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作品相關 詳解蘿莉控

出自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先生的小說《洛麗塔》。簡稱蘿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對成年女性而言,對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興趣的一種性向,或是指有著這種性向的人。

名稱起源

Lolitacomplex——指的是對幼女、少女的性嗜好和愛戀感情。出自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先生的小說《洛麗塔》。簡稱蘿莉控。

華人地區現今多使用由和制英語「①эヵ⑦」音譯而來的「蘿莉控」,早期亦多寫作「羅莉控」、「羅莉空」、「蘿莉空」,但近年來,似乎已經逐漸演變成以「蘿莉控」為最多人使用的寫法。

蘿莉(或作羅莉)一詞,源於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的小說《洛麗塔》(曾被改編成電影,中文片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劇情描寫中年男子愛上了年齡與自己有所差距的少女的故事。

「蘿莉」這個詞經常被用來指年紀小的女孩、尤其是第.二性.征尚未發育或未完全發育的女孩。不是此年齡範圍內的也可以叫「蘿莉」,並沒有太大的局限性。

詞語定義

對于從6到15歲左右未發育或初發育的女孩有著極度喜好的人,多為男性。主要是對于幼兒園到小學(或初中)之間,所謂發育未完全的女孩子抱有憧憬,亦有些對現實中的女童有實際上的喜好,但喜好未必涉及與現實中女童戀愛或發生性關系的期待,但也可以指純粹對女童特別愛護關懷的人,也可指對幼齡早熟之女童產生好感的人。與「對未發育的女童抱持性幻想」的戀.童癖有所區別。

更為片面的定義則轉變為指從六歲開始到十八歲左右為止的未成年幼女或少女有著性方面的喜好的男性。這種情況下跟戀.童癖的定義有部分重復。但主要指的對象跟對十三歲以下的幼女有所興趣的戀.童癖有所區隔,而是指對于這年齡之上的中學/高中生時期中,所謂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情況。

廣義的定義是,只要戀愛對象被認為是太過年輕的女性而引起的戀愛情感,或是有著這方面的傾向(這種情況下,即使戀愛對象是女性也算),甚至會對看到的幼小的女性產生戀愛情感的狀況也是。狹義的定義則轉變為指從幼兒開始到十八歲左右為止的未成年幼女或少女有著性方面的喜好的男性。這種情況下跟戀.童癖的定義有所重復。但主要指的對象跟對十三歲以下的幼女有所興趣的戀.童癖有所區隔,而是指對于這年齡之上的中學/高中生時期中,所謂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情況。

詞語本身雖然有著如此強烈的曖昧感,但一般來說,還是以「極度喜愛未發育完全的女孩子」的意思最為人所使用。

御宅文化

這個詞語在日本最遲是在1970年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著,吾妻チザれ等人的漫畫世界中,一部分的媒體似乎已經廣泛的流行著這種用法。從八十年代開始,「①эヵ⑦」這個詞匯流行起來,在內山紀的漫畫「①эヵ⑦Эьй」(1983)的影響之下,「體告白僕ソ①эヵ⑦Эьй」系列(1983)等等作品隨之出版,而同時期「①эヵ⑦大全集」(1983)、「①эヵ⑦白書」(1982)等等的書籍也問世了。此外,日活(原「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在改組為日活時曾有段時間專出成.人電影,現為Namco公司的子公司)曾以當時的招牌「ズゲろコ①с⑦рюв」成.人電影系列作品,在1983年制作了名為「①эヵ⑦гヨЗれウバベЖш⑦ヵ」(青木琴美主演)的作品。另,作為蘿莉控的反義詞,將比起對成年男性而言,對于未成年的少男更具「性趣」的性向稱作「正太控」(ЁъУヵ⑦)的用法,也被發現從1980年代開始,以御宅族、同人等等的狹隘圈子內被使用著。「蘿莉控」擁有一個近義詞即「蜀黍」(諧音「叔叔」。注意!並非「蜀黎」而是「蜀黍」!),是指控蘿莉的叔叔年齡級人物。但是「蜀黍」範圍比「蘿莉控」要小。在網絡上,「蘿莉控」一詞並非必然帶有貶義。部分圈內人士認為真正的蘿莉控不會做任何傷害蘿莉的行為,他們只會在蘿莉身邊作為守護者的存在,對蘿莉是懷著一種類似父親的欣賞、關愛之情。但是更多的圈外人對蘿莉控似乎帶有某種程度偏見。

概念區別

很多人對被稱為或自稱為蘿莉控的人是存在誤解的,認為他們精神不正常或者有戀.童癖、變態之類的。

甚至很多人因為缺乏對蘿莉控的了解,而將金魚佬和蘿莉控掛鉤。(金魚佬指戀.童癖)

事實上金魚佬與蘿莉控的差別是很大的,金魚佬是對戀.童癖的別稱,也成為了專門誘拐小童非禮的色魔代名詞。而蘿莉控則是向往以及喜愛蘿莉,其中的區別最大的就是一個是犯法,一個並未犯。

而和一些人們印象中蘿莉控就是誘拐小女孩的變態這種印象差距很大的是,大部分蘿莉控對蘿莉們都是抱著單純的喜愛之心以及希望其健康成長的真誠祝願,如果要舉例說明的話,網絡童星西子小小就是一個例子。

蘿莉控不會讓喜歡的蘿莉受傷害,加以保護;但戀.童癖卻會折磨乃至強暴甚至殺死兒童。

而如果要說現實中蘿莉控最多的是哪個群體,不是宅們,而是為人父母者。他們與蘿莉控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不會自稱為蘿莉控。而如果要說誰最能理解蘿莉控的話,也只能是為人父母者。因為兩者喜愛孩子皆發自真心(只不過一個是不論孩子有多大,另一個是有特殊的年齡限制)。

喜歡孩子的人(特指男性)是沒有錯的,錯的是那些心理變態的人,給所有的喜歡孩子並驕傲宣稱的人抹上了污漬。

總結︰蘿莉控,金魚佬,怪叔叔,皆有嚴格的劃分,此三者並不為近義詞。

心理分析

一般來說LOLI給人一種保護欲。Lolita不單是一種服飾潮流,更是年青人表達情感需要的方式,或是彌補自信不足的自我保護武裝。一如發展心理學家艾力遜指出,年青人正處于「自我認識與迷亂」的階段,他們往往擁有童真與夢想,有擺月兌現實規限的渴求,需要尋找自我,因此以不羈和野性挑戰傳統,期望得到別人關注、了解、認同和真正接納。而也有些Lolita童年時期受過一定的陰影,成人後形成「畸形保護欲」而這些Lolita心理更多的是想要「自我實現」,也就是通過自己給予的方式,實現自己童年所丟失或沒有的。

另一種心理則是當今社會常見的,向往型Lolita。在當今年輕人中,大多數人都處在「成為大人的過程」中,但是過重的社會壓力導致現在年輕人對生活觀的矛盾心態,一方面想要單純開心的活下去,另一方面社會優勝劣汰的形勢壓力。這種矛盾心靈從而導致對「純真」的向往。而Loli大多數處于「半成熟」狀態,處事「認真而純真」。從而造成Lolita們向往,這種心理更多的是想表達Lolita們「心中所想」。

(注︰右圖人物為galgame《Narcissu》中的主角佐倉津美)

注釋

[1]縮寫後的中譯,習慣上通常會轉為艸部的「蘿」字。

例如會對小女孩產生性幻想,相關綜合癥稱為洛麗塔綜合癥(①эУ?Ё⑦Э①у,Lolitasyndrome),日本美其名為情結或綜合癥,實質是嚴重罪行,因為即使只是私下傳播或觀看女孩子照片,也會形成一種市場需求,間接令不法份子用盡方法去拍攝迎合這種需求的照片,從而令小女孩身心和成長受害。大部份國家均有保護兒童的法例,日本則要延至1999年,才開始定立保護兒童等相關法例。

此處的「蘿莉」只作名詞解,不作形容詞解,因為「蘿莉控」只指喜歡女孩子的人或喜歡「穿蘿莉裝的女性」的人,但不包括「喜歡穿蘿莉裝」的女性。

蘿莉控級別

級別1︰超輕度loli控︰看看可愛的loli就滿足的

級別2︰輕度純愛系loli控︰對loli會有種說不清的情感,喜歡她們,想愛護她們,但絕對不會做傷害她們的行為。

級別3︰偏YY純愛系loli控(輕度戀.童)︰此類人數較多,對loli有種復雜的情感,喜歡她們,想愛護她們。但是不會抵觸和loli有輕度曖昧的身體接觸(在loli不反感的情況下)。

不會做過份的或是傷害她們的事情。(一方面會有YY的想法,一方面理智卻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做。)

級別4︰H系loli控(涉及到性的戀.童癖)︰以教和推倒為目的去接觸loli!!不失一切可把握的時機,沒有時機還要去制造時機去和loli獨處,並猥褻或XX。

級別5︰此類人已經不能稱之為控。

此類人不但以XX為目的的接近loli,而且往往還會對loli進行人身上的傷害或更殘忍。

級別6︰對鮮血及哀鳴有著異常的嗜好,沉浸在虐殺的快感里。沉著與殘暴是這類人的特質。(經獵人協會會長尼特羅所提出,結合國Lolicon協會會長控力羅裁定,第1046決定案對此系蘿莉獵人全面控管中)。

派系

大體上根據對蘿莉的不同對待方式,可以劃分為維護派和禽獸派兩大派系。

維護派︰指代以守護蘿莉為初出發點,走純愛路線。

禽獸派︰指代以推倒蘿莉為最終目的,走邪惡路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