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戲院在老北京人的耳朵里可是響當當的地方,不管是程硯秋,還是梅蘭芳,當年都在這兒演過不少名段。不僅是解放前後的這些名角兒,當年,張學良將軍還特別喜歡在這兒听戲。據說,九•一八事變的消息,他就是在這兒看梅蘭芳表演的時候收到的。
直到1993年前後,這兒漸漸的才少了許多演出,再往後,中和戲院甚至已經到了荒廢的邊緣。在現代經濟社會的沖擊下,許多老曲藝、老門派,差不多都是這種狀況。不過,最近听說中和戲院要修復,也不知道那時會不會恢復它往昔的風采。
這天,中和戲院被人給包場了。大門給緊緊的關上,里頭上演的不是什麼京劇名段兒,而是越劇《紅樓夢》。
演寶玉的小生年紀很小,看著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兒王君安的影子。那嗓子干淨,唱腔暈潤,內行一听便知道是個尹派學生。不過包下這麼一個場子,卻不請些名角兒,似乎又讓人琢磨不透。要知道,這時候的中和戲院,已經不是說你有錢就能包圓兒的。
而更叫人覺得納悶兒的是,打從一開始,這天來听戲的就只有兩個男的。此刻,他們正在台下,一個身穿寬松的紫色唐裝,年紀不到五十,特別的瘦,不過眼楮卻是很有精神。他坐在後排中央的位置上,而另一個非常魁梧的三十歲男人,則穿著一身休閑夾克,雙手合在背後,恭恭敬敬的站在那人身旁,一看就知道,他是那人的保鏢。
穿唐裝的人非常的沉默,他緊皺著眉頭,不知道是在品味幾個演員的唱功還是在想別的什麼。總之,除了演員和伴奏,這里幾乎沒有任何聲音。
到了差五分鐘到晚上七點的時候,三十多歲的男人躬身對旁邊的中年說道︰「老爺,我們該動身了。」
這時,那穿唐裝的中年男人才伸手端起茶碗兒,慢慢的抿了一口里面的龍井。
「嗯這茶好,大仲,回頭讓東子從那邊兒再弄點些。」中年男子低聲說道。
被叫作大仲的保鏢點點頭,說︰「誒,不過老爺,那得等明年了。」
「明年?」這位老爺似乎有點兒發愣,「哦呵呵,你看我這嗨,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那個時候。」
大仲听完,臉色一下就變得有些凝重。「老爺,您放心吧,這麼些年您都淌過來了,最後這一步,老天爺一定會保佑您的。」
大仲有點想裝出那種信心滿滿的樣子,可話說道最後,連他自己也提不起什麼氣來。
老爺苦笑了一聲,然後轉向大仲說︰「你他娘見過哪個老天爺保佑咱們這樣刨人家祖墳的,信老天爺,我還不如信,信、信那啥就,就少爺最喜歡的那個啥?」
「信春哥。」大仲說完,自個兒也笑了起來。
老爺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站起來一拍大仲的肩頭,自己走在了前面。
看到台下唯一的兩個听眾走了,台上的演員和伴奏頓時就有些發懵。估計心里都在叨咕︰「是繼續演完呢?還是現在就收攤兒?」
出了戲院大門,一個六十來歲的小老頭跑了過來。
「哎喲,我的袁家大少爺,你看你這外頭也不批件兒衣服,冷啊。」老頭說著就把一件黑色風衣給那位老爺披上。
在老袁家,這老頭雖然只是司機,但除了袁家家族之內的人,他的輩分和地位是最高的。十幾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這位袁老爺,所以,他能管這袁老爺叫大少爺,而其他像大仲這樣的人只能管這位叫老爺。
「老譚啊,你來干什麼?」袁老爺說著,不由得就瞪了大仲一眼。那大仲馬上就低下了腦袋。
老譚說道︰「大少爺,你不用怪大仲,是我自己跟著你們來的,我老譚給你開了幾十年的車,今天你不讓我送你過去,我」
「好了好了。」袁老爺看看天色,一揮手,接著就向著路口的那輛紅旗走去。
這趟車一直開了兩三個小時,袁老爺坐在後邊兒一直閉著眼楮,另外兩個人誰也不敢去打擾他。
車最後開到了承德,停在了一個還沒建好的小區門口。大仲下了車,然後從後備箱里拿出了兩個沉甸甸的箱子。
「大少爺。」
袁老爺剛一下車,老譚就又跑了上來。
袁老爺嘆了口氣,「老譚,你今天本來就不該來的,現在你已經把我送過來了,里面,你就不能再進去了。」
老譚弓著背,點了點頭,然後把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給了袁老爺。大仲一看那是手槍,頓時就有些緊張的看了看周圍。
「譚叔,你瘋了。」大仲壓低聲音說道。
「就因為我沒瘋,所以,才把這家伙帶上了。」老譚說著又看向袁老爺,「大少爺,老東西我在這兒等著你。」說完,他就走回了駕駛室。
袁老爺把槍揣進了懷里,然後抽出一支煙,走過去放到老譚嘴里,接著又給他點上。
「今兒我要是出不來了,你就是袁杰那小子的師父。」袁老爺說完,快速的向著小區里走去。
沒蓋好的地方和荒廢了的地方,到了夜里,就看不出什麼區別了。路上只有一盞用繩子拴住的白熾燈,閃來閃去的,根本就照不到什麼東西。
但走在這陰森森的幽暗中,袁老爺和大仲卻顯得駕輕就熟。大仲手中的兩個箱子里裝滿了錢,普通人就是拿一箱也很難走出五十米,大仲拎著兩個,卻健步如飛,還非常細心的用他那雙渾圓的眼楮在黑暗中掃視著。
他們走進了最里面的一個單元,上了六樓。這棟樓很多地方都還堆著泥沙,所有的屋子都沒有門。來到一間屋子前面,袁老爺卻對著那黑洞洞的門口做出了三下敲門的動作。
「噠、噠、噠。」
那聲音是他用皮鞋發出來的,合著敲門的動作,看上去,很像在表演主題深沉的舞台劇。
「你干什麼?」屋里頭傳來一個老太婆的聲音。大仲听出,說話的人,就站在門口的黑暗之中。
「走親戚。」袁老爺說道。
「你走錯了,這兒沒有你的親戚。」里頭那個老太婆的聲音又說。
「中秋節就有了,今天,就是中秋節。」袁老爺說道。
「中秋節?怎麼沒有月亮啊?」
「因為還沒有大粽子。」
袁老爺說完,那老太婆咯咯咯的就笑了起來,她聲音即低沉又刺耳,听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袁老爺,我們等您多時啦。」老太婆說著,門口「呲」的一聲,一根火柴被劃亮了。火光亮起的同時,袁老爺和大仲就是一呆。他們看到,門口拿著火柴的人,居然不是什麼老太婆,而是一個十四五歲模樣的小個子男孩兒。
「粽子都快涼了,您還不趕快?」男孩兒有用那種老太婆的聲音說道,眯縫的眼楮隨即就放到了大仲的兩個手上。
「南邊兒這些年培養的後生還真嚇人啊。」說著,袁老爺就走進了屋里。
「過獎過獎,比起袁通袁老爺您,我們這些也就是後出生的小炮灰。」男孩兒忽然換上了自己的聲音,卻又叫一旁的大仲覺得不太習慣。不過,也說不準那老太婆一般的聲音才是這男孩兒原來的嗓子。
屋里除了男孩兒手里的火柴,再沒有任何光亮。才走進去幾步,那根火柴便到底了,出乎袁老爺和大仲預料的是,這小孩子居然把最後一點還在燃燒的火棍兒扔進了嘴里。接著,他嘴巴一閉,再一張開的時候,舌頭尖兒上竟然還有一點兒火星子,看著就跟他的舌頭在燒一樣。
「吐!」小男孩兒隨即將舌頭上的火星往牆角一吐,火星竟準確無誤的點燃了牆角下早已準備好的煤油燈。
大仲還來不及感嘆,就看到牆角下不光有油燈,旁邊兒還蹲著三個男的。他們渾身污泥,髒兮兮的樣子,就好像剛從地里干完活兒上來。
「袁老爺,您看,他們都是剛從地里上來就坐車來北京了,所以您放心,那粽子絕對新鮮。」男孩兒說著就想去接大仲手里的箱子。
袁老爺一伸手,攔住了他,說道︰「等等」
那男孩兒依依不舍的把手收了回來,袁老爺就對牆角那三個人問道︰「就你們三個人下去就成功啦?」
那三個人相互看了看,然後都低聲笑了起來,當中那個人說︰「什麼三個,我們他媽下地的時候,一共是四十多個,那些人,都是沖著您給的數兒,花了大半年才招齊的。您就當可憐我們一回,放下錢,拿上東西就走吧。」
說著,里頭屋子忽然走出來一個黑影,說不說,一腳就踹在了當中那個人的腦袋上。
「你媽那個批,敢格老子楞個跟袁老爺說話,你信不信老子把你雞兒扯斷。」這人抄著一口四川話,說著又是兩腳踩了上去。
「行了,河西,還是快點兒咱們的事兒吧。」袁老爺說道。
那被叫做河西的人這才轉過身來。大仲以前見過他兩次,雖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但在看到河西那張臉的時候,心里還是透底兒的涼了一下。
河西的臉大部分都長滿密密麻麻的水痘,唯一還露在外邊兒的,就只有一只眼楮和半張嘴。他的頭發很長,批在臉上原本是想要遮擋那些細小的、密集的水痘,但是在大仲看來,那卻讓他離人的樣子越來越遠。
不過,做盜墓這行當的,活到河西這個年紀還能有個人樣的,已經很少了。
「袁老爺,東西在屋,熱火的很。」河西非常直接,說著就走到大仲面前,把錢接了過去。
大仲一面低下頭讓自己不去看他,一面在心里罵︰「狗日的,你他娘比地上那小子混蛋多了。」
看到合作了好些年的人出現,袁老爺明顯放心了許多。也沒有說什麼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就直接跟著河西走進了屋里。
大仲知道規矩,在袁老爺叫他之前,他、男孩兒和另外的三個人都不能進去。但這一回,大仲打起了兩百分的精神,把注意力都放到了里屋的門口。
「兄弟,別緊張,你,你有煙嗎?」那男孩兒貼了過來。
大仲白了他一眼,隨手就把自己的半包煙遞給了他。
「呵,跟袁老爺混就是不一樣,都他娘的抽v8。」男孩兒拿出來一根兒,非常不客氣的自己抽了起來,又非常混蛋的沖著牆角那三個手都已經伸出來的人吐了口眼圈兒。
依著大仲的脾氣,遇到這種人,先不先肯定就是一頓胖揍。不過這個時候,除了他的老爺,他絕對不能去理會任何事情。
河西進屋後,先把裝錢的巷子放到最里邊兒,然後摁亮了窗戶上掛著的礦燈。燈光非常刺眼。在這種場合,顯得太過暴露了。但是,這盞燈卻是必須要掛在窗口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利用強光阻隔偷窺者的視線。
在盜墓這個行當里,只要有點兒什麼好東西,都得防著人盯上。警察是必須首先要防的,但對于河西這種老手來說,他更多的是要防備自己的那些同行。所以,他手底下那些人更新換代的速度都趕得上日本人換首相了。袁通三年前看到的那一批人,今天一個也沒有出現。
不過,有些人就要說︰「你他娘的這不是月兌褲子放屁嗎?找個沒有窗戶,更隱蔽的地方不就行了。」
但凡這樣想的人,對盜墓的了解可能只局限在電視電影的範疇里。而像河西這樣熟悉真實盜墓、像袁通這樣熟悉所有尸體的人,是不會這麼思考的。
這個交易的地點,是一伙人為了交易的東西刻意安排好的。如果有人深入調查,就會發現,這個小區背後的投資人,其實就是這位袁通,袁老爺。
整棟樓的位置,窗口的高度、朝向,屋子的面積,還有這黑雲閉月的中秋節全都是袁通賭上一切安排好的。索性,沒有絲毫偏差
至少,在河西揭開對面牆壁下那快黑布之前是這樣的。
燈被點亮之後,袁老爺的眼楮就一直沒離開過那塊搭在什麼東西上面的黑布。河西走了過去,抓起黑布的一角,剛要拉開,卻突然回過頭來,慘兮兮的對袁老爺說道︰「袁老弟,我們也是二十幾年的交情了,你這回真的都想好了?」
河西頓了頓,接著又說︰「你要是現在想反悔,我河西二話不說,拿上東西就走,以後,我們還是行里的兄弟,這檔買賣我們就當從來沒發生過。」
袁老爺笑了笑,吸了口氣,說道︰「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感情了?」
「感情個屁,老子是想著,你這回要是掛,將來就很難找你這麼大方的買主。」河西抽了抽那張臉,但原本想做出的笑意卻死死的被滿臉水痘給遮住。「你也曉得,這幾年,不管從地里頭拿出什麼寶貝,都不好月兌爪爪,有時候幾十件極品的錢還趕不上賣給你半個粽子,你要是死呱,我的日子就沒得那麼好過。」
「所以這一回,我才給你備了兩倍的錢。」袁老爺用下巴指了指兩個大箱子。「別廢話了,開始吧。」
河西嘆了口氣,然後慢慢的拉開了那塊黑布。在刺眼的礦燈照射下,里面露出了一個通體烏黑,看上去非常古舊,同時散發著一股陰寒之氣的棺材。
棺材從黑布底下露出來之後,袁老爺頓時就覺得那礦燈暗了不少。他一步一步的走了過去,然後勾著背,仔細的去觀察棺材上的雕刻,並用手伸到棺材底下,來回的模著什麼。
河西是一個經驗老道,本事非常的盜墓者,對于各種陵墓的構造和對古代機關的防範,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認識。但他唯一欠缺的,就是對陵墓里頭真正的主人,也就是那些尸體的認識。不過,想要了解這些死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尸體身上會發生什麼,別說是河西,就是那些人類解剖學家也不一定就會知道得比他更多。
被棺材隔開的,就是生和死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河西的關系網里,只有袁通,才是真正了解棺材里頭那個世界的行家。墓穴之內的機關說到底,都是人為的,但棺材蓋之下,那些東西,用語言,就很難表達了。
袁老爺把手從底下抽了出來,這時候,他的手指上,已經沾滿了淡黃色的,有些粘稠的液體。稍微靠近的聞了聞,袁老爺點了點頭,然後,很隨意的把手上的東西一甩,接著就站了起來。
其實,袁老爺這一系列動作在他自己看來,都是多余的。幾乎是在看到那棺材的一瞬間,他就已經認定,「錯不了了。」但多年來養成的習慣還是讓他像一個偏執精神病患者一樣,把整個棺材的外表都看了個透徹。
看到袁老爺慢慢的走到了棺材略高的那一端,河西不禁就往後退了一步。因為他知道,袁通這是要開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