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5—22 《平凡的世界》︰寂寞的人生
5—22《平凡的世界》︰寂寞的人生
第二學期,寢室里在未來選擇很快出現了分化。劉志忠堅定地選擇了考研,韓宏遠猶豫了一番後再次拿起了英語課本。周老大開始痴迷地煉起了氣功,他準備暑假到秦皇島去,進行專門的研修。
湯泉中繼續為當記者而奮斗,他那時跟著一個記者拉贊助,那時傳記盛行主要是找廠長,為他或者為他們廠寫一篇歌功頌德的傳記,當然他們要出一部分贊助費。我曾經跟著他跑了一段。他已經非常老練,到一個單位的時候,不怯不顫甚至不理門衛,如果門衛攔截的時候就說找廠長,氣勢頗有點不凡。當然,見到廠長的時候不少,但成功率較低。廠長最初一听是記者,很感興趣,後來听說是拉贊助出書而不是上報紙,興趣就衰減了。再後來听說我們是教育出版社的實習記者,更是不感興趣,最後下逐客令了。我後來感覺實在太難,而自己臉皮太薄,害怕別人拒絕,自己就放棄了。
李勝利幾個哥們和我一樣,大多認為考個本科就算不錯,所以別無所求,何況我已經有了家室,畢業後大致要回去了,就缺少了進步一放飛的動力。班里的同學也大體差不多,因為人太多,好像不容易凝聚感情,大多數同學也就是彼此認識,路上相見的時候點點頭,並沒有深交。
考研夢想放棄後,我開始大量讀書。那時候,文學們很熾熱,不幸我也是文學青年中的一位。雖然發表的詩歌不多,但畢竟有那麼幾首,所以還是很受鼓勵地繼續讀書,寫詩,寫文章,什麼都想干,只有能成名成家。
和我一樣做著文學夢的青年還有好幾個,程志敏就是其中一位,他非常崇拜路遙,崇拜他的《平凡世界》。據他說他曾專門地拜訪路遙,但是路遙也避而不見,他在路遙的門外等了三天,也沒有見路遙開門,只能失望地離開了。但他並不惱恨路遙,他听鄰居說,路遙為了創作,常常一個月不出門,也從不見人。他是無數被拒絕的一個,反而因為這樣引起他無限的崇敬!後來,聞听路遙中年而逝,他在班里嚎啕大哭,如同失去了最寶貴的親人,我們也不禁唏噓不已,悄然流淚。
據說程志敏已經寫了幾部小說,但一直秘不示人,我們無緣得見。但我們並不強求,料想到他發表以後終有機會拜讀的,可惜等了很多年,一直不見他的作品問世,可見文學夢很是害人不淺。但我們那時都夢想著,為之努力著。
這年夏天程志敏還成功邀請了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張宇來學校講學。那時候,電視台正在熱播李佩甫編劇的電視劇《潁河故事》,他的到來給我們很大的期盼。他講的很實在,他說文學就是寂寞人生,想要走這條路的人,不要期望著大富大貴,人家吃肉,你能吃個雞蛋就不錯了。
我們這些文學青年可能並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在熱烈地憧憬著期盼著。而張宇的到來更加打消了我們這種期盼。張宇是河南實力派作家,著有小說《疼痛與撫模》《軟弱》等,他沒上過幾天學,他年輕的時候背著一帶土豆進城拜師,後來在報紙上發了幾天文章後,依然感到功不成名不就,就獨自在出租屋的樓上做了三天三夜,終于有些明白。他提出寫作需要悟性,悟性不到,勤奮也無補。他重申了寫作的艱辛,認為這一條艱苦的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可能連雞蛋也吃不到,甚至可能連基本的食物也吃不到。為了不要太艱辛,他認為我們要保持住基本的身份,要有能謀生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本領,如果在有點興趣,可以嘗試嘗試寫作。
兩個文學巨匠的話給對文學充滿憧憬的人降了溫,我們中文系本科班上表示喜歡文學的人大為減少。我听從了張宇後一句話,要有能謀生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本領,但內心深處還殘留著一點點文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