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杝被承恩帝的一句話,攪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卻又不敢露出一點端倪,強自鎮定了心神,道︰「是,臣與家兄的感情極好。」
承恩帝揮揮手,示意趙福貴撤了點心,自己已吃飽。凝視低著頭的林杝,又說︰「如此,林執筆可知道林仲之為何會被七王府的人劫走?」
林杝心中又是一驚,壓根沒料到承恩會把這個問題擺在明面上說。真想駁他一句,皇上能否先告訴我,後來你為何又去劫走了我二哥?
「微臣不知皇上在說什麼。」
可惜面對現實,林杝只能選擇裝傻。
李束權也不為難她,接過趙公公遞過來的漱口水,咕嚕咕嚕漱了口,又吐掉,才慢悠悠道︰「那朕換個方式問你,在你二哥出事以前,他可有對林執筆說過什麼奇怪的話,比如關于七王爺的,或者關于朕的。嗯?」
林杝咽下一口唾沫,咬牙堅持到底︰「不曾。」
「真的?」
「借臣九個腦袋也不敢欺君。」
承恩輕笑幾聲,又問︰「那你怎麼都不問問朕為何要問你這些呢。」
林杝不禁汗顏,躬身答︰「微臣不敢。」您是皇上,想問什麼就問,奴才還能管得到你?
「那你想知道麼?」
「想。」
「那朕告訴你,你二哥當日被朕的七弟抓走,朕一得知消息就派了人去把他搶回來,關在一家青樓里逼問他為何會被七王爺抓起來,你二哥寧死不說,過了幾天,他就——自殺了。」
心中的某個角落驟然蹦,林杝難以置信,「皇上說我二哥是……自殺?!」
她忽然想笑,笑得莫名其妙,林仲之怎麼可能是自殺?
「所以朕方才問你的那些問題,就是想要告訴你,你二哥的事兒里頭大有蹊蹺,朕想知道真相,想必林執筆也是,所以你若知道些什麼,還是坦白告訴朕,朕也好幫你,是不是?」
林杝听進耳朵里,心頭開始動搖。
承恩帝的意思很明顯,林仲之不是他殺的。
而她與李束樘合作,不過是為了找到林仲之死亡的真相,可李束樘除了幫她查到林仲之的身世,和當晚劫走林仲之的黑衣是誰,並沒有告訴她林仲之的死因。也不知是真的查不到,還是故意拖著為了跟她一起進宮。
今日承恩帝告訴她這個秘密,顯然是不知道李束樘附身在林杝身上一事,才問林仲之的事情。那麼既然她在心底是不信任李束樘的,不若趁此機會向承恩帝坦白,說不定比跟李束樘合作更靠譜些?
李束樘挨著林杝的魂魄,哪里會察覺不到她的心思,陰狠地傳音給林杝︰「林杝,本王提醒你,別做傻事,皇上他可不是吃素的兔子!」
趙福貴收拾完飯桌,默默退了出去。此時林杝的房內,只有她與承恩帝兩個人,一坐一站。承恩帝饒有興趣地盯著林杝,看她變幻莫測的臉色。
良久,林杝溫婉的聲音才答復李束權︰「皇上,臣仔細回想了一遍,我二哥確是沒有與我說過什麼可疑的話。」
承恩帝後來沒再說什麼,拍了拍龍袍,喊了趙公公擺駕,就離開了。趙公公跑進來時有些模不著腦袋,那臉上擺明了掛著︰皇上您今夜不留宿在林執筆房里啊?
林水仙恰在皇帝跨出門口的時候抱著林杝明日早朝要穿的官服疾步過來,見到承恩帝披散著頭發,只穿了一件單衣從林杝房間里出來,整個人當即呆傻石化,連向皇帝請安都給忘記了。
趙公公挪過去踢了一腳林水仙,才把她踢回神,林水仙撲通跪在地上,凌亂地喊了一聲︰「皇上萬歲。」
李束權沒有答應她,一個人悶著腦袋大步離開了御書房。
趙公公趕緊追上去問,「皇上,皇上您今晚要在哪兒歇息?」
「天乾宮!」就是自己屋子里。
※
皇宮說大,十分大,那麼多人住在里頭,有時候十幾天就踫不著;
皇宮說小,又十分小,就算踫不到面,卻妨礙不了消息從人嘴里傳遞。
林杝進宮第一日,就給後、宮掀起了一場不算小的風波。
原因無他,就是兩個字,媚主。
而且,還媚得十分成功。
慧妃的長里,兩個宮女正在給林桐匯報情報。
左邊那個說,「听尚寢局的涪玲說,林執筆一進宮就踫到了皇上,還在皇上跟前摔了一跤呢。」
右邊那個就說,「小安子可不是這麼說的,他說那林四小姐是故意想投到咱皇上懷里,可惜皇上不吃這一套,才偷雞不成蝕把米的。」
左邊那個又說,「怎麼叫偷雞不成蝕把米,尚服局的人說林司衣都瞧見皇上大半夜穿著單衣散著頭發從林執筆的房間里出來,這都做了什麼,用腳趾頭也能想出來啦。」
右邊那個點點頭,「這事兒我也听說了,還說當時趙公公準備要寫到起居注了,卻沒想到皇上沒有留宿的意思,他人家還驚訝了半天呢。」
趙公公淚流滿面。
慧妃本拿白帕子擦拭一株蘭花的葉子,听著兩個宮女的對話,不知不覺中一個用力,那彎彎的葉子就被掐斷了一半。
「娘娘!」其中一個宮女一聲驚呼,這株蘭花慧妃歡喜的很……
慧妃低頭看了眼自己的杰作,仍是溫婉動听的聲音︰「扔了吧。」
林杝天朦朦亮的時候醒過來,*已經候在一旁,「什麼時辰了?」
「寅時三刻了。」*走過去,把林杝扶起來洗漱。
瑞昭國的早朝每日卯時一刻開始,百官都是幾點起身的,林杝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這兒離太和殿十分近,寅時三刻起來綽綽有余。于是從容地讓*幫她打點。洗臉,漱口,更衣。
執筆女官的官服,與百官的朝服樣式相近,不過顏色是暗紅,胸口繡著朵朵牡丹。不能梳發髻,高高挽起以後,帶上烏紗帽。林杝的臉小,清秀可人,如此打扮,倒也別有一番風味。她自己看著沒什麼感覺,*笑吟吟夸她︰「主子真好看。」
林杝低頭一笑,又照了照鏡子,沒有什麼差錯,就讓*拿了新的記錄本子,這本子有自己的名字,叫做「顧正錄」。記錄時所需的筆和硯台都在金鑾殿上有專門備著,四四方方一個巴掌大的高木台,只能放下筆和硯台。
出門時,皇宮雙闕上的定神鐘被敲響。
「當~當~當~當~當~」
已是卯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隆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