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yu nchu)古書上指鳳凰一類的鳥。在傳說中都是瑞鳥。用以比喻賢才或高貴的人。《山海經》【原文】
《南山經》之南次三經中也曾提到?雛。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而東南流注于海,有鳳凰、?雛。"
【譯文】
南禺山中有鳳凰和?雛,而鳳凰與?雛同屬一類鳥,?雛從南海起飛,往北海飛去,沿途不是梧桐樹不歇止,不是甘泉不飲。
而今世多謂?雛而一概論人以腐鼠者,每見而憤,作以自遣。
【關于?雛的描寫】
《莊子》原文
《莊子?秋水篇》︰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雛,子知之乎?夫?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梁國而嚇我耶?」
【譯文】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芻鳥,你知道嗎??芻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雛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芻鳥,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梁國宰相的身份來嚇我吧?」
【注釋】
1惠子相梁︰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國,國都、京城。3非梧桐不止︰止,棲息。4于是鴟得腐鼠︰于是,在這時。
【解讀】
莊子以?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于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文中莊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講?雛鳥的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于功名利祿者的嘴臉,表現了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的態度。
?雛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雛,以此鳥來比喻自己的驕傲,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余味不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