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四六 又丟稅糧

本來以為一切事事情快要水落石出了,但想不到朝中還是沒有半點動靜,如同往日一樣上朝退朝,但越是平靜,說明暗處的勢力正在做最後的準備,果然不久,皇上急急找到陳飛揚。

皇上正在後花園的水塘邊的亭子賞花,那一碧荷葉上邊點綴著妖艷嬌美的荷花,身邊幾個宮女陪著。

陳飛揚走去行禮,皇上竟沒有听見,只見他專注于荷花,實在是在思考著。身邊的太監見皇上沒有答應陳飛揚,于是走過去小聲說︰「皇上,陳統領到了。」

這一叫皇上如同夢中驚醒一般,轉過頭來叫道︰「呵呵,陳兄弟來了,平身。」

陳飛揚站起來,站在一邊等皇是發話,可是皇上只是叫他平身後,又陷入了沉思。而陳飛揚見後邊跟著這麼多太監宮女,也不好意思主去動去問他什麼事,因為這實在太失禮數了。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皇上回去頭來揮揮手叫身邊的宮女太監退下去。才對陳飛揚道︰「陳統領,你可知道,如今真是有人膽大包天了,貪完了一樁又一樁,去年衢州、金華、嚴州、本府的稅糧被人運去古州後至今杳無音信,本來老子認為是當時的戶部尚書栗恕干的,但如今看來不是這樣。」

陳飛揚見他這樣說,以為皇上要打找去年的金華、衢州、嚴州的稅糧,于是道︰「皇上難道找到那個姓吳的古州有人了?他供出不是栗恕干的?」

皇上搖了搖頭道︰「不會那麼容易找到那批稅糧,我就想,當年衢州知府只說了一個‘恕’字就被人暗殺了,咱們就憑著這個‘恕’字推測是戶部尚書栗恕,是不是?」

陳飛揚心想︰「是你自己推測的,不關老子我的事,老子都說證據不足,你自己卻認為不能留栗恕這個危險人物在身邊,將他調往福建的。」但想歸想,總不能這樣和皇上說吧!于是道︰「皇上難道有證據證明不是栗恕?」

皇上唔了一聲,接著道︰「這個幕後的指使人極有可能是郭桓。」

陳飛揚一听,覺得不可能,于是說道︰「‘郭桓’這兩個字沒有哪里像‘恕’字的讀音啊!」

皇上點點頭,又道︰「這兩個字是沒有‘恕’字的讀音,但你想想去年郭桓是做什麼官職?」

「戶部待郎」陳飛揚月兌口而出,突然發現這幾個字有點不同,于是反復念了幾次,突然醒悟,驚道︰「原來衢州知府臨死前說的不是‘恕’,是‘侍’,他想說的一句話是‘待郎郭桓’想不到只說了一個‘待’字就被人射死了,而卑職卻听成了‘恕’,卑職罪該萬死。」說守急忙跪下來。

皇上卻深沉地說道︰「不關你的事,老子一樣听錯了,幸好老子當時沒有把栗恕殺了,否則真的是大錯了,兄弟不必自責,你起來說話」

他說得很輕松,但陳飛揚面對皇上總是有一此壓力,急忙起來站在一邊不敢再說話。

此時,皇上又咬緊牙關,脖子上的青筋暴起,狠狠地道︰「這個狗一樣的東西如今又再貪了,竟然貪太平、鎮江兩府的賦稅二百五十萬石。」

陳飛揚見他咬緊牙關,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就知道他想殺人了,而被罵作狗的人一般都會剝皮,記得他當年說胡惟庸時,罵他是狗一般的東西,後來胡惟庸被他剝了皮,掛在街上幾天才死,不是一般的慘。

陳飛揚想到這些,不禁有些頭皮發麻,自己去衢州的途中也收過宜興縣鄒世興的一盒金葉,看來以後要小心點才行。

皇上見他不說話,以為他在想如何去去懲治郭桓,于是又說道︰「兄弟不必想老子如何時懲治他,老子這次反而暫時不驚動他,倒想看看他準備干什麼,上一次衢州、金華、嚴州三府的稅糧他竟然是運往古州,而這次的二百五十萬石,老子叫人查了,也不知所蹤。」

陳飛揚心跳得厲害,這個皇上雖然看起來有時隨和,但一旦涉及到貪污,他是一點也不含糊,記得自己當年在揚州時打了他幾下頭部,他竟然不怪自己,還和自己稱兄道弟,實在是個怪人。

陳飛揚見他這樣說,于是道︰「皇上真的是英明神武,這招靜觀奇變實在是令人佩服。」他現在也只能說這些了。

皇上站起來正色道︰「陳飛揚接旨,朕正式封你為鎮北大將軍,統領北方所有兵馬,徐達死後,如今只有你和湯和跟老子一條心,你只要給我看著所有的軍中動靜就行了,以後待衛統領一職就由司徒伯德來做。」

陳飛揚急忙跪下,說道︰「皇上,卑職沒有統過兵,只怕」

皇上一把扶著他,笑道︰「現在又不是要你打仗,你只要看著你下邊的將帥哪里有變換的,你要速速報我知道。」

陳飛揚還是不放心,自己玩玩女人就行,但打仗統兵這事,自己一個剛二十的小伙,能行嗎?剛想又再說,但看上不再說話,揮了揮手,走了,留下陳飛揚一個人在亭子中發抖,女乃女乃的,這是什麼事嘛!無緣無故升老子什麼官?

自己覺得無趣,于是獨自一個人在皇宮中閑逛,他是宮中待衛統領,人們見到他都陪著笑幾聲,但自己心情不好,也理那些叫他的人,這時,走到一個排房子前,見房子中裝修得倒也雅,陳飛揚認得這里是給皇了皇孫讀書的地方,平日自己見到書也頭痛,特別是他們每天念的聖人之書,滿口之乎者也更是無聊,從來沒有來過這里。

這時見里邊有幾個小屁孩在讀書,陳飛揚從門口走過,里邊一個小孩竟叫道︰「看,那個就是神仙,他一把劍一指就知道誰是刺客,那天我見過。」

陳飛揚一听,轉過頭往里進去,竟然是一個十多歲的小孩正在指手劃腳地對著身邊的幾個小孩說話。陳飛揚認得,這個小孩正是當年自己站在祭壇上,在台下和自己說話的小孩,叫朱允炆。

陳飛揚覺得當年自己裝作終南山長生道人的嫡傳弟子,這個朱允炆竟然當真。這時,一個中年的老師走了出來,問道︰「不知是高人是哪一榜的?」

陳飛揚知道他問自己是什麼時候取得的功名,大明十分重視功名出身,如果沒有功名在身,不論你做多大的官,他們都會認為你不值得一提,于是陳飛揚又開始胡扯起來了︰「在下洪武十三年的進士,不知先生是哪一年的?」

想不到先生沉吟道︰「洪武十三年?我怎麼想不來了?」

陳飛揚道︰「這個你當然不知道,當時我不是叫陳飛揚,因為當時我不是這個名字,我覺得整天背著一個功名實在是受罪。」

先生疑惑地看著他,顯然是不相信。

陳飛揚覺得要拿點東西出來證明一下才行,于是搖頭晃腦地說起來︰「先生,在下作了一首詩,請先生幫在下改改如何?」

說完也不管他同不同意,于是念起明末大詩人陳子龍的《小車行》︰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療吾饑。願得樂**哺糜。風吹黃篙,望見牆宇,中有主人當飼汝。扣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

那個先生靜靜听完後,竟然愣在那里,不斷地模著胡子,沉吟了一會兒,叫道︰「才子絕世佳作,我等遠遠不及。」說完作了一個揖,敬昂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陳飛揚心中暗笑,剛才那種抑郁的心情一掃而光,急忙還禮道︰「不敢,未請教先生貴號。」

先生急忙搖手叫道︰「免貴,叫晚生黃子澄。」

陳飛揚左看右看,此人一股書生氣,渾身上下透著一種書呆子的氣質,怪不得朱允炆後來重用他而不敵朱棣了,此人如此迂腐,又怎麼是朱棣的對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