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都是沒錢逼的

離開了孫皓的魔法塔,朱宏燚心里喜滋滋的,這一天的功夫沒有白費,不光成功的解決了化學品來源問題,更是學會了一門非常實用的副職。當然更讓他高興的是有了弩炮的圖紙,這東西制造並不算太復雜,而且他已經和孫皓說定了,比較難的比如扭力彈簧和弩機的部分,由孫皓和王老頭搞定,他需要的就是搞定木架子。反正醫巫閭山不缺木材也不缺人手,他只需將要從王老頭那里買齊全套的木匠工具,然後分配好生產任務就可以。

朱宏燚準備制造三十到五十台輕型弩炮,這種小型弩炮雖然扭力彈簧不大,但也足以把三到五千克重的彈丸投擲出兩百米遠,若是將彈丸換成弩箭,那射程就更遠。

可以想象一下,五十台弩炮同時開火,一次性投擲出五十枚榴彈,對!就是榴彈,換上了朱宏燚「發明的」踫炸引信,原本兩百年後才誕生的榴彈提前出現了,作為人海戰術的克星,朱宏燚相信足夠能讓來犯的韃子喝一壺的。

不過有喜便有憂,朱宏燚有些糾結的是,這弩炮可不便宜,原本他還想靠著師徒關系,讓孫皓免費打白工,但誰知道這老頭和王老頭一樣狡猾,任憑朱宏燚說得天花亂墜,該收的錢一分都沒少。

扭力彈簧加弩機,一套就是一百兩,朱宏燚咬牙切齒的先付了一半的銀子,這一下就是2500兩,他妹的,一下子就是七十五萬人民幣。若不是以前洗劫韃子撈了不少真金白銀,朱宏燚還真買不起這麼多弩炮。

不要以為只是買弩炮要花錢,新式榴彈也是要花錢地。一百公斤硝酸,十公斤水銀,兩公斤無水乙醇,這又是近五百兩。好在朱宏燚沒讓老奸商師傅幫著制造雷汞,不然那筆加工費就得讓他破產。

這一連串的支出讓朱宏燚是恨得牙癢癢,但他也明白,倒不是孫皓小氣,而是現實就是那麼無奈。按照魔法公會的規矩,每個法師每年除了能領一筆可憐的安家費,公會就只會給有專利的法師發一定的專利使用費,除此之外其他的收入就得靠自己掙。對于才入門的魔法學徒來說,每年還有沉重的會費負擔。

當然這筆錢所有的法師都要出,等級越高會費就越高,像孫皓這樣的中階法師,一年的會費就是一千兩,像朱宏燚這樣的魔法學徒一年也要交一百兩會費。

不管是煉金師還是魔械師,想要升級就離不開實驗。這些實驗用的道具可是都要花錢買的。所以就整個法師界來說,75%的法師都在貧困線上掙扎,哪怕就是關系再好,大家也都不會做白工的。

朱宏燚很悲哀的發現,雖然自己現在大小也算個人物,但在經濟上已經是嚴重的入不敷出,他那點可憐的工資別說是交會費,養活自己都為難。這不是逼著他貪污受賄麼,好在他不想做什麼千古流芳的青天大老爺,他沒有那麼偉大,做不到看著別人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卻連窩頭都吃不飽。

所以朱宏燚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貪污,想要受賄,巴不得像電視里演的,有奸商哭著喊著沖上來送錢。但現實是殘酷的,朱宏燚這個官除了克扣軍餉,貪污一點戰利品,就沒有別的來錢的路子了。而更讓他悲哀的時,除非他是想直接毀了這支義軍,不然根本就不能這麼干。

朱宏燚嘆了口氣,他手下就是一個無底洞,若沒有國家的扶持,光三四萬張嘴的吃飯問題都會他崩潰。但他也知道,如今大明朝的財政,真不是一般的爛,國家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但是偏偏又是連連受災,既不能開源也不能節流,想要吃國家的救濟,那還不是一般的異想天開。而且有孫承宗的關寧軍和毛文龍的東江軍佔了開支的大頭,他還真撈不到什麼救濟。

熟知這段歷史的朱宏燚知道,如今的大明朝並不是真的沒錢,不光是有錢,而且還是大大的有錢。只不過這些錢都不在國家的手里。當然也不在皇帝的手里,大明朝的皇帝冤枉啊!比如萬歷皇帝,背了多少罵名強開礦稅,說是撈了多少多少錢,但實際上落在他手里的卻沒幾個,不過區區每年幾十萬兩而已。這點錢跟當時的大商人做一筆買賣所動用的資金比較起來都顯得可憐。

這可不是瞎說,按如清初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說;「前朝(指明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至本朝(清朝,編者注)而標客巨商罕至,近來多者所挾不過萬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這還只是講的布商,如果是鹽商,海商的話,手里能夠動用的資金更為驚人。而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據說是在全國各地進行了瘋狂的掠奪,如此掠奪的結果卻僅僅是每年最多五十萬兩白銀,甚至還不如兩三個商人做生意時一次動用的資金數量。

跟同時代的商人比不了,跟清代的皇帝就更比不了,比如末代皇帝溥儀,在其自傳中回憶自己一個月消費的豬肉雞鴨數量,根據他自己的交代是「我這一家六口,總計一個月要用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八十八只雞鴨,其中八百一十斤肉和二百四十只雞鴨是我這五歲孩子用的」

而萬歷這個明代成年皇帝,一個月飲食消費的數量,《寶日堂雜鈔》中的記載是「御膳︰豬肉一百廿六斤,驢肉十斤,鵝五只,雞三十三只,鵪鶉六十個,鴿子十個,薰肉五斤」

也就是說,滿清末代皇帝,而且是一個小屁孩,每個月消費的豬肉(大部分是當擺設充排場而浪費的)數量是萬歷皇帝的6倍多,雞鴨數量也是萬歷皇帝雞、鵝數量的6倍多。

至于太後妃子的膳食消費數量,滿清末代小朝廷的排場也遠遠在明代之上,比如隆裕太後,一個月消費的豬肉是1860斤,雞鴨各30只,而萬歷時期「慈寧宮膳。豬肉一百二斤八兩,羊肉、羊肚、肝等共折豬肉四十九斤,鵝十二只,雞十六只,鵪鶉二十個,鴿子十個,……」

顯然光豬肉,滿清的太後消費量就在明朝的太後的十倍以上,雞鴨之類的消費數量也比明代太後多。看了這樣的比較,再來看對明朝萬歷皇帝所謂貪財啊,奢侈啊的指責,就不能不令人發笑了。原來所謂貪財奢侈的萬歷皇帝,僅在飲食的消費水平上居然還比不過一個清朝倒台的末代皇帝,和清朝最沒有勢力,最沒有資格作威作福吸食民脂民膏的皇帝比都差了這麼多。

既然國庫里沒錢,皇帝的內庫也沒錢,廣大老百姓更是窮得叮當響,那錢到哪去了?資本主義萌芽最發達的時期,總不會整個中國都是一群窮光蛋吧?

當然不是,窮了國家、窮了皇帝、窮了百姓,富了官員啊!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富裕,有錢有勢的都是所謂的官宦世家,這群人掌握了國家90%的土地,做著日進斗金的買賣,富得一塌糊涂。更為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基本不用納稅,而且反對任何朝他們的產業收稅的政策。

那這群人是什麼來頭呢?說廣義一點就是大明朝的文官集團,所謂的清流。說得更具體一點,東林黨、楚黨都是這個小圈子里的。別以為東林黨頂著清流的帽子,站著大義的名分就全是好人,就不干壞事。比如偽君子錢謙益當年殿試的時候,為了賄賂考官買個狀元,花了一兩萬兩白銀,這錢是哪來的?普通地主家庭能有這麼闊氣?

其實說不好听點,明朝滅亡的責任,後期東林黨員難辭其咎,這幫人佔著大量的土地、壟斷了鹽鐵海貿,白吃白拿,將所有的負擔全部轉嫁到了貧苦百姓身上,不拔一毛也就算了,甚至到了國家快要滅忙的生死關頭還在內斗。最後還一個個不知廉恥的投降滿清當奴才,恬不知恥的將亡國的責任推了個干淨。

見過不要臉的,但卻沒見過如此無恥的。朱宏燚很清楚,閹黨的可惡是在明面上,而東林黨的禍害卻是在暗里。若想要拯救大明朝,第一個要鏟除的毒瘤就是東林黨,因為這幫人實在是太可怕了,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又壟斷了話語權,可以說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且還不容人從道德上譴責他們。

只有如此這樣才能挽救國家財政,才有能力驅除韃奴!

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宏燚的這種想法也是被沒錢給刺激的,于是就想到了打土豪分田地,反正哪怕他不去搶劫這些大地主,等滿清入關了,一樣要圈他們的地,與其便宜了外人,還不如便宜自己。當然現在他也就是想想,畢竟他如今也是正牌的東林黨黨員,在這幾年東林黨最牛逼的時候挖牆角,純粹是活膩了。就算要做也等他積累了相當的實力的時候。

不過這就是個悖論,想要發展就得有錢,而想要有錢就必須有勢力,眼下除了出去搶劫韃子,朱宏燚還真沒有什麼來錢快的手段。可韃子也不是吃素的,千年以來就是靠搶劫過日子。讓朱宏燚這個小土匪去搶韃子這個大土匪,恐怕還真有被黑吃黑的可能。所以用什麼手段完成原始積累,就成了朱宏燚當務之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而對這個問題,他卻有了一點想法,不過卻不知道這麼做對不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