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大BOSS到來(下)

大帳中鴉雀無聲,托津跪在地上,身上冷汗淋灕,適才這一番話,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不久之前他用同樣的口吻教訓了阿明安一頓,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自己了。也不知道當時的阿明安是不是同他一個想法。雖然心中對這一套說辭不以為然,但托津臉上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甚至立刻裝出一副接受教訓的樣子。

按照後金的爵位等級,像托津這樣的副都統也算是中高層了,但是和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比起來,就什麼也不是了。雖說眼前這人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差幾個月),但卻已經是後金國的四大貝勒之一。在歷史上有一個顯赫的名字——皇太極!

皇太極,說起這個名字,按照後世清廷無良的御用文人的說法,是漢語皇太子的意思。但實際上麼,沒那麼尊貴,所謂的皇太極,不如說是黃台吉更正確。

台吉是源自蒙古語,乃是蒙古貴族的一種稱號。而黃也沒啥尊貴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表示顏色而已。因為按照滿蒙的習俗,台吉這個名字前面要加上表顏色的「黃、紅」而已。所以有黃台吉,也可以有紅台吉,紫台吉、綠台吉都可以。純屬個人喜好,沒那麼些深遠的政治意味。

更何況,老野豬皮也不是神仙,小孩子剛出生,還不是頭一個兒子,今後怎麼樣鬼知道,怎麼可能莫名其妙的就立為繼承人。老野豬皮雖然瘋,但還不傻,這種蠢事不會干。

當然皇太極(還是用大家習慣的叫法算了)個人能力也不用多說,從歷史中來看,比只知道一味殺人的老野豬皮高明了幾倍,他可以算得上手腕高超的政治家,而老野豬皮的政治能力,在歷代梟雄里也只能算不及格,和他兒子比起來提鞋的資格都沒有。也只有後世腦袋被驢踢了的專家才會如此推崇這個殺人狂魔,真應該把這種專家踢回四百年前,讓他領教領教老野豬皮的屠刀的威力,看那時候他還會不會這麼毫無廉恥。

皇太極武力屬性不算太高,弓馬上頭的本事也算不錯,但是和老野豬皮比起來還差得遠,就是和幾個凶悍的哥哥相比,也不太夠看。他能成為四大貝勒之一,完全是政治能力和足智多謀。這個人不好殺、不沖動、凡事都是謀定而後動,別看年紀不大,比五六十歲的老頭還要沉穩。

看了看趴在地上做懺悔狀的托津,皇太極微微的露出了一絲笑意,他識人無數,怎麼會看不出托津的口是心非。對他來說托津的這點小把戲壓根就不夠看的。當然他也沒興趣拆穿此人的把戲,那有什麼好處?反正這種無能的窩囊廢他也不準備大用,解決完眼前的敵人,再收拾也不遲。

按照後金的制度,四大貝勒地位崇高無比,要按月輪值處理政務。眼下雖不是皇太極輪值,但也不意味著他就可以輕易的離開努爾哈赤身邊,畢竟這幾年下來,老野豬皮的身體是越來越差,而又一直沒有明確繼承人,四大貝勒之間明爭暗斗不斷,誰會輕易的離開中樞,萬一出了什麼變故,豈不是後悔莫及。但是這一回皇太極又不能不來,誰讓出事的是他的正白旗。

努爾哈赤最早憑父親遺留的13付鎧甲起兵,征服家鄉周圍的滿族部落建立了一旗部隊(黑旗),後來又接收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組成新的一旗,努爾哈赤將自己原有的部隊(黑旗)交給兄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一旗(黃旗),以後他收編了實力曾經很大的滿族哈達部,哈達部很大,不能編入原來兩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

以後由于權力斗爭,舒爾哈齊和褚英先後被殺,白旗被一分為三︰正藍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莽古爾泰,他以凶猛著稱,皇太極曾以莽古爾泰殺死自己的母親來說明他的殘暴。正白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瓖白旗,旗主是褚英長子杜度。

黑旗被一分為三︰正紅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瓖紅旗,旗主是代善長子岳托,瓖藍旗,旗主是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他被皇太極殺掉後旗主改為舒爾哈齊的兒子濟爾哈朗。

努爾哈赤自己統帥的黃旗也分為二旗︰正黃和瓖黃旗,開始努爾哈赤自己親統兩黃旗,晚年將親統兩黃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個牛錄,其余自己統帥作為親軍。

可以說正白旗就是皇太極的老底,眼下半個旗的人馬被打殘了,他這個旗主當然不能坐著不動。再說將遼民內遷也是他的主意,眼下這個不上不下的局面非得他親自解決不可。

「敵人有多少人馬?統兵的將領是誰?」皇太極問道。

托津趕緊低頭回答道︰「敵人大概有三四千人馬,統兵的將領喚作朱宏燚,據說是什麼山海道。」

听了這話烏玉齊眉頭皺了起來,他與朱宏燚交手了好幾次,當然知道對方的虛實,哪里有什麼三四千人馬,對方頂多是千余人罷了。當下小心翼翼的說道︰「主子,奴才不同意托津大人的說法,敵兵斷然沒有這些人!」

剛進大帳的時候,皇太極還真沒把烏玉齊放在眼里,一個小小的牛錄章京能有多大本事,不過眼下听了他的話,不由得來了興趣︰「那你說敵兵有多少人馬?」

烏玉齊朗聲回答道︰「除去十三山上的,山下應該只有千余人,其中騎兵最多不過五百!」

「胡說八道!」托津急了,他站起來狠狠的瞪了烏玉齊一眼,罵道︰「大帳之中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快快退出去!」

托津不能不急,這連番的大敗,他已經丟盡了面子,若是不夸大敵人的數量,他根本沒法交代,難道說自己的三千多精銳騎兵竟然折損在一千多人手里。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坐實這個論調。

「慢!」皇太極制止了托津的大喝,饒有興趣的看了看烏玉齊,問道︰「你為什麼認為敵人只有千余人。要知道旗下的三千大軍可是已經被他們殲滅了。以明軍的實力,野戰之中能吃掉咱們三千人的部隊,怎麼看也不止千余人吧?」

托津一听頓時來勁了︰「主子說得對,明軍都是些土雞瓦狗,想吃掉咱們三千人必然有十倍的優勢才能做到!」

烏玉齊早就被托津一連竄的失誤給氣壞了,這回也豁出去了,當即反駁道︰「一戰能殲滅我三千兒郎的明軍當然要有數十倍的優勢。但是此番我軍是連連分兵、連連被敵人襲擊,兩個月下來,積少成多才被殲滅三千兒郎。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只要會鑽空子就行了!」

托津還是第一次被下屬頂撞,當下也怒了︰「前面是被各個擊破,難道你跟著肇銘泰被漢狗包了餃子還是各個擊破,一口氣吃掉你們千余人,這需要多少明軍,兵法上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能聚殲我以前精銳騎兵,少說也要五千人馬,我說明軍有三四千人還打了折扣!」

「怎麼能一概而言,」烏玉齊也怒了,「當時我們在追著明軍水師圍堵了幾日,疲憊不堪,托津大人你又強令我軍回援,這才落入了明軍的埋伏圈,不然哪有如此慘敗?」

「這麼說一切的責任還是在我嘍!」托津快氣瘋了,一把掏出肇銘泰立的軍令狀說道︰「這就是肇銘泰立的軍令狀,先是莫名其妙的追著漢狗的水師亂跑,讓他回來不听,還打包票說了十日之內殲滅敵兵,但前後過去了幾天,就知道傻等看著我們攻山的部隊被漢狗偷襲。你們做了什麼事?還有道理了!還有你烏玉齊,屢戰屢敗,每一次主將戰死,就只有你一個人逃出來,你這算什麼好漢!還敢倒打一耙!」

一番話堵得烏玉齊說不出話來,其實在十三山的敗局,不是哪一個人的錯誤,而是托津、阿明安、肇銘泰等人一起在不斷的犯錯,誰都是一屎擦不干淨,誰都有責任。

道理是這樣,但皇太極可不會這麼淺薄,他立刻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原本來之前面對這樣的慘敗,他還以為只是遇上了明軍精銳,在機上統兵的將領麻痹大意所致。但眼下看來,問題遠不止這麼簡單。明軍的戰斗力怎麼樣他不知道,但是眼下內部的重重問題他卻是看了個明白。他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不管是托津也好、烏玉齊也好,都拿敵人一點辦法都沒有,都只知道推諉責任。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苗頭,說明這幫人已經被敵人給打怕了!

「混賬!」皇太極怒斥一聲站了起來,「我原本還以為你們只是大意輕敵,現在看來你們根本就是自亂陣腳。我不管對手是一千人也好,還是一萬人也好!我後金勇士又不是沒打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仗!我就不信明軍有三頭六臂,明天我要親自會會他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