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萬千世家 第四十八章 論道虛實

東坡書院。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老師,孫子不愧為上古兵神,‘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守守其不攻’、‘攻其所必救’、‘避實擊虛’,這些戰略思想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恕弟子愚昧,關于這孫子兵法之虛實篇還不是理解得很透徹,可否請老師再講解一番。」一個青衣少年道。

他對首的玄衣中年人微微點頭,緩緩道︰「上古諸國征戰不休,其中以魏、齊、韓、趙、秦、楚、燕七國最為強盛。上元前354年,趙國向衛國發動了進攻,企圖奪佔位于趙、魏之間的衛國領土,取得戰略上的有利地位。衛國原是魏國的屬國,故魏國借口保護衛國,出兵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趙國與齊國是盟國,當邯鄲告急時,趙國立即派使者向齊國求救。」

「齊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只派出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牽制魏國,堅定趙國抗魏的決心。齊軍主力則按兵不動,靜觀事態發展,準備在時機成熟時出兵救趙。上元前353年,魏國攻破了趙都邯鄲,這時齊國終于出兵,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統帥大軍救援趙國。」

「田忌打算直奔邯鄲,同魏軍主力交戰以解邯鄲之圍,孫臏卻勸說道︰‘派兵解圍,不能以硬踫硬,而應該避實擊虛,避強擊弱,沖其要害,使敵人感到行動困難,有後顧之憂,自然就會解圍了。’于是兩人率軍直奔魏國國都大梁。魏軍的精銳部隊都在趙國,聞得大梁危急的消息立即率軍回歸,在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之時遭到以逸待勞士氣旺盛的齊軍阻擊,最終慘敗而歸。」

「孫臏果然有才!」青衣少年贊道,繼而又疑惑道︰「我曾讀過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里面有這麼一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書里注釋說文章里的‘孫子’是指孫臏,我當時就不甚了了,孫臏真的受過髕刑嗎?」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不錯,孫臏確實受過髕刑,而且是被他的同窗所陷害。」玄衣中年人略有些感慨道,接著便說起了孫臏的故事……

「那龐涓真是可惡,僅僅因為孫臏的能力高過他,有威脅到他的可能,就使出如此毒計陷害孫臏,欲讓他永無出頭之日。」青衣少年憤憤道。

「千載易過,人心難改,你的身邊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麼?」玄衣中年人淡淡的聲音讓青衣少年猛地一怔。

對,這個青衣少年便是納蘭紓予,玄衣中年人自然是秋先生了。

納蘭紓予此時方才明白,唐天銘對自己的殺意來自何處。開始他以為是因為唐英杰,但現在他知道自己想錯了。一個十六歲的二流巔峰劍者,一個差一點將一流巔峰劍者一擊秒殺的二流巔峰劍者,這樣的人物,已經讓唐天銘感到了威脅。

盡管自己的實力還遠遠不如唐天銘,但只要有威脅到他的可能,他就會將這種威脅扼殺在搖籃中,簡直比龐涓還可惡!公平?只有弱者才需要公平,而強者討厭公平,所以他把公平拿來施舍,讓弱者保有最後一點幻想。

「那龐涓最後怎麼樣了?孫臏有沒有報仇呢?」納蘭紓予急切道。

「上元前342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再次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領齊軍救援韓國。孫臏又使出‘圍魏救趙’的老辦法,這時魏國的主將龐涓果斷從韓國撤軍,在齊軍進入魏境後從後方追擊齊軍。」

「魏軍素來強悍英勇,不宜與之硬拼,故孫臏提出了逐日減灶的計策。龐涓見齊軍的爐灶一天比一天少,當下斷定齊軍怯戰,且逃亡的士兵已經過半。于是他甩下步兵,只率領輕裝的精銳部隊,馬不停蹄地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了龐涓追兵的行程,認定當天晚上必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且在兩山之間,險阻峻隘,便于埋伏軍隊。于是孫臏令士卒將道路兩側樹木統統砍倒,只留下最大的一棵,剝去樹皮露出白色樹身,在上面用黑炭寫了幾個字。」

「什麼字?」納蘭紓予好奇道。

「‘龐涓死于此樹下’。」秋先生一字一句道。

在納蘭紓予驚愕的目光中,秋先生繼續道︰「孫臏不但讓士卒把砍下的樹木橫在路上阻塞交通,還挑選射術最好的一萬士卒埋伏在道路兩旁的險要之處,吩咐他們只要看到樹下的火光亮起就朝樹下萬箭齊發。」

「果然,那天晚上龐涓率領輕騎進入馬陵道,他隱隱約約看到一棵大樹露出的白木上寫著一行字,但是瞧不清楚,于是便令士兵點起火把來看,只見上面寫的是‘龐涓死于此樹下’。龐涓心里一驚,知道是上當了,但悔之晚矣,此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潰敗。至于龐涓,有人說他被亂箭射死,有人說他憤恨自殺,但肯定的是,他死了,死于孫臏的計策之下。」

「死得好!」納蘭紓予拍手稱快。進過秋先生的講解,他終于對虛實篇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守守其不攻」、「攻其所必救」、「避實擊虛」等理念有了形象化的理解。

「其實,天下大道本就相通,比如這‘虛實’,除了在兵道上能夠敵萬人外,亦是君子立身處世的憑仗。」秋先生突然道。

「哦?」納蘭紓予詫異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是為藏巧于拙。」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于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是為用晦而明。」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是為寓清于濁。」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是為以屈為伸。」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是為虛實。」

一語驚醒夢中人,簡簡單單一個虛實,竟然包含如此之多的道理。

注視著「夢中人」緩緩離去的背影,秋先生自語道︰「萬道同歸,虛實在劍道上若運用得好,成為萬人敵又有何難?可惜,他還只是一個劍者,尚處于力的境界,而虛實相生已屬于招的境界,即使一些劍師也不敢說完全領悟,不知他能夠領悟多少?」

晝錦堂。

「小兄弟,你又來啦,不知這次需要些什麼?」那個灰袍老者也就是周頤口中的王老迎了上來。自從千年寒鐵的交易過後,納蘭紓予也是常光顧晝錦堂,因此和王老也算熟識了。

「我要一柄中級神兵,還有一副能夠防御中級神兵的軟甲。」納蘭紓予咬牙道。那柄滿是缺口的青鋒已經成為了過去時,在對它的光榮犧牲表示深切哀悼的同時,納蘭紓予也深深認識到兵器的重要性。為了應付唐天銘這一勁敵,低級神兵顯然已經不適合他了。

「請稍等。」王老很是興奮,畢竟這樣的大主顧一年也踫不到幾次。

片刻後,一柄寒光熠熠通體泛著寒氣的寶劍落入納蘭紓予手中,中級神兵——寒冰。接著,王老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副淡藍色的內甲,上面水波流轉。納蘭紓予的目光剛落到內甲上,便是一怔,眼前突然浮現出一個曼妙的身影。

「這內甲是由天機石、藍岩心石、深海玄精、星辰沙、虹光琥珀、自然金等數十種珍貴材料熔煉而成,只要兩者的修為不是相差太大,中級神兵絕對無法將其撕裂,即使踫上高級神兵,也有一定的緩震功能。」王老介紹到。

對此納蘭紓予也能理解,他也沒想買了寶劍買了寶甲就去找唐天銘單挑。實力才是王道,外力只能倚靠,自己實力弱了,外力再強也沒用。

突然,王老略顯神秘道︰「這副內甲還有個很特別的名字,不知你想不想知道?」

納蘭紓予點了點頭,暗道這不是廢話嘛,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不想知道嗎?

「它叫——藍色妖姬。」

話落,納蘭紓予正模著寶甲的手猛地滯住,心中無比後悔道︰我還真不想知道!

「因為你擁有貴賓卡,所以中級神兵只售三萬兩銀子,而這件藍色妖姬只售五萬兩銀子。」兩個「只」字說得納蘭紓予心痛萬分。

「再給我五柄低級神兵。」納蘭紓予心思一動道。

一個時辰後,納蘭紓予滿載而歸。他也當了一次敗家子,除了中級神兵、藍色妖姬、低級神兵外,他還采購了一些良品丹藥,直花掉了十幾萬兩銀子。

納蘭紓予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父母給他留下的一萬兩銀子充滿感恩。沒有那一萬兩銀子,就不會有後來的五十萬兩銀子,也不會有今天的納蘭紓予。他終于明白,為什麼這個世上有那麼多人熱衷于第一桶金。

因為,這只是一個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