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北岳大帝】【中岳大帝】【神霄九宸大帝】

【北岳大帝】

五岳中的北岳恆山,是指山西渾源的恆山,北岳在五岳中地位較低。清順治以前的恆山是指河北大茂山。相傳北岳恆山,原來就是山西渾源的恆山,舜去祭掃恆山,走到河北曲陽的大茂山,天下起大雪,無法再向北行。這時,又有石頭飛墮而下。于是就將大茂山祭掃一番,不再往北行去祭禮恆山了。後來,就在那里立曲陽廟,將大茂山作為北岳恆山祭祀了。

北岳大帝的姓名,說法不一,《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引《恆岳志》︰「顓頊氏為黑帝,治太恆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雲︰「北方恆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岳恆山將軍,姓莫名惠,一雲恆山君伏通萌。」《歷代神仙通鑒》卷十五又雲︰「北岳無慮山(太乙總玄)郁微洞淵無極真君晨鱷(金蟬第三子)。」《恆岳志》︰「北岳恆山。天涯、崆洞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鱷。北岳大帝的神職是︰《三教源流大全》卷二︰「北岳者,主于世界江河淮濟,兼虎豹走獸之類、蛇虺昆蟲等屬。」《歷代神仙通鑒》卷四︰(元始日)契乃北岳轉世,今為郁微洞元無極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濟任渭,兼虎豹走獸之類,虺蛇昆蟲,四足多足等屬。

北岳大帝的形象,《雲發七簽》說︰北岳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

宋真宗朝追尊為「安天交聖帝」,配祀靜明皇後。

【中岳大帝】

中岳嵩山,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因其鄰近洛水和古都洛陽,故在五岳中地位較高。所以很早就獲得歷代統治者尊崇。為五岳中始封五帝者。《中岳嵩山太室石聞銘》載︰嵩高神君,岱氣最純。春生萬物,膚寸起雲。並天四海,莫不蒙思。聖朝肅敬,眾庶所尊。

中岳的信仰,比其他的四岳為早。《山海經.中山經》雲︰「苦山、少室、太室、皆家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屬皆東身人面也。」嵩山東為太室,西為少室。可知嵩山之神的形象,曾是半人半獸,正是人類早期所造之神在形象上的顯著特點之一。

中岳大帝的名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載︰「中央嵩山君神,姓春名選群。中岳嵩高山將軍,姓石名玄。一雲嵩山君角普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五引《五岳真形圖》載︰「中岳揮現」東方朔《神異經》雲︰神姓渾、諱善。」《無上秘要》雲︰「中岳嵩山君,姓角諱普生。」

中岳大帝的神職︰《五岳名號》載︰「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神異經》雲︰「中岳者主于世界地澤川谷溝渠山林樹木之屬。」

中岳大帝的形象,《雲接七簽》載︰「中岳嵩高君,領他官玉女三萬人。中岳君服黃素之飽,戴黃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中岳五土之主,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無上秘要》雲︰「中岳嵩山君,姓角諱普生。頭戴黃農玉冠,衣黃錦飛裙,被黃文裘,帶黃神中皇之章。常以四季月干支俱土日,乘黃霞飛輪一,奏真他名錄,上言于帝。」

武則天垂拱四年(688),「雍州永安人唐同泰偽造瑞石于洛水,獻之。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則天于是加封洛水之神,「又以嵩山與洛水接近,因改嵩山為神岳」,授天中王,並為登廟(見《舊唐書.禮儀志四》)。唐玄宗時,改封中岳神為中夭王,宋真宗時封為中天崇聖帝,元時加封為中天大寧崇聖帝。

【神霄九宸大帝】

亦稱「神霄九宸上帝」,或稱「高上神霄九宸上帝」。《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記述說︰「吾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其次則有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可丈人真君,九天采訪真君,是為神霄九宸。」《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亦曰︰「九宸,曰長生大帝、青華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淵大帝、六波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即元始九氣化生也,故號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萬物。」這九位大神多系神霄派的新造,為神霄派雷法之本尊,總號「雷霆九宸高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