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章 移師綏遠 求收藏!

鋪天蓋地的煙塵隨著錦州城的破碎,而向城市四周發散,正坐在帳內矮凳上與眾將聊天的金谷範三被嗆得咳聲陣陣。浪客中文網

剛才的巨響讓他和眾人都愣住了,直到灰塵入帳他們才反應過來。連忙沖出來一看,皆成木雞。遠處那曾經雄偉的城市,已化做虛幻縹緲中的歷史塵埃,連同入城的五千多名帝**兵,再也不會重生。

金谷臉上沒有一絲血色,一瞬間仿佛老了十歲,口角的涎水慢慢滴下,落在小幾上積成一灘水跡。他的腦中現在是一片空白,連日來的打擊讓他變得有些麻木。他不願思考,更不願回味,他想就這樣死去,別再讓他承受這種折磨,他已是快要步入花甲之年的老朽了。

混濁的淚水溢出眼眶,順著眼角潸然而下,似乎在訴說著金谷心中的悲傷。支那一役,從一開始就亂子四出,而且一次比一次離譜,原本豆腐般的支那軍,在一夜之間變身成鋼。而帝國的這些精銳之師,卻處處踫壁,時不時的來一次重大挫折。

看來自己是老了,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後事了。自從與外相幣原喜重郎在內閣會議上大吵了一架之後,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穩定。

金谷流了一會眼淚,釋放完了心中壓力,用缺少力量的聲音命令道︰「上報本土大本營,錦州大捷!但因守軍頑強,我軍傷亡慘重!把前期陣亡數量多報一些,因為以後的戰局還不知會打成什麼樣,早做些準備吧!」

敘述完命令的金谷範三再也沒有了力氣,揮一揮手,一眾倭將退了出去,而他卻陷入了昏迷之中。

隨著馬佔山的戰略退卻,武藤信義也已建功,九萬多日軍兵臨哈爾濱城下。緊接著十幾萬中日兩軍激烈絞殺了三天三夜,重創了日軍的馬、張兩將,帶著余下的兩萬殘師,向齊齊哈爾退去。

在那里稍做休整後,他們要翻過沒有了森林的大興安嶺,經過海拉爾進入外蒙古境內,經過補充再移向綏遠,他們可能會成為第一批進入綏遠的抗日英雄!

至此,東北攻略已全部完成,東北軍初時有二十余萬之眾,打到最後還余十萬多人,減員了近一半人馬,所有物質全部用光,各種落後及損壞輕重武器全部銷毀,東三省各個軍用倉庫空空如也。除黑龍江省哈爾濱周邊地區人口只遷出少數,奉天、吉林和黑龍江大半部百姓,全部遷入綏遠特別行政區。

原本的東三省有人口三千四百余萬人,而經此一役,黑吉遼只存留居民四百五十萬余人。而且還有繼續遷出之跡像。三省工廠、商戶、機構、學校等重要部門十不存一,所有財產均已轉移,日本人對著滿目瘡痍的東北大地,想到支那一句俗語︰狗咬尿泡空歡喜。

再說日本一方,原來吉林、遼寧兩地駐軍有三萬余人,後來朝鮮開來三萬。第一次增兵從本土來了十一萬,第二次增兵又來了二十五萬人。細細一算日軍前後總兵力達到四十二萬人。但東北戰事完畢後,清典人數,連同傷兵在內,還余二十五萬人,死亡總計十七萬人。

十個師團數量的日軍玉碎,得到最後戰報的裕仁,一整天沒有吭聲。只是在靖國神社里面長跪不起,好像在為自己的貪欲謝罪。但是他的臉上卻沒有一絲悔意,微睜著的小眼里閃過一絲絲精光,其實他是在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

死了那麼多人,他要做一做樣子,以對得起國內民心。看著天皇那忠厚悔恨的態度,那些失去愛子愛孫的日本民眾原諒了他,同時又想,為了日本的未來,要把自己將要成年的孩子,全部送進軍隊,為大東亞聖戰出力。無疑,裕仁是個聰明人。

在一九三一年的西歷年就要過去的時候,日軍如願以償得佔領了東三省。正式捷報傳到日本,整個島國沸騰了。十七萬帝**人殞命,換來了帝國的百年國運,東三省,是日本的生命線!有了這些地方,日本人將不會再為吃飯穿衣發愁。

日本既以造成了佔領東三省的事實,更對國聯的調解和照會嗤之以鼻了。用日本外交官的話說就是︰來調查可以,但只能看,不能模,正義只存在于有實力的一方。看著日本代表的囂張氣焰,施肇基毫無辦法,只能忍氣吞聲的听從國聯的安排。

而此時的王真元呢?他和駐榆關部隊的將領見了個面後,就坐專車趕赴北平了,因為有好多事,他還要和張學良當面談,而退下來的部隊,則分批開始乘火車向綏遠轉移。在綏遠經過補充、換裝、整訓、淘汰後,他們將逐步替換下各與日軍對峙前線的士兵,以充實國防,提高整體實力。

而那些傷殘的士兵,在根據實際情況得到數目不等的優撫金後,再進入各個軍工企業轉入工職,以工作崗位不同再領取一份薪水而可以安然養老,並可成立家庭,娶妻養子。而且永在軍籍,仲秋和春節時領取國家撫恤金,年底還有一份傷殘補帖。

已經提前得到消息的眾傷兵,無不痛哭流涕、感激莫名,同時也有了對這個國家的深深歸屬感,更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工作,以報答總參和少帥的厚愛,如果自己有了孩子,再讓他們穿上軍裝,為國效力!

在區府克意的傳播下,這種對軍人的優良待遇更被百姓所接受,人們在算著利益的同時,無不把自己的兒子、丈夫送到了招兵處,一時間,全區各個招兵處大院里人滿為患。根據王真元的命令,報名參軍者必須要過三關。

是哪三關呢?

第一關是體力關︰在正常狀態下,身穿五十斤的沙袋服,要能在規定時間內跑完五千米;

第二關是心理關︰在機槍子彈頭上過的地面上爬行,不能尿褲子。在防炮洞里听著炮彈響,不能出虛汗;

第三關是文化關︰以會寫自己姓名為基礎,會的字越多越好,如果是中學畢業或以上者,可根據情況放寬標準,直接保送進入以東北講武堂為前身的綏遠軍事學校,根據興趣可選擇海、陸、空專業。

初被選中的士兵,要先接受文化教育,初級要達到會寫自己家信的程度。而後再根據個人意見接受進一步文化學習。

王真元的這一做法,可是把整個綏遠的人尖子都給挑出來了。不論到某地,只要在新兵訓練營里看到得,可都是一水威風凜凜的大漢,身高馬大,虎背熊腰。

就這些兵,把個傅作義眼饞得直想挖牆角。但與真元討論了數次,在義弟的堅決否定下,只好作罷。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到軍營中觀看訓練和到軍校去兼職講課,以期和這些兵先混個臉熟,以後再想辦法從中挑人,組織綏遠的「虎賁軍」。

綏遠那邊鬧得是熱火朝天,而王真元卻已到了北平,正在和張學良在密室里談話。

兩人把前期的事情,全部順了一遍,卻是有喜有憂。喜得是東北戰事按照他們的策劃,已達成了戰略目標。

既重創了日本人,又沒給他們留下什麼現成的好處。而且綏遠的事情已全部上了正途,軍事、工業、文化、商業都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景像。據報全國有實力的商團都去歸綏開設了分理處,歸綏城內花哨得好像上海一般榮華。

憂得是東北軍減員過大,已超出了張學良初時的預算。馬佔山、張作相的六萬多人,打到撤退時還有兩萬多點,減員了三分之二。

而王真元這邊的奉天戰場,也有五萬多人犧牲。雖說這近十萬人的傷亡換來了十七萬日軍的戰果,可兩人還是心中悲痛,畢竟這些都曾是活生生的東北軍士兵,是他張學良的曾經的弟兄。

看著面帶悲傷的少帥,真元嘆了口氣,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漢卿弟,不要難過,這些弟兄們死得其所,他們的犧牲至少拯救了幾百萬中國老百姓,也為日後的全面抗戰減輕了重大壓力。」

「你想一想,咱們準備了這麼長時間,我也預備了那麼多武器,但這一交手,還是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東北軍的單兵素質太差了,重火力配備不夠,軍隊作戰時的靈活性欠缺,沒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指導。往往是開戰就與日軍硬拼,可又拼不過小鬼子,這是造成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

稍微一停,讓張學良的思維稍一放松,真元又道︰「雖然這樣,但這些兵的精神卻是值得發揚。雖說本事差一些,但一上了戰場,那都是敢玩命吃人肉的主。只要保持這種精神,再加上良好的訓練,你放心,幾年之後,日本人將會吃盡苦頭,後悔來到中國!」

听完真元的話,張學良的心情好了一些,看著真元的雙眼,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真元又把綏遠征兵的情況給他做了匯報,綏遠全省已初征新兵二十萬,等東北軍各部到位後,還要再從現役部隊中挑選和淘汰。這些兵成軍後將做為抗日的主要力量,充實到各個前沿部隊,比如長城一線。

原前線部隊,逐批次的換防綏遠,進行整編再訓,所有將官一律要到將官進修班學習,以提高軍事素質和對戰役的布局能力,並要經過新式做戰思想的燻陶,以應對未來對日戰事。

兩人談著談著,不知不覺,已經繁星點點,夜色沉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