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尹韶華從石門後走出之時,瞬間感覺到百姓們的視線越發強烈起來,原本些微嘈雜的環境也瞬間安靜了下來。
雖是有部分視線投向了尹韶華身後,應當是在找末瑪大主教吧,但是在許久未果後,視線最終全部都落在了尹韶華身上。
這時,在開頭一人的「恭迎聖女」一聲帶領下,百姓們齊聲道︰「恭迎聖女。」
顯然這次,百姓們對尹韶華,比她初出現在聖台上之時,增加了許多信任度。
尹韶華右手從袖中伸出,眾人便一直凝視著她,這當然與她初時在聖台上蓬頭垢面的樣子有著雲泥之別玷。
百姓們此時只是看著這只玉手,在陽光下那般晶瑩,仿若透明般,便是將身子躬得更低了些。
此時的聖女,在他們看來是如此的神聖,即使還未見到她真實的樣子,但是此時已經深深烙入了他們的心中。
只見尹韶華右手微抬,「不必多禮。鍥」
四個字從她口中溢出,聲音是那般空靈,百姓們不禁感到心中一陣滌蕩。
許久之後,那領頭之人才恍然醒轉,其實當初,對于聖女降臨一說,她與末瑪大主教是意見相左的,並且在背後做了許多不利于大主教的事情。但是由于他是末瑪大主教下一輩中鮮有的有才華的,末瑪大主教才不得不破例將他留了下來。
但是此時看著眼前的聖女,他才恍然覺察到,自己果然做錯了,此時僅僅是站在聖女近前,他卻仿佛覺察到心靈被淨化了一般。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如今聖女是初從聖池出來,周身的光華尚未散去,只要是近前之人,都將會被除去污澤。
這時只見此人走至尹韶華身前,「請聖女前去聖靈殿祭拜。」
尹韶華點了點頭,旋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武勝。」見聖女發問,武勝慌忙回答道。
尹韶華點了點頭,「走吧。」說完便只身向前走去。
武勝見尹韶華已起步,趕緊道︰「聖女恐不知方向,我來引路吧。」
他卻不知此時東兀整個地形已在尹韶華腦海當中,不論是他們看得見的,還是他們看不見的。但是此時尹韶華卻並未說什麼,只是由著武勝在前面帶路。
待得到了聖靈殿,殿門被推開的同時,面紗下尹韶華的神色正了正,這里便是供奉的都是教廷的先輩們,包括歷代聖女,旁側的則是歷代的大主教。
尹韶華恭敬向前,一一拜祭。
在聖池中時,她便像是將歷代發生之事都親身經歷了一番,因此感觸頗深,也是發自心底的對先輩們敬佩。
此次拜祭只算是初拜,後面還有更大的拜祭儀式,便是後日的祭天儀式。
祭天之時,要召集百姓們圍于聖台周圍,聖女進行祈福儀式。東兀的百姓相信,祈福儀式順利進行,他們便能夠得到更好的庇佑。
沒想到真正到了祭天這一天,卻是烏雲滾滾,黑雲壓城,仿佛在預兆著不詳。
這時,東兀那些搗亂分子便開始散布謠言,說尹韶華根本就不是聖女,現在上天就是最好的明證,連上天在這一天也表達出了怒意。
但是對于處在混亂中的東兀百姓而言,健康平定的生活卻是比什麼都重要,並且那一日,他們也確實見到了聖女的光華。
盡管在許多人的惡意破壞之下,即使烏雲滾滾,祭天大典仍是順利舉行了。
此時的尹韶華,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莊重,即使她不認為這樣的天氣會是上天對她的反對,但是這畢竟已經影響到了許多百姓的內心。
尹韶華揚手摘掉帷帽,手扶香案,抬手望天,曲膝跪于聖台之上,良久。
卻是未言一語。
正當百姓們開始有了竊竊私語時,並有好事者質問尹韶華時。此時尹韶華的臉上卻是綻放出一絲笑容來。
忽然,烏雲像是被生生撕裂了般,陽光迸發而出。
溫暖的陽光灑在尹韶華臉上,是那麼的聖潔,光輝。即使是方才想要鬧事之人一時間也睜目結舌起來,只因這一幕太過震撼。
不知道是誰一個帶頭,聖台周圍所有人都隨之呼喊起來,「聖女,聖女,聖女……」
經久不歇。
而此時尹韶華也終于得到了東兀百姓的完全承認,之前的那些流言也不再對她影響半分。
而此時,尹韶華心中卻是想到,難道真是連上天也在幫她嗎?
人群的角落里,冷辰望著此時聖台上那個女子,他認出了她,但是卻不敢去相認,他從未感覺到他們之間相距的這麼遙遠過,咫尺天涯。
盡管之前,她為主,他為僕,那時在他心中卻從未有過距離感,可是如今,完全不一樣了。
這時,尹韶華的視線仿佛向這邊飄來,冷辰卻是先一步隱藏了自己的蹤跡。
既然如今她已不再需要自己保護,那他便離開吧。
這一天過後,尹韶華成了東兀擁有實權的聖女。
然而這時,卻是東兀處于水深火熱的時刻,不僅有國家內亂,並且其余幾國對東兀是虎視眈眈。在他們看來東兀已是強弩之末,而幾國也都想在攻佔東兀後分一杯羹,竟是前所未有的齊心協力起來。
東兀的百姓此時也都將希望寄在了這剛上任的聖女身上,因為東兀的皇帝也在此時駕崩了。並且一無子嗣二無兄弟。國家的軍隊一時分出好多個流派,都想去爭奪那個皇位。
可是在此時,尹韶華卻是不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日,尹韶華聖女身份,令皇帝的宗室子弟當中適齡的男孩子全部集結起來。並且由各大官員進行舉薦,並且令他們將為何舉薦此人一一陳列。
最終,她采納了右丞楊業的意見,選擇了那個身份並不顯貴並且還是庶出的宇英。此子在平輩當中是鮮有的聰慧,然而平日里卻是不顯山不露水,懂的低調行事。
尹韶華相信,假以時日,此子必成大器,可以統帥東兀。
雖是初時其他派別的勢力有所反對,但是在如今的境況下,東兀再繼續內亂下去,滅國也就是遲早的事。因而在尹韶華一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言論之下,這些人終于偃旗息鼓了,他們明白聖女在東兀有多重要,又有多麼大的能量,尤其是如今,她更是人心所向的情況下,沒有聖女的支持,想坐上這個皇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並且確實,東兀是他們的根本,如果國都不存在了,他們又能算些什麼呢。終于,內憂就這樣漸漸的解決了。
如今剩下的,可就是外患了。
夜晚,繁星當空,尹韶華站在聖靈殿頂端,望著遠處。這些天來,她一直憂心忡忡,這外患,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並且,幾國聯手,實力可真是不容小覷。
他們又是籌謀了這麼久。
如今唯一的空隙所在,就是這幾國之間,由于勢力不同,自然而然的對于攻佔成功後所分得的東西差異就會很大。
像韶國和圖霄這樣的大國,自然野心也會更大。可是其他兩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若是真正將東兀攻打下來了,他們會不會趁著士氣高漲,直接領兵到他們的國家。
尤其是臨越,韶國要攻打東兀,他們那里可是必經之地,到時候韶國的軍隊返回時,真的會看著他們的國土而無動于衷嗎?
盡管臨越也想在東兀分一杯羹羹,可是他們卻是更加的分不起,這也是一直臨越的國家沒有其他幾國熱心的原因。
然而余暨相對于臨越來說,處境就要好上很多,一來他們領地偏遠,外人不好掌控,二來國內也相對來說比較貧困,因而參與這場戰爭,對于他們來說可是利大于弊。只要他們在戰爭結束後迅速撤兵回去,守護好他們國家與幾國相連的入口之處,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並且余暨人民好戰,這也是他們國君想要參加這次戰爭的原因。
如今,尹韶華只有好好抓住臨越這點,只要他們不讓韶國從他們的國土上通過,他們就不至于處于月復背受敵之中。加之東兀本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國土四周又有大片森林守護,這樣她們還是有勝算的。
如今最緊要的,便是派出一人去臨越說服臨越國主,讓他不要站在他們東兀的對立面上。
————洛微塵————
——閱讀愉快O(∩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