟的風采!又看了看下手歪七扭八、坐沒坐相的幾個草莽,心中更為厭煩。

當即下令道︰「既如此,你等可于校場比試一番,勝者有賞,敗者——」,眼神陰冷的掃了隴掏假幾人一眼,接著道︰「嘿嘿,自行離開罷」。

說完,一甩袖子,當先向院子里走去。

來到校場,廖化解開背後背著的大刀,一指隴掏假幾人,傲然道︰「休要說我欺負爾等,爾等一起上吧」。

隴掏假幾人聞言,均是大怒,抽出刀劍呼喊著朝廖化撲去。

正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幾聲大喊夾雜著兵器的踫撞聲過後,就剩下廖化傲然立于場上,至于隴掏假幾人,誰讓他們是龍套呢。

「啪啪啪啪」劉虞歡喜的拍著手道︰「真壯士也,走,請入席」。

沒了礙眼之人的打擾,一番酒宴下來,自然是賓主盡歡。席間劉虞問了些游歷的事,間或夾雜著問了幾句家鄉的風土人情。

吃完飯之後,眾人來到書房,重新站在那副大地圖之前,劉虞問道︰「明德、正南,不瞞你等,我是被張舉賊子搞得焦頭爛額,你等想必也听說了,不知道可有破敵良策哇?」

于篤聞言心中一喜︰事成亦。

正色道︰「賊兵最眾,然皆土雞瓦狗之輩,破之易也;所慮者,唯烏桓也。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烏桓賊子雖內附百年,但野性未化,此次幽冀之難,皆其罪也」。

說罷,來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破賊之計有三,其一,分化離間烏桓與張舉,張舉叛亂,得到遼西烏桓與上谷烏桓支持,素聞大人在烏桓人中有崇高威望,或可著手于此」。

「其二,集精兵驅之。張舉叛賊雖然號稱十萬,然皆農夫、牧民也,可使一精兵搓其鋒芒,其勢當冰消瓦解。北方苦寒,若無支援,賊兵自潰。」

「其三,懸重賞于賊兵。大人當發布懸賞,不管何人,提張舉、張純叛賊人頭來見者,皆不究其罪、給予重賞。如此可使賊兵上下相疑,內部相殘」。

「妙也」!田疇撫掌大笑,對著劉虞道︰「主公,明德之計甚善哇」。

劉虞也是撫須大喜︰「嗯,明德大才,我得明德,如虎添翼也」。說罷,沉吟片刻道︰「一、三好說,我即可著手去辦,只是其二……唉,公孫匹夫,折我大軍!現在我手上亦無多少精兵可用哇,奈何奈何!」

田疇則接口道︰「主公,明德大才,元儉勇武,何不重用之,著其募兵。可一邊練兵,一邊驅賊,賊兵其勢不張,我勢當漲也」。

劉虞點頭,目光炯炯的望著的于篤道︰「明德,你可願在我手下任職?」

于篤順勢道︰「固所願爾,不敢請也。只是某初來乍到,寸功未立,所謂無功不受祿,不敢竊據高位,望使君明察」。

「噯~」劉虞擺擺手、和顏悅色的道︰「怎的寸功未立哇?你初來便獻上平賊三策,若叛亂平息,明德當屬首功。恩,不若這樣,你為騎都尉,負責募兵、練兵、剿賊一應之事;正南可為你帳下功曹,負責行軍記事;元儉則封為校尉,在你帳下听用」。

說罷,又面帶苦澀的道︰「只是現在幽州十郡,我能掌控的只有涿郡、廣陽二郡;余者八郡皆陷于賊手。不過我亦可舉兩郡之力,助你練成精兵」!

于篤臉色漲紅、面帶激動、兩眼通紅(舌頭使勁往後夠,勾小舌頭試試)行一大禮道︰「蒙使君不棄,篤唯效死力爾」!

「呵呵,好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