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鏖戰東北(六)求收藏!!!

但起哄得眾人沒有放過這個參謀,非要讓他也講個故事,誰讓他中招了呢。

那人想了想道︰「我家祖上原是滿人,老姓赫昌都,屬八旗中的瓖黃旗。我家里原來流傳著一個故事,今天講出來給大家解悶。原來清軍進關之後,剛開始見啥都搶,並沒有想著佔領關內這花花江山。

為哈呢?因為漢人太多,怕統制不了。所以入關頭三年,只是燒殺搶掠,積累了海般財富。眾所周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江南富庶之地,不論過去和現在可都是中國的米倉錢袋呀。」

說到這里他一頓,好像在想前朝往事。

一會他又道︰「到了第四年,大清國已成定式,漢人大部分也已屈服,于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把這些財寶,全運到了關外,藏匿起來。

以防日後漢人造反,滿人被打出關外,到那時再用這些錢作為復國之資。但具體藏在哪,卻無人知曉。

我曾祖父離世前說過一些讓家人听不明白的話,我記得其中兩句好像是︰‘正大光明做忠臣,風水宮內立聖君。’就這些,全是前朝老話,希望大家愛听。」

眾人紛紛說沒意思,都說他吹牛,顯擺自己過去的身份。那參謀被弄了個沒趣,就不再作聲。可是這故事卻引起了王真元的注意,以他幾千年的經歷,他听出這不像是假的,只是里面的關竅可能被滿清後人失落了,他暗想著兩句謎語,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時郁悶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大家又回復到真元他們來時的狀態,唱歌跳舞,但是心中求戰的種子,卻是已經開花結果了,那種民族仇、家國恨,更被煽動了起來。這種情緒被傳播到整個東北軍中,一些戰士紛紛來找那個全家被日本人殺光的小士兵,認他當弟弟,發誓為他報仇。

通過此事,王真元想到,一支軍隊,只靠物資豐富還是有所欠缺的,精神力量更不可小覷呀。又想到倭鬼們造得那些孽,與東北百姓所受過的那些痛苦和蹂躪,不由嘆了口氣,抬頭看向滿天星斗,眼角順下一縷淚光……。

十月十三日凌晨,日軍炮兵陣地。彈藥庫外,整齊的四排日軍圍成一個正方形,完全護住炮彈帳篷。鬼子們刺刀晃晃,不敢有絲豪松懈。

而各個炮手也是圈炮而睡,上一次的教訓讓這些鬼子知道了厲害。在無邊的黑暗中,還有幾雙狼一樣的眼楮也在盯著這處陣地。沒錯,這些就是剛剛趕到的日本忍者,他們是甲賀流的四名中忍,雖不是最上流忍者,但放在冷兵器退化的時代,這些人已經是頂尖高手了。

他們正在等待著支那異能人的出現,臨出發時,頭山滿已細細交待過了,不要求他們能殺死對方,只要能知道對方的來歷既可,如果有誰能找到支那異能人,將會得到上忍傳承,最後成為甲賀流第一弟子,同時有可能成為下一任掌門,所以這些身穿黑衣的家伙都卯足了勁,等著獵物的出現,可是誰又將成為獵物呢?

我們的王大總參現在干嗎呢?他在想著怎麼幫著東北軍躲避鬼子的炮擊。他盤坐在床上,苦思冥想、搜腸刮肚,想著種種可能的方法。

法寶?沒有這麼大罩面的呀。陣法?能擋得住那些威力巨大的炮彈嗎?想來想去,他想起戒指中的一種煉器材料。

這種元素叫作「青磷砂」,在煉制防護性法寶時加入,可以提升法寶的延展性和硬度,提高法寶的抗機械打擊強度。

他估算了一番,戒指內的「青磷砂」還有兩千多噸,如果修工事時以十比一的比例調入洋灰,那麼可以調出兩萬噸高強混合土,估計抗鬼子火炮應該沒有問題。

想到這,他起身去了沈陽城外第一道防線,因有「步雲靴」助力,只用了十分鐘的功夫就到了。

他來到地下掩體,找來了黃顯聲和王以哲,讓他們趕緊組織人手加固工事,先估算用多少洋灰和砂土。約模過了一個時辰,工兵報上具體數字,如果三道防線全面加固,需要洋灰一萬噸左右,如只加固第一道防線,四千噸就夠了。

三人一商量,覺得時間不一定夠了,只加固第一道,如果鬼子不進攻,再繼續第二、三道。說干就干,真元按比例把「青磷砂」摻入了四千噸洋灰中,所有將士配合工兵一起干活。只用了不到半天,工事就加固好了,而且遠遠看去,就像一道青色的長蟲。

具體效果怎麼樣呢?真元讓工兵把摻了「青磷砂」的洋灰,單獨做了一個四方礅子,左右一立米大小,並把它固定在靶場上。他找來一支「鐵拳」火箭,離開有五十米距離,一按發射器,錐形的彈頭向目標飛去,帶出一陣尾煙。

喘息間,火箭彈和水泥墩親密「吻」在一起,劇烈的爆炸後揚起一片煙塵。硝煙過後,眾人前去觀察效果,只見水泥墩上只留下了一個拳頭大小的疤瘌,連洞都算不上。眾將官想︰我們都見過這種火器的威力,那打在坦克上都是一個大洞,怎麼今天失效了?肯定是失效了,這火箭看來也有保質期。

于是眾人又用37mm戰防炮打了一下,可是只炸去了雞蛋大小的一片水泥,眾人這才相信是總參的特殊材料有效果了,不禁心頭都一寬,想著這次可不怕鬼子的炮了。

真元和眾人又檢查了一遍陣地,只見戰壕前下後三面全用青磷灰抹過,而在戰壕後一面每隔半米就修有一處一米高,十米深的防炮洞。

只要戰士們不中獎,被炮彈直接打中洞口,日本人就是把全國的炮彈都丟下來,也不會損失洞里眾的人性命。

再看戰壕前用青磷泥修造的射擊口,真元更放心了,這彌補了東北軍槍法不好的短處。于是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鬼子們快來送死吧!眾爺爺求你們了,王以哲等將官都在心中呼喊。

而此時林銑十郎在干什麼呢?他在等更多的給養和彈藥。日軍的陣地和中**隊離開有兩公里,彼此憑望遠鏡可以相互偷窺。為了保險,林銑十郎讓軍需部隊在存放後勤處挖了十幾個大坑,上面蓋好偽裝,所有彈藥都放在里面,而一個聯隊的鬼子就駐在大坑之上,睡覺都不能挪窩。

四名中忍分駐四角,用隱身術藏身暗中以防不測。可是中國異能人再也沒有出現,讓他們倍感失落,當掌門的**仿佛落了空。

終于,經過近十天的儲備,日軍炮彈已存了二十個基數,那麼具體是多少呢?就是平均每門炮可以打出一千多發炮彈。

現在日軍有多少炮呢?七個師團配有近一個師團的炮兵,遠程重炮大概數量為三百多門,也就是說鬼子重炮彈儲備了近三十萬枚。

這個林銑十郎是真急了,他經歷了兩次挫折後,變成了一只瘋狗,他要咬人,要把支那軍咬碎,和骨吞下,以解心頭之恨。

十月十六日一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這時東北的天氣已經稍冷了,東北軍已配發了薄棉馬甲和線褲,夜里放哨的士兵已披上了棉大衣。

約模時間過了八時,潛伏在日軍周邊的觀察哨發回消息,日軍有異動,炮衣下落,刺刀上槍,已做好戰斗準備。

于是眾將官除觀察哨位外,全部進入防炮洞。九時,隨著破空的轟響聲,日軍炮彈準時落下,150口徑的榴彈震的大地抖顫。中**第一道防線就像驚濤駭浪中的大船,在不停顛簸。

羅二狗蹲在防炮洞里,听一聲炸響就罵一句日本王八。也就是在罵到他也忘了具體數量的時候,外面安靜了下來,听到觀察哨的哨子聲,知道鬼子要上來了,他抓起腳邊的步槍,貓著腰跟著前面的弟兄竄了出去。

不一會,原來空無一人的戰壕里全部布滿了士兵。一只只虎眼死盯著前進中的鬼子兵。前方一千米處,端槍矮身的日軍小步快跑的往前走,其間舉著軍刀的是少佐之類的軍官。

鬼子呈松散單兵線行進,有槍法好的,已向中**人開起了槍,打得中方戰壕射擊孔周邊斑斑點點。

越來越近了,已進入了五百米。在軍官的帶動下,進攻的日軍發起了沖鋒,像一片黃色的波浪沖擊過來。

「嗖」,隨著一顆紅色的信號彈的升天,東北軍陣地上響起了一陣陣「電鋸」般的噪音,那是「mg34」機槍奏響的索命曲。

間隔十米一挺「mg34」,間隔三十米一挺「馬克沁」。充足的子彈讓東北軍的機槍手敞開了打,而且槍管一紅,就有副射手往上澆水,「滋滋」的水氣展示著發射速度。

第一批沖上來的鬼子,沒有一個進入到離戰壕五十米的距離,機槍連射,步槍點射,一道道火力網把進攻的日軍全部送入了輪回界里。

從觀察鏡里看到這一切的林銑十郎和本莊繁已經呆如木雞,沒有任何語言能形容他們現在的心態。憤怒?沮喪?瘋狂?都不對。是無奈,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做為一名皇軍的心理優越性一去而不復。

第一攻擊波上去了三千多名士兵,除幾名受傷裝死,後來爬回來的輕傷員外,全部玉碎成仁。我們的炮彈難道都打偏了?

這些該死的支那人在炮擊時究竟躲在了哪里?那可是150口徑的榴彈炮呀!從理論上說,從炸點外擴一百米內不可能有人生還的。

這樣的仗該怎麼打呢?本莊繁嘆了口氣,望了身後的幾名師團長,這些都是曾為帝國立下大功的勇士,但他們那張曾經驕傲過的臉上,現在漂著絲絲愁雲,難道蒼天真得不佑我大日本帝國嗎?

眾倭將相互對視幾眼後,低頭沉思無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