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鄉里鄉外 第021章 無名來客(三)

任平生已經想起來了,此人在縣政府听老太太說過,是另一個省的省長叫房向東,但他的女兒為什麼姓黎卻不得而知。在于岩勝家里,別人始終也沒有介紹房向東的名字。所以大家也都不知道房向東是做什麼的。任平生心想,反正是另一個省的省長,說說也不要緊,更何況沒人介紹,自己也裝作不知道,兩個人說著說著,就談到了農民負擔的話題。

任平生說︰「現在的農民負擔越來越重,三提五統年年都在漲,從每人兩百多,漲到了現在的五百多,按照國家政策,村提留和鄉統籌不超過農民年收入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可政策彈性太大,各地的農民平均收入不一樣,總不能搞一刀切。收費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還要收計劃生育費,有些地方還要附加一些別的費用,這樣下去,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會有很大的削弱。」

中年男人說︰「那你有什麼看法?」

任平生說︰「我覺得交稅是應該的,但農民交稅,應該盡量的減輕農民負擔,簡化交稅的流程,我覺得我們鄉應該統一的交費,把各種雜費,改成統一的農業稅。」

中年男人說︰「那基層鄉鎮的財政是不是會受影響?」

任平生說︰「我認為是會受影響的,但影響不大,農民的收費少了,收入多了,有利于國家穩定,這是一個大前提。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鄉鎮的財政完全可以通過興辦鄉鎮企業,搞特種種植和養殖來解決,不能總從農民手里解決,比如,我們可以興辦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即可以給鄉鎮財政輸入血液,也可以解決農產品銷售的問題,通過招工用工,還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

中年男人說︰「你說的理論是不錯,有沒有實際的經驗呢?」

任平生說︰「我們做的還很不夠,但拿核桃村的核桃來說吧,去年的滯銷有各種因素,但價格太低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我考慮,一個是走精品路線,把好的核桃拿出來,做一些賞玩核桃,從清代開始,北京就有玩核桃的傳統,一對好核桃價值不菲。品質中等的核桃,我們可以批發零售,通過開通專賣店零售和縣供銷社銷售出去。最差的核桃,我們也可以上一些小型設備,取出其中的核桃仁,可以做食品加工的輔料,也可以榨取核桃油,甚至加工成小食品走進商場,可以和牛女乃配比制作成核桃女乃,即營養又好喝,還有,也可以單獨做成核桃飲料,甚至核桃殼也是好東西,我在北京看到,有些核桃殼雕刻成的藝術品很受歡迎。」

「目前,我們核桃村的專賣店已經開到了北京,反響很不錯。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核桃村的核桃樹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我們還需要種新的核桃樹,到了那時候,通過多種經營的方式,農民的收入就會大大的提高了。」

「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中年男人感嘆地對秘書說︰「我們對農村的調查研究,對農村未來的規劃,遠遠沒有這麼深刻,你把這些事都記下來。」

「雲陽的核桃歷史悠久,可惜過去都砍光了,很多山都成了禿山。」中年男人問道︰「核桃樹長的慢,要五六年才能結果。不過,核桃村發展核桃產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那麼你們鄉沒有核桃的地方怎麼辦呢?」

「鄉里有什麼計劃,我不清楚,但是我個人想,可以發展養殖業,在干山鄉,已經有人開始養殖肉羊了,雲陽有養羊的習慣,因為山地,牛派的用場不多,所以養羊的多養牛的少,但我覺得,未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後,牛肉也會大受歡迎。而且養牛的成本低,出肉率高,我在縣里看報紙,听說咱們大河省的畜牧局引進了一種西門塔爾肉牛,一頭牛能長到一千多斤,既可以做肉牛,產女乃量也很高。我想,等核桃村的核桃問題解決了,我就去省里看看,能不能買幾頭肉牛回來。」

"我听說有這回事,是從瑞士引進了十幾頭。"秘書插言說︰「不過,恐怕買不出來,僧多粥少。」

「我也听說了,不過還是想去試試。」任平生說︰「實在不行,我們農民可以集資,自己從瑞士引進!」

「呵呵,口氣不小。」中年男人說︰「不過,你的想法不錯,有沒有什麼文字材料?」

「沒有文字材料。」任平生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的一些想法,我現在是助理鄉長,只能幫農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中年男人問︰」靠大量引進瑞士的肉牛,是不是不現實?「

任平生說︰」您說的對,大量引進肉牛,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不過,我們可以引進一部分,嘗試搞雜交培養,出肉率和產女乃率都要勝過當地的黃牛。「

中年男人沒有想到,在一個小山村里,和一個小小的助理鄉長,居然這麼深入的話題,兩個人越說越多,越談越久,從核桃和養牛,從三提五統改農業稅,又從農產品深加工談到了特種種植和養殖的出路。

中年男人越談越驚訝,驚訝任平生對農村的情況如此熟悉,不管是農林牧副漁,國內和國外的情況,都說的清清楚楚,很多事情,他自己竟然一無所知。這哪兒是一個老師,或者是一個鄉長助理,簡直是一個農業專家嗎!」你原來不是當老師嗎?為什麼到鄉里來工作。「

任平生正想著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旁邊于岩勝的父親說話了︰」哎!還不是把任老師的心給折騰涼了,任老師教的好,學生考試也考的好,結果有人說任老師知道了考試題,把任老師抓去關了七八天。「

「這些東西,你是在大學學的?」

「我在大學對這方面感興趣,看了一些資料。」任平生說︰「回到干山鄉後,結合當地的情況,我又做了一些研究。」

「你能不能寫一個東西,關于發展農業特種養殖這方面的材料?」

任平生說︰」當然可以,您需要的話,我給你寫一份。「」好,那咱們就說定了,你寫好以後,交給……,交給黎巧吧,她這幾天還要在雲陽辦點事。「

黎巧說︰」你交給田麗就行了,讓田麗給我。「

任平生說︰」你認識田麗?「

黎巧笑著說︰」田麗沒跟你說過我們是同學?「

任平生端起茶壺,給中年男人添水說︰「我冒昧的問一下,您在哪里工作?」

秘書模樣的人正色說︰「這是房書記,原來北山省的省長,剛剛調到大河省任省委書記。」

任平生一听是大河省的省委書記,暗叫糟糕,手一抖,差點把茶水倒出來。房書記笑著說︰「怎麼,听到我的名字,把你嚇成了這樣?」

任平生放下茶壺,心想自己剛剛猜對了一半,猜到了他是北山省的省長,可誰知道他調到大河省當省委書記,自己剛開口沒遮攔,胡說八道了一通,不知道省委書記怎麼看自己這個鄉長助理。

任平生拘謹地說︰「房書記,我剛才那些都是胡說的,您別介意。」

房書記笑道︰「你胡說能說道這個程度,還是不簡單呢。」

任平生尷尬地笑笑,再也不敢胡說八道了。房書記的身份一亮出來,屋里的氣氛就變化了,大家都拘謹了很多,房書記說︰「好了,我該走了,我剛到大河省還沒有到省委報道,路過連山借了個越野車,順便來看看三姑。」

房書記下了炕穿好鞋說︰「你們都在家里吧,就不要送了,人太多影響不好。」隨即他又一指任平生說︰「任助理,勞你的大駕,送我下山,好事做到底嗎!」

任平生被省委書記點了名,只好陪同房書記下山,房書記走了一會,突然問道︰」你說的搞那些特產農業養殖,有沒有具體的困難。「

任平生回答說︰」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只靠農民,拿不出那麼多錢,需要多方的搞一些資金才行。一部分可以在信用社貸款解決,但我覺得,要想快速發展,就要多方籌措資金,農民自己解決一部分,信用社貸款一部分,如果能有一些專用的款項調撥,那就更好了。「

房書記說︰」你可以在干山鄉先搞個試點,資金的問題,總是有辦法解決。「

任平生說︰」這個問題我沒法解決,搞試點,籌款都要通過鄉里……「

"你這是嫌官小呀!"房書記打趣道︰」是不是跟我伸手要官啊?「

任平生說︰」我哪兒敢跟您伸手要官,再說縣官不如現管,我要官也得到縣委去要。「」我听說,你們縣委的郭雲要退休了吧?「」是的。「

房書記問︰」郭雲也是老干部了,我曾經見到過,這次在連山也听人說起過,你對縣里的人事調整有什麼意見?「任平生嚇了一跳,自己不過是個小小的助理鄉長,省委書記問自己對縣里干部調整的意見,這不是扯蛋嗎?

「房書記,這個問題我回答不合適……」

「我說合適就合適,有的時候,我們從上往下看,沒有你們從下往上看清楚,我們要上下結合嗎。」房書記指指任平生,又指指自己說︰「我剛到大河省來,不了解情況,你給我提提建議。」

任平生遲疑了一下說︰「那我就說幾句供您參考,郭書記為人正直,簡樸,是個好書記,但工作上保守了一些,盛縣長我接觸的不多,但從雲陽的發展來看,好像沒走到點子,一直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雲陽開發區的建設上,對農村工作不太重視,但雲陽縣開發區的招商工作又很困難,我听說只有幾家小工廠進駐。」

房書記說︰「田麗的父親呢?」

任平生心想,黎巧是你女兒,我和田麗的關系你肯定也知道︰「老同志都有些保守,但更穩重一些。」

「喔。」房書記沉吟道︰「他一直做的是黨委那邊的工作吧?」

「是的。」

走到山腳村,房書記上車前對任平生說︰」我來的事情,不要對外說出去,另外,你答應我的材料,要盡快的寫出來,讓田麗轉交給黎巧。「

任平生爽朗地說︰「請房書記放心,我一定盡快完成。」

房書記向任平生伸出一只手說︰「再見,任平生同志。」

任平生雙手伸出握住搖了搖,激動地說︰「再見,房書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