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斃宗望之後,江南各處靈台紛紛連篇累牘的大肆報道,慶祝這一場異常艱難的勝利,當北疆修士打過來的時候,大部分人說實話信心都不太充足,尤其是當人家兵分兩路,分別攻陷幾處防守要地,更是讓南方各派人心浮動,若不是林卓的情報機構嚴防死守,怕是真會出現偽軍之類的組織。
不過林卓倒是覺得沒什麼,畢竟南方修真界素來都不太強,在迎接大戰的時候,表現出人心浮動的狀況十分正常,要是都跟他萬眾一心,他反倒是覺得會有些說不出來的別扭感覺。
因為那時候他都沒有什麼穩勝的把握,其他人如果表現的無比篤定,肯定會引起他的高度懷疑,他甚至會覺得那些掌門之間知否有什麼陰謀,比如要聯手將江南萬仙盟賣了之類的。
當然,這些都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掌門人們表現的十分謙卑,對他這個盟主也很順從,尤其是在他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和卓越的指揮能力之後,各門各派更是徹底的以他為首,真正認可了他這個盟主的領導地位。
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個狂熱的兵棋愛好者,林盟主在紙上談兵方面還是有幾把刷子的,而恰巧修士之間的戰斗和兵棋推演差別不大,因為他們可以完全不顧及地形天氣等外在因素,直接把部隊挪到地方就可以開戰,經過自己不斷整訓的部隊士氣也比較高,沒那麼容易棄械投降,這就更讓他如虎添翼。
在林盟主或英明睿智,或完全是撞大運般的運籌帷幄中,戰局開始發生了逐漸的逆轉,他們和敵人展開對峙和消耗戰,並最終將對方一舉消滅。這種先苦後甜,最終酣暢淋灕般的勝利,讓林盟主在南方修士中的威望達到頂峰,當他帶領著勝利的隊伍回到江南時,沿途不斷喊起林盟主萬歲的口號。
好在他是個修士,不在朝廷法度管轄範圍之內,朝廷方面也確實相信他對做一個凡人皇帝沒有任何興趣,否則的話就憑這萬歲的口號,他滿門抄斬誅九族的資格都夠了。
回到舞陽縣之後,林卓迅速召開戰後第一屆全體大會,將各派掌門和大佬們都集中到大會議廳中,本來還打算照著稿子念上幾句開場白,看了幾眼之後卻覺得念不念都無所謂,大伙兒都是在一起攪過馬勺的交情了,再念那些客氣話反倒沒意思,干脆將稿子一扔,隨口說道︰「來來來,大伙兒都靜一靜啊,我跟你們說點事情。」
這幫掌門雖說隨便慣了,不過林卓這個盟主要講話,那大家還是要給面子的,紛紛放下手中的花生瓜子,作恭敬狀聆听講話。
「事情也不大,但是勢在必行,就是整頓軍務的問題。」林卓清了清嗓子道︰「因為最後這一仗打的太大,再加上之前江南建立的游擊隊,已經徹底把部隊建制打亂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要徹底整頓下軍務,先把讓打亂的部隊都歸建,然後好好休息幾天,之後繼續訓練,準備北上作戰。」
前面幾句倒還無所謂,大伙兒也知道現在各部基本上都是一團亂麻,整頓軍務的問題勢在必行,最關鍵的林盟主最後一句,準備北上作戰,引起了廣泛關注。
于華龍首先提出疑問,這廝雖說被林卓那套盔甲害得不輕,但因為保住了自己的地盤,現在心里的氣也平息了,樂呵呵的說道︰「我說盟主啊,咱們現在好不容易保住了自己的地盤,干嘛還要幫著北面打仗,我們被攻擊的時候他們不也沒管我們嘛,憑什麼我們現在要幫他們,再說北面可有不少元嬰修士,我們去了能頂多大用處?別回頭再來個損兵折將,把好不容易取得的勝利給生生葬送了。」
這番話立刻在掌門中引起共鳴,畢竟這是南方第一次全面對抗北疆的勝利,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也都是加倍珍惜,生怕再出點什麼意外狀況。
林卓也明白這幫人現在什麼心態,微笑著解釋道︰「北上作戰有三條理由,第一,現在北面還打的熱火朝天,如果我們不過去的話于理不合,畢竟大家都是在大炎修真界體系之內,看著友軍艱苦作戰,我們在自己窩里閑著,這怎麼也說不過去。何況現在是北面幫我們擋住了最強大的敵人,若是沒有他們,憑我們南方這些人馬,如何能對付北疆那些元嬰修士?我們北上作戰,既可以展現出自己心系同袍的感情,又可以讓北面的修士看一看我們現在的軍威浩蕩,對今後大家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事情。」
「這條就算過了。」于華龍想了想,也確實是這麼回事,點點頭道︰「後面兩條是什麼?」
「第二條就是如果我們不去,北邊一旦哪里戰事吃緊,肯定要到南方來找援兵,憑我們南方的實力能說不去嗎?就算我們真的說不去,到時候人家再給你開個口子,放過來幾萬騎兵,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取得勝利嗎?與其那時候被人逼著北上,還不如現在就主動過去,好歹還能在作戰方面有些自主權。」林卓說到這里時,表情忽然從苦口婆心變成了滿臉興奮,咧著嘴笑道︰「最後一條,也就是我在戰前說的反攻草原計劃,各位不要覺得這不可能,北疆的入侵絕對不可能成功,而且看這次的規模,他們很可能在北方消耗掉很大一部分力量。到時候我們乘勢反攻,在草原上圈出一塊地盤,也好做我們的分舵,這年頭誰敢保證自己沒個三災五難的,萬一失了風,好歹還有塊草原上的地盤可以存身不是。」
不得不說,林盟主最後這句話,徹底打動了各派掌門的心,就像他說的那樣,這年頭誰沒個三災五難的,真要是哪一天被人攻滅了,好歹在北疆上還有塊地盤存身,也可以在那里徐圖東山再起。北疆草原雖說物產貧瘠,但若是真的佔領了,好歹也是自己的地盤,總比帶著殘兵敗將去投靠其他門派,寄人籬下的要好很多。
「同意北上作戰的,請舉手。」林卓說罷,率先舉起了自己的手,江南萬仙盟一眾大佬見當家的舉手了,也都跟著把手舉了起來,其余一些和林卓走得比較近的掌門,也跟著舉手表示同意。
而剩下的那些掌門,全都將目光投向于華龍,林卓也目光炯炯的看著他,畢竟他是副盟主,也是實力僅次于江南的荊襄老大,北上作戰這麼重大的活動,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于華龍突然發現,和開戰之初結盟那會兒一樣,自己又變成了眾矢之的,有心想要拒絕吧,又怕拒絕之後林卓使出什麼手段來整自己,而且他也實在是經受不住北疆地盤的誘惑,猶豫了一會,終于還是舉起了寶貴的手。
于副盟主既然表示同意了,荊襄各派當然也沒有反對的理由,那些猶豫不決的掌門也一副豁出去的樣子,紛紛了林卓的同意北上作戰,最後反攻草原計劃。
林卓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兄弟也就不再多廢話了,等會兒會議結束之後,大家便各司其職,著手整頓部隊,明天正午之前,所有被打散的部隊必須全部歸建,然後展開訓練。」
南部修士總共二十來萬,除了戰死的三萬多人,以及還在後方訓練八萬多人,其余十萬部隊因為游擊戰的關系,以及開戰之初的幾場敗仗,現在建制已經亂的不能再亂。很多小團體甚至十個人來自十個部隊,彼此還誰都不認識誰呢,就在一起聯合作戰了,這也幸虧是之前都做過了訓練,還有軍餃最大的指揮這些條款規定著,要不然他們未必能夠這麼快戰勝宗望。
炎人的內斗本事天下第一,你不給他們規定出一個完整的指揮體系來,誰都不會服從于別人,尤其當大家修為都差不多的時候,更是有可能因為指揮權的問題拔刀相向。
好在現在各種規矩都已經明晰,大伙兒似乎也都願意遵守這些規矩,雖說建制已經亂到極致,但恢復起來非常容易,修士們畢竟不是普通的凡人士兵,也算是小知識分子,所以找隊伍非常之快捷。只要把部隊旗幟往地上一插,再用靈台廣播一下哪支部隊現在屯駐在什麼地方,讓他們飛過來歸建就可以,根本就不用人來組織。
模範三營現在已經擴充為模範三團,李大樹順理成章的升任為團長,只不過除了副團長林虎之外,其他當初的長官都死了個干淨,屬下弟子也多了不少其他門派精英的影子。李大樹收攏了自己的最後一名弟子,這才清了清嗓子道︰「模範三團集結完畢,下面公布整頓工作計劃,所有人注意听清了,本團長只說一遍!」
這個整頓工作計劃,是參謀本部花費了兩天時間趕制出來的,從穩定弟子心態開始著手,包括重新制定訓練計劃,因為戰爭時期參戰部隊肯定不可能再保持訓練,雖說大伙兒的戰斗經驗都漲了不少,但系統訓練也必須繼續抓下去。再就是關于北上作戰,乃至于最後殺入草原的計劃,這個時侯也都向弟子們宣布了,與各派掌門不同,這些一直戰斗在第一線的弟子們對這個計劃雙手贊成,並決定為之奉獻終生。
不得不說林卓的宣傳教育做得十分成功,現在不光是他的直屬弟子,就連那些其他門派的弟子也都以戰斗在林盟主虎駕前為榮,對于這種富有進攻性的計劃自然一片支持態度。
現在整個江南地區再次成為了一個大兵營,以舞陽縣為中心向四處張開,到處都可以見到部隊所扎下的營頭,以及弟子們訓練時的矯健身影。林卓整頓軍務,北上作戰的口號隨著這些日子靈台連篇累牘的報道,已經變得深入人心,弟子們無不以能夠選派進北上部隊為榮,雖說北上之後還要進行九死一生的惡戰,但參加這種惡戰的資格儼然已經成為了榮譽的象征。
南部修真界現在最流行也最讓人羨慕的東西,就是之前幾次大戰立功弟子的軍功章,雖說所有參戰部隊每個人都獲得了一到兩枚優秀服務勛章,但有些特殊勛章卻只是參加了特殊戰斗者才能擁有的。那些戰斗的幸存者們每天都將勛章別在自己上衣的左胸處,閑的沒事就晃蕩晃蕩,讓勛章們彼此摩擦,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聲響,讓沒有得到這些勛章的人更加羨慕,也更加堅定了北上作戰的決心。
在部隊整頓的過程中,林盟主忙里偷閑的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紀念儀式,除了又在紀念碑前面來了一場跪拜之後,還興建了一座巨大的烈士公墓,將陣亡將士遺體全部安葬,並安排專人管理這里,約定每年清明時節都來祭拜,不能讓陣亡將士冷了心。
這番舉動無疑又抓住了中低層弟子的心,其他掌門現在也看出來了,等這仗一打完,自己這邊的人心差不多也都被林卓拉走大半了。可你還就不能阻止人家,人家做的事情合情合理,你只要敢說一個不字,立刻就要面臨媒體的瘋狂指責,以及弟子們的眾叛親離,他們只恨自己沒生出那副腦子,想不出這麼省錢而又效果奇佳的辦法來,無法和林卓這頭狐狸搶奪人望。
這一日,林盟主正在辦公室中翻閱部隊整訓報告,田耀祖急匆匆的跑了進來,遞上了一份看起來很重要的文件,之後平息靜氣的等待著批示。林卓接過來一看,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因為修士大規模月兌離生產崗位,加入作戰部隊,導致後方工廠和各處采礦采藥的業務幾乎陷于停滯狀態,雖說他已經安排了不少流民進去干活,但那只限于戰爭時期的供給制度,現在肯定是要想個新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