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功要賞

前來報信的校尉乃是徐勇,徐勇從人海中排眾而出,直接沖進大堂,看到了在案頭上偷懶的徐謙,大吼一聲︰「午門那邊出事了!」

徐謙立即打起精神,道︰「急個什麼,嚎喪一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們接下來要被拉去殺頭,誤了大事,看你怎麼向我爹交代。(」

徐謙這番訓斥是有道理的,商賈買嘉獎令,其實買的就是信心,相信路政局能夠長久,現在這堂兄徐勇咋咋呼呼,人家見了,還不知道會怎麼想,這不是把送來的錢往外推?

徐勇撓撓頭,臉上帶著幾分慚愧,訕訕道︰「我剛才沒有想到那麼多,只是覺得這事太大,所以急著來報信了。」

徐謙被他打敗了,若換做是徐寒或者徐福就不會這麼冒失,不過好歹是親戚,徐謙只得苦笑道︰「堂兄坐下來說話吧,怎麼了,出了什麼事?」

徐勇連忙道︰「午門那邊傳來消息,說是有許多人跑去了午門外頭陳情。」

「陳情……」徐謙的心里不禁地咯 了一下,心里不由地想,莫非大禮議已經提前開始了嗎?接下來的節奏莫非就是廷杖?這時候該是黃錦那廝出馬的時候吧。

可是他隨即一想,又發現不對,因為此前並沒有透露出什麼風聲,怎麼可能說開始就開始,而且前幾天他還見過皇帝,皇帝並沒有提及這件事,按理來說,這大禮議不該一下子鬧到不死不休的局面。

徐謙帶著疑惑地向徐勇問道︰「是誰陳情,陳的又是什麼情?」

徐勇道︰「去的都是些國公、侯爺、伯爺。還有一些世子,這些人一道跪在午門外頭。說是叔父和堂弟有大功于朝,可是遲遲不見朝廷賞賜。他們看不下去了,所以……」

「我靠!」徐謙忍不住拍案而起,憤憤然地大罵︰「這幫孫子這是要坑我啊,我和他們無冤無仇,他們跑去午門把我們父子拉下水做什麼?具體是些什麼人,你打听清楚了嗎?」

這件事確實很嚴重,事實上,徐謙想做的是悶聲發大財,雖然他在京師的名氣已經開始傳播。可是路政局這種事鬧得越大就越有可能把他和老爺子推到風口浪尖上去,現在這些孫子倒是好,也不知犯了什麼渾,大家素不相識,這群孫子卻跑來坑人。

徐勇道︰「有一個帶頭的,好像姓張,叫什麼壽寧侯。」

徐謙恍然大悟,張鶴齡……張太後的親兄弟,大明朝數一數二的皇親國戚。徐謙不由想起上次入宮,自己回絕了張家小姐親事的事,忍不住道︰「這姓張的莫非是與我結仇,看我不順眼。所以故意這樣做,把我父子二人放在篝火架子上烤吧?網不少字」

可是細細一想,又覺得不該如此。姓張的是什麼人,徐謙多少有些了解。雖然沒見過真人,可是京師里頭關于張家兄弟的傳說實在太多。以這二人的智商能想出這種坑人的辦法來?

他眯起眼,心里不由警惕︰「莫非是張太後?張太後這麼做又是什麼意圖?」

徐謙胡思亂想著,苦笑一聲道︰「不成,我得立即入宮謝罪,得把這事撇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和姓張的有什麼關系。我雖然名聲臭,可是再臭也臭不過壽寧侯,要是讓大家以為我和他是一丘之貉,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徐謙居然也有要名聲的時候,不過自認自己名聲壞,壞也只壞在狂妄而已,至多也就是被人罵一句出身不好。可這姓張的不一樣,這家伙偷雞模狗搶女人樣樣都來,誰踫誰倒霉。

午門那邊,端的是熱鬧無比,幾十個公侯跪在外頭,那些個禁衛見了又不敢趕人,只能眼看著這些人胡鬧,這些人連跪都沒有個跪姿,時不時吼上一嗓子,有時七嘴八舌胡說幾句話,結果大家見了,也只能捏著鼻子圍觀。

這里的事自然是傳到了宮里,嘉靖在冬暖閣,正在召見閣臣。

商討完了政務,嘉靖得意地說了幾句閑話,他原本巴望著張太後已經給楊廷和通了氣,專等楊廷和來商量路政局的事。

結果這位楊相公壓根就不提這一茬,他見皇帝心情好,便板起臉來講了一些古來聖君的事跡,雖是以閑談的方式,不過語氣不免帶著幾分嚴肅。

如此一來,嘉靖才算明白,張太後與這楊廷和並沒有通氣,這既讓他心里舒服了一些,可是又有著幾分失落。

耐著性子听著楊廷和的‘教誨’,嘉靖正要尋個理由逃之夭夭,這時候,黃錦急匆匆地跑進來,道︰「陛下,不好了,午門……午門外頭出事了……」

嘉靖皺眉,不免訓斥道︰「能出什麼事?瞧你慌張張的樣子,沒看到楊師傅他們在嗎?」網不跳字。

黃錦連忙拜倒,將外頭的情形說了一遍——

嘉靖心中大惊,何止是嘉靖,便是杨廷和也吓了一跳。

嘉靖只是希望有个台阶让他就坡下驴,把这升赏的事办下来,谁知道好端端的一个事办到了这个地步,一帮子人围住了午门这样吵闹算个什么事?传出去也不好听,况且张家兄弟是什么人?嘉靖心里先是疑惑,随即又释然了,这应当是张太后的授意,也就是说,张太后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却是没有联系杨廷和,而是联系了自家兄弟,谁知道张家兄弟犯了浑,结果闹出这么个幺蛾子。

嘉靖现在的心情是既难受又有几分暗喜,难受的是眼下怎么解决这个麻烦,而暗喜的是张太后那边似乎未必与杨廷和同声同气。

后者对嘉靖来说极为重要,他是藩王登上大宝地皇帝,假如张太后和杨廷和联手,那么自己的地位未必稳当,甚至可能被他们随便挑出点错处,直接行废立之事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在天下人的眼里,毕竟张太后代表的是正统,而杨廷和更是百官之首,是如今声誉最隆的大臣,嘉靖是外来人口,根基不足,一旦有了太后懿旨,真要把杨廷和惹急了,未必不会做出什么狗急跳墙的事来。

而杨廷和此时也是微微愣了一下,他的担心和嘉靖是一样的,寿宁侯乃是张太后的兄弟,他突然跑出来支持徐谦父子,而且还闹得如此轰动,这张太后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谁曾想到,堂堂天子和内阁首辅如今都在猜测着宫中那个清静无为的女人,这个女人的一个念头都牵动人心。

嘉靖看了杨廷和一眼,接着道:“真是胡闹,寿宁侯上次被朕教训了一顿,现在还没有长记性,哼,下次他再入宫,朕一定不轻饶他。”

他的口气之中,带着几分亲昵,当然,这是做给杨廷和看的,杨廷和色平静,心里却不由嘀咕,什么时候陛下和张太后关系如此亲密?他微微一笑道:“陛下,那路政局是什么,为何微臣从未听说过?这宫里十二监司八局还不够,陛下在内宫又添了个路政局吗?”百晓生网不跳字。

他假装不懂,却是骗不过嘉靖,堂堂内阁首辅怎么会不知道这京师里发生的事?唯一的可能就是杨廷和故意如此。

君臣二人相互卖着关子,倒是让蒋冕和毛纪二人成了陪衬,不过这二人倒是甘心做陪衬,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君臣二人在较劲,自己还是少参合一些的好,虽然从本心上他们是支持杨廷和的,可是他们绝不希望被皇帝记恨上。

嘉靖显得很有耐心,将路政局的事统统说了,不过他留了心眼,却是虚报了数字,道:“按照预估,这路政局一年的岁入怕有七八十万两银子之多,朕素闻底下的那些贪官污吏无法无天,设路政局倒算是一件好事,既然商贾们迟早要出这些银子,倒不如送进宫来,也省得便宜了那些赃官。”

杨廷和皱眉,道:“理是这个理,不过陛下以天子之尊,却与民争利,这要是传出去,怕是会让生出非议。”

嘉靖不禁在心里冷哼,他与民争利?莫非那些贪官爆吏,那些下九流的地痞也都算是民?那么良善百姓算什么?

他当然不能直接说出心里的话来,只是微微一笑道:“成大事者有非议是有的,朕充实内库,也是为了社稷着想,这几年勇士营和亲军的兵饷都快发不出了,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乱子,杨师傅,路政局是善政,张家兄弟虽然胡闹,可是他们的陈情,朕看还是有理的,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朕有个打算,徐昌忠心勉力,又屡建奇功,朕打算升他为锦衣千户,杨师傅以为如何?”

嘉靖说罢,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的上不由生出一丝哂然。

锦衣卫千户,就算是正儿八经的亲军高级武官了,进入这个层次,至少在锦衣卫之中算是正式有了一席之地。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