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忽悠

月下的大草原赫然是一片肅殺氣息,大片大片的草了,不少地方甚至露出動物們啃出的草根來。偶爾能看到個把兔子在那里啃著草皮,听到有動靜卻飛也似地跑了。高高在上的穹廬,平坦廣闊的草原,極目遠眺仿佛能看見天的盡頭,對于自小在城市里長大的朱宏燚來說,在這種草原上跑馬狂奔實在是再興奮不過的事。

拉弓滿月,再次一箭將一只野兔死死釘在草地上,听到旁邊的軍士們又漫天喝彩,朱宏燚自然更是興高采烈。然而,讓他郁悶的是,大多數人在此之後仍然用羨慕的目光瞥了一眼馬漢手中那只紅毛小狐狸。

誰能想到這家伙雖然馬術尋常箭術稀松,但居然有這樣的手段,在一個不起眼的土洞旁邊搗騰了一陣子,隨即就三下五除二抓到了這樣一只家伙。

招招手示意馬漢過來,朱宏燚便開口問道︰「你以前經常這樣掏過狐狸?」

由于朱宏燚保證他那些同伴都能活命,馬漢最大的心事放下了,整個人也顯得精神了起來。此時他就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只是偶爾而已。因為那會兒給韃子做牛做馬常常吃不飽肚子,咱們幾個常常去掏老鼠洞,偶爾也發現過狐狸洞。為了能找到東西填飽肚子,那是連什麼法子都能想出來,狐狸肉自己吃,狐狸皮就設法藏起來。要不是靠著這些積累下來的毛皮御寒,也逃不出老寨,路上要吃飽肚子更是不可能。」

朱宏燚拍了拍馬漢的肩膀,說︰「不容易啊!想想我們還有無數的父老鄉親身陷韃子的魔掌之中,時刻翹首以盼王師,要是不把他們解救出來,又有何顏面見人啊!」

「大人,您說吧,咱們怎麼干!」

「對!大人,只要您一句話,刀山火海我們也敢闖!」

朱宏燚不過是發發感慨而已,卻沒想到引起了部下的共鳴,尤其是馬漢噗通就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哽咽道︰「大人,小的願意和大人一起去殺韃子,您就收下我吧!」

朱宏燚將馬漢扶了起來,贊道︰「好!我不光收下你,而且只要你的那些同伴想上陣殺敵,盡可以來找我!」

左良玉卻不似朱宏燚那麼通達,提醒道︰「大人,馬漢身份可疑,此事還需謹慎……」

朱宏燚揮手打斷了他的話頭,道︰「無妨,正所謂民心可用,百姓們同仇敵愾,乃是好事!我也相信他們都是我華夏的好漢子,絕不是韃子的奸細!」

一行話把馬漢說的眼淚連連,他朝朱宏燚磕了個頭,張嘴就咬破了手指立誓道︰「我馬漢對天發誓,今生生為漢人,死為漢鬼,若違此誓死無全尸!」

朱宏燚又一次將馬漢扶了起來,對胡大牛吩咐道︰「我們都相信你是好漢子。大牛,給馬漢包扎包扎!」旋即轉身向左良玉問道︰「離山海關還有多少路程?」

左良玉望了望天道︰「若是快馬加鞭,今夜不休息,明日日出時可到。」

朱宏燚點點頭,笑道︰「這荒郊野外的也睡不踏實,眾弟兄,咱們也不要耽擱,明日到了山海關在做休息!」

數日下來,孫承宗一邊打理關上的事務,一邊等待著朱宏燚的消息,對于這個不安分的學生,他在頭疼之余,也很是欣賞。雖說辦事沖動了一點,但想法還是好的。唯一讓他不放心的就是刀槍無眼,生怕朱宏燚有什麼閃失,幾夜下來盡然是沒有一晚睡踏實了。

晨光出現,睡意全無的孫承宗索性開始處理公事,只有在辦事的時候,他才能忘記朱宏燚的安危。

「老爺!」

「什麼事啊?」孫承宗看著下面遞上來的程條頭也不回的問。

「朱大人回來了!」

孫承宗驚訝得丟掉了手中的程條,略顯激動的問︰「宏燚回來了?」

「是的!朱大人也是剛剛趕了四百里路才到的山海關,說有要事與您商量!」

「讓他立刻進來!」

孫承宗在高興之余,不禁有些疑惑,根據朱宏燚前面寫來的信,他是準備上十三山查探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急急忙忙的就趕回來了。難道是那邊又有什麼變故?

正思考間,朱宏燚走了進來,長揖道︰「老師,學生打擾您休息了。」

孫承宗看了看朱宏燚,人似乎瘦了些也黑了些,但顯得更加的精神了,那充滿朝氣的樣子讓孫承宗很是幸喜,高興道︰「無妨,反正老夫從你走了之後也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是學生讓老師勞心了。」

孫承宗笑道︰「做先生的本來就要為學生勞心。怎麼樣?這次去前線可有什麼收獲?」

朱宏燚恭敬道︰「學生愚鈍,收獲不敢說,倒是有一點心得。」

「說來听听。」

朱宏燚清了清嗓子道︰「民心可用!」

孫承宗睜大了眼楮,笑道︰「就這麼簡單?」

「是的!」朱宏燚點點頭,老實道︰「古語有言,得民心者的天下!今建奴賊子雖然強勢,但所過之處,燒殺擄搶無惡不作,遼東百姓深受其苦,人人都期盼著王師前來解救。更有的是自發組成義軍,不斷的在與韃子周旋!」

「哦?」孫承宗若有所思的問︰「十三山上有義軍?」

「是的。山上有義軍千余人,已經于韃子周旋了幾個月,護衛了數萬百姓的安全。」

「你是想用這批義軍對抗建奴兵?」孫承宗直接問。

朱宏燚就知道自己的這個老師是個頂頂聰明的人,自己知露了一點口風,他就基本猜到了。這個時候他可不敢再繞圈子,直接說明了來意︰「老師,學生的想法是,醫巫閭山一帶地處要沖,離建奴月復地只有一線之隔,若是將這些義軍組織起來,首先可以起到耳目的作用,其次還可以騷擾牽制建奴人。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孫承宗模了模胡須問︰「你的意思是十三山的義民就不用救了?」

朱宏燚趕緊道︰「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十三山上義民數萬,真正能編練成軍的不過數千,且叢山之中,物資匱乏,也養不活這許多人。學生的意思是留下義民中精干的力量,其余的還是統統營救回來,以免落入建奴人之手。」

「這些義軍真有這麼大的作用?」

孫承宗這些天來是被山海關上的士卒弄得焦頭爛額,軍心渙散不說,竟然還發生了嘩變。這些人簡直是毫無戰斗力,正經的士卒都不行,在他看來遼東的這些普通百姓就更沒用了。

朱宏燚對這段歷史還是十分熟悉的,孫承宗還是下力氣整治過關寧軍的,也認識到了「客兵」戰斗力有問題的事實,雖然歷史上他用土兵打造的關寧戰斗力也就那樣,但只能說他選錯了人。

基于這一層認識,朱宏燚決定為孫老師指條明路︰「依學生之見,眼下山海關上的兵卒盡數是來此川陝晉一帶的客兵,先頭已經被韃子嚇破了膽,而且客兵不服水土,思家心切,對于守遼並無心理上的認同。說句不好听的,遼東的得與失在他們看來與自己沒有絲毫的關系,怎麼可能效死命?」

孫承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得有理,繼續說。」

朱宏燚整理了下死路慢慢說︰「而土兵則不同,遼東乃是他們的家園故土,而建奴兵的殘暴又與他們結下了血海深仇,可以說不死不休。只要給他們一個殺敵報仇的機會,怎麼會不盡全力,不效死命?所以學生的意思是,在遼東的百姓之中,選取精壯有力、仇恨韃子、年富力強的新兵,逐漸代替那些客兵。只要操練幾年,定然可以打造一支威武雄師!」

孫承宗大喜道︰「好,宏燚你說得很好,此策確實可行!」頓了頓老頭忽然問道︰「但這些和義軍有什麼關系?沒有義軍我們也能練兵吧?」

「不然,兵法有雲奇正結合方能克敵制勝。編練新軍是正,扶植義軍則是奇。今日,朝廷在戰場上已經落了後手,遼東大半已經落入建奴人之手,而建奴人又強擄了大批百姓充作奴隸,長此以往,奴兵勢必越來越強。可眼下遼東防線松懈,若奴兵再來進犯,義軍正好能起到騷擾建奴後方的作用。有義軍在,建奴人就如鯁在喉,必不能全力來犯,正好為我們編練新軍、鞏固防線爭取時間。況且星星之火尚能燎原,只要建奴人殘暴依舊,反抗的百姓自然越多,要是朝廷居中調配得當,定然能攪得建奴不得安寧!」

朱宏燚見孫承宗有些動心,趕緊乘熱打鐵道︰「試想下數年之後,新軍也已練成,山海關的防務也整備完畢,有義軍配合,我們可以四管齊下剿滅建奴。主力出山海關直奔遼陽,東江鎮毛總兵襲取老寨抄建奴的後路,登萊水師從金州北上攻其月復部。到時候建奴人三面受敵,而內部又有義軍騷擾,哪怕王師不能一舉將其蕩平,也可以極大的打擊其囂張氣焰,讓其再也無力西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