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三十章會面

()這些聚集在街道上的維也納平民很快被丹尼爾緊急抽調前來的一隊匈牙利士兵給驅逐了開來,而在之後,經過丹尼爾和安娜的溝通,安娜同意普魯士放過那兩個向普魯士使團扔擲雞蛋的維也納人交給丹尼爾來進行處理。

不過對于安娜的態度,埃爾斯特納心中可以說是相當不滿的,要知道那兩個維也納人的所作所為完完全全就是對普魯士的挑釁,但是現在安娜卻是一放而過好似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這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是盡管埃爾斯特納爭辯了幾句,胳膊始終是拗不過大腿的,最後普魯士師團上下人等不得不無奈的接受這一讓人感覺到憋屈的處理意見。

對于安娜來說,她自然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她卻沒有考慮到普魯士使團中其他人的感受。這個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而普魯士作為歐洲一流強國眼下居然在奧地利這個手下敗將的家中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這如何不讓大多向大國沙文主義思想轉變的普魯士人感受接受不了。

普魯士使團在維也納街道上的遭遇以及其後的處理意見在最短的時間內被亞歷山大以及一些耳目遍及維也納的權貴所得知,而隨著丹尼爾逮捕了那兩個維也納青年也是在維也納上層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當然這是後話目前暫且不說,就在安娜抵達了普魯士位于維也納城內的使館之後。亞歷山大便立即派人前來普魯士使館邀請安娜前往維也納皇宮之中。

隨著利奧波德二世的葬禮日期越來越近,就在安娜到達維也納的前一天,被關在維也納大牢中數月的弗朗茨也被放了出來。當然亞歷山大並沒有減輕對弗朗茨的監視,有一百名匈牙利士兵被亞歷山大嚴令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待在弗朗茨身邊,即便是弗朗茨睡覺或者是上廁所都要死死的看住弗朗茨,而除了這明面上的一百人之外,亞歷山大還安排了更多的人在暗中緊緊的盯著弗朗茨的一舉一動。

弗朗茨的復出在明面上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但是整個維也納上層社會都知道,隨著弗朗茨重見天日。維也納必將再次掀起一場殘酷的政治斗爭,這一點根本毋庸置疑,因為目前奧地利對于亞歷山大統治不滿的人相當的多。

而其中特別是對著考尼茨的長子克里斯多夫掌握里特貝格家族的大權。這個在奧地利擁有龐大政治勢力的家族開始越發的靠近弗朗茨,而之所以亞歷山大能夠同意弗朗茨出獄參加利奧波德二世的葬禮也可以說是在面對里特貝格家族逼迫之下的一種無奈的妥協。

利奧波德二世死後,維也納城內包括整個奧地利的形勢都越發的有些風波詭異起來,盡管整個維也納表現的相當平靜。但是正是這種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是最讓人感受到煎熬和心驚膽戰的。

當安娜在維也納皇宮之中看到亞歷山大的時候。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這個人正是自己的弟弟亞歷山大。在幾個兄弟姐妹當中,安娜排名第四,而亞歷山大則是排名第六,但是眼前這個比自己小兩歲的弟弟從外表上來看卻如同一個三十歲的男人一般。

可以說亞歷山大自入主維也納之後,每一天都生活在繁重的國務之中,因為他統治正統性遭到了普遍性的懷疑,因此亞歷山大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獲得國民的支持,盡管他的行動取效甚微。

在皇宮之中還有三個人。分別是利奧波德二世的長女特麗莎、次子斐迪南、三子卡爾,長子弗朗茨因為被軟禁的原因所以未出現在宮殿之中。而其他的孩子又太小因此也沒有在宮殿內。

看到安娜進入到宮殿之中,除了亞歷山大之外,其余的三個人紛紛向安娜行禮,看到自己的親人向自己行禮,安娜的心中不但沒有升起一股驕傲感,恰恰相反,她的眼楮里面蒙上了一層霧氣。

「特麗莎姐姐、斐迪南哥哥、卡爾弟弟、亞歷山大,我終于又見到你們了!」

安娜語氣哽咽了起來,而她說完之後,特麗莎走到了安娜的身邊握住了安娜的手說道︰

「安娜,我也想你了!」

特麗莎在1787年嫁給了薩克森的安東尼親王,但是隨後普魯士攻佔了薩克森並且在薩克森溶于到自身的統治之後,特麗莎只好隨著自己的丈夫流亡到了維也納。

盡管在之後,奧地利人也曾經利用過安東尼的身份在薩克森內組織了多次的暴動起義,但是在普魯士人的強力鎮壓之下,這些暴動起義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多次的失敗之後使得奧地利政府也不再對薩克森復國抱有希望。

握著安娜手的特麗莎其實心中非常的復雜,要知道正是普魯士人吞並了薩克森導致特麗莎丈夫的母國淪陷,而且不僅如此,普魯士人還擊敗了奧地利,可以說正是普奧戰爭的失敗間接的導致了利奧波德二世的逝世。

安娜雖然身上流淌著的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血液,但是她現在的身份卻是普魯士的王後殿下,這也讓特麗莎看著安娜的神情顯得非常復雜。

手被特麗莎握著,但是安娜的眼楮卻是直盯盯的看著亞歷山大語氣復雜的問道︰

「亞歷山大,父親的死到底和你相不相關?」

听到安娜的文化,亞歷山大臉上的表情頓時愕然,而後亞歷山大的臉色頓時漲紅了

「安娜,難道你也認為是我害死了父皇!」

看著亞歷山大激動的神情,安娜語氣有些冰冷

「那為什麼從我進入維也納開始,所有人都認為是你害死了父皇!還有你將弗朗茨哥哥關在大牢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難道弗朗茨哥哥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嗎!」

安娜的話一說完,房間中除了安娜和亞歷山大的另外三個人都眼色復雜的看著亞歷山大,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向自己投來懷疑的目光,亞歷山大只覺得自己頭皮發麻,而心中更是被憤怒的情緒所填滿了。

「之所以關押弗朗茨那是因為王權!難道說讓弗朗茨哥哥登位之後將我關押起來甚至是處以極刑,你們才覺得正常嗎!再者說,難道你們寧願相信外面的流言蜚語,也不相信我亞歷山大!你們的弟弟!」

亞歷山大的話讓安娜變得沉默了起來。

之所以會一進門便質問亞歷山大,便是因為安娜在進入普魯士使館的時候便听到了普魯士大使向其匯報的利奧波德二世的死因,而在說完之後,這位大使更是顯得有些神秘的將維也納城內流傳的謠言告知了安娜。

正是因為听到了這個謠言,所以安娜才會那麼急不可耐的來到維也納皇宮,甚至連梳洗打扮都沒有顧得上。

「好了,亞歷山大,你也別說了,我相信父皇不是你害死的!要是你有那個心的話,早在你入主維也納的時候便可以那樣去做,而不必拖到現在!」

為亞歷山大解圍的正是斐迪南,作為最為支持亞歷山大的哈布斯堡皇子,斐迪南和亞歷山大在之前面對弗朗茨壓力的時候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只不過因為斐迪南在克里斯多夫等人逼迫亞歷山大釋放弗朗茨的時候沒有在場。不然的話,斐迪南是絕對會堅決反對將弗朗茨放出來,因為當年正是弗朗茨的原因,斐迪南才會被早早的趕回自己的封地托斯卡納。

在奧地利,斐迪南在北意大利諸城邦中擁有著相當的影響力,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封地托斯卡納,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斐迪南在1790年迎娶了西西里王國的公主路易莎,這樁聯姻一方面加強了奧地利對意大利城邦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讓斐迪南成為意大利諸城邦之中相當具有號召力的存在。

而在斐迪南抵達維也納之後,他更是一力支持亞歷山大,即便整個維也納都在議論亞歷山大弒君篡位的謠言,唯有斐迪南在哈布斯堡家族內部第一個公開支持亞歷山大。

與斐迪南相比,卡爾無疑被維也納城內流傳的謠言所影響,畢竟這個謠言傳的相當真實。

斐迪南開口之後,看到局面略顯僵硬,特麗莎笑了一笑開口說道︰

「我們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子女,在現在國家困難的時刻更是應該團結在一起,像這樣內訌的話,勢必會讓別人看了笑話!你說是不是,卡爾?」

如果說之前卡爾是支持亞歷山大的話,那麼在利奧波德二世死後,卡爾對于亞歷山大的忠心度就相當值得懷疑了。要知道正是亞歷山大之所以答應釋放出弗朗茨,一方面是因為克里斯多夫等人的逼迫,另一方面便是因為卡爾當時對他的懷疑讓他根本沒有任何的台階可下!

「嗯,現在國事艱難,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根基已經松動,在這種情況下,我願意和亞歷山大一起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江山!」(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