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六章 命喪紫禁城

第八十六章命喪紫禁城

慈寧宮。

「主子向來不過問這祭天大典之事,怎麼今兒親自去催促萬歲爺啟程?」蘭嬤嬤不解地問道。

娜木伊笑了笑,說道︰「只有皇帝和皇後不在了,那才好辦事。這樣皇帝也疑心不到皇後身上。哀家是替皇後肅清道路。媲」

蘭嬤嬤听了,幡然醒悟,說道︰「主子是要……」蘭嬤嬤忽然頓住,不再往下說下去。

娜木伊微微點了點頭丫。

承乾宮。

憐心倒了杯茶給董小宛。

董小宛接了過來喝了一口,便放下。

憐心開口對董小宛說道︰「主子,皇上離京已經好幾日了,這些日子正是主子逃離皇宮的機會。主子為何不借此機會與外界聯絡,也好逃出這牢籠。」

董小宛嘆了口氣,苦笑著說道︰「憐心,今兒不同往日。自從上次寧壽宮泄漏了信息之後,這宮里便加強了防備,我又有何辦法?」

憐心凝眉思索了一會,說︰「只要主子能見上那坤寧宮的小祿子一面,便不愁沒有法子。」

董小宛搖了搖頭,說道︰「自上次之後,他的處境怕也艱難了,若這次又拖累他,那不是要害他性命麼?這些日子我也看透了這世間的紅塵俗事,左右也不過是個死字,這又有何可懼可怖的!只怕我也沒幾日可活的了!」董小宛說到這里便頓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罷了!罷了!也不說這些事了。你去幫我擺琴,我彈會兒琴。」

憐心听了,應了一聲「是」,便下去吩咐人擺琴。

擺好了琴,董小宛便坐在琴前,彈起自己閑來無事重新編曲的《好了歌》。只听她唱道︰「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

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

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

孝順子孫誰見了?」

憐心听到董小宛仿佛看破人間紅塵般,心中不忍,于是開口說道︰「主子,咱們還是歇著吧!時候也不早了!」

董小宛听到外面的響動,閉上了眼楮,口里說道︰「只怕歇不了了!」她嘆了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董小宛的話音剛落便听到有人高聲說道︰「容妃慕容氏接旨!」

董小宛听了,便讓憐心扶著她出了外間,只見胡太醫手拿黃絹,身後站著兩個小太監各自捧了一個托盤,托盤上放了白綾、匕首以及酒壺和酒杯。

憐心扶著董小宛跪下听旨。

胡太醫手拿黃絹高聲朗讀道︰「奉皇太後懿旨︰慕容氏宛兒品行不端,行事不識大體,嫵媚邀寵,令皇帝獨寵宮中,更密令刺客欲行刺皇帝。故特賜慕容氏自盡,以正後宮。」胡太醫說完,便將黃絹一卷雙手遞給董小宛,然後說道,「請娘娘自選一樣物品。」

還是來了嗎?董小菀輕笑,終究還是下了這樣的狠心。

「請娘娘自選一樣物品!」胡太醫再次說道。

董小宛听了,回過神來,笑著說道︰「本宮還是選毒酒吧!听說這毒酒入喉即死,也沒什麼痛苦。」她用笑掩飾她心中的不安,她用稍微有些顫抖的手緩緩地拿起了酒杯……

夢中,她雙手叉腰大罵假扮太監的他;夢中,她讓假扮太監的他月兌下內衣來抱書;夢中,他讓她練武強身,陪著她扎馬步,一扎便是兩個時辰;夢中,他為她抓住了那柄刺向她的劍;夢中,他為她親侍湯藥……

原來這宮庭深海,不過一枕黃梁。她心道,夢終是夢呵!

是夜,承乾宮起火,無一人生還。

同月,宜嬪忽得暴病而亡。

番外

《嚴史後妃傳》

孝獻皇後,慕容氏。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盛統十三年八月,立為容貴人。次年二月,進容妃,行冊立禮,頒赦。十七年八月,薨,上痛,大病,輟朝五日。病中追謚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上親上親制行狀,略曰︰「後宛兒靜循禮,事皇太後,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後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後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干政。’覽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後問是疏安所雲,朕諭之,則泣曰︰‘諸闢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後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後,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蒐狩,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于馳驟。’偶有未稱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後月兌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省。後初病,皇太後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後、諸妃、嬪環視之,後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後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後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後,皇太後哀之甚。」行狀數千言,又命大學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後志也。

同月,宜嬪,董氏,內大臣董千發女,薨,皇太後念其仁孝,封宜妃,。

注︰《大嚴後妃傳》乃借鑒于《清史稿後妃傳》中清世祖董鄂妃之史實記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